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欣赏_第1页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_第2页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_第3页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_第4页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典园林欣赏一、园林的定义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园林工作者的创作构思,把园林各要素(山、水、植 物、建筑)和自然景观巧妙结合起来,创造一个符合自然规律、优美的生态环 境,以供人们休息的景域。二、园林产生的原因人虽作为万之灵,终脱离不了自然环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物质享受到精神享受(需求)成为必然。这是园林或园林体系产生 的根本原因。三、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萌芽期对自然的认识(原始社会)2、农耕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对自然改造欲望的增强,对自然破坏强度 的增大。意识形态的形成,如仙、道等思想对造园活动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园 林发展的重要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3、工业时代-城市的膨胀对自

2、然环境的破坏程度的加大,对自然的修复。如 公园、保护区4、后工业时代-随着对自然的破坏及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注重人与环境的和 谐统一,注重生态平衡。1、殷商时期(起源):园林的最初的形式是囿。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 诸侯狩猎游乐。如周文王“灵囿”。2、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为代表的布局初步 形成。特点(利用自然):(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 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上林苑3、魏晋南北朝(转折期):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

3、家园林出现。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的阶段,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 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如北魏张伦在宅园 中“造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 “自然山水园”。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梁武帝将其定为国教,寺庙园林开始兴起。4、隋唐宋: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隋:西苑;唐:长安城太液池 ;宋:艮岳一一将模写山水推向顶峰。 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杭州西湖。私家园林兴盛:写意山水得到发展。唐朝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宋代的网师园。有了专门的园林游记,如洛阳名园记等。艮岳是中国宋代的著名宫苑。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兴工,宣和四年(1122) 竣工,初名万岁山

4、,后改名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1127年金人攻陷汴京后被拆毁。宋徽宗亲自写有御制艮岳记,艮为地处宫城东 北隅之意。江南名石“瑞云峰”现坐落在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校园内。此石形若半月,多孔,玲珑多姿,峰 高5.12米,宽3.25米,厚1.3米,涡洞相套,褶皱相叠,剔透玲珑,被誉为 妍巧甲于江南。为宋徽宗“花石纲”遗物。5、明清: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湖(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的专著园冶,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用。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 国家计成著

5、,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全书共 3卷,附 图235幅。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其中因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 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 10篇。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 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 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墙、铺地、造门窗等的图案。书中既有实践的总结,也有他对园林艺术独创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并有园林 建筑的插图二百三十五张。园冶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 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 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

6、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 仿的范本.作者:计成,字无否,江苏苏州吴江县人,生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而且也能诗善画,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一 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园冶共三卷,第一卷卷首冠以兴造论和园说,是全书的纲领和立 论所在,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兴造论突出强调“因、借、体、宜”原则 的重要性,园说阐明园林用地、景物设计与审美情趣。后有相地、立基、 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篇。在十篇的论述中, 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篇是专门论述造园艺术的理论,也是全 书的精华所在

7、。特别是相地、掇山、借景更是该书精华的精华,而屋宇、装折、 窗、墙垣则着重建筑艺术的具体论述。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大开”,“巧于因借,精在 体宜”两句话。这两句话的精神贯穿于全书。K虽由人作,宛自大开1北海公园 颐和园万寿山与昆明湖瘦西湖四、影响园林形式的诸要素.民族文化背景.历史、宗教、信仰.自然环境.人际关系.人的素质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一、按园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有: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工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 木栽植和建筑营造,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在一个小的范围之内。.天然山水园:利用天然山水或对天然山水

8、进行适当地调整,改造、加工,再 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严然风景名胜区。.前者缺少真实感,短期内可由规划经营得之,而后者则是经过长期形成,面 积广大,得天然风景之趣。清造国家李渔说:“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置 身岩下与木石居,故以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二、按隶属关系来分有皇家园林、私家园 林和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称之为宛,宫宛,御宛利用政治上的特权和经济上富厚财力,占据大片的地段来营造园林供一己之用, 规模之大,艺术水平之高远非私家园林可比。凡与皇帝有关的起居环境如宫殿,坛庙,园林乃至都城,莫不利用建筑形象和 总体布局来显示皇家的气派和皇权的至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

9、水之滨,莫非王臣2、私家园林:古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庄,别业,草堂等,大多为贵族、官绅商 贾所私有。文人、士大夫为了 “身处庙堂之高,又能享受山林野趣”,但由于封建礼法制 度的约束,私家园林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不同于皇家园林。3、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位于风景优美的名山大川。常和风景名 胜区结合在一起。常有“自古名山僧占多”之说.4、其他园林形式: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大类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体、造园活动 的主流、园林艺术的精华,除此之外,也还有一些非主体,非主流的园林类型, 如衙署园林

10、,祠堂园林,书院园林,会馆园林等 。此外,还有陵园,坛庙外似园林,因其特殊含义而不归属园林畴。按照地区加以分类: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北方园林北方园林的特色在皇家、寺观、私家园林中都有表现,主要表现于前朝后寝、 轴线对称、一池三山、仿景缩景、障景漏景等方面,从内容的布局特点上看, 主要表现为儒道佛三家对园林的渗透。前朝后寝在园林中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因与宅关系上,园林居于宫殿、住 宅的后部或侧位,如故宫的御花园、景山、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慈宁宫 花园都是在后部;二是园内游与居关系上,居在前、游在后。轴线对称,是北方园林最明显的特点,皇家、私家、寺观皆如此。既有轴线, 就有对称,在

11、大型园林中,颐和园的对称主要表现在万寿山的建筑上,圆明园 的对称表现于福海的西湖十景、九洲清晏的环湖九景、西洋楼景区的一路景观北方园林一池三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直至现 代园林中表现最多的布局形式,而且成为定制。仿景缩景,早在秦朝就开始了,秦始皇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于咸阳北阪上, 到了金、元、明、清定都北京之时,随着康乾二帝南巡盛典的一度掀起,异地 仿景和缩景达到了高潮。在皇家园林中有多处缩仿之景:北海三处、静明园一处、静宜园一处、颐和园 九处、避暑山庄六处。北方园林的障景表现为严密性。口前的障景多用龙壁,因为大多现存园林为皇 家园林,北海的九龙壁成为中国影壁

12、的代表作。当然,入口后的障景也大量用 影壁来转折空间。北方园林小品有盆景奇石、鎏金动物(龙、凤、象、雀)、石狮等,装饰上用彩画,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等。在建筑上用抬梁式、琉璃瓦、短出檐、厚墙身、红黄墙、三交六窗花等。植物上用松、柏、槐等。堆石上用青石、房山石等。江南园林主要是扬州及太湖流域地区的园林。主要特点:叠石理水。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 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花木种类众多,布局有法。江南气候土壤适合花木生长。苏州园林堪称集植 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中的山茶和明画家文徵明手植藤。扬州历 来以萌花而闻名。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

13、奇品迭出,号称花瑞。江南多竹, 品类亦繁,终年翠绿以为园林衬色,或多植蔓草、藤萝,以增加山林野趣。建筑风格淡雅、朴素。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 筑朴素,厅堂随官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 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这种文人因风格,后来为衙署、寺 庙、会馆、书院所附庭园。江南园林建筑美学赏析立意与布局在古典造园中,人们通过园林这种形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意义。根据具体的 时间与空间特征,真实的景象被转化为概念化的艺术形式。道家思想产生了微 妙的影响力,清钱泳曾指出:“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 强调了中国古典园林更加注重的是

14、追求诗的意境美,除了采用“多方胜境,咫 尺山林”的手法之外,还经常借匾联的题词来破题,有助于启发人的联想以加 强其感染力。如网狮园中的待月亭。其横匾曰“月到风来”,而对联则取唐代 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晚年秋将至,长月送风来”,在这里秋月赏月,对景 品味匾联,确实可以感到一种盎然的诗意。江南园林建筑美学赏析立意与布局我国古代,长期禁锢在封建宗族的法统之中,使得整个民族逐渐形成一种以内 向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性格,它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明显的一个 方面就是建筑的布局形式。江南私家园林也不例外,如半圆、畅园、鹤园,它 的特点是:建筑物、迥廊、亭榭等均沿园的周边布置,所有建筑均背朝外而面 向

15、内,并由此而形成一个较大较集中的庭院空间。反对大师傅其中这里需要强 调的是引水作用,所形成的较大较集中的庭院空间通常是以水面为中心,其向 心和内聚的感觉分外地强烈。江南园林建筑美学赏析空间序列空间序列组织是关系到园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性的问题。有人把古典园林 比喻为山水画的长卷,意思是指它具有多空间、多视点和连续性变化等特点。 江南园林实际上所采用的是一种综合式的空间序列形式。为了达到以小见大的 目的,空间序列也并非是平面展开的。从城市的街道首先进入的是园林的建筑 往往几经曲折才进入园林的主体空间。这是空间上的抑扬顿挫,建筑在这里是个从城市环境到自然环境的过渡空间,它为豁然开朗打下了基础。江

16、南园林建筑美学赏析空间的延伸、渗透与层次空间的延伸对于有限的园林空间获得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 的延伸意味着在空间序列的设计上突破场地的物质边界,它有效地丰富了场地 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即“流动空间”。江南园林主要通过对空间的分 隔与联系的关系处理,古典私家园林的内部空间通常按照功能关系划分区域和 院落,其中包含了若干个空间层次和主要景物。主要的构成元素则有山石、水、 植物、声音、光线乃至气味。空间的延伸与渗透使得空间分隔用的院墙、影壁、 廊桥等与园林的其他部分融为一体。通常借用大量设置完全透空门洞、窗口而 使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通、渗透。江南园林建筑美学赏析空间的含蓄由于文

17、化传统与审美趣味的差异。中国人多倾向于取含蓄隐晦的方法使艺术作 品引而不发,显而不露,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每每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 手法把某些精彩的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避免开 门见山,一览无余。空间的对比沈复曾论及到园林建造的艺术规律;“以小见大,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 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它们在哲学上是对立与统一,互为因果关系,在 园林艺术上则是相互对比的关系。江南园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手法,在空间上 产生变化,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岭南园林主要是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及海南岛地区的园林。多山少地,河网纵横,受着强烈阳光的照射和海陆季风的影响,岭南山清水秀,

18、 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 特点:广东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主流,它以山水的英石堆山和崖潭格局、建筑的 缓顶宽檐和碉楼冷巷、装饰的三雕三塑、色彩的蓝绿黄对比色、桥的廊桥、植 物四季繁花为特征。广西园林表现于石林、石峰、石崖、石潭、壁刻之中。 海南园林以自然山水中的海景、岛景、礁景、滩景为山水特征,草顶、鱼饰、 朴素为建筑特征,椰林、槟榔、三角梅等为植物特征。福建园林以礁石、塑鼓 石为山水特征,以起翘正脊、海波脊尾为建筑特征,正脊龙雕、鱼草山花和石 刻石雕为装饰特征。台湾园林以灰塑石山、咕吨石山和模仿福建名山为山水特 征,以闽南建筑为建筑特征,以平顶拱桥为桥特

19、征,以灰塑或砖雕瓜果器具漏 窗为装饰特征。岭南园林主要是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及海南岛地区的园林。多山少地,河网纵横,受着强烈阳光的照射和海陆季风的影响,岭南山清水秀, 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各自特点:广东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主流,它以山水的英石堆山和崖潭格局、建 筑的缓顶宽檐和碉楼冷巷、装饰的三雕三塑、色彩的蓝绿黄对比色、桥的廊桥、 植物四季繁花为特征。广西园林表现于石林、石峰、石崖、石潭、壁刻之中。 海南园林以自然山水中的海景、岛景、礁景、滩景为山水特征,草顶、鱼饰、 朴素为建筑特征,椰林、槟榔、三角梅等为植物特征。福建园林以礁石、塑鼓 石为山水特征

20、,以起翘正脊、海波脊尾为建筑特征,正脊龙雕、鱼草山花和石 刻石雕为装饰特征。台湾园林以灰塑石山和模仿福建名山为山水特征,以闽南建筑为建筑特征,以平顶拱桥为桥特征,以灰塑或砖雕、漏窗为装饰特征。岭南园林总体特点:古国的字画相对较少,现代园林中更是少用。用“四季繁花,热带风光”八字概括。组合方式看,用“高墙冷巷”把建筑院落进行多进多庭院组合,或用“连房 博厦”把建筑与庭院连为一体;最典型的是“三雕三塑”:木雕、砖雕、石雕, 陶塑、泥塑、灰塑。远儒文化。岭南园林的儒家意味则很淡。岭南人远离全国政治中心的忤逆和 反叛表现于古典园林建筑梁架的不规范和现代园林文联匾对的不重视。岭南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

21、元性比较突出。清代,古典园林中大量用花 色玻璃,形成与江南和北方两地迥然之别。另外,陈济堂公馆和张维立的立园 那样的西欧式园林建筑、龙岩中山公园的俄罗斯园林建筑、草暖公园和云台公园的西洋规划布局。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 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到19世纪末 叶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三千余年漫长的、不间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 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一一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的五个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时期、成熟后期1、生成期: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封建大帝国的形成,皇家宫廷园林的形成

22、。2、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私家园林的兴起,佛教和道教的兴起,使寺 观园林开始兴盛,形成了造园活动从生成到全盛的转折,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 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3、全盛期:相当于隋、唐时期,诗画文化的发展,影响并推动着造园活动的发展,使园林发展进入全盛期,其风格特征基本上形成。4、成熟期:相当于两宋到清初,这一时期,文化的发展失去了汉唐的闵放风度,转化为在 日趋缩小的精致境界中实现从总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相应地,园林的发展由 盛年期而升华到富于创造进取精神的完全成熟的境地。5、成熟后期: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一方面园林的发展继承前一段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 精致

23、,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 多少丧失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精神。清末民初,封建社会完全解体,历史发生急剧变化,西方大量文化涌入,中国园林的发展亦相应地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结束了他的古典时期,开始进入现代园林阶段,即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江南四大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苏州四大园林1、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沧浪亭占地面 积1.08公顷。“沧浪亭”始

24、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撩近戚中吴军节度使 孙承祐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 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 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 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12世纪初)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 1696年)巡抚宋苹重建此园,把傍水 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沧浪亭虽

25、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苏州四大园林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 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的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 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着竹被覆,藤萝 要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亭的结构古雅,与整 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亭上石 额“沧浪亭”为俞槌所书。石柱上石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

26、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句,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变化式端,无一雷同,构作精巧,环山就有59个, 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苏州四大园林2、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 650多年的历史。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 北角的园林路23号,占地1. 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元至正二年(公元 1342年)僧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建菩提正宗寺,元末名僧大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 怪石,状如狡猊(狮子)者”;又因中峰禅师曾倡道天目山狮子岩,取佛书“狮

27、子吼”之意,易名为狮子林。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岁的大书画家倪瓒(号云林)途经苏州,曾参 与造园,并题诗作画(绘有狮子林图),使狮子林名声大振,成为佛家讲 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之胜地。清乾隆初,寺园变为私产,与寺殿隔绝,名涉 园,又称五松园。1917年为颜料买办商人贝润生购得,经 9年修建、扩建,仍 名狮子林(园东为贝氏家祠、族学和住宅)。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 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 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苏州四大园林狮子林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 1.1公顷,开放面积0.88

28、公顷。东南多 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以中部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 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国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境。狮子林既有 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 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 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 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起舞之状。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 以狮子峰为诸峰之首。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有立雪堂。向 西可到指柏轩,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尻,高爽玲珑。指柏轩之西是古五松园。西南角为见山楼。由见山楼往西

29、,可到荷花厅。厅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内藻 饰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两层石舫。石舫备岸为暗香疏影楼,由此 循走廊转弯向南可达飞瀑亭,是为全园最高处。园西景物中心是问梅阁,阁前 为双仙香馆。双香仙馆南行折东,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致 苏州四大园林3、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音:ch eng)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 另一资料:留园修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 1460年)。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 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 据,始称留园。留园占地约30亩(另两资料:2顷、约30000平方米),留园 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

30、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 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苏州四大园林4、拙政园于苏州市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 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 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 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 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丫书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 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园建成不

31、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 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 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 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拙政园全园占地 78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苏州四大园林留园三绝冠云峰: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 奇于一身。楠木殿:楠木殿是对“五峰仙馆”的俗称。五峰仙馆的建筑用材非常奢华,梁 柱全部采用楠木,中间也全部采用红木银杏纱隔屏风。使用如此贵重的木材可 见五峰仙馆在留园中的地位非比寻常。但是在抗战时,楠木殿成了马棚

32、,饥饿 的行军马,把上好的楠木柱子啃得不成样子。后来抗战胜利后修葺园子时,不 得不用水泥把楠木柱糊住,外面又刷上漆。鱼化石:保存在五峰仙馆的大理石天然画“鱼化石”。中国四大名园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中国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 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 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乾隆皇帝继位以前, 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

33、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 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 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 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 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中国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 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

34、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 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 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 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杨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 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 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

35、,是举世罕见的 园林艺术杰作。中国四大名园承德避暑山庄 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始建于1703年, 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 89年建成。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 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 “三十六景”。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 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 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 “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中国四大名园避暑山

36、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 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 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 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康,是一片碧草茵茵, 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 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

37、貌的缩影。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中国四大名园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这就是外八庙。其名称分别为:溥仁寺、溥善寺(已毁)、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寺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外八庙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 了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 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 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 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

38、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与世界上其它园林相比较,具有鲜明的个性。 其特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师法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糅合;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涵蕴。一、师法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不是一般地利用或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 意识地(美学观点)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 自然、典型化的自然。”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中国的园林创作则是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成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传达给人 们以自然生态的信息,它不受地段的限制,能小中见大,也可大中见小。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

39、、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叠石:采用各种造型、纹理、色泽的石材,以小尺度创造峰、峦、岭、岫、洞、 谷、悬岩、峭壁的形象,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缩移摹写。能在很小的地 段上展现咫尺山林的局面,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并形成了多种堆叠风格。常 采用的石材:太湖石、黄石、宣石、笋石、河北房山石等。、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糅合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 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 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 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

40、 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 中见大等观赏效果。它是理解中华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项重要的领域。概括说 来,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 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浮生六记)。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 烂漫。”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 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 无限的空间、时间。像“山川俯绣户,日月近雕梁。”“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

41、风味 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 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 了美的感受。瘦西湖钓鱼台它是中国名亭建筑的典范,是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代表作品。站在钓鱼台 斜角60度,您可以在北边的圆洞中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而南边的椭圆形洞 中则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这一景象一彩一素,一横一卧,真是堪称绝妙。这里也是外地游客到扬州一定要留影的地方。那洞中借景的画面正好对应了 “三 星拱照”的名称。三、诗画的情趣中国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园林常常把前人诗文的某些 境界、场景具体形象地反映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 景作直接的点题。园林规划布局常常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段,使得园林设计有很多类似文 学艺术的结构。清,钱咏履园丛话:“造园林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 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成佳构。”园林空间序列的安排,通常有前奏、起始、主题、高潮、转折、结尾形成 内容丰富多彩,整体和谐统一的连续流动空间,如诗文佳作一般有着严谨精练 的结构,序列中往往可见对比手法、悬念手法、欲扬先抑的手法等等。这与文 人士大夫的抱负和追求,以及直接参与造园密不可分。崇尚自然一直是封建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晋陶渊明:“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