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思维方式与和谐社会构建_第1页
和谐思维方式与和谐社会构建_第2页
和谐思维方式与和谐社会构建_第3页
和谐思维方式与和谐社会构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和谐思维方式与和谐社会构建【摘要】推进和谐社会建立,需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思维方式,包括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维方式,有序民主、平等法治的思维方式,系统统筹、动态渐进的思维方式,理解包容、竞合共赢的思维方式,务实创新、持续开展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推动人类社会开展进步的能动力量,以积极的心态、务实的作风去考量前进中的种种障碍,去探究和应对纷繁的矛盾和复杂的场面,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关键词】和谐思维方式和谐社会构建所谓和谐思维,是指从和谐的视域出发,以和谐为根本原那么和价值取向,突出和谐性、平衡性、协调性、有序性、互补性在事物开展中的作用,并以追求事物和谐开展为目的的思维方

2、式或思维形式。和谐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此,汤因比曾给予高度评价:“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消灭自己的高技术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华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进这一重大战略的实现,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思维方式,并将其实在付诸到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理论中去。和谐思维在理论中的运用,需要着重树立以下几方面思维方式。一、树立以人为本、求是为民的思维方式人是消费要素中最活泼的因素,是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人际关系和谐的主体又是最广

3、阔的人民群众。只有最广阔的人民群众和衷共济、平等友爱、融洽相处、齐心协力、充满活力,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才会有真正的社会和谐。在抗击冰雪灾害的互助行动中,在汶川地震的捐款救助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华儿女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芒,“大灾面前有大爱,市场化下的价值观念并没有摧毁民众抗击灾难的勇气和信心,也没有泯灭扶危济困、帮助弱小的社会良知;而党和政府迅速果断的应急处置行动更表达着以人为本、求是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形式。不仅在突发的灾难面前,而且在当前的社会建立中,我们看到收入分配制度的标准,社会保障体制的健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立,种种社会变革的形式设计都浸透着以人为本、和谐共荣的理

4、念,因此逐步赢得了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事实说明,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人本为民、求是为民的思维方式。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保障人的合法权利,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亲民、利民、贵民、富民、安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二、树立有序民主、平等法治的思维方式和谐思维是一种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以对立统一为原那么的思维方式,既重视对立面的斗争,又重视对立面的统一。它不等于形而上学的

5、无矛盾思维,相反还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的思想。和谐思维在成认差异的前提下追求矛盾的解决,从而超越了“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思维形式。这里所讲的和谐不是纯粹的同一,而是包含斗争的同一,包含差异的一致;它源于差异而又融于统一,源于多元而又回归为一元。所以,和谐思维并不意味着抛弃矛盾,放弃斗争,而是通过斗争到达同一,斗争是手段,和谐是目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中首要一点便是民主法治,其核心就是既要正视社会矛盾,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既在观点碰撞中产生社会开展的推进力,又要努力在合理合法的范畴内解决矛盾,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社会和谐。因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专制压抑下

6、的鸦雀无声和无标准秩序的众声喧哗都不是和谐,只有在民主的前提下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这样的社会才是充满创造力、生动而有序的和谐社会。民主既是和谐的形式,也是和谐的内容;既是实现和谐的过程,也是和谐的结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在政治体制层面上表达和谐民主,而信息公开、网络问政、媒体监视等等那么是在操作层面上建立发扬民主的渠道,疏通民意表达的途径。在此根底上,公民意识的逐步培养、参政议政才能的不断提升将会真正实现有序民主,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和谐。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公民培养和树立民主意识,特别是指导干部更要以开放的胸襟最大限度地吸

7、纳民愿民智,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参与;而另一方面,也需要党和政府在行政乃至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运用有序民主的思维方式,加强民众引导并搞好相应的制度设计,辅之以有效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和谐社会,是在多元主体的自主开展中实现共同开展的社会。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变革、社会构造的深入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入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入变化,地位和权利平等成为人们互相之间的根本关系。在当今时代,解决人们互相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还必须依赖于平等的社会契约和规那么,这需要将法律手段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三、树立系统统筹、动态渐进的思维方式和谐思维以事物

8、的共生、共存、共荣为目的,而共生、共存、共荣是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关系等客观事物存在的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要素的性质、功能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方式不仅影响各要素本身功能的发挥、价值的实现,而且影响整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性质。和谐思维追求矛盾各方运动过程中构造的最优化,运动结果各方面价值的最大化,防止各要素功能的内耗,防止零和效应,其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侧重点、逻辑起点都着眼于全局。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可能是区域和谐的简单相加,也不可能是部门和谐的盲目堆叠,在构建的过程中,甚至需要区域、部门、乃至个人利益的妥协和让步。因此,执政者和民众都必须树立系统、

9、统筹和动态渐进的思维方式,尊重事物开展的规律,具备整体意识和大局意识。当前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展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政府面临的重重障碍和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树立系统、统筹思维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系统思维方式必需要认识到,社会构造是由各个子系统、各个部分构成的,和谐社会是对整个社会系统即社会构造的总体而言的,只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严密联络、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为此,要树立统筹思维方式。其一,要统筹开展。既要注重总体开展,又要照顾部分开展;既要确保全局,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长远。要推进各个领域、各个区域和各个行业安康

10、、有序的开展。其二,要统筹各方利益。要在保证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根本前提下,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详细利益的结合点,找准不同阶层的详细利益之间的结合点,使各方面群众的利益都能得到一定的、合理的满足。同时,也要认识到矛盾是事物开展的根本原因,是辩证法的根本原那么,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络、互相影响的,都是在和和谐不和谐、协调和不协调的矛盾运动中变化开展的。因此,“和谐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变化过程,是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动态地实现的。旧的不和谐解决了,新的不和谐又会出现,事物由此不断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开展。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构建社

11、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开展的根底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实现和谐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树立动态渐进的思维方式,才可以使我们对于前进中、开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不恐慌、不回避、不冒进,在认真查找症结和探究规律的不断尝试中,研讨和寻找和谐开展所必须的最扎实有效方法和谋划长远的策略。四、树立理解包容、竞合共赢的思维方式和谐与不和谐是相比拟而存在的,假如没有了矛盾和差异,也就没有了和谐与不和谐问题,和谐是将众多具有差异性的事物交融在一起,它是以成认事物的多样性、矛盾性、摩擦和冲突为前提的,它内在地包

12、含多样性、差异性。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入变革。出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开展的场面;形成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等社会新阶层;出现了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矛盾等。针对这一复杂的社会现实,必须用一种宽容的胸襟、尊重的态度、和谐的思维来对待和处理。和谐思维是一种共生式思维范式,注重矛盾的统一性,主张积极引导不和谐因素向和谐因素转化,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在竞争中求和协,促进对立面的结合,不断开掘协调矛盾两极的新的力量源泉,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对立面双赢的最大收益。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竞合共赢思维。不管是区域经济、企业的开展还是

13、个人的成长,都要走竞争与合作交融共同开展的路子,努力实现各利益集团的共生、共存、互利和共赢。五、树立务实创新、持续开展的思维方式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规律。要积极利用和谐思维提供的有效思维工具,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人们的和谐思想转化为和谐的行为方式,使社会到达最正确的和谐状态。要继续解放思想,树立敢想敢干、敢闯新路、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富有创造性地应对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立完善鼓励机制,支持和鼓励锐意进取的改革先锋去进展必要的探究和尝试,激发和保持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但迄今为止人类的现代化那么是建立在人对自然的依赖、掠夺与占有根底之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不仅使开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近些年一些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盲目上工程,对资源进展掠夺式的开采,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不但导致民众安康程度下降,还引发了医疗费用上升、群众消费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