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_第1页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_第2页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_第3页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_第4页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文化之所以迟迟不能走向现代性,原因之一是中国传统学术特别是儒学之中存在着“重道德,轻知识的倾向。围绕着这个思路,现代新儒家学者等讨论了儒家传统与知识传统相结合的可能途径问题。本文通过厘清知识与道德的根本分野,来说明上述流行观点的错误,并由此说明儒家道德传统与现代知识传统相结合的可能途径。作者认为,知识与道德作为人类生活中两者不同性质的传统可以各自独立开展、并行不悖,他们的结合主要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正如我们不能指责一个人研究物理学就犯了“重知识、轻道德的错误,也不能指责儒家研究道德问题犯了“重道德、轻知识的错误;既

2、然没有人认为基督教作为一种道德传统不重视知识是一个错误,也不应认为儒家作为一种道德传统不重视知识就是一个错误。今天我们看到的知识传统是西方社会一系列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只能在脱离一切宗教传统或道德传统的根底上以一种独立的自身逻辑存在和开展;指望以道德关心为中心的儒学开出知识传统,就象我们要求基督教开出现代科技传统来一样没有理论意义。因此,指责儒学犯了“重道德、轻知识的错误,乃是现代中国学者不自觉地把非学术的民族、国家理想强加于学术关心之上的思维错觉,并由此人为地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并无学术价值的假问题而虚耗精力,即把儒学与知识的结合主要地当作了一种思辨哲学问题来解决。现代儒学的方向之一假如在于与

3、知识传统相结合的话,那么这种结合也应当主要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把儒学与知识传统的结合主要地当作一种理论思辨问题来解决,不仅背离了儒学原有的理论品格,而且这样做也实际上剥夺了儒学作为一种道德传统自身的独立逻辑,使其成为“非驴非马之物。当然,作者也反复指出,这决不是指我们不能从思辨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儒学与知识传统的结合点,关键在于我们的研究应当建立对知识与道德这两种人类生活中不同性质的传统之间关系的正确定位之上,而不是出于民族国家需要的使命感而盲目地、人为地追求所谓的“结合。文章最后讨论了儒学在现代社会中与知识相结合的理论途径问题。关键词知识道德儒学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困扰现代中国

4、学者的一大难题。其主要原因是,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缺乏认知主义传统,是导致科学和现代化在中国迟迟不能开展起来的主要原因。与西学相比,中国古代学术特别是儒学的最大特点是将一切问题归结为伦理道德问题来解决。但是,不少人也认识到,科学的引进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展开,并不必然地意味着儒家道德传统应该被丢弃。有鉴于此,不少现代中国学术精英都深深认识到,只有儒家道德传统与来自于西方的知识传统之间的互相结合,才是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然而,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传统儒学与知识传统的互相结合呢?围绕这个问题,不少学者、特别是一些现代新儒家学者认真反省了传统儒学在处理知识与道德关系上的“错误,认

5、为中国古代学术特别是儒学“重道德、轻知识的特征,是导致知识传统在中国没有建立起来的主要原因;有的学者甚至指责儒学具有“泛道德主义或“德性一元论倾向,不能真正从对等的立场来对待知识。包括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等等一大批学者在内,都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古代学术特别是儒学与西方学术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并为寻求儒家道德传统与知识传统的结合进展了大量建立性的理论工作,试图从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角度建起一座联结“中学与“西学的桥梁。对上述学者特别是现代新儒家学者观点的系统评价,不是本文的中心。本文试图答复的是一些现代新儒家学者所试图解决而未能真正解决的重要问题,即传统儒学在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上是不

6、是犯了“重道德、轻知识的错误?假如儒家道德传统与知识之间的结合必要的话,其方式应当是怎样的?为了答复这些问题,本文将从研究道德与知识的根本分野出发,通过对人类关心道德的两种根本方式的深化讨论,说明儒学在道德关心上所采取的传统道路并没有错误以及一些现代新儒家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认识缺乏,并在这一根底上对儒家道德传统与知识的结合问题以及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道德与知识的根本分野道、德二字在古汉语中出现甚早,“道有道路、道理、法那么之义,“德有品德、德行之义等。“道德一词连用始于战国。在先秦文献中它的含义与今天有一定差异,但就其在儒学中被用来指仁义礼智等而言,其含义又与现代汉语中“道德

7、一词相近。在西方,希腊语aretevirtue,译为德行,美德“可泛指一切事物的优越性,行为的arete指“受称赞的品质,含义与古汉语“德相近。今天西方语言中“伦理的ethial与“道德的ral分别来自希腊文ethikeethi,译为伦理和拉丁文ral道德,原义皆有“遵从习惯及标准之义。现代汉语中的“道德一词与现代英语中的ral/rality含义相近,不出“人们在与别人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善恶状况这一范围。“道德一开场就是针对人而言的,任何道德追求也都假定了人有自由意志这个前提。从这个角度说,知识与道德不同,知识既可以是针对人的,也可以是针对物自然而言的;知识进步的标志是对客观规律的提醒,而道德

8、进步的标志那么是人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和提升;知识需要人们去“发现,而道德那么需要人们去“创造;知识的发现是提醒“已有的规律或法那么,而道德的建立在人身上往往是“从无到有。无论今人发现了多少道德与知识的相关性,也不等于说知识与道德的根本分野可以被抹杀。知识与道德的关系早在古希腊哲学家那儿就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苏格拉底曾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这一思想在他的学生柏拉图那儿得到了开展,在著名的?理想国?Republi中,我们看到柏拉图所描绘的理想城邦的“哲学王既是知识之“王,又是德性之“王。在柏拉图的心目中,一个人只要真正认识到了一种美德的本质,自然也就会成为一个拥有美德的人。然而,柏拉图对苏格拉

9、底“美德即知识思想的继承从根本上讲还是把美德的开展引向了认知主义方向,即把“美德归结成了“知识。这也是后来克尔恺郭尔一类存在主义者批评柏拉图事实上背叛了苏格拉底所创始的传统的主要原因之一。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学者中认识到柏拉图把德性归结为知识之错误的第一人。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两类,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伦理德性指由风俗习惯培养出来的德性,理智德性“主要由教诲而生成、由培养而增长,是后天自觉、主动修炼和理智反省的结果。他反复强调,德性与知识不一样,知识的内容是自然界先天固有的,而德性是后天积累或培养的产物。德性的这一后天积累或自觉培养的过程,被他称之为“实现活动(energEia):正如其他技术一样

10、,我们必须先进展实现活动,才能获得这些德性。我们必须制作才能学会。例如,建造房屋,才能成为营造师,弹奏竖琴,才能成为操琴手。同样,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展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英勇才能成为英勇的。在各城邦所发生的事情,就是例证。立法者们通过习惯造成仁慈的公民,所有的立法者的意图都是如此总的来说,品质追随着一样的实现活动。所以一定要非常重视实现活动的性质,品质正是以实现活动而不同。从小就养成这样或那样的习惯不是件小事情,相反,非常重要,比一切都重要。亚里士多德举例说,一块石头即使你把它向天上扔一万次,也不能使它因为这一“习惯过程habituatin而学会自己往天上飞。因此,对于自然

11、事物,我们惟一所能做的,不是去“改变他们的本性,而是去“发现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本性。这一过程也就是科学知识建立的过程。但是对于道德来说那么不然。一个人不具备某种德性,却可以通过反复学习和训练这一“习惯过程来培养它。这就充分说明,把道德问题完全归结为知识是多么片面,而苏格拉底、柏拉图观点的局限性也因此昭然假设揭。亚里士多德并同时指出,希腊文中“道德一词本身就有“习惯habit之义。然而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认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对道德作知识的研究,相反,他的伦理学著作可以说是西方历史上首次确立了“伦理学这门科学,即对道德作知识的研究的学科,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不然,其原因是,道德现象也有其

12、发生的规律,就象自然现象一样。对道德的本质及其发生规律的提醒构成的知识,即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提示我们,尽管对道德的知识化、科学化研究,构成了“伦理学这门科学,可是同时也必须清楚,对道德作知识的研究,并不等于道德问题可以“完全通过知识途径来解决。也就是说,对“道德的知识化研究并不等于“将道德归结为知识。这是因为正如上面所说的,道德的进步主要取决于习惯的培养、生活的理论和身心的训练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实现活动。当然,这一关于道德规律的提醒本身,也已经构成他的伦理学研究所发现的一个“知识。在西方伦理学史上,休谟和康德是另外两位对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认识做出了宏大奉献的人。休谟关于“是与“应该、事实与价

13、值之间的“裂隙的阐述,康德从人类理性无限度地运用自身的才能探究终极实在时必然陷入于“二律背反这一事实的提醒,显然有助于说明知识与道德之间存在着某种难以跨越的鸿沟。尽管休谟、康德的观点在哲学史上引起了许多争论,他们的后来者们也确实发现了许多休谟和康德未曾发现的知识与价值之间的联络,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说这些发现足以否认知识与价值包括道德代表人类生活中两种根本不同的事物这一事实。现代科学的开展,知识的进步及信息的膨胀并未给人类带来更多的道德进步,相反却导致了更多的人间丑恶、精神的衰败以及道德的沦丧,这一事实也更进一步证明了休谟及康德观点的正确性,即:既然道德判断不可以用事实判断来论证,知识包括道德知识

14、的开展也就并不必然地意味着道德的进步。人的思辨理性对于终极实在的无能为力,使得哲学和科学的局限性昭然假设揭,知识不能代替价值,科学不能取代信仰;人们对道德价值的把握可能主要不是靠知识的途径来获得,而要靠信仰的途径。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康德指出,“故我发见其为信仰留余地,那么必须否认知识。且其中尚有一不可衡量之利益,即今后一切对于道德及宗教之反对论,将永远寂静。当然,我们说知识与道德之间存在根本分野,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截然分开,被当作彼此毫不关联的事物。事实上,19世纪末以来,包括现象学、存在主义、实用主义、阐释学等等在内的许多西方哲学流派都研究了知识与价值其中包括道德之间种种异常

15、深化的联络。在伦理学领域,这方面的研究也一直没有中断,我们前面提到的“事实与“价值的休谟式话题就是典型一例。我只是要提醒人们,在今天人们追逐当代西方哲学潮流或者陶醉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而大谈所谓“知识与价值不可分的时候,不要忘了所谓的“不可分乃是在二者之间事实上有一“根本分野存在的前提下进展的;而不是说,不可分到了二者可以完全互相替代的地步。盲目地强调“不可分和“互相结合的必要性,而否认根本的事实,那可是某种价值偏好,而不代表学术真理。道德关心的两种方式:认知的与理论的另外一个与知识道德问题相关的问题就是,对道德的关心方式也有两种,一种关心方式如前所述,把道德作为知识问题来研究。这种研究西方早

16、在古希腊即已开场,并从亚里斯多德开场成为一门科学,即西方人所谓的“伦理学当然,哲学其他领域有时也研究道德。按照我国现行教科书上通用的定义,“伦理学是一门道德的科学,或者说,伦理学是以道德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论证和阐述道德的起源、本质、开展与规律。考察一下西方伦理学史可知,早在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时起,就已开场有意识地试图把道德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在其后的各个不同时期里,人们对于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使命或任务的理解虽不尽一样,但也多半把伦理学称为一门科学。故而伦理学又常被称为ethialsiene伦理科学。11在?尼各马科伦理学?这本公认代表亚里斯多德本人思想、对整个西方伦理

17、学的形成和开展产生了宏大影响的不朽著作中,亚里斯多德用大量篇幅试图证明,“科学是“对普遍和出于必然事物的判断,可证明性是科学认知的主要特点。12希腊文中的“科学epistee一词,也常被现代学者翻译为“知识,在柏拉图对该词的大量使用中,已经赋予它与亚里斯多德类似的含义。因此亚里斯多德以来正式形成、奠基于西方认知主义传统的“伦理学,以求知为主要使命,并试图建立起一门道德的科学。为了防止“伦理学这一概念含义的复杂性所可能带来的问题,本文将仅限于在这一意义上使用“伦理学一词。与伦理学等学科从“知识的立场来研究“道德不同的是,还有另外一种关注道德的方式,即从信仰或理论需要的立场关心道德的方式。在人类各

18、大宗教中,在中国历史上的儒、道、释学说中,我们看到道德并没有被当成一门“科学来研究,而是被当成了一个人生的价值信仰、个人的人格修养或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问题。与此相对应的是,对道德的关心与追求道德的人生理论严密相联,关心者往往既是理论家,又是理论家,其道德理论可以是个人的身心修炼和自我约束,也可以是关心别人、拯救别人的献身活动。正因如此,道德训诫、人格培养、心灵拯救、思想改造、身心修炼、行为标准等等是这种道德关心方式的主要特点。这种道德关心方式也可以形成一整套关于道德的理论或学说,但是人们在通常情况下不把它们称为“科学,而称之为宗教学说、人生修养理论、人生观学说、意识形态等。我们可以把上述两种不同的道德关心方式分别称为“认知的gnitive方式和“理论的pratial方式。所谓“认知的道德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