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课件1-(新版)湘教版公开课教案课件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课件1-(新版)湘教版公开课教案课件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课件1-(新版)湘教版公开课教案课件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课件1-(新版)湘教版公开课教案课件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课件1-(新版)湘教版公开课教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ABC区地方北区地方南区地北西区地藏青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季风气候地形400mm年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一二阶梯分界线学 习 目 标通过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明确南北方地区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自 主 学 习知识点北方地区 1位置和范围: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_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_,人口约占全国的_。2农业(1)_、_、关中平原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地区,东北的_、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中国重要的林区。第二节北方

2、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线 自读课本20% 40%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4能源产区:目前,_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皆为特大型油田,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极为丰富。_是中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5旅游资源: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长期是中国的行政中心所在地,西安、_、洛阳、开封为著名古都,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北方地区 山西 北京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2)北方地区农业以_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农作物一般只能_,主要种植_、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则两

3、年三熟或一年两熟,_能够越冬,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连种玉米、_、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北方地区盛产_水果,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3工业:北方地区_、_、_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_、京津唐工业区和_。此外,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都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旱作 一年一熟 春小麦 冬小麦 棉花 温带 煤 铁 石油 东北重工业区 山东半岛工业区 自 主 学 习知识点南方地区 1位置、范围、民族南方地区是指中国_以南、_以东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_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线

4、 自读课本青藏高原 云南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2地形特点南方地区西部有_和_,东部有_和_。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有“_”之称。山地丘陵区大多植被繁茂,郁郁葱葱,景色秀丽。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水乡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3气候与农业南方地区属_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成都平原素称“_”,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庶的“_”。本区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_、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等水产品和热带作物产区。江汉平原、_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亚热带及热带季风 天府之国 鱼米之乡 水稻 洞庭湖第二节北方地区和

5、南方地区4热带作物南方地区南部是中国主要的_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_和_是主要基地。中国热带作物主要有_、_、_、_、剑麻、油棕等。5矿产资源南方地区的_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如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_、广西平果的铝土、江西大余的钨、贵州铜仁的_、云南个旧的锡、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_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等,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 热带作物 台湾岛南部 云南省南部 橡胶 椰子 咖啡 胡椒 有色金属 铜 汞 锑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形区土 壤地形特点气候1月平均气温温度带年降水量干湿区气候类型河流河流有无结冰期径流量(汛期)植被类型南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低于0高于0结冰不结冰400800毫米高于800毫米

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平原面积广丘陵面积广,平原面积小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湿润地区热带、亚热带小 (短)大 (长)暖、中、寒温带(东北平原)黑土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土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东南丘陵)红壤、(四川盆地)紫色土壤 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南方北方的人文差异北方地区的旱田南方地区的水田1.耕地类型南方地区的水田我国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北方地区的旱田北方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地区陕北土窑洞 由于黄土具有很强的直立性,且高

7、原地区降水不多,所以窑洞成为陕北地区的特色民居2.民居差异我国江南水乡的民居我国南方降水量较多,所以大多数民居依水而建,地基较高,且多为石头砌成,防止过多的雨水浸泡。房顶较陡,以便迅速排水。竹架棚房子竹架棚房子状如倒扣的船只,是我国南方黎族的传统住房。 房屋多被架高,以避免地面的潮湿。民间素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这是因为这些地区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又有祛风去湿、散寒健胃之效。3.饮食习惯 因为大体在秦岭-淮河以南,春雨、梅雨雨量丰富,非常适合种植需水多的水稻,因而南方历史上一直以大米及其制品为主食,例如米饭、米糕、米团等。南方地区的食品 秦岭-淮

8、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春天雨水稀少,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因此历史上一直种植耐旱的小麦,人们也主要以面粉制品如面条、馒头、饺子、大饼等为主食。北方地区的食品 五月初五端午节棕子飘香,南粤各地还有端午节前后赛龙舟的传统活动。4.民族风俗 北方地区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汽车马车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水运是南方地区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5.交通工具比较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文差异农耕制度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 主要水果 能源矿产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小麦、甜菜、玉米、花生、棉花等水稻、甘蔗、油菜等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苹果、梨 柑橘、荔枝 煤炭、石油有色金

9、属、水能秦岭-淮河一线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传统民居饮食主要运输方式墙体厚、窗户小, 屋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大,屋顶坡度大面食为主米饭为主 陆运、马车 水运、船项 目内 容原 因耕地类型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北方以小麦、大豆等南方以水稻、油菜等作物熟制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一年二至三熟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夏季南方湿热,北方干冷南方高温多雨,北方相对寒冷干燥1、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 (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柴达木盆地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 )A 自然环境 B 地理景观 C 居民主食 D人种和宗教3、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10、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的分界线B 黄河冬季不结冰C 秦岭淮河以北的农作物一般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D 油菜、甘蔗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 BDC达标检测1耕地类型:南( )北( )2粮食作物:南( )北( )3糖料作物:南( )北( )4气候灾害:南( )北( )5交通运输:南( )北( )6饮食习惯:南( )北( )7工业结构:南( )北( )8武术专长:南( )北( )9方言种类:南( )北() 多 少拳 腿轻 重甜 咸船 马涝 旱甘蔗 甜菜水稻 小麦水田 旱地拓展训练:本课结束休息一下,自主回顾学习下面这个故事吧!学习之路,时刻保持谦虚!熟能生巧,正像下面这个故事说的一样!故事

11、再现自学目标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清楚。看图复述课文内容自学指导(一)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物的。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自学指导(二)陈尧咨(善射)卖油翁(善酌)动作神态语言睨之无他,但手熟尔以我酌油知之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取 置 覆 酌 沥性格:自矜(骄傲)谦虚对比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忿然 笑而遣之笑而遣之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课外延伸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