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猪生产与管理技术_第1页
现代养猪生产与管理技术_第2页
现代养猪生产与管理技术_第3页
现代养猪生产与管理技术_第4页
现代养猪生产与管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现代养猪生产与管理技术1我国养猪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存栏数多而出栏率低出栏肉猪平均胴体重低脂肪高,瘦肉低以农户散养为主,集约化程度不高。猪与粮食比价波动较大2猪场建设与要求(1)适度规模的确定市场的需求:先决条件价格的牵动:猪粮比价技术力量:饲料供给:资金来源:3(2)猪场性质自繁自养猪场:种猪、肥育猪繁殖猪场:仔猪生产为主肥育场:肥猪生产为主种猪场:种猪生产4(3)场址选择位置:远离居民区,交通便利面积:主要根据猪场规模确定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质:结实,透水性好水源和供电:充足人文环境: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支持5(4)猪场布局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饲料车间、仓库、兽医室、更衣室等生产区:生产

2、区应包含繁殖、保育、育肥区,每区应相距10米以上;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或育成)舍、装猪台建设。隔离区:病猪隔离、引种隔离、化粪池等防疫环境与生物安全:猪场大门需设消毒池并配备消毒机,车辆要消毒;设人员消毒通道,进入人员登记消毒。 6(5)猪场占地面积与建设面积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建筑面积:每头上市商品猪0.81平方米计划。7影响养猪效益的主要因素种猪品种与肥育品种饲料与营养管理与环境疾病防疫8一、猪的良种与利用 2000年-2006年我国引进近四万头优良猪种

3、,长白、大约克、杜洛克、汉普夏、皮特兰、迪卡、斯格等多个品种(品系)。 9良种猪的主要特点 体型大: 易发生肢蹄病, 应多运动 青年公猪性成熟晚: 不易过早使用, 210天左右配种 饲料要求较高: 神经类型敏感: 环境剌激要小 适应性差: 肉质较差: 杂交利用时应考虑,育种中应去除不利基因10 英国 体型大 白毛品种 竖耳 生长性能好 胴体性能优 大约克夏11 丹麦长白猪 体型较长, 垂耳 白毛品种 生长性能优 较高的胴体瘦肉率12 美国杜洛克 棕毛 半垂耳 生长和肥育性能好 具有应激抗性13 美国汉普夏 银带 竖耳 生长快 瘦肉高 含有酸肉基因 (RN)14 比利时皮特兰 灰白,花斑 竖耳

4、瘦肉率高 应激敏感性 (Hal gene) 肉质差 (PSE meat) 较低的采食能力15良种的有效利用杂交优势: 取得杂种优势的条件: 1、杂交亲本是否具有高产基因 2、遗传互补性的大小和遗传距离 3、目标性状的遗传力 4、杂种所处的饲养管理条件16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外三元,内三元)四元杂交五元杂交多系配套杂交杂交生产方式17种猪培育的技术与措施研究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开拓利用途径。开发分子设计育种途径,培育优质瘦肉猪新品系,并进行配套组装研究。强化种猪选育和性能测定制度。结合常规BLUP和现代分子生物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AI。推广应用超早期隔离断奶技术(SEW) 。多位点生

5、产(场外生产)技术的使用。18二. 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母猪年生产力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19影响母猪年生产力的因素固定: 妊娠期 G 哺乳期 L可变 断奶至配种间隔 Iwc 管理 死淘率 Pm 产仔数 LS 遗传 20三、猪群疫病防治猪群保健与疫病防治是养猪生产的关健。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猪只的健康水平有很大关系。好的疫苗只有与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相结合,才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反应。因此,生产中应从加强饲养管理、防治等多方面入手,减少疾病的危害。211、科学的饲养管理实行分群饲养、分单元饲养、全进全出制改善环境条件加强哺乳期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减少外引喂以全价的配合日粮,防止

6、营养的缺乏222、制定严格合理的卫生制度 选好场地,合理布局建立制度,防病传入定期清洗消毒注意监测疫情,及时发现疫病消灭老鼠、蚊虫和苍蝇,防止猫、狗等动物进出猪舍233、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选择消毒药物的原则:广谱、高效、低毒、廉价、作用快、性质稳定、使用方便常用的消毒药物:来苏儿、高锰酸钾、福尔马林、过氧乙酸、火碱、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方法:喷洒、浸泡、熏蒸等猪舍、设备、用具、猪体等每月1-2次244、药物预防药物添加剂:杆菌肽、土霉素、泰乐菌素、林肯霉素、金霉素等。注意中毒、残留255、定期驱虫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群体驱虫常用驱虫药物: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精致敌百虫等。注意

7、用量、给药方法等,防止中毒,并做好粪便的处理工作266、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猪瘟:种猪每年春、秋季分别接种一次,母猪可于产前30天接种一次;仔猪20、70天各接种一次;后备猪选留作种用时立即接种一次,产前1个月接种一次。猪丹毒、猪肺疫:种猪每年春、秋季分别接种一次;仔猪70天接种一次仔猪副伤寒:仔猪断奶时口服或注射菌苗仔猪大肠杆菌病:妊娠母猪于产前40、20天分别接种一次;仔猪出生后7天接种27免疫程序(续)仔猪红痢:妊娠母猪分别于产前30、15天用经痢菌苗接种一次猪喘气病:种猪每年接种一次;仔猪7-15日龄接种一次;后备猪配种前15天再接种一次(右侧胸腔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种猪每年春、秋季分

8、别接种一次;仔猪70天接种一次猪细小病毒病:种猪每年接种一次;后备猪配种前1个月接种一次28疾病发生时的紧急措施病毒性疾病少有特效药治疗;病猪及可疑病猪,立即隔离;对还没有发病的猪,立即接种疫苗全场严格消毒病死猪的安全处理29四、不同阶段猪的饲养管理 种猪 乳猪 断奶猪 生长猪 肥育猪30后备母猪是在配种前, 7或8月龄和体重达到110-130kg时选留在青年母猪发育时期,饲喂含有全价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的饲粮是非常重要的, 能量不易过高青年母猪适宜的配种年龄为78月龄,体重120kg以上 1. 后备母猪31后备猪的体重控制5月龄:70-80公斤6月龄:90-100公斤7月龄:110-120公斤

9、8月龄:130-140公斤322.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目标保证胎儿的健康存活,减少死胎和流产,提高产仔数33胎儿妊娠期死亡的原因分析遗传因素: 致死基因的存在母猪过肥: 发生子宫的脂肪浸润后期营养不足: 造成胎儿的竞争排挤环境条件的巨变: 产生强应激药物:管理: 运动,受惊,饲料的突变等34妊娠母猪的饲养精确的配合日粮,以保证胎儿良好的生长发育,最大限度的减少胚胎死亡率,并使母猪产后有良好的体况和泌乳性能妊娠母猪每天饲喂1.82.7kg饲料是适宜的饲养方法: 前低后高, 两头高中间低等80天20天,80天35增加胚胎的存活率减轻母猪的分娩困难减少母猪压死初生仔猪降低饲养成本减少乳房炎的发生率增

10、加使用年限妊娠母猪早期限制饲养的好处36产前限饲产前可以使用饲喂大体积饲料,如麦麸、甜菜渣、优质青绿饲料等产仔到断奶采取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3. 分娩管理37产前准备 产房消毒 猪体消毒 接产用具: 高锰酸钾, 碘酒等38 难产宫缩无力: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足、疾病、胎位不正等都会引起宫缩无力(每30分钟注射50万IU催产素)子宫畸形,产道狭窄产道堵塞:便秘、产道水肿、脂肪过多胎儿过大、畸形、胎位不正死胎或木乃伊(注射律胎素)39胎衣不下原因:饲料单一、体质瘦弱、产后子宫弛缓、子宫收缩无力、母猪缺乏运动、过肥等腐败分解,易引起败血症防治:皮下注射催产素5-10IU两次;子宫内注入10%的盐水;向子

11、宫投放粉剂土霉素或四环素0.5-1g,防止感染。正常情况下,母猪分娩后1小时即可排出胎衣,若3小时后胎衣没有排出,则称胎衣不下40总的目标是保证泌乳量和乳的质量总的要求是,从分娩当天开始,提供新鲜饲料,尽量让它们多吃如果分娩后10天内不能很好的泌乳,就要检测日粮,特别注意钙和磷的水平足够的蛋白摄入量,以保证泌乳以及断奶后及时发情和排卵4. 泌乳母猪41前4对乳头的泌乳量占所有乳头泌乳量的70%左右42影响母猪泌乳量的因素 品种 年龄(胎次) 哺乳仔猪头数: 带满有效乳头数 饲养管理43人工催乳调整日粮:添加青绿多汁料、豆类、鱼粉等喂给煮熟的胎衣中药配方按摩乳房,促进乳腺发育轻泻或人工通便,促进

12、食欲注射激素:催乳素乳腺发育不全、妊娠期间饲养管理不当、各种炎症等引起泌乳不足或产后无乳现象441) 给予足够的平衡氨基酸和动物性蛋白质2) 保持种用体况,过于肥胖的体况会使公猪性欲下降还会产生肢蹄病3) 每天单独喂2-3次,日饲喂量为2.3-3.0kg 150kg以下-2.3-2.5kg/d 150kg以上-2.5-3.0kg/d5.公猪公猪的饲养原则45营养消耗量大, 应供给充足的营养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分群或单栏饲养加强种公猪的运动刷拭和修蹄定期称重定期检查精液品质防寒防暑 种公猪的管理46公猪的合理利用初配:8-10月龄,体重90-120公斤,约达到成年公猪体重的50-60%时初配。 过

13、早:影响生长发育、利用年限 过晚:爬跨异物、自淫、损伤利用强度:1-2岁青年公猪-2-3天/次 成年公猪-可增加淘汰:老年公猪、劣质公猪配种控制: 2次射精47 8. 仔猪饲养目标:保证生长发育,提高仔猪的成活率目标体重:21d6kg; 35d10.5kg; 70d30kg48哺乳仔猪(出生-断奶)饲养管理目标:减少仔猪应激,减少断奶期的死亡。49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分析因疾病死亡(35%):下痢、肺炎、贫血遗传病(5%):非疾病死亡(60%):压、踩、冻、咬死、先天性发育不良、后天营养不良死亡时间分布: 1-3d30%; 4-8d50%; 9-2820%50仔猪腹泻发生的主要原因 缺乏维生素(V

14、B1、VB2、VPP) 缺乏矿物质(铁、锌、硒) 日粮蛋白质含量过高 有毒饲料或抗营养因子的存在 温度巨变 饲料突变 体内寄生虫 病源微生物的感染 遗传抗性51仔猪补料方法调教期:约1周的时间,即第7-15天。补料的目的在于训练仔猪认料和提高消化能力,同时可避免仔猪啃食异物,防止下痢。适应期:从仔猪认料到能正式吃料的过程。一般需要10天时间,即仔猪出生后15-25天。此时补料的目的,一是供给仔猪部分营养,二是进一步促进消化器官能适应植物性饲料。52补料策略在断奶前,确保给仔猪采食一定数量的饲料,以促进胃肠道内酶的产生和降低断奶后对饲料的敏感性。哺乳期的补饲量:400-600克/头少食多餐,一次

15、不易过饱补料要安全无毒保证补料具有香、甜、脆等良好的适口性。补饲有机酸和抗生素(杆菌肽等)53仔猪补铁/铜仔猪对铁的需要量较大2-3日龄补铁补铁方法 口服铁铜合剂:2-3克硫酸亚铁、1克硫酸铜溶于1000毫升水中配制而成。每头仔猪10毫升/天。 注射铁剂:牲血素、右旋糖肝铁剂、血多泉、富来血等。100-150毫克,14日龄进行第二次注射。 红土:让仔猪自由啃食,也有一定的效果。54仔猪补硒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分,可防止脂类过氧化,保护细胞膜。硒VE 具有协同抗氧化功能仔猪缺硒时会突然发病,表现为白肌病、心肌坏死等补硒方法:3-5日龄肌注0.1%的亚硒酸钠0.5ml,60日龄时再注射1

16、ml。55早期断奶的优点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充分利用母猪提高饲料利用率有利于仔猪生长发育提高产房设备的利用率早期断奶不影响母猪的下胎产仔数和仔猪的后期生长56断奶方法 逐渐断奶法:减小断奶应激分批断奶法:较合理,但延长了哺乳期一次性断奶:仔猪应激大,母猪易患乳房炎57 断奶幼猪的培育(断奶-70日龄)培育目标:减小断奶应激,促进仔猪生长58断奶仔猪的饲养饲养原则:做到“两维持,三过渡” 维持原圈管理(1周)和维持原料饲喂(2周); 做好饲料、饲喂制度和环境的过度。59饲料过渡和饲喂制度过渡断奶2周内保持饲料不变,2周后逐渐过渡到断奶猪日粮(过渡时间约7-10天)。断奶后3-5天限饲,平均日采食1

17、60克;5天后自由采食;夜间加喂一次。60环境的过渡温湿度变化不易过大,冬天适当保温最好采用原窝培育,以减少应激61对断奶仔猪饲养适宜的判断主要根据粪便和体况的变化来推断仔猪初生时的粪便呈黄褐色筒状(胎粪)吃乳或采食后呈黑色粒状并成串断奶后呈软而表面有光泽的长串营养不足:粪成粒状,干硬而小,色较黑精料过多:粪便软而不成块,色较黄(消化不良)青料过多:粪便稀,色黄绿并有青味。629.生长肥育猪商品肉猪的饲养目标: 提高增重速度,获得优质猪肉,争取最大效益63提高肉猪生产力的技术措施肉猪生产力指标: 增重速度/达100公斤体重日龄 瘦肉含量 成活率 猪肉质量64(1)筛选优良的杂种猪配合力测验 三

18、元猪比二元猪的生长速度快12%; 每公斤增重节省饲料8%; 胴体瘦肉率高10%; 经济效益提高16%65(2)保证最优的环境条件现代肉猪生产多为高密度舍饲,猪舍内小气候仍是主要的环境条件。 温湿度 气流 光照 噪音 有害气体浓度 有害微生物含量66(3)适时上市95-100公斤体重上市(4-6月龄)保证一定的胴体瘦肉率保证较高的饲料转化效率67(4)、饲料调制肉猪饲料调制的原则:缩小体积、增强适口性、提高转化率饲料形态:颗粒料、干粉料、湿拌料。一般颗粒料优于粉料,湿喂优于干喂粉料的细度标准: 30公斤以下猪直径在0.5-1.0mm; 30公斤以上猪直径在2.0-3.0mm68(5)、饲喂方法与次数饲喂原则:定时、定量、定质、定温饲喂方法:自由采食、限量饲喂,根据饲养目标而合理选择不同的饲喂方法饲喂次数:取决于饲料形态、营养浓度、猪的体重与阶段等。一般小猪4-5次/日;大猪2-3次/日69(6)、合理安排去势国内:35日龄,体重达5-7公斤时去势国外:7日龄去势(超早去势)去势可提高采食量,但瘦肉量则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下降约2个百分点)瘦肉型母猪的不去势肥育有利公猪的不去势肥育(膻味的去除是关键)70(7)、肉猪的防疫和驱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