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课件:细菌性痢疾_第1页
传染病学课件:细菌性痢疾_第2页
传染病学课件:细菌性痢疾_第3页
传染病学课件:细菌性痢疾_第4页
传染病学课件:细菌性痢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细 菌 性 痢 疾Bacillary dysentery2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 急性菌痢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2熟悉: 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慢性菌痢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与治疗。3了解: 菌痢定义、并发症、预后和预防。 3概述Introduction 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属细菌(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直肠及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要病变 。 临床表现: 畏寒高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 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4病原学 痢疾杆菌: 肠杆菌科志贺菌属; G-杆菌,有菌毛,无鞭毛及荚膜; 普通培养基良好生长; 外界环境生存能力较强;

2、 对各种化学消毒剂敏感。 生存能力(宋内福氏鲍氏痢疾)EtiologyEtiology5 分 型 目前分为4群及47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 A(病情最重) 福氏志贺菌 B(我国主要,易转慢性) 鲍氏志贺菌 C(我国较少) 宋内志贺菌 D(病情最轻) EtiologyEtiology6 各型痢疾杆菌均可产生内毒素(endotoxin), 是引起发热、全身毒血症及休克的主要原因; 痢疾志贺菌:还产生外毒素(exotoxin),具有神经毒 、细胞毒与肠毒素作用,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EtiologyEtiology7外毒素(志贺毒素) 神经毒(产生神经系统症状) 细胞毒(肠粘膜细胞坏死) 肠毒素(类似霍

3、乱肠毒素,水样泻)耐药性:染色体基因突变和R质粒(亦称R因子)在同种属间、异种属间不断相互传递有关。Etiology8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病人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消化道传播。 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免疫力短暂而不稳定, 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但有交叉耐药性,易重复感染或复发。 流行特征:终年散发,夏秋季高发,儿童及青壮年发病率最高。 9发 病 机 制 Pathogenesis 痢疾杆菌致病必须具备3个条件: 1.吸附: 介导细菌吸附的光滑型脂多糖O抗原 2.繁殖: 侵袭上皮细胞并在

4、其中繁殖的能力 3.毒素:侵袭、繁殖后可产生毒素10 痢疾杆菌 消化道胃酸 正常菌群肠粘膜分泌型IgA细菌清除营养不良暴饮暴食胃酸缺乏 细菌侵入结肠上皮细胞、基底膜及固有层繁殖、产毒素病理变化11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细胞毒素: 粘膜的破坏、坏死、脱落 溃疡形成 粘液脓血便 肠 毒 素: 肠壁通透性增加 病初的水样腹泻 神经毒素: 肠壁植物神经、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强 腹痛和里急后重 发热,毒血症内 毒 素 血管活性物质增加 微血管痉挛、缺血性缺 氧、无氧代谢增加、酸性代谢产物增加 瘀血性缺氧、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浆外渗、 回心血流减少 发热 、休克、DIC、多脏器 功能衰竭外毒素

5、毒素12病 理 学Pathology 病变部位: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 急性期: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分泌大量粘液脓性渗出物。 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形成表浅溃疡,很少并发肠出血和肠穿孔。 13病 理 学Pathology 中毒型:结肠局部病变轻,但全身可有多脏器的微血管痉挛及通透性增加。 慢性期:肠粘膜水肿、肠壁增厚、溃疡不断形成与修复、引起疤痕与息肉,甚至肠腔狭窄。 14急性菌痢病理变化15临 床 表 现 Clinical features 潜伏期多数为1-2天; A群引起者症状重,表现典型; D群引起者症状较轻,不典型; B群感染排菌时间长,易转变

6、为慢性。16临 床 分 型 普通型急性菌痢 轻型 休克型 中毒型 脑型 混合型 慢性迁延型慢性菌痢 急性发作型 慢性隐匿型细菌性痢疾17急 性 菌 痢 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畏寒(甚至寒战)、发热;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排便10-20次/日,初为稀便或水样便,以后 呈粘液脓血便,量少; 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活跃。 一般1-2周内逐渐恢复或转为慢性。 18急 性 菌 痢 轻型(非典型): 全身毒血症症状和肠道症状均较轻,腹痛不显著, 腹泻次数每日不超过10次,大便呈糊状或水样,含少 量粘液,但无脓血,里急后重感也不明显。 3-6天后可自愈,少数可转为慢性。 19急 性 菌 痢 中毒型: 多

7、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 起病急骤,以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为主要临床表现; 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开始时无腹痛及腹泻等症状,可 于数小时后方出现痢疾样大便。20中 毒 型 菌 痢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常见的一种类型,表现为感染性休克: 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口唇青紫, 血压明显下降或测不出, 脉搏细数, 尿少(30ml/h)或无尿,出现意识障碍。 以上五项亦为判断病情是否好转的指标 21中 毒 型 菌 痢 脑型(呼吸衰竭型): 以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脑疝。临床表现主要为惊厥、烦躁不安或昏迷、瞳

8、孔不等大和呼吸衰竭。 混合型:具有两型之表现,此型最凶险。22慢 性 菌 痢 指急性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者。 菌痢慢性化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人体因素:营养不良、胃肠道慢性疾患、肠道SIgA缺乏及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等。 细菌因素:耐药菌感染;福氏菌感染。23辅 助 检 查 血常规:急性期为感染性血象,慢性病人可有轻度贫血。 大便常规: 肉眼:粘液脓血便,无粪质,量少,无臭味。 镜检:大量脓细胞、白细胞及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 大便培养:确诊依据及抗菌药选择 核酸检测:24并 发 症 Complications1、败血症2、溶血尿毒综合征(多见于痢疾志贺菌感染)3、关节

9、炎(变态反应)4、耳聋,失语,瘫痪(中毒性脑型)5、瑞特综合征:眼炎,尿道炎,关节炎25诊 断Diagnosis 夏秋季发病 不洁饮食史 菌痢病人接触史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26鉴 别 诊 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27 急性菌痢(普通型)与 细菌性食物中毒(胃肠型) 后者具有潜伏期短,同进食者短期内集体发病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呕吐明显,大便多为水样便,确诊有赖于患者呕吐物、粪便及可疑食物中检处同一病原菌或毒素。 鉴别诊断28急性菌痢(普通型)与急性阿米巴痢疾 1、病原及流行病学 2、全身症状 3、胃肠道症状 4、腹部压痛部位 5、粪便检查 6、乙状结肠镜检查

10、 7、并发症鉴别诊断29 急性菌痢(普通型)与小儿肠套叠 后者四大主要表现: 1、腹痛(阵发性哭闹) 2、呕吐 3、腹部包块 4、血便(果酱样)鉴别诊断30 急性菌痢(普通型)与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鉴别诊断31 慢性菌痢需要与结肠癌及直肠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血吸虫病等疾病相鉴别。鉴别诊断32中毒型菌痢与流行性乙型脑炎 后者特点: 有更严格的季节性和流行性; 起病不如前者急骤,进展相对较缓; 休克极少见,以意识障碍为主,; 脑脊液异常,蛋白与白细胞增加; 血液中乙型脑炎的特异性IgM阳性; 大便无异常。鉴别诊断33治 疗Therapy34 急性菌痢的治疗 消化道隔离、卧床休息、少渣易消化饮食

11、; 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适当降温及解痉。一般疗法和对症疗法35病 原 治 疗 疗程3-5天 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 喹 诺 酮 类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病原治疗36 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TMP,coSMZ) 叶酸代谢双重遭到阻断; 抗菌谱广,对痢疾杆菌有良好抗菌活性; 口服吸收完全,血浓度高; 有严重肝病、肾病、磺胺过敏及白细胞减少症者忌用。 近年来耐药菌已见增多。病原治疗37喹 诺 酮 类 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干扰DNA合成。 较强杀菌活性,抗菌谱广; 口服吸收完全,体内分布广; 副作用多轻微,成人菌痢的首选。 孕妇、儿童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病原治疗38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12、 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更强大的抗菌活性; 对-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副作用少,基本无肾毒性; 主要经静脉使用,可发生过敏反应。病原治疗39 慢性菌痢的治疗 抗生素的应用 局部灌肠疗法 肠道紊乱的处理 肠道菌群失调的处理 40 中 毒 型 菌 痢 采用综合抢救措施。 一、病原治疗:静脉用药,成人可选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儿童选第三代头孢菌素。 二、对症治疗:高热,应用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无效或伴躁动不安、反复惊厥者,可给予亚冬眠疗法(氯丙嗪和异丙嗪)。41休克型治疗(病原治疗基础上抗休克) 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 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盐水, 5碳酸氢钠以纠正血管痉挛,成人剂量为10-20mg/次,儿童每次0.3-0.5mg/kg。 血管活性药: 山莨菪碱:循环呼吸好转、四肢温暖、血压回升即可停药,一般用3-6次即可奏效。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有左心衰和肺水肿者,应给予西地兰等治疗。 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 可以减轻中毒症状、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加强心肌收缩、减轻脑水肿、保护细胞和改善代谢,一般用药3-5天。 防止DIC42脑 型 的 治 疗针对脑水肿:20%甘露醇降颅压, 68h重复使用。 及时使用血管扩张剂654-2以改善脑血管痉挛。 防治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应用呼吸兴奋剂。 重危病例应给予呼吸监护,气管插管或应用人工呼 吸机。43预 防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