【人教版历史教学课件】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_第1页
【人教版历史教学课件】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_第2页
【人教版历史教学课件】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_第3页
【人教版历史教学课件】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_第4页
【人教版历史教学课件】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页,共20页。目 录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贰思想领域的变化叁小说与戏曲肆科技课 程 标 准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第2页,共20页。壹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社会经济的发展(1)农业领域明朝中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玉米甘薯第3页,共20页。壹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社会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领域 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出现新的经营手段,

2、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形态,又称资本主义萌芽第4页,共20页。壹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社会经济的发展(3)商业领域:进入新的繁荣期 美洲

3、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 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逐渐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晋商遗产:乔家大院、王家大院 徽商遗产:徽商大宅院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地部二第5页,共20页。壹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2.社会经济的局限(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材料一 美国学者珀金斯认为

4、,从三部中国农书来看: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后面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前一本书的重复。材料二 国家太平日久,人口户口百倍于前。地无不耕之土,水无不网之波,山无不采之木石,而终不足以供人之用。为商为贾,奔走四方;又百工技术,吴人为众,而常若不足。 乾隆吴县志材料三 明初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自后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以六七分去农矣。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记第6页,共20页。贰 思想领域的变化1.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1)代表人物:王守仁(2)思想主张: 提出以“致良知”

5、为核心的理论。 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知行合一”。(3)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第7页,共20页。贰 思想领域的变化2.李贽思想主张: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李 贽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材料二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材料三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材料四 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那

6、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李贽斥责他们“被服儒雅,行若狗彘。”材料五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称赞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李贽也招收女弟子。第8页,共20页。贰 思想领域的变化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1)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2)顾炎武和王夫之: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并提出一些重要见解。第9页,共20页。贰 思想领域的变化【课堂探究】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产生了怎样

7、的影响?(1)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对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思想源泉。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2)政治:这是一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间具有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3)经济: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工商阶层兴起在思想层面的反映,冲击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4)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第10页,共20页。叁 小说与戏曲1.小说(1)元末明初 施耐庵、罗贯中各自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的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

8、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第11页,共20页。叁 小说与戏曲1.小说(2)明朝中期 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第12页,共20页。叁 小说与戏曲1.小说(3)清朝中期 曹雪芹创作长篇小说红楼梦,以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变迁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第13页,共20页。叁 小说与戏曲【课堂探究】明清时期小说得以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形成了要求表现自己思想和生活的广大读者群。(2)传统的宋

9、元话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发展,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3)社会识字率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4)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5)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强,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第14页,共20页。叁 小说与戏曲2.戏曲(1)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2)舞台演出:昆曲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京剧,并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袁绍 吕蒙 程咬金 磐河战 贾家楼 走麦城第15页,共20页。肆 科 技1.传统科技:处于成就总结阶段

10、,未转化为近代科学(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科技著作,分别记载了中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知识。(2)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李时珍本草纲目书影 农政全书书影 天工开物书影第16页,共20页。肆 科 技2.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1)明成祖时,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2)清乾隆后期,编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局部)书影 四库全书(局部)书影【知识链接】 类书,是古代起工具书作用的资料汇编著作。根据具体内容摘录各种不同书籍上的材料,分门别类重新编排,以便学者查找。 丛书,是多部书籍的汇编。将不同的书搜集到一起一并出版,原则上

11、保持各书原貌。第17页,共20页。肆 科 技2.西学东渐:明朝后期到近代西方的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过程。(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利玛窦李之藻、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第18页,共20页。课 堂 总 结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领域手工业领域商业领域陆王心学李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小说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明朝中期:吴承恩西游记、吴敬梓儒林外史清朝中期:

12、曹雪芹红楼梦戏曲创作:汤显祖、孔尚任舞台演出:昆曲、京剧传统科技: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和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明清大型典籍的编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西学东渐:利玛窦社会经济的局限小说与戏曲思想领域的变化戏曲科技第19页,共20页。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2、学生回答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第一部分:第一次工业革命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

13、革命之后,提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该部分内容,并勾画重点。(板书问题)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解答上一问题,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句加以辅助解释。(分点板书答案)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等发明创造,展示课前准备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工业革命时期的其他发明。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起以及兴起原因。过渡到对工业革命概况的讲解。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因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演出机器技术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新,讲解工业革命概况。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14、,1885年瓦特蒸汽机问世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内容主旨】明清社会的发展以及新航路开辟的助力,促成了明清时期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些许的新现象。然而零星、小众的新现象与根深蒂固的传统在矛盾中交织,最终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之艰。【教学目标】大致知道明至清中叶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基本史实;通过对诗歌、图表、文献等多元史料的释读,初步掌握用发展和联系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经济、政治结构对社会转型的束缚与阻碍;在比较历史现象进而展开合理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对史学思想方法有所感悟。【重点难点】重点:明清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新的现象难点:如何用发展和联系的视角审视历史现象【教学设计】环节1:出示白居易朱陈村、苏轼鱼蛮子、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设计意图:通过对诗词与教材前言的解读,教师示范对不同时期生产方式与生活状态的比较,学生初步了解对历史现象进行合理解释的史学思想方法。过渡:农业生产的新现象与我们所认知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大相径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新现象出现呢?材料八: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厂卫五城严拿治罪。其书籍已刊未刊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