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研究_第1页
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研究_第2页
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研究_第3页
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研究_第4页
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学位论文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研究学位申请人姓名: _ 申请学位学生类别: 全 日 制 硕 士_ 申请学位专业方向: 世 界 史_ 指导教师姓名: 教 授_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奉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当。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2、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局部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意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局部内容。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同意论文提交后滞后:半年;一年;二年发布。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中文摘

3、要克林顿政府在上个世纪末进行了长达8年的行政改革,克林顿一上台就提出“重塑政府,这次改革优化了政府职能,引进了许多私营部门的经营理念,竞争机制被引入了政府部门,反映了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改革中实现政治任命官员的广泛性和授权社区的举措,反映了改革的民主化取向;改革中确立的顾客效劳理念,反映了政府行政文化的改变。改革极大地改善了美国政府充满繁文缛节、低效、浪费的官僚主义,提高了政府的效率,节约了可观的费用,改革也促使美国经济进入了历史上为时最长的繁荣期。本文分四局部对克林顿政府的行政改革进行了分析,第一局部为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的背景分析,分别从国际因素、国内因素和指导理论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二局部

4、为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放松规制,实现政府职能市场化取向;去科层化,健全政府内部运行机制;引进竞争机制,促使公共效劳的市场化;行政改革中政治任命官员的广泛性和授权社区的民主化取向;“顾客至上的效劳理念以及发起电子政务。第三局部是对改革的评价,任何改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克林顿政府的行政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也存在不少争议。第四局部是克林顿政府的改革经验对我国的借鉴。因为同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美国行政改革的一些取向反映了当今时代开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合理性,值得我们在尊重本国实际情况的根底上进行参考借鉴。关键词:克林顿政府; 行政改革AbstractThe Clinton ad

5、ministration carried on 8 years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Clinton proposed the slogan of “Reinventing Government, the reform optimized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introduced a number of business theory in private sector, competition mechanism was put into practice in

6、the feder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reflecting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inclin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readth of political appointees and authorized community initiatives reflected the democratic orientation of the refor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cept of customer service reflected the change

7、 of the governments administrative culture. The reform has greatly improved red tape, inefficient, wasteful bureaucracy in American government, improved government efficiency, saved considerable cost, the reform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economy to enter the longest period of prosperity in American hi

8、story.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o conduct an analysis of the reform in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the first part concerns the background analysis of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ve reform, respectively discuss international factors, domestic factors and the guiding theory. The second

9、part explains the reform measures, the reform includes many contents, here mainly introduce the following aspects : Deregulation and to achieve market-oriented government functions; get rid of bureaucracy to achieve a sou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for the Government; the introduction of competition me

10、chanism to promote the market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the breadth of political appointees and empowering communities; the service philosophy of “customer first; e-government initiative. The third part is the evaluation of the reform, any reform is not perfect,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has made

11、obvious achievements, however, there is a lot of controversy.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the experience that China can learn from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reform. As we both face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some orientation of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ve reform reflects

12、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era,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progress and rationality, to which we ought to draw on based on respect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Key words: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 administrative reform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2988237

13、3 中文摘要 PAGEREF _Toc229882373 h I HYPERLINK l _Toc229882374 Abstract PAGEREF _Toc229882374 h II HYPERLINK l _Toc229882375 引 言 PAGEREF _Toc229882375 h 1 HYPERLINK l _Toc229882376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PAGEREF _Toc229882376 h 1 HYPERLINK l _Toc229882377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PAGEREF _Toc229882377 h 2 HYPERLINK l _Toc2298823

14、80 三、研究范围及有关概念的界定 PAGEREF _Toc229882380 h 8 HYPERLINK l _Toc229882381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PAGEREF _Toc229882381 h 9 HYPERLINK l _Toc229882382 第一章 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的背景 PAGEREF _Toc229882382 h 10 HYPERLINK l _Toc229882383 一、国际背景 PAGEREF _Toc229882383 h 10 HYPERLINK l _Toc229882384 一信息化、全球化的冲击 PAGEREF _Toc229882384 h 10

15、 HYPERLINK l _Toc229882385 二国际环境的缓和 PAGEREF _Toc229882385 h 11 HYPERLINK l _Toc229882386 二、国内背景 PAGEREF _Toc229882386 h 12 HYPERLINK l _Toc229882387 一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需要 PAGEREF _Toc229882387 h 12 HYPERLINK l _Toc229882388 二私营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实践示范 PAGEREF _Toc229882388 h 14 HYPERLINK l _Toc229882389 三、重塑政府理论的指导

16、PAGEREF _Toc229882389 h 15 HYPERLINK l _Toc229882390 第二章 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PAGEREF _Toc229882390 h 17 HYPERLINK l _Toc229882391 一、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的内容 PAGEREF _Toc229882391 h 17 HYPERLINK l _Toc229882392 一放松规制,政府职能市场化取向 PAGEREF _Toc229882392 h 17 HYPERLINK l _Toc229882393 二去科层化,健全政府内部运行机制 PAGEREF _Toc22988239

17、3 h 20 HYPERLINK l _Toc229882394 三引进竞争机制,促使公共效劳的市场化 PAGEREF _Toc229882394 h 23 HYPERLINK l _Toc229882395 四行政改革的民主化取向 PAGEREF _Toc229882395 h 23 HYPERLINK l _Toc229882396 五改变行政文化 PAGEREF _Toc229882396 h 25 HYPERLINK l _Toc229882397 六发起电子政务 PAGEREF _Toc229882397 h 27 HYPERLINK l _Toc229882398 二、克林顿政府改

18、革的特点 PAGEREF _Toc229882398 h 28 HYPERLINK l _Toc229882399 一改革走的是第三条道路 PAGEREF _Toc229882399 h 28 HYPERLINK l _Toc229882400 二副总统戈尔挂帅,领导重塑政府运动28 HYPERLINK l _Toc229882401 三倡导企业家精神29 HYPERLINK l _Toc229882402 四收缩政府职能与市场价值的回归30 HYPERLINK l _Toc229882403 第三章 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的评价 PAGEREF _Toc229882403 h 31 HYPERL

19、INK l _Toc229882404 一、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的成就 PAGEREF _Toc229882404 h 32 HYPERLINK l _Toc229882405 一结束了大政府时代 PAGEREF _Toc229882405 h 32 HYPERLINK l _Toc229882406 二促进了政府的高效、节约 PAGEREF _Toc229882406 h 33 HYPERLINK l _Toc229882407 三提供了更好的公共效劳 PAGEREF _Toc229882407 h 33 HYPERLINK l _Toc229882408 四电子化政府建设成就突出 PAGER

20、EF _Toc229882408 h 34 HYPERLINK l _Toc229882409 二、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存在的问题 PAGEREF _Toc229882409 h 35 HYPERLINK l _Toc229882410 一三权分立体制对行政改革效率的制约 PAGEREF _Toc229882410 h 35 HYPERLINK l _Toc229882411 二重塑政府理论的根底问题 PAGEREF _Toc229882411 h 36 HYPERLINK l _Toc229882412 三“顾客至上的效劳理念问题 PAGEREF _Toc229882412 h 37 HYPE

21、RLINK l _Toc229882413 四责任的模糊性问题 PAGEREF _Toc229882413 h 37 HYPERLINK l _Toc229882415 第四章 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借鉴 PAGEREF _Toc229882415 h 40 HYPERLINK l _Toc229882416 一、市场化为导向的行政改革 PAGEREF _Toc229882416 h 40 HYPERLINK l _Toc229882417 二、行政改革的民主化取向 PAGEREF _Toc229882417 h 41 HYPERLINK l _Toc229882418 三、行政改革与法治

22、相结合 PAGEREF _Toc229882418 h 41 HYPERLINK l _Toc229882419 四、紧跟时代开展潮流,创立电子政府 PAGEREF _Toc229882419 h 42 HYPERLINK l _Toc229882420 五、进行系统式配套改革 PAGEREF _Toc229882420 h 42 HYPERLINK l _Toc229882421 结语 PAGEREF _Toc229882421 h 45 HYPERLINK l _Toc229882422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229882422 h 46 HYPERLINK l _Toc229

23、882423 后记 PAGEREF _Toc229882423 h 52引 言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1997年世界开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指出:全世界在重新思考政府。世界在变化,我们对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开展中作用的观点也在变化。 世界银行编著,蔡秋生等译:1997年世界开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国掀起了一轮行政改革的浪潮,它几乎遍布较为兴旺的所有西方国家。这场行政改革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传播性,已形成了一股全球化的行政改革潮流。对这股全球政府改革的浪潮我们应予以积极关注。顺应这一潮流,为提高行政效率,摆脱政府危机

24、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以来,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行政改革。这场行政改革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它主张放松规制,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部门,寻求适应信息时代的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在这股改革潮流中,克林顿政府的行政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引人注目。研究克林顿政府的行政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是上个世纪末美国联邦政府历史上历经时间最长的一次政府改革,它的行政改革践行了重塑政府理论;采取了一些新举措,引入竞争,提高效率,改变政府的官僚主义作风;表达出了现代政府开展的一些新特征,反映了当今政府改革民主化、市场化的趋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当然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存在一定的局

25、限性。美国行政改革表现出的新动向以及新问题值得研究,它将有助于我们丰富完善公共行政理论,探索当代行政改革的规律。美国是当今世界的一流强国,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它在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它的行政改革大体上反映了当今行政改革的走向,在世界范围内起着先导和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有可借鉴之处,而且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进入了历史上为时最长的繁荣期,这与其行政改革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它的行政改革不可能不引起其它国家的广泛关注。面对日益剧烈的国际竞争,不断适应新的国内外形势,保持和提高本国的竞争力,需要政府的适时改革来推动经济开展和解决社会问题。尤其是中国已经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必

26、须根据世贸组织的相关原那么和要求对政府部门的职能以及管理体制、法规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良。“入世后的国际环境是我国行政改革的外在推动力。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推动着政府部门做出相应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当今中国的热门话题,十七大报告提出“大部制改革的思路,是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适应经济和社会开展的表现。我国的行政改革需要在认清我们现实国情的根底上探索推进,不能全盘照搬他国经验。同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适当合理地借鉴美国行政改革的经验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使中国政府以低本钱高效率高质量的公共效劳,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开展,关

27、注美国行政改革,也有助于我国行政体制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社会,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们的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一国外的研究现状国外关于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的研究,有很多的成果,尤其是?公共行政评论?发表了大量的文章,集中在从行政学和管理学角度对克林顿时期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重塑的理论、原因、实践、成果以及存在问题的探讨。1、关于重塑政府理论的探讨: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编译:?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提出了改革政府的十项原那

28、么,主张将政府改造成具有进取心的“企业家政府,从而奠定了改革政府的理论根底。H乔治弗里德里克森(H. George Frederickson)的?重塑政府运动与新公共行政学之比拟? H. George Frederickson, Comparing the Reinventing Government Movement with the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56, No. 3, (May - Jun., 1996), pp. 263-270.从改变官僚制的需要、改革的理论根底、成果等六个方面

29、对重塑政府运动与新公共行政学进行了比拟。理查德那森Richard P. Nathan在?重塑政府:它是什么意思?? Richard P. Nathan, Reinventing Government, What Does It Me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55, No. 2, (Mar. - Apr., 1995), pp. 213-215.中认可奥斯本的重塑政府理论,认为重塑政府是一只抓手袋,里面的理论丰富,并不是不冲突的,但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他强调要淡化美国政府的超级多元化,这样棘手的问题才能更容易更快地被提出。丹尼尔威廉姆斯Danie

30、l W. Williams的?重塑政府的谚语? Daniel W. Williams, Reinventing the Proverbs of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60, No. 6, (Nov. - Dec., 2000), pp. 522-534.一文指出当前遵循奥斯本和盖布勒的著作而进行的重塑政府改革,宣称确立了基于解放员工和公民使其最好地工作,运用新的管理方法使政府做得更多的新范式,但是,仔细分析奥斯本的著作会发现,他的主张因为前后不一致将很难实施,根本没有建立新的范式。运用这一模式重塑政府不会有什么收获。德威特

31、约翰DeWitt John等人在?新治理对联邦政府将意味着什么? DeWitt John, Donald F. Kettl, Barbara Dyer, W. Robert Lovan, What Will New Governance Mean for the Federal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54, No. 2, (Mar. - Apr., 1994), pp. 170-175.一文中认为新治理是一种寻求将新旧观点整合成致力于合作、灵活、结果导向、公民参与的综合方式,从整体上看,它呈现出一种新的政府运作方式。2、关

32、于联邦政府重塑的综合性探讨:1994年9月的?创造一个工作更好花费更少政府的现状报告? Report of the 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Creating A Government That Works Better & Costs Less .Status Report, September, 1994.从文化改变、进步报告以及仍需进一步努力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重塑政府的状况。唐纳得凯特尔Donald F. Kettl的?有效政府全球公共管理革命? 美唐纳得凯特尔著,张怡译:?有效政府全球公共管理革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分三个阶段对重塑政

33、府进行了论述,并评价了重塑政府的实践,指出了它存在的缺乏之处。唐纳得凯特尔的?重塑政府五年报告单? Donald F. Kettl, Reinventing Government A Fifth-Year Report Card.,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 Washington, DC. 1998.讲述了重塑政府的三个阶段、对重塑的各项成果进行了等级评价、并探讨了重塑需要改良的方面。潘苏克克姆和兰斯沃尔夫Pan Suk Kim and Lance W. Wolff 的?提高政府绩效:公共管理改革和国家绩效评估? Pan Suk Kim and Lance W.

34、Wolff, Improving Government Performance: Public Management Reform and the 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Public Productivity & Management Review, Vol. 18, No. 1, (Autumn, 1994), pp. 73-87.回忆了20世纪美国的政府改革,并分析了克林顿政府的重塑运动,认为它不同于以往美国的任何一类行政改革,它是一种泛论,有时目标模糊,总之,要提高政府的绩效,需要使一般公众和政府雇员对重塑充满信心。詹姆斯托马森James R. Tho

35、mpson的?将重塑作为改革:走近国家绩效评估? James R. Thompson, Reinvention As Reform, Assessing the 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60, No. 6, (Nov. - Dec., 2000), pp.508-521.讲到了对国家绩效评估的评价被复杂化,因为许多追求的目标性质涉及到授权员工、提高效劳质量等组织生活微妙而难以捉摸的要素,从系统的根底上看,国家绩效评估的许多高阶目标没有实现。约翰凯姆斯基John M. Kamensky的?“重

36、塑政府运动在联邦管理改革中的作用?一文从实践者的角度解释了重塑政府运动的起源以及它对国家绩效评估努力改变联邦政府行政文化的影响。罗纳德摩尔Ronald C. Moe的?“重塑政府的实践:问题的曲解,结果的错估? Ronald C. Moe, The Reinventing Government Exercise: Misinterpreting the Problem, Misjudging the Consequenc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54, No. 2, (Mar. - Apr., 1994), pp. 111-122.主要围绕副

37、总统戈尔的报告?从繁文缛节到结果:创造一个工作更好花费更少的政府?而展开的,就报告中所表达的企业家模式提出了质疑。保罗D爱泼斯坦Paul D. Epstein 的?重塑政府还不够:投资促进政府的劳动率增长? Paul D. Epstein, Reinventing Government Is Not Enough: Invest in Government Productivity Growth。一文认为改变不容易,真正的收获需要投资。文章首先提出了政府领导人和公众在考虑是否或怎样实行重塑政府中的企业化政策时应遵守的七条告诫,然后作者提出了另一种范式,这并非与重塑政府的观点不相一致,只是侧重点

38、不同,将重点放在政府劳动率增长的投资需要上。赫蒂劳尔沙科特Hindy Lauer Schachter在?重塑政府还是重塑我们自己:提高政府绩效的两种模式? Hindy Lauer Schachter, Reinventing Government or Reinventing Ourselves: Two Models for Improving Government Performa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55, No. 6, (Nov. - Dec., 1995), pp. 530-537.一文中,将进步运动时期的市政局报告中的公民所

39、有者模式与奥斯本和盖布勒重塑政府中主导的顾客模式进行了比照,她认为两种模式都是为了提高政府绩效,但是采取了不同的战略,前一种模式具有更为广泛的影响,将我们自己重塑为积极的公民是更为艰巨的任务。克林凯姆贝勒和贝蒂罗克姆an主编的?克林顿的遗产? Colin Campbell and Bert A. Rockman, The Clinton Legacy, Chathan House Publisher of Seven Bridges Press, New York,2000,pp.118-139. 一书中艾布巴赫的?一个重塑的政府还是和原来一样的旧政府?一文从政治任命权appointments

40、、单独治理governing alone和重塑政府reinventing government三局部进行了论述。理查德黑克Richard Heeks的?信息时代的重塑政府? Richard Heeks, Reinventing Govern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Routledge, New York,1999,pp.113-134.聚焦信息时代,分析了信息时代重塑政府的含义,运用新模式来解释信息时代改革的成功与失败,为怎样提高信息时代的改革动机提供实际指导,通过国际案例研究来分析信息时代改革的方方面面并提出实践建议。 3、关于地方政府的重塑:美国联邦政府的改

41、革借鉴了地方政府不少有益的实践经验。阿尔弗雷德太德凯霍Alfred Tat-Kei Ho的?重塑地方政府和电子政府的创立? Alfred Tat-Kei Ho,Reinventing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E-Government Initiativ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62, No. 4, (Jul. - Aug., 2002), pp. 434-444.介绍了因特网为重塑地方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它促进了传统官僚制模式向“电子政府模式的转变,许多城市已经转向这种模式,在因特网设计中采取了“一站式和顾客导向

42、的原那么,文章也强调了通过因特网重塑政府面临的挑战。埃米弗兰克林Aimme Franklin的?亚利桑那绩效管理:五年成绩单? Aimme Franklin, Managing for Results in Arizona: A Fifth-Year Report Card, Public Productivity & Management Review, Vol. 23, No. 2, (Decd., 1999), pp.194-209.一文通过对亚利桑那州改革的研究,提供了对“追求结果的管理的描述,认为亚利桑那的改革取得了成效。杰弗里布兰迪Jeffrey L. Brudney 和迪尔怀特D

43、eil S. Wright的?对州层次的行政改革的再探讨:90年代重塑政府运动的状况? Jeffrey L. Brudney and Deil S. Wright, Revisiting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the American States: The Status of Reinventing Government during the 1990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62, No. 3, (May - Jun., 2002), pp. 353-361. 一文探讨了重塑政府运动对州的影响,通过对1200位各

44、机构的领导进行问卷调查,代表美国50个州的93的机构检验了重塑政府的11项建议的执行情况,结果说明,执行全部建议的州不到40,大局部州只执行了所有建议的10或20。桑卓黑尔Sandra J. Hale的?明尼苏达重塑政府的方式? Sandra J. Hale, Reinventing Government the Minnesota Way. Public Productivity & Management Review, Vol. 15, No. 2, New Approaches to Productivity: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National Pub

45、lic Sector Productivity Conference, (Winter, 1991), pp. 123-131.介绍了明尼苏达州从1983年开始的改革,倡导优越的政府治理,州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引入市场机制,改变工作方法,明确权责,鼓励雇员参与,提高产出等。4、关于重塑政府的某项具体措施的探讨:贝瑞芮定Beryl A. Radin的?绩效与结果法案:海中巨兽还是灵活的管理工具? Beryl A. Radin,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Act (GPRA): Hydra-Headed Monster or Flexib

46、le Management Tool?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58, No. 4, (Jul - Aug., 1998), pp. 307-316.讲到绩效与结果法案在开始实施时产生了分歧,并探讨了产生分歧的原因,最后指出,对绩效与结果法案实施程序的最后评估还为时过早。詹姆斯皮瑞等James L. Perry, Debra J. Mesch, Lois Recascino Wise的?官僚性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联邦政府的经验主义比拟? Debra J. Mesch, James L. Perry, Lois Recascino Wise, Bu

47、reaucratic and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i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J-PART,Vol.5,No.4,(Oct.,1995),pp.385-402.通过对官僚制人事管理体制和授权雇员的管理体制的比拟揭示了它们对组织和个人影响的重大不同。萨拉F里布舒茨Sarah F. Liebschutz的?授权区与事业社区:重塑贫困社区的联邦主义? Sarah F.

48、Liebschutz, Empowerment Zones and Enterprise Communities: Reinventing Federalism for Distressed Communities , Public, Vol. 25, No. 3, The State of American Federalism, 1994-1995, (Summer, 1995), pp. 117-132.一文对克林顿政府重塑贫困社区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振兴美国的内部城市和农村社区一直是国家的目标。这一新的授权方案能否成功还有待于观察。方汉明和迈克尔 基恩Hanming Fang

49、and Michael P. Keane的?评估社会福利改革对单身母亲的影响? Hanming Fang and Michael P. Keane: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Welfare Reform on Single Mothers, Brooki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Vol.2004,No.1,(2004),pp.1-95.一文讲到?1996年个人责任与工作时机联合法案?签署成为法律,改变了美国的福利制度。这一法案通过对有需求的家庭提供暂时的帮助取代了有子女家庭补助工程,从而使享有福利的单身母亲的人数急剧下降,文章通过大量

50、的数据对法案公布前后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二国内的研究状况关于克林顿政府的行政改革研究目前国内已出版了不少著作,但多是将其置于西方行政改革的题目之下,将其作为西方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的一个组成局部,而且大多是从行政理论和国家绩效评估的实践方面来论述。1、置于西方行政改革题目之下的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刘伟在?西方政府改革运动实践模式演变的回溯分析基于新公共管理运动演进视角的考察? 刘伟:?西方政府改革运动实践模式演变的回溯分析基于新公共管理运动演进视角的考察?,?理论与现代化?,2021年第1期,第16页。一文中,认为“再造一词不仅是一种对传统官僚制进行颠覆性变革的宣誓

51、,也说明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更加宽广的探索治道变革的视野。周志忍的?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拟研究? 周志忍著:?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拟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主要从放松规制方面讲述了美国行政改革。毛寿龙李梅和陈幽泓合著的?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 毛寿龙李梅陈幽泓著:?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中介绍了克林顿时期的医疗制度福利制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改革。刘炳香的?西方国家政府管理新变革? 刘炳香著:?西方国家政府管理新变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从教育改革福利政策改革放松规制绩效为本分权制度化强化政府平安保卫职能七个方面来论述了克林顿政府的新变

52、革。李和中与陈广胜编著的?西方国家行政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 李和中、陈广胜著:?西方国家行政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从调整政府与社会间的关系,重新定位政府职能体系引进竞争机制,实现公共效劳的市场化放松规制,健全政府内部运行机制和适度分权,重构政府间关系几个方面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行政机构的改革。卓越主编的?国外政府改革与开展前沿? 卓越主编:?国外政府改革与开展前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改革,主要从放松管制发挥企业家精神政府创新及改革中凸显的悖论几个方面来展开的。刘靖华等所著的?政府创新? 刘靖华等著

53、:?政府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通过政府采购、公立教育、公营住房等方面的案例分析,探讨了90年代美国政府的创新。陈天祥的?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践? 陈天祥著:?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从政府收缩方案公共效劳输出的市场化和以绩效评估为中心的政府改革三方面论述了美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王义在?西方新公共管理概论? 王义主编:?西方新公共管理概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介绍了美国非官僚化取向下的新公共管理变革,主要从改革社会福利放松规制文官制度改革公共效劳市场化和政府间的分权改革五个方面讲述了美国公共行政改

54、革的主要内容。程祥国和韩艺的?国际新公共管理浪潮与行政改革? 程祥国韩艺著:?国际新公共管理浪潮与行政改革?,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从政府收缩方案和政府内部的非规制化改革两个方面论述了美国行政改革。顾丽梅的?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政府治理理念与治理范式研究? 顾丽梅著:?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运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对政府治理理念与治理范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介绍了奥斯本和盖布勒的企业化政府模式以及美国电子化政府的实践等。2、对美国行政改革的制度分析宋世明的?美国行政改革研究?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行政改革进行了制度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市场化取向放松规

55、制取向分权取向是80年代以来美国行政改革的三大实践取向,而这三大取向可以归结为一个取向,即非官僚化取向, 宋世明著:?美国行政改革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了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3、专门针对克林顿行政改革的研究汪玉凯的?美国行政改革的最新开展及其启示? 汪玉凯:?美国行政改革的最新开展及其启示?,?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1期。一文中介绍了美国联邦行政改革的最新开展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美国州、县市近年来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以及联邦、州、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张梦中和美国杰夫斯特劳思曼所著?美国联邦政府改革剖析? 张梦中美杰夫斯特劳思曼:?

56、美国联邦政府改革剖析?,?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6期。一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美国重塑政府运动的背景进程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吴志华的?美国的重塑政府运动述评? 吴志华:?美国的重塑政府运动述评?,?中国行政管理?,1998年第12期。分析了美国重塑政府运动的背景地方和联邦的重塑以及评价与借鉴。他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国联邦政府改革? 吴志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国联邦政府改革?,?美国研究?,2006年第1期。一文中,从改革的动因和国家绩效评估两个方面讲了克林顿的重塑政府运动。黄贤全黄贤华的?美国重塑政府运动? 黄贤全黄贤华:?美国重塑政府运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57、学版,第30卷第1期,2004年1月。从背景理论根底改革措施成果和评价进行了论述。李其荣的?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探析? 李其荣:?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探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3卷第5期,2000年10月。主要从重新思考政府的作用政府改革的新举措和面临的问题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张志泽、王丽在?美国重塑政府运动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张志泽王丽:?美国重塑政府运动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学术界?双月刊,总第124期,2007年3月。中分析了重塑政府的科学性解读中美行政改革中的可比性因素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以及建立以市场为核心理念的效劳型政府。洪伟的?美国重塑政府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58、? 洪伟:?美国重塑政府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社科纵横?,总第21卷第7期,2006年7月。一文从重塑政府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进行了分析。陈静在?关于克林顿政府改革的反思? 陈静:?关于克林顿政府改革的反思?, ?行政论坛?,2006年第1期。一文中从改革阻力对克林顿行政改革的几点质疑和批判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方面进行了论述。王世雄的?克林顿治下美国联邦改革述评? 王世雄:?克林顿治下美国联邦改革述评?,?广东行政学院学报?,第15卷第5期,2000年5月。一文对改革的背景渊源、改革的实务及其评价方面进行了分析。杨东在?“再造政府的理论与实践克林顿联邦政府改革探析? 杨东著:?“再

59、造政府的理论与实践克林顿联邦政府改革探析?,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一文中从克林顿政府再造政府理论的提出、实践过程和成败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国内外学者对克林顿政府的行政改革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大多从行政学的角度对改革背景、措施、评价进行论述,对克林顿行政改革的研究还有比拟薄弱的地方。第一,在对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的背景介绍中,大多数学者仅从行政学的角度来论述美国政府当时面临的困境、地方政府和私营部门的示范、经济一体化的开展需要以及重塑政府理论的指导这几个方面,而无视了苏联解体,国际环境缓和这一重要因素对当时美国政府改革带来的影响。第二,在对克林顿政府改革措施的论述中,很少有学

60、者注意到克林顿任命政治官员多样化这一举措。第三,对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的特点,在上述研究成果中也很少有学者提及。因此,对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还有深入探讨的空间。三、研究范围及有关概念的界定本文的研究范围是1993-2000年克林顿在任期间美国联邦政府的行政改革。对于行政改革的含义,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解,至今尚无大家一致公认的权威性定义,本文对行政改革的理解主要是借鉴了郭济主编的?中国公共行政学?中的定义。国内行政学者对这一概念较为一致的理解是,行政改革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变化了的行政内外部生态环境,而对行政管理从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职能、过程到行为方式诸方面进行调整和变革的活动。 郭济主编:?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