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务审计报告_第1页
地方债务审计报告_第2页
地方债务审计报告_第3页
地方债务审计报告_第4页
地方债务审计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部署,国务院决定,由审计署统一组织全国各级审 计机关,对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审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 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1) 6号)的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级财政、发展改革、 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和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审计署于2011年3月至5月组织全国审计机关4.13万名审 计人员,按照“见账、见人、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 单列市本级及所属市(地、州、盟、区)、县(市、区、旗)三级地方政府(以下简称省级、市级、县级) 的

2、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云南省盈江县因地震未进行审计)。此次审计的范围是:所有涉及债务的25590 个政府部门和机构、6576个融资平台公司、42603个经费补助事业单位、2420个公用事业单位、9038个其 他单位、373805个项目,共1873683笔债务。审计的重点内容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同时对债务 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需履行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也进行 了审计。为确保审计数据和情况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对每一笔债务,审计人员都依法进行了核实和取证, 审计结果分别征求了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意见。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一、地方政府性债务基本情况(一

3、)债务规模。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109.51 亿元,占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369.74亿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 的其他相关债务16695.66亿元,占15.58% (见图1)。政府觉有堂还 责任的质务67105.51 亿元其他相关使务166 661Z 元15.5 8%2Q1Q年底全兵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情况咬府员有担保 员任的俺矣 23369 74 元 21.30%在2010年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有51.15%共计54816.11亿元是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和用 于续

4、建2008年以前开工项目的,其中: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31989.04亿元,占29.85% ;用于续建以前 年度开工项目和偿还以前年度债务本息22827.07亿元,占21.30%。(二)债务产生发展情况。我国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最早发生在1979年,有8个县区当年举借了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 务。此后,各地开始陆续举债,其中:省级政府(含计划单列市,下同)举借负有偿还责任或担保责任的 债务的起始年集中在1981年至1985年,这一期间有28个省级政府开始举债;市级和县级政府举借债务的 起始年集中在1986年至1996年,这一期间共有293个市级和2054个县级政府开始举借债务。至199

5、6年 底,全国所有省级政府、392个市级政府中的353个(占90.05%)和2779个县级政府中的2405个(占86.54%) 都举借了债务。至2010年底,全国只有54个县级政府没有举借政府性债务。全国各地区政府性债务发生的起始年详见表1。表1全国各地区政府性债务发生起始年情况表年度区间省级市级县级当期开始举借个数累计个数累计占总地区比例当期开始举借个数累计个数累计占总地区比例当期开始举借个数累计个数累计占总地区比例1979198000_441.02%51511.84%19811985282877.78%566015.31%30035112.63%1986199053391.67%12118

6、146.17%833118442.61%19911996336100%17235390.05%1221240586.54%(三)债务规模分年度变化情况。1997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增长。1998年和2009年债务余额分别 比上年增长48.20%和61.92%。2010年的债务余额比上年增长18.86%,但增速下降43.06个百分点(详见 图2)。比率10.00-610.00S6图* 1伊7年以来垒巨地方政府性隐每豪甑濯长率弱化情况(注:上图2002年增长率为1998年至2002年年均增长率,2007年增长率为2002年 至2007年年均增长率)(四)债务余额结构情

7、况。一是从政府层级看,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级、市级和县级政府性债务余额分别为32111.94亿元、 46632.06亿元和28430.91亿元,分别占29.96%、43.51%和26.53% (详见表2和图3)。表2 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层级分布情况表单位:亿元债务类型合计省级市级县级金额比重金额比重金额比重金额比重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其他相关债务合计67109.51100.00%12699.2423369.74100.00%11977.1116695.66100.00%7435.59107174.91100.00%32111.9418.92%3246

8、0.0048.37%21950.2732.71%51.25%7667.9732.81%3724.6615.94%44.54%6504.0929.96%46632.0638.96%2755.9816.50%43.51%28430.9126.53%二是从区域分布看,截至2010年底,东部11个省(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政府性债务余额53208.39 亿元,占49.65%;中部8个省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4716.35亿元,占23.06%;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政府性债务余额29250.17亿元,占27.29% (见图4)。图4 :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在东中西地区分布情况中部地区247

9、16.35 IZ 元23.06%西部地区27.29%东部地区 5320839IL 元49国6三是从举借主体看,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融资平台公司、政府部门和机构举借的分别为 49710.68亿元和24975.59亿元,占比共计69.69%(详见表3和图5)。表3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借主体情况表单位:亿元举债主体类别三类债务合计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 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 债务其他相关债务债务额比重债务额比重债务额比重债务额比重融资平台公司49710.6846.38%31375.2946.75%8143.7134.85%10191.6861.04%地方政府部门和机构2497

10、5.5923.31%15817.9223.57%9157.6739.19%0.000.00%经费补助事业单位17190.2516.04%11234.1916.74%1551.876.64%4404.1926.38%公用事业单位2498.282.33%1097.201.63%304.741.30%1096.346.57%其他单位12800.1111.94%7584.9111.31%4211.7518.02%1003.456.01%合计107174.91100.00%67109.51100.00%23369.74100.00%16695.66100.00%四是从借款来源看,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

11、务余额中,银行贷款为84679.99亿元,占79.01% (详见 表4)。表4 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来源情况表单位:亿元债权人 类别三类债务合计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其他相关债务债务额出重债务额出重债务额出重债务额出重银行贷款84679.9979.01%50225.0074.84%19134.1481.88%15320.8591.77%上级财 政4477.934.18%2130.833.18%2347.1010.04%0.000.00%发行债券7567.317.06%5511.388.21%1066.774.56%989.165.92%其他单 位和 个人借

12、款10449.689.75%9242.3013.77%821.733.52%385.652.31%小计107174.91100.00%67109.51100.00%23369.74100.00%16695.66100.00%五是从债务形态和资金投向看,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尚未支出仍以货币形态存在的有 11044.47亿元,占10.31%;已支出96130.44亿元,占89.69%。已支出的债务资金中,用于市政建设、交 通运输、土地收储整理、科教文卫及保障性住房、农林水利建设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支出占86.54% (详见表5)。表5 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已支出投向

13、情况表单位:亿元债务支出投向类别三类债务合计政府负有偿还 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 责任的债务其他相关债务债务额比重债务额比重债务额比重债务额比重市政建设35301.0436.72%24711.1542.03%4917.6822.55%5672.2136.53%交通运输23924.4624.89%8717.7414.83%10769.6249.39%4437.1028.58%土地收储10208.8310.62%9380.6915.95%556.992.55%271.151.75%教科文卫、保 障性住房9169.029.54%4374.677.43%1318.026.04%3476.3322.39

14、%农林水利建设4584.104.77%3273.785.57%874.534.01%435.792.81%生态建设和环土 保护2733.152.84%1932.033.29%403.721.85%397.402.56%化解地方金融 风险1109.691.15%823.351.40%281.291.29%5.050.03%工业1282.871.33%681.181.16%579.462.66%22.230.14%能源241.390.25%44.780.08%189.910.87%6.700.04%其他合计7575.8996130.447.89%100.00%4858.1258797.498.26

15、%100.00%1915.4021806.628.79%100.00%802.3715526.335.17%100.00%六是从偿债年度看,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2011年、2012年到期偿还的占24.49%和17.17%, 2013年至2015年到期偿还的分别占11.37%、9.28%和7.48%,2016年以后到期偿还的占30.21%(详见表6)。表6 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未来偿债情况表单位:亿元偿债年 度三类债务合计政府负有偿还 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 责任的债务其他相关债务债务额比重债务额比重债务额比重债务额比重2011 年26246.4924.49%18683.

16、8127.84%3646.2415.60%3916.4423.46%2012 年18402.4817.17%12982.5219.35%2972.0712.72%2447.8914.66%2013 年12194.9411.37%7991.3611.91%2265.989.70%1937.6011.61%2014 年9941.399.28%6177.019.20%2273.319.73%1491.078.92%2015 年8012.267.48%4934.697.35%1780.667.62%1296.917.77%2016 年 及以后32377.3530.21%16340.1224.35%10

17、431.4844.63%5605.7533.58%合计107174.91100.00%67109.51100.00%23369.74100.00%16695.66100.00%(五)债务负担总体情况。至2010年底,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即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地方政 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加上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债务率为70.45%。地方政府负有担 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 2010年的逾期债务率分别为2.23%和 1.28%。二、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从审计情况看,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

18、用于弥补地方财力不足,应对危机和抗击自然灾害,改善民生和 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为应对危机和抗击自然灾害提供资金支持。在应对1998年和2008年的亚洲、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央通过发行国债并转贷地方政府、代地方发行 政府债券;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多方筹集资金,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汶川特大地震 发生后,四川省各级政府筹措政府性债务资金558亿元用于灾后重建,推动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实施。(二)为推动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截至2010年底,地方各级政府投入教育、医疗、科学文化、保障性住房、农林水利建设等民生方面的 债务余额达

19、13753.12亿元,投入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工业等领域的债务余额达4016.02亿元,有力地促 进了社会事业发展,推动了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为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打基础。截至2010年底,地方各级政府已支出的债务余额中,用于交通运输、市政等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 59466.89亿元,占61.86%;用于土地收储10208.83亿元,占10.62%。这些债务资金的投入,加快了地方 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及轨道交通、道路桥梁等市政项目建设,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促进了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利于为“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后劲。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20、(一)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缺乏规范。由于现行规定未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对地方政府业已存在的举债融资行为缺乏规范,各地举债融资 渠道和方式不一,且多头举债、举债程序不透明。从审计情况看,大多数地方政府是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 变相举债的,一些是由政府机构违规提供担保来获得债务资金的,有的政府部门和单位甚至直接举借债务。 此次审计发现,有7个省级、40个市级和107个县级政府及所属部门,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 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 19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下发后,仍以出具承诺 函、宽慰函等形式,或以财政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等,违规为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举借债务提供 担保

21、464.75亿元。(二)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债务监管不到位。除地方政府债券和各种财政转贷外,大部分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和监督,相关管理制 度也不健全。至2010年底,在36个省级政府中,有7个未出台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规定,8个未明确债 务归口管理部门,14个未建立政府性债务还贷准备金制度,24个未建立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市级和县级 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更为突出,一些地方长期存在债务规模底数不清、偿债责任未落实等问题。(三)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一是个别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担较重。2010年底,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 责任

22、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 3.56%。由于偿债能力不足,部分地方政府 只能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截至2010年底,有22个市级政府和20个县级政府的借新还旧率超过20%。 还有部分地区出现了逾期债务,有4个市级政府和23个县级政府逾期债务率超过了 10%。二是部分地方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较大。2010年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 中,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473.51亿元,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 个县级政府。三是部分地区高速公路、普通高校和医院债务规模大、偿债压力较大。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

23、务余额中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债务余额为11168.1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754.02亿元、政 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7809.63亿元、其他相关债务2604.46亿元,分别占6.75%、69.93%和 23.32%。部 分地区的高速公路处于建设期和运营初期,其收费收入不足以偿还债务本息,主要依靠举借新债偿还,2010 年全国高速公路的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借新还旧率达54.64%。截至2010年底,1164所地方所属普通高校和3120家公立医院分别有政府性债务2634.98亿元和977.74 亿元。其中有387所高校和230家医院2010年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其他相

24、关债务的借新还旧率超过 50%,当年借新还旧偿债额分别为542.47亿元和95.29亿元。有95所高校和575家医院存在债务逾期现象, 逾期债务分别为27.18亿元和30.42亿元。一些地方已安排441.38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偿债。(四)部分政府性债务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尚未支出的金额为11044.47亿元,其中:34个省级、256个 市级和942个县级政府所属部分债务单位2008年及以前年度举借至2010年底未支出的债务余额有1319.80 亿元,占11.95%,2010年为此由财政资金支付利息67.74亿元。债务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并发挥效益的主 要原因是

25、:一些地方举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资金投向未落实,有的项目准备不充分,还有部分因担 心银根紧缩而为项目超前融资等。(五)部分单位违规取得和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一些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的举借、管理和使用不够规范,审计共发现违规问题金额1082.53亿元。主 要是:部分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以虚假或不合法的抵(质)押物、高估抵押物价值等方式取得债务资金; 一些地方和单位将债务资金违规投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或用于修建楼堂馆所,部分单位违反国家产业 政策,将债务资金投向“两高一剩”(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此外,审计 还发现形成损失浪费19.94亿元;涉嫌经济违法违纪案件线索12

26、件,正在依法查处。(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多,管理不规范。一是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 县三级政府共设立融资平台公司6576家,其中:省级165家、市级1648家、县级4763家;有3个省级、 29个市级、44个县级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均达10家以上。从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看,以政府建设项 目融资功能为主的3234家,兼有政府项目融资和投资建设功能的1173家,还进行其他经营活动的2169家。二是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规模大。2010年底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余额49710.68亿元,占地方政府 性债务余额的46.38%,其中:

27、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31375.29亿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8143.71 亿元、其他相关债务10191.68亿元,分别占63.12%、16.38%、20.50%。从层级看,省级8826.67亿元、 市级26845.75亿元、县级14038.26亿元,分别占17.76%、54%和28.24%。从债务偿还看,有358家融资 平台公司通过借新还旧方式偿还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1059.71亿元,借新还旧率平均 为55.20%;有148家融资平台公司存在逾期债务80.04亿元,逾期债务率平均为16.26%。三是部分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不规范、盈利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对融资平台公司缺

28、乏规范的管理制 度,部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管理级次多、链条长,资本金到位率低等。审计发现,有1033家 融资平台公司存在虚假出资、注册资本未到位、地方政府和部门违规注资、抽走资本等问题,涉及金额2441.5 亿元;由于融资平台公司举借的债务资金主要投向回收期较长的公益或准公益性项目,盈利能力较弱,有 26.37%共计1734家融资平台公司出现亏损。四、审计建议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客观的原因,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在 债务举借、管理和使用中出现一些问题,有的地方还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 施,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积极稳妥地处理存量债务。对竞争性项目和有经营收 益的公益性项目形成的,或者是已成为竞争性企业的债务,应剥离政府偿债责任,主要用项目自身收益来 偿还,必要时地方政府可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对无经营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形成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 地方政府应制定偿还计划,通过预算安排落实偿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