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建设项目范本_第1页
房地产建设项目范本_第2页
房地产建设项目范本_第3页
房地产建设项目范本_第4页
房地产建设项目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XXXXXXX建设项目建设单位: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XXXXXXXXXXXXX国环评证:XXXXXXXX号XXXX年XX月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2 o Current Document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简况-9-三、环境质量状况-20-四、评价适用标准-23-五、工程分析-27-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36-七、环境影响分析-37-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2、及预期治理效果-46-九、主要结论和建议-48-附图:附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围环境照片;附图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项目所在地新昌县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5:项目所在地绍兴市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图;附图6:项目所在地新昌县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件:附件1:项目备案通知书;附件2:项目用地土地证;附件3:项目规划设计条件书;附件4:建设单位营业执照;附件5:监测报告;附件6:项目合同。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XXXXXXStt厦建设项目建设单位XXXXXXX有限公司法人代表X联系人X通讯地址XXXXXXXX联系电话XXXXXXX传真

3、/邮政编码XXXX建设地点新昌县局新园区南岩区块立项备案部门新昌县发展和改革局备案号06241404164050433664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口补办口行业类别及代码K7210房地产开发经营占地面积(平方米)21246绿化面积(平方米)6376总投资(万元)28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43%评价经费(万元)1.8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1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1项目由来及概况新昌县京新置业有限公司京新大厦建设项目位于新昌县高新园区南岩区块,用(征)地面积21246m2,总建筑面积68025.22m2,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53115m2,地下部分建筑面积14910

4、.22次。该项目由新昌县京新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成后将成为自然生态型商务办公区。新昌县发展与改革局出具了项目备案通知书(详见附件1),新昌县国土资源局已出具了建设用地土地证(详见附件2),新昌县规划局已出具了规划设计条件书(详见附件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新昌县京新置业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接受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后,我公司在对该项目实地踏勘、收集有关资料、工程分析、同类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行业代码,本项目属于“K7210房地

5、产开发经营”,同时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属于“U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中的“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项,总建筑面积68025.22m2,环评报告文件类型为环境影响报告表,故于2014年12月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送审查。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新昌县京新置业有限公司京新大厦建设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新昌县高新园区南岩区块。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规模根据设计方案,新昌县京新置业有限公司京新大厦建设项目,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1246m2,总建筑面积68025.22m2(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53115m2,地下部分建筑面积2、14

6、910.22m)。(2)办公楼园区设置办公以及酒店两种主要业态,办公分为总部大楼以及点式办公楼。总部大楼办公楼以大面积开敞空间为主,为大型公司提供办公场所。而点式楼则面积相对小,可分可合。为刚起步的小型公司提供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总部大楼1F15F设置酒店,提供标准问、套房等多种样式。酒店入口设置在北面,并配合大广场,提升酒店品。总部大楼总高度为72.6米,一三层高度为4.5米,满足酒店的一些辅助功能,标准层为3.9米。十六层办公会所为4.5米,便于设置会议室等一些特殊功能的房间,十七、十八层为办公楼,层高为3.9米。点式办公楼层高为3.1米,扣除0.4米的梁高为2.7米高,满足新昌关于办公

7、层高为2.6米的要求。沿街商业的高度为4.5米,地下室的层高普通区域为3.6米。人防区域的高度为3.9米。1.4项目总平面布局本项目位于新昌县高新园区南岩区块,东侧为香溢路,道路等级为次干道;北侧为丽江路,道路等级为主干道;西侧为居民区,紧邻本项目规划为天坛路,道路等级为次干道;南侧为空地,规划为房地产开发。地块用(征)地面积为21246m2,总建筑面积68025.22m2,控制容积率为2.50。本项目总体布局体现“一轴、两心、两环、两片区”的设计构思。“一轴”指贯穿南北的空间景观轴线;“两心”指南北两个绿地景观公园;“两环”指贯通整个办公区的两个便捷的交通环路。“两片区”分别指南北两个办公区

8、。同时,整合建筑空间关系,营造生态式的环境空间,强调办公区的院落式组合。形成了独特的围合式园林景观,与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空间布局中留出最大的开放空间及绿地景观空间,营造出一个富有创意的亲近自然的生态办公区。项目以主入口的两层通高柱廊作为重要标志,使办公区内外景观形成交流,打造开放式的公园式办公空间。同时向周边景观绿化的扩散,使办公区人群能享受花园式的绿化呵护,从而追求景观和办公舒适度的最大化。规划采用线性、围合式的空间布局,凸显每栋办公楼的均好性与易达性。内部通过绿化环境的塑造,场地的标高变化、空间围合程度的适度控制,形成张弛有度,宜于交流的空间。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达到舒适宜人的

9、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强调办公的均好性和亲切感。1、道路交通系统本区域规划构建了一个车行系统处处通达的交通体系。机动车可从地块南面、北面和东面的道路直接进入办公区,办公区内部车辆从西边六米的车行道路进入,外来访客的机动车从东面进入,保证整个项目交通流线的顺畅性。(1)停车:办公区停车方式采用地上和地下两种停车方式,自行车停放结合地面景观系统布置和地下室停放。减少机动车停车对小区内部景观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园区内部的整体景观环境。(2)出入口:根据园区自身的交通体系和周边城市道路的关系,合理布置交通出入口,东面两个入口中北面一个为车行入口,南面一个为人行入口,其余

10、均为车行出入口。(3)消防、紧急、救援系统:紧急情况下,园区三个出入口均可通过消防救护车辆。区内设有4米的消防车行车空间,紧急情况下,均可通过消防、救护及其他车辆。可穿越广场、绿地、形成可达到各楼的应急扑救态势。所有道路交叉及急转弯处的绿化皆考虑为低平草坪以备紧急状况碾压之需。在室外按规范要求配置消防结合器;配合物业管理的安全宣传及措施,确保防火安全。2、绿化景观体系一个优秀的园区环境,可以全方位地提升整个园区的文化品位,渲染其独特个性,给园区带来无可估量的价值增量。全方位着眼考虑空间与自然的融合。不仅关注于平面的构图及功能分区,还注重运用堆土成坡、铺地落差、植物配置等手法。景观规划突破传统园

11、区园林设计的单一性,从使用者本身对生态的发散性需求出发,将其丰富的原生态景观融入其间,立体空间则通过开放空间、景观缓冲带和连接单元入口的花园景观形成三层立体绿化,强调保持良好的原貌性、生态性、交流性和共享性,构筑”立体绿化与园林相互融合”的园区生态意向。合理设置的步行栈道与小品,追求步移景异的效果。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满足使用者办公、休闲、体验自然的需求。立体的庭院体系使景观空间多样且丰富,大大的提升了小区的居住品质。3、园区公建设施(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为求使园区的办公使用功能,服务功能既密切联系,又互不干扰,在园区的入口位置设置了为小区配套的综合用房。(2)园区物业管理:在园区内设管理站,

12、在园区的主要出入口设门岗,以解决园区内的安全、分发信报等需求。(3)环卫设施:本区规划于交通便利、隐蔽处设置垃圾收集点。垃圾以袋装化、定点放置、集中清运的方式送离本园区。本区内人员密集的广场、绿化带等处设垃圾箱并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为园区工作者室外活动和外来访客提供方便。(4)园区无障碍设计:室外场地结合景观局部设置无障碍通道。建设项目周边概况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东北面为丽江路,道路等级为主干道,隔路为潜溪江;西北面为在建住宅;东南面为香溢路,道路等级为次干道,隔路为在建房地产项目;西南面为居民区,规划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具体见表1-1。表1-1项目周边概况ag具体情况项目东北侧丽江路,道

13、路等级为主干道,隔路为潜溪江项目西北侧在建住宅项目东南侧香溢路,道路等级为次干道,隔路为在建房地产项目项目西南侧居民区,规划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本项目西南面距离居民区为20m,距离东北侧潜溪江距离为75m,距离北侧新昌江距离为350m。具体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见图1-1,具体周边情况照片详见附图2。图1-1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主要技术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2。表1-2项目主要经济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数量总用地面积m221246总建筑面积m268025.2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m253115其中酒店m211639.55总部大楼办公m212857.96办公建筑面积m225364.15沿街商业建筑面积m

14、22884.51物业用房建筑面积m2368.83地下建筑建筑面积2m14910.22其中地卜车库建筑面积2m14067地卜夹层建筑面积2m843.22人防地卜室建筑面积2m5000容积率/2.50建筑密度%29.98绿地率%30.01机动车停车位辆396其中地上机动车停车位辆59地下机动车停车位辆337非机动车停车位辆8101.7公用工程(1)给水系统本工程水源接自市政给水管。从市政主干路共引两根DN200给水管,在地块内形成环网,供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生活及消防用水。在环管上设若干个DN100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供室外消防使用。市政供水压力按280KPa设计。市政供水压力按0.28MPa设计,高层

15、建筑供水系统分三个区。1F-4F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5F以上由无负压变频调速给水设备供水。在地下室生活水泵房内设给水设备。(2)水量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标准及类比调查情况,对项目内用水量进行如下核算:办公楼办公人员数按15m2/人计,用水以30L/人.d,商业、物管用房等用水按5L/m2d计;绿化浇洒用水以2L/m2次、1次/d计、150d/a计;未预计用水量按总水量的10%计。项目用水量见表1-3:表1-3项目用水量计算用水分类用水系数设计规模用水天数(d/a)日用水量(t/d)年用水量(t/a)办公楼用水30L/人d2548人2607619760商业、物管用房

16、用水5L/m2d23253.34m365165840酒店用水233L/床.d468个床位36510939670绿化浇洒用水2L/m2次26376m150131950未预见水量10%/227026合计/23674246由上表可知,用水量为236m3/d,74246m3/a。(3)排水项目排水采用室内污、废合流,室外雨、污分流制,空调凝结水排至散水。项目周边符合纳管条件,施工期污水收集,经预处理后纳管排放;运营期,垃圾收集点地面冲洗水纳入污水收集系统,避免通过雨水管网直接进入地表水。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其它废水合并排入市政污水系统,统一送株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17、(GB18918-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后排入曹娥江。(4)供电供电电源:本工程电源由小区变电所引来,变电所由供电部门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综合布线系统前端设备加UPS电源。负荷分级一级消防负荷为:消火栓泵、喷淋泵、消防排污泵、消防增压泵、火灾自动报警、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疏散、应急照明等用电电源。二级负荷为:生活供水设备,排水设备等。其余为三级负荷。变配电所设置本工程在地面设一处开闭所,地下设一处1#自管变配电房和一处2#自管变配电房。1#自管变配电房每处设1000KVASCB9干式变压器2台,2#自管变配电房每处设1000KVASCB9干式变压器2台。变配电所由专业公司进行

18、专项设计。具体情况见表1-4。表1-4项目变配电所设置情况序号名称位置容量负荷区域11#自管变配电房地卜室2M000KVA5#楼22#自管变配电房2M000KVA1#4#楼3开闭所/整个项目(4)空调本项目大楼内设置中央空调,空调冷源选用螺杆式冷水机组,放置于地下室冷冻机房,空调热源选用真空电热水锅炉,放置于地下室锅炉房内。(5)通风系统面积大于2000m2的地下车库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每个防火分区设计选用消防排烟排风风机,平时作排风用,排风机置于专用排风机房内。设备用房均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所有卫生间内均设有吸顶式通风器,进行机械排风,室内浊气经通风器、排风管分别排入

19、卫生间专用排风竖井内,竖井出屋面后由屋顶风机排放。(6)消防消防给水共设三个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高层综合办公楼、商业建筑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用水量和水源室内消防用水量为40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消防持续时间按3h,地下室自动喷淋用水量为30L/s,消防持续时间按1h,合计室内消防用水量540m3,室外324m3。室外消防系统水源取自城市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合用环状管网。道路边建筑物附近适当位置设置室外消火栓,间距保证室外消防及消防水泵接合器要求,并不大于120米。室内消火栓系统由地下室消防水池、消火栓泵、屋顶消防水箱及消防稳压设备、室内消

20、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及管网等组成。各建筑均设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垃圾收集项目采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合理设置垃圾桶位置,各垃圾筒内垃圾由物业每日清理,委托环卫部门外运处置,做到日产日清。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为新建项目,地块原为部分耕地和农居等,因此,不存在原有污染源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等)地理位置新昌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曹娥江上游,地处东经12041121,1北纬291329之间,总面积为1213km2。县境东邻奉化、宁波,南界天台,西南与磐安、东阳接壤,西部和北部与株州毗连。上

21、三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穿过全境,规划中的金甬铁路自东向西由县域北部通过,交通条件好,是沪、杭通达浙东沿海地区陆上交通要道。本项目位于新昌县高新园区南岩区块,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围环境:项目东南面为香溢路,道路等级为次十道;东北面为丽江路,道路等级为主干道;四南向为居民区;西北为房地产开发。本项目周围敏感点分布情况见表2-1。表2-1本项目周围敏感点分布情况保护目标方位与项目厂界距离(m)规模户数人数西南囿居民区W20约50户约150人2.1.2地形地貌新昌县境属浙闽低山丘陵的FS份,位于浙东丘陵北部,天台、四明、会稽山余脉逶迤盘状,分别从东南、东北、西南二个方1可1可县境延伸。地势东南高、西北

22、低,由东南1可西北呈阶梯状下降。全县地貌有八三半水分半田”之称,可分为FB分:(1)山地:由东南部的天台山脉,东北部的四明三脉和西南部的会稽山脉构成本县山地。天台山脉是主体,绵亘于东南部与宁海县、天台县接壤处,多数山峰海拔在700米以上,其中小将菩提峰海拔996米,是新昌县第一高峰。东北部为四明山脉,大湖山海拔为892米,西南部为会稽山余脉,大坞尖海拔为806米。(2)丘陵台地:中部除海拔为900米的班竹山外,其它丘陵台地海拔均在500米以下,大大小小玄武岩形成的台地,互不相连,界限分明,约占整个中部地区五分之二的面积。如西南部的回山、遁山高丘台地海拔均在400米左右,接近北面的大明市一大市聚

23、低丘台地,是新昌江和黄泽江的分水岭,海拔在100-250米之间,北面城关附近的台地,海拔最低仅100米左右0(3)河谷盆地:分布于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的下游地区。有镜岭-山泊盆地,央于-五都盆地,枫家潭-山头里盆地。这些地方土层深厚,质地适中,耕作性能与排灌条件良好,是新昌县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之一2.1.3气象气候新昌县地濒东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节显著,润湿温和,四季分明。水、光、热能资源基本同步,春夏季雨热相宜,秋冬季光温互补。境内由于地表起伏变异大,气候在水平、垂直方向的差异明显,因而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全县主要气象资料如下:平均气压:1003.4HP平均气温:164c极

24、端最高气温:402c极端最低气温:-102C平均相对湿度:78%平均年降水量:1316.2mm平均年蒸发量:1495.7mm平均年日照时数:1968.7h全年主导风向:ESE(16%)全年次主导风向:NNW(14%)年平均风速:2.7m/s水文水系特征新昌县河流全为曹娥江水系上游的干流和支流。主要有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均为山溪性河流,属典型的树枝状水系,分别从西、南、东部向西北流贯全境,至株州汇入曹娥江。其中新昌江发源于大台华顶山,澄潭江是曹娥江的上游干流。县境流域面积1209km2,大小支流73条,总长455.6km,年均径流量9.35亿m3,河网密度0.38km/km2。此外尚有数条小

25、坑流往椒江和甬江流域,但所占比例很小。新昌江全长67.3km,其中在新昌境内48.9km,流域面积443km;平均河宽90m,自由落差173m。主要支流包括三十六渡溪、石磁溪、清坛江、大坑、桃源江、潜溪江等。1980年新昌江上游兴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长诏水库,该工程控制新昌江集雨面积276平方公里,总库容18648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364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9550万立方米,为大(二)型水库。长诏水库各梯级电站正常放水发电时,水库放水流量多年平均为9.97m3/s,每年1011月约有30天时间是各梯级电站维修期,此时放水流量减至2.0m3/s以下。澄潭江系曹娥江干流,源于磐安县尖公岭(海拔870

26、m),于安顶乡石彦坑西北1km处入境,由南向北流经新昌县镜岭、澄潭、梅渚等乡(镇)。全长91km,新昌境内44.1km,流域全面积851km2,新昌境内388.63km2,占县总面积31.8%,上游、下游河宽分别为80m、140m左右。自然落差104m,平均比降6.23%。多年平均流量8.4m3/s。主要支流包括大阪溪、安溪、小泉溪、左于江等。澄潭江有险滩6处,深潭及江段蓄水库多处,上游有石门水库、门溪水库。根据浙江省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前上游将建设镜岭水库。黄泽江旧称王泽溪,源于三坑、莒根两乡交界处耐烦岭,始称莒根溪。经原三坑乡、莒根乡、结溪乡、大市聚镇等乡镇,入株州境前

27、良至浦口入曹娥江。主要支流包括迭石坑、合溪、梅坑及乌石坑等。全长70.6km,新昌境内50.6km,流域面积577km2,新昌境内378km2,占全县总面积30.9%,多年平均流量9.19m3/s0河宽平均70m左右,自然落差257m,平均比降5.93%,有险滩3处。上游建有巧英水库,目前正规划建设钦寸水库。曹娥江是贯穿株州市的山溪性河流,发源于磐安齐公岭,流经新昌县、麟州市、上虞市等地于绍兴三江口以下流入杭州湾,干流全长192km,流域面积4485km2。曹娥江主流较短,流域面积大,历年水流量变化较大,丰水季节最大流量可达2420m3/s,枯水季节最低水流量仅为1m3/s左右。随着曹娥江水利

28、设施的完善和发展,特别是新昌长诏水库在1980年建成使用以来,对曹娥江的水流量起到了很大的调节作用。根据株州市水文站1980年以来的实际测定,枯水季节最小流量不低于4.14m3/s0土壤特征新昌全县土壤类型较多,适宜种植粮食及其它经济作物。根据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可分为5大土类,12个亚类,37个土属,61个土种。其中红壤土74107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63.33%,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荒坡地带;黄壤土5773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4.93%;岩性土14340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2.26%;潮土220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19%;水稻土面积为22567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9

29、.29%,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2.2社会环境概况城市概况新昌县面积为121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358人/平方公里,现辖8个镇、5个乡、3个街道、416个行政村,总人口43.44万,其中原城关镇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2006年起城关镇分解为3个街道,现七星街道常住人口3.9万人,南明街道常住人口7.1万人,羽林街道常住人口3.8万人。城关镇另有流动人口约5万人。全县主要工业也集中于城关镇附近,基础设施较为齐全。新昌县地貌结构为八山半水分半田”,是浙东地区的一个传统山区小县,历来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相对较为落后。上世纪90年代初,新昌县仍是浙江省的次贫困县,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

30、期以来,新昌经济开始大幅增长,2001年起新昌县进入了全国百强县行列,之后排名不断往前。新昌县现有医药化工、纺织机械、轴承、制冷配件、汽车零配件、建材管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业等主要产业,为全国的医药强县”、纺机基地”、轴承之乡”、冷配大县”和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新昌县是传统特产地区,享有白术之乡”、长毛兔之乡”、胶丸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的称誉。境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古迹众多,素有东南眉目”之称,境内有大佛寺、穿岩十九峰、沃洲湖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经济状况新昌县境内水力资源丰富,岩矿蕴藏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工业主要以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和轻纺为支柱产业,形成了纺织机械、印化机械、柴油机、制

31、冷配件、胶丸药品、丝绸服装等高档次的产品结构,培育了一批产值上亿、利税上千万的骨干企业群体,已成为国内纺织机械、制冷配件、轴承产品的最大生产基地之一。2013年新昌实现生产总值306.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5%,增幅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0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60.48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25.43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7.0:52.5:40.5调整为6.7:52.4:40.9。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69759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按平均汇率计算折合11264美元,比上年增加1040美元。2013年全县

3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0157公顷,比上年增长1.7%。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4789公顷,粮食总产量8.2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9%和1.1%。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面积4862公顷,油料产量10213吨,分别比上年增长0.7%和0.1%。其中油菜籽面积3267公顷,产量6507吨,分别增长1.1%?口3.6%;花生面积1532公顷,产量3608吨,分别下降0.3%和5.5%;蔬菜播种面积5617公顷,产量17.66万吨,分别增长2.4%和1.0%。花卉苗木面积2107公顷,增长5.5%;中药材面积615公顷,产量1851吨,分别比上年下降0.6%和3.8%。茶叶采摘面积6013公顷,比上年减

33、少172公顷,全年产量5645吨,比上年下降5.9%,其中春茶产量3066吨,下降2.7%。2013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716公顷,新增育苗面积110公顷。全县板栗产量3271吨,同比下降3.3%,笋干产量1028吨,下降8.3%。2013年末生猪存栏5.47万头,年内出栏7.96万头,分别比上年增加2.2%和7.7%,家禽出栏35.37万只,下降10.6%;肉类总产量6989吨,比上年增长6.3%;禽蛋产量2249吨,比上年下降5.9%。2013年全县桑园采摘面积873公顷,比上年减少3.2%,蚕种饲养量14838张,减少8.3%;全年蚕茧总产量698吨,比上年下降8.8%,其中春茧产量362

34、吨,减少7.2%。2013年渔业产值2597万元,比上年增长4.1%,水产品产量2927吨,增加2.4%。全县年末农田有效实灌面积12.5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69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0.87千公顷。2013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1453吨,增长2.4%,农膜使用量320吨,增长1.6%;全县农村用电量4.47亿千瓦小时,增长10.0%。52013年新昌实现工业增加值151.54亿元,同比增长11.0%。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6.85亿元,增长11.0%。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实现利税60.63亿元,下降4.9%,利润41.60亿元,下降3

35、.8%;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5.38亿元,增长10.1%,汽车制造业利润6.19亿元,增长19.4%,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14.20亿元,比上年下降22.9%。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128.65亿元,增长1.2%,出口交货值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4.2%,下降3.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亏损面上升了5.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9.77%,上升3.37个百分点;资产利税率9.92%,销售利税率11.39%,同比分别下降1.91和2.46个百分点。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到14.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新产品产值264.36亿元,比上

36、年增长23.6%,新产品产值率为49.38%,比上年增加3.68个百分点。全县战略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06.60亿元,同比增长15.4%,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38.6%,上升0.4个百分点。到2013年末,全县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5家,从业人员5.8万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22.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4.9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5亿元,增长14.4%,实现利润总额5.24亿元,同比增长16.2%。201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其

37、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0.43亿元,增长15.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0.76亿元,增长15.5%2013年新昌县完成进出口总额18.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进口额1.03亿美元,下降13.1%,出口额17.33亿美元,增长15.9%。在出口额中,机电产品出口9.90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占全部出口额的57.1%;医药化工产品出口4.31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占全部出口额的24.8%。2013年全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682万美元,同比增长43.0%,占全部出口额的4.4%,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2013年新昌县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家,总投资848万美元,合同外资267

38、万美元。全县合同外资2891万美元,实到外资2715万美元;2013年末全县共有三资企业245家,累计总投资16.02亿美元,累计合同外资8.30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3.63亿美元。2013年新设境外企业4家,办事处1家,投资额7098万美元。到年末全县共有境外投资企业65家,我方累计投资额20275万美元。2013年新昌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7588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072万元,增长16.2%;电信业务收入34516万元,增长6.6%。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2.69万户,比上年减少1.6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1.8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2.07万户。年末新昌互联网宽带(

39、不含手机上网)用户数9.55万户,比上年净增0.64万户,增长7.2%。全县电话普及率121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91.8部/百人,比上年末增加2.4部/百人。2013年新昌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超8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国内游客794.14万人次,入境游客6.27万人次,分别增长17.7%?口3.2%。全年旅游总收入70.14亿元,增长20.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8.71亿元,旅游外汇收入2139万美元,分别增长20.7%和4.2%。2.2.3新昌县城市总体规划概况(1)城市性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环杭州湾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生态型工贸旅游城市。

40、(2)人口规模及城市化水平规划新昌县域到2010年的人口规模约45万人,至2020年人口为50万人。预测新昌2007年城市化水平为55%,2020年为70%。(3)城镇体系架构形成个中心城市、五个特色镇”的城镇体系。新昌“中心城市”范围包括新昌城关镇(七星新区、老城区、原大明市和拔表茅卜梅渚镇、澄潭镇和大市聚镇,形成跨新昌江流域的现代化中等城市。五个特色镇”包括:儒希镇一一以胶囊医药为特色的胶囊特色镇,重点建设胶囊工业基地,发展特色工业与高山蔬菜等绿色农业。镜岭镇一一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产业、水资源产业和生态农业,打造旅游特色镇。沙溪镇一一重点发展自然山水生态旅游产业和现代交通运输业,打造

41、边贸特色镇。回山镇一一着重发展茶叶、果树、芟白等高山蔬菜产业和药材等山区特色农业,打响国家级菱白之乡”区域品牌,打造农业特色镇。小将镇一一重点发展山区生态农业,并依托原始森林、自然山水等优势资源,开发生态旅游,打造山林特色镇。(4)中心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形成心两组团”发展格局,心”指七星新区和旧城区,为新昌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核心区。两组团”指西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梅澄组团,东部以轴承工业为特色的大市聚组团。(5)建设重点近期依托城市西部七星城市中心逐步带动西部居住组组团的建设,完成老城区的土地置换(退二进三),发展新民居住组团。依托城市七星城市中心带动南岩工业组团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带动梅渚一

42、一澄潭工业片区、拔茅工业片区的建设,规划远期上台地,相应建设大明市工业片区。(6)中心城区工业布局结构工业用地布局主要为三片区、一组团”。三片区:包括梅渚一一澄潭工业片区、拔茅工业片和大明市工业片区梅渚一澄潭工业片区:梅渚片即高新技术园区南片(又称B片),包括轴承机械工业园、汽车制造和配件加工工业园、纺织机械工业园四个工业园区和一个中心服务区。澄潭片包括澄潭纺织工业园区。拔茅工业片区:规划以工业用地为主,新增工业用地仅限于无污染的一类工业用地,如电子工业、服装加工业及工艺品制造业等,严禁污染较重的二、三类工业进入,有大量废水、废气排放的企业逐步搬迁。结合旧村改造,配套布置为工业区服务的公共设施

43、用地、居住用地,各类市政设施用地,沿河设置滨河绿地。大明市工业片区:规划以一类、二类工业为主。重点发展南部工业区,配套布置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一组团:南岩工业组团南岩工业组团:南岩工业组团即高新技术园区北片(又称A片)包括机电一体化特色园区、综合产业园区和节能环保工业园区三个工业园区和一个住宅区。具体布局是沿五四大道自东向西分别规划设置一体化特色园区和综合产业园区,沿西部山区设置节能环保工业园区。新昌的主导产业规划如下:新型医药:依托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儒手胶囊产业基地,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环杭州湾产业带医药产业集群重要组成部分,把新昌县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新型医药制造业基地。气车零部件:依托

44、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基地。冷核心配件:依托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一、二期,建成全国重要的制冷核心部件制造业基地。由承制造:依托青山工业功能区和大市聚轴承特色工业园区,成为国内重要的中小轴承制造业基地。纺织机械:依托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一、二期和青山工业功能区,成为国内重要的纺织机械制造业基地。(7)中心城区居住用地布局规划形成老城区、七星新区、台地、新民四个居住组团以及拔茅、南岩、梅渚一澄潭、大明市四个工业配套居住区。老城区居住组团:搬迁改造新昌江较为密集的工厂,按照城市居住区建设标准进行重新规划建设。规划人口5万人。七星新区居住组团:为现状主城居住区的向西拓展,新城市

45、副中心建设,规划人口6.5万人。台地居住组团:为新兴居住组团,是新昌未来吸引人口居住的重要区域。规划人口4万人。新民居住组团:位于老城区的东南面,规划人口3万人。梅渚一澄潭工业配套居住区:工业配套的城镇居住区,规划人口5万人。南岩工业配套居住区:工业配套的城镇居住区,规划人口1.8万人。拔茅工业配套居住区:为老城区的向东拓展,主要分布在原拔茅镇区规划人口1.5万人。大明市工业配套居住区:为大明市工业片区配套生活区,以服务工业为主,规划人口1.2万。2.2.4七星街道城镇与工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II1-60624D01)项目位于新昌县高新园区南岩区块,根据新昌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项目建设

46、地位于“七星街道城镇与工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II1-60624D01)”,属于优化准入区。(1)基本概况本环境功能小区指城关镇七星街道城镇与工业发展区,面积约22.12km2。七星街道人口密度为745人/平方公里,人均GDP4.58万元,产业密度3410万元/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17亩。该区域规划建设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期(南岩片),工业结构以医药化工、汽车零部件、制冷配件、轴承、防止机械、胶囊为主。该区域地处新昌江下游段,新昌江该江段为劣V类水质;城关镇SO2和NO2达到二类区标准要求,TSP略有超标,但区域属中酸雨区,形势不容乐观,另城关镇偶有阵发性恶臭影响。2007年以来,经

47、环境污染整治,臭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状况均有明显好转。七星街道现有重点工业污染源有新和成公司、京新药业制剂车间、三原医药化工公司等3家绍兴市A类重点污染源,另有三花制冷、万丰奥特等8家绍兴市B类重点污染源。2006年本小区工业污染源总COD排放量为422.4t/a,NH3-N46.6t/a,SO2452.1t/a经“811”整治,目前主要企业工业废水已全部纳入株新污水厂处理,生活污水截污率达到60%以上,“十五小”企业基本全部关停,医化行业产业、产品结构更趋合理,重点工业污染源和面源污染得到整治。(2)生态环境敏感性质地质灾害敏感、水环境污染敏感、酸雨敏感(3)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城镇发展。(4)生

48、态环境保护目标a.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b.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以生态工业为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c.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新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岩片工业集聚功能,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d.调整七星街道工业布局,形成“一组团、一重点”的工业布局格局。e.新昌江III类水质稳定达标,交接断面水质达到省控指标要求。f.企业废水稳定达到纳管标准,巩固局部地区阵发性臭气污染治理成效。g.总量控制目标:至2010年,点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909.5吨以内,削减率达到3.7.3%(比2005年);氨氮排放量控制在50.27吨以内,削减率达到23.3%(比2005年)。(5)生

49、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建设开发活动环境保护要求a.发展污染相对较少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制冷配件制造业、轴承制造业、纺织机械制造业、胶囊等主导产业。b.限制发展技术落后、耗水多、污染环境和技术档次低的项目,包括印染、砂洗、发酵(含生物制药)等。c.禁止建设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项目,如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项目和“新五小”项目,现有医化产业逐步淘汰合成产品。d.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推荐控制指标为:单位产值水耗小于25t/万元,COD/万元产值指标小于1kg/万元。污染控制a.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逐步取缔、搬迁城区内的畜禽养殖场。b.持续推进新昌江流域水污染“811”整治。c.搞好生态工业园建设,严

50、格实施园区准入机制。d.深化工业污染达标治理,逐步提高工业废水纳管率。e.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工业企业,推行集中供热,热网范围不得新建燃煤锅炉,现有分散煤锅炉限期停用。f.规划近期2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配套建设脱硫设施,确保脱硫效率50%以上。集中供热范围内淘汰燃煤蒸汽锅炉,全部实行集中供热。2009年三花集团完成锅炉脱硫改造,脱硫率达50%以上。g.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产废水回用率。h.不断完善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纳入株新污水处理厂处理率。生态保护与建设a.依托七星城市中心带动西部居住组团建设。b.七星街道为新昌县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采取综合措施开展水

51、土流失治理工作。c.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优化城市景观。d.开展新昌江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分段蓄水工程、城市治污工程、水源调度工程、企业搬迁工程、新昌江景观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废水可纳入市政污水管网送蛛新污水处理厂处理,满足优化准入区的要求,选址符合建设当地生态功能区规划。新昌县生态功能区划图及项目所在位置见附图4。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环境空气本环评采用新昌县环境监测站2014年9月11月在钟楼站的大气常规监测资料对本项目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简单分析评价。(1)监测时

52、间和频率常规因子:监测时间在2014年9月11月进行,NO2,SO2,PM10,日均值符合GB3095-2012对数据的启效性规定。(2)采样和分析方法常规因子:采样、监测分析方法按国家有关标准和对应污染物现行最新标准执行(SO2执行HJ483-2009、NO2执行HJ479-2009PM10执行HJ618-2011)。质量保证措施按浙江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技术执行。(3)评价方法: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HJ663-2013),采用单点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法对项目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做综合评价。对评价指标进行达标情况判断,超标的评价项目计算具超标倍数。(4)评价结果与分析表3-1环境空气

53、常规污染因子的监测结果单位:ug/m3检测项目时间2014.092014.102014.11SO2月最大值416154月最小值91316平均值223027浓度标准值150达标情况全部达标超标倍数0NO2月最大值212226月最小值7916平均值141721浓度标准值80达标情况全部达标超标倍数0PM10月最大值84123191月最小值134927平均值518085浓度标准值15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3天超标超标倍数0从监测结果可知,2014年911月新昌县环境空气质量各评价因子日均浓度基本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其中11月份中有3大PMio超标情况,分析原因可能为周

54、边施工以及季节天气情况所致。总体上看,目前该区域环境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地表水本项目最终纳污水体为曹娥江,新昌县环境监测站设有水文站、黄泥桥站监测断面,本评价收集2014年1月、3月、5月、7月、9月和11月水文站、黄泥桥站监测断面的常规水质监测资料。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田类水质标准。具体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3-2。表3-2项目建设地附近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单位:pH无量纲,其他均为mg/L采样地点时间pH值DOCODcrCODMn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水文站2014.1.77.289.45102.051.990.1730.

55、0310.03黄泥桥站7.009.74112.452.220.5500.0500.03水文站2014.3.47.5310.98151.811.590.2150.0400.03黄泥桥站7.3410.92121.861.250.5060.0480.04水文站2014.5.67.709.39102.041.870.5710.0320.01黄泥桥站7.629.56102.172.030.4960.0400.05水文站2014.7.17.748.80102.021.910.2980.0200.01黄泥桥站7.518.41101.961.790.4510.0330.01水文站2014.9.27.507.4

56、3101.851.680.2120.0190.02黄泥桥站7.877.61101.801.640.3360.0270.01水文站2014.11.47.788.36101.741.600.1430.0100.01黄泥桥站7.809.04101.721.580.1280.0640.01出类标准69著.020击.0q4.0565-4建设项目汽车尾气排放情况汇总污染物类别COHCNOxkg/hkg/dt/akg/hkg/dt/akg/hkg/dt/a地卜车库尾气1.593.181.160.0170.0340.0120.0250.050.0183地面车位尾气0.140.840.310.00160.009

57、60.00350.00230.01380.005总计1.734.021.470.01860.03560.01550.02730.06380.0233注:a.地下车库汽车尾气集中产生在上下班时间,按每天2小时计。b.项目汽车尾气均无组织排放。地下车库共设4个排烟道,排烟道地面排烟口底部离地高度为2.5m,每个排烟道风量均为40000m3/h。一个排烟道对应地下车库汽车尾气四分之一的排放量计算,本环评取排放源强为:CO0.40kg/h、HC0.0043kg/h、NOx0.0063kg/h,对应约84个停车位,则排烟口污染物排放浓度为:CO10mg/m3、HC0.108mg/m3、NOx0.158m

58、g/m3。(2)垃圾筒异味气体项目运营后产生的异味气体主要来自区内垃圾投放点,区内共设5个垃圾收集点,均匀布置于区内道路边。异味是一个感观性指标,难以定量,因此本次环评对异味主要进行定性描述分析。该项目营运后产生的异味气体主要来自园区垃圾筒。在垃圾的投放过程中,部分易腐败的有机垃圾由于其分解会发出异味,主要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城市垃圾所产生的异味气体物质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垃圾成分中本身发出的异味,例如宰杀鱼类、家禽等后抛弃的内脏所产生的异味,但不是垃圾主要的异味气体来源。另一种是有机物腐败分解产生的异味气体,不同季节的垃圾内含有4070%有机物,分为植物性

59、(例如米饭、面食、面包、瓜皮果壳和蔬菜烂叶、根等)和动物性(例如鱼、肉、骨头等),其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分解产生异味是垃圾异味的主要来源,同时有机物腐败产生的异味程度与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在夏季气温较高时有机物极易腐败,此时从垃圾中散发的异味气体明显比冬季强烈。城市垃圾异味气体是多组分、低浓度化学物质形成的混合物,成分和含量均较难确定。据资料调查,预测该项目垃圾投放点异味的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和甲硫醇、三甲胺等脂肪族类物质,其嗅觉阈值如下:氨(NH3):强烈刺激性气体,嗅觉阈值为0.028mg/m3;硫化氢(H2S):臭鸡蛋味气体,嗅觉阈值为0.0076mg/m3;三甲胺(C3H9N):氨和鱼腥味气

60、体,嗅觉阈值为0.0026mg/m3;甲硫醇(CH4S):特殊臭味气体,嗅觉阈值为0.00021mg/m3。运营期废水项目废水主要为酒店、办公、商业和物管用房等产生的废水。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标准及类比调查情况,对项目内用水量进行如下核算:办公楼办公人员数按25m2/人计,用水以30L/人.d,商业、物管用房等用水按5L/m2d计,排水系数按用水量的0.85计;绿化浇洒用水以2L/m2次、1次/d计、150d/a计;未预计用水量按总水量的10%计,排水系数按用水量的0.6计。项目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见表5-6。表5-6项目用水量和排水量用水分类用水系数设计规模年用水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