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课件第六章 中国利用外资与“走出去”战略_第1页
《中国对外贸易》课件第六章 中国利用外资与“走出去”战略_第2页
《中国对外贸易》课件第六章 中国利用外资与“走出去”战略_第3页
《中国对外贸易》课件第六章 中国利用外资与“走出去”战略_第4页
《中国对外贸易》课件第六章 中国利用外资与“走出去”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资本流动与中国 对外贸易第一节 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第三节 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一、外国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FDI)是指外国投资者以控制 企业的 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在国外创立企业的投资行为。跨国兼并与跨国收购的区别在于:前者被兼并方原来的法律实体地位不复存在,最终结果是两个法人结合成一个新的法人;后者使被收购方的原来的法律实体地位继续存在,只是改变其产权或经营管理权的归属。新建并购跨国兼并跨国收购跨国合并跨国吸收兼并外国直接投资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二、利用资本市场引进外资(一)通过海外证券市场引进

2、外资 H股、N股、S股对于中国的一些尚不具备盈利能力的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香港创业板、纳斯达克等创新板市场是他们融资的最佳选择。1、直接上市2、间接上市(1)买壳上市(2)造壳上市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二、利用资本市场引进外资(二)国内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B股市场的启动QFII制度的实施QFII制度是指允许经核准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金额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审核后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QFII制度本质上就是对进入本国证券市场的外资进行一定的限制。 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

3、主要形式二、利用资本市场引进外资(三)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私人股权即主要投资于未公开上市公司的股权。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对于未上市公司的资金募集和企业成长发挥着重大作用。但现在,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也频频投资于上市公司。广义理解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由私人直接投资公司管理的,以策略投资者的角色积极参与投资标的的经营与改造的基金。国际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1、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创业型企业。2、直接投资,与一般的直接投资有差异,其目的不在于一直取得企业的控制权,而主要在于待投资标的企业增值后出售手中股权以获利。3、收购,私人股权投资基金选择的收购对象大多数是成熟企业。 私募股

4、权投资人通常采取的投资策略有联合投资、分段投资、匹配投资和组合投资。私人股权投资的特点:1、对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进行投资,这种股权由于流动性差,所以投资者会要求高于公开市场的回报; 2、没有上市交易,所以没有现成的市场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出让方与购买方直接达成交易。而持币待投的投资者和需要投资的企业必须依靠个人关系、行业协会或中介机构来寻找对方 ;3、资金来源广泛,如富有的个人、风险基金、杠杆收购基金、战略投资者、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4、投资回报方式主要有三种:公开发行上市、售出或并购、公司资本结构重组;私人股权投资的特点:5、在资金募集上,主要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或个人募集,它的销

5、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另外在投资方式上也是以私募形式进行,绝少涉及公开市场的操作,一般无需披露交易细节;6、多采取权益型投资方式,绝少涉及债权投资。私人股权投资机构也因此对被投资企业的决策管理享有一定的表决权。反映在投资工具上,多采用普通股或者可转让优先股,以及可转换债券的工具形式。7、投资退出渠道多样化,有IPO(首次公开募股)、TRADE SALE(售出) 、M&A(兼并收购)、 MBO (标的公司管理层回购)等等。IPO: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

6、业发展资金的过程。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简称MBO),也称管理者收购MBO)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或其他融资手段所筹措到的资本或股权开展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会引起公司所有权、控制权、剩余索取权、资产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制结构。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由于管理层收购在激励内部人员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它成为一种流行的企业收购方式。境外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的概况中国作为亚洲最有前途的私人股权投资市场,受到了国际大投行们的格外青睐。现在很多美国、欧洲的基金和大投资机构都将中国

7、作为其重要的战略目标。在中国,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比较关注新兴私营企业由于后者的成长速度很快,而且股权干净,无历史遗留问题,但一般缺乏银行资金支持,从而成为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垂青的目标。同时,有些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也参与国企改革,对改善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引入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提升国企国际化进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003年,国际著名的私人股权投资机构软银亚洲用4000万美元投资了当时正处于困境中的盛大网络。当时软银亚洲的这一做法普遍不被看好,但是13个月之后,盛大网络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并获得巨大成功,18个月以后,软银亚洲顺利退出盛大,并成功套现了5.5 亿美元。此举使软银亚洲摘取了“20

8、04年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的桂冠,投资盛大也成为2004年度中国风险投资的最佳退出案例。 软银集团于1981年由孙正义在日本创立并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当时筹集到一亿四千万美元,从此,软银集团开始大步腾飞)。软银现在是日本电信市场中的领军企业。2012年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53位。软银金融集团由北尾吉孝创立,他是日本经济界的风云人物之一,于1995年加盟孙正义的软银公司,1999年创立软银金融集团。软银现在是世界著名的综合性风险投资公司,主要致力IT产业的投资,包括网络和电信。软银在全球投资过的公司已超过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 IT 公司拥有多数股份。2004年末,

9、美国华平投资集团等机构,联手收购哈药集团55%股权,创下第一宗国际并购基金收购中国大型国企成功的案例;进入2005年后,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更是欣欣向荣,不断爆出重大的投资案例,其特点是国际著名私人股权投资机构与国内金融巨头联姻,其投资规模之大让人咋舌。如:2005年第三季度,国际著名私人股权投资机构参与了中行、建行等商业银行的引资工作;2005年9月9日,凯雷投资集团4亿美元的投资议案已经获得太平洋保险集团董事会通过,凯雷因此获得太保人寿24.975%股权。华平集团从1983年开始投资欧洲市场,1995年进入亚洲,目前已经投资了中国20多家公司,投资总额超过5亿美元,其中包括亚信科技、卡森

10、实业、港湾网络、哈药集团和富力地产等。对于未来,华平投资亚洲总经理表示,随着新基金的成功募集,华平将继续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加强在中国的投资。 另一个在中国大展拳脚的私人股权投资机构是美国的凯雷投资集团。2005年凯雷联合美国第三大保险公司保德信投资4亿美元获得太平洋人寿24.9%股权,同年,尽管历经波折,凯雷仍然成功地收购了中国最大工程机械企业徐工集团45%的股份。此前凯雷已投资了携程网和聚众传媒。 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三、非股权投资方式非股权投资方式,也称国际契约经营,是20 世纪70年代以来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新的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它是指跨国公司未在东道国企业中参与股份,而是通过

11、与东道国企业签订有关技术、管理、销售、工程承包等方面的合约,取得对该东道国企业的某种管理控制权,使跨国公司的生产要素和产品进入目标国市场。非股权投资方式的特点是:1、是一种合约式投资,虽然投资方没有直接注入货币资本,但依然拥有对投资标的某种程度的控制权;2、投资的层次较高,富有技术含量;3、投资方式有一定的条件,风险较小。 非股权投资的方式包括交钥匙工程、许可证协议/技术授权、特许经营、合同制造、OEM、国际转包、管理合同等。非股权投资(一)许可证合同1、许可证合同的含义 许可证合同,又称特许权合同,或技术授权。它是指跨国公司(授权方)与东道国企业(被授权方)签订合同,允许东道国使用跨国公司独

12、有的注册商标、专利以及技术诀窍等。 2、许可证合同的转让费用 在许可证合同中,东道国企业应按合同约定的金额,向跨国公司支付专利权费。具体有两种支付方式,即定额支付和按比率支付。 通常把定额支付的许可证合同称为许可证贸易,属于国家贸易范畴;而按比率支付的许可证合同,则通常视其为属于国际直接投资范畴的一种非股权参与式投资活动。非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一)许可证合同3、许可证合同投资方式的利弊 优点: (1)因不涉及资金投入,可以使跨国公司承担较小的风险; (2)可以使跨国公司有效地规避东道国的进口管制和关税壁垒,将其产品打入东道国市场, (3)可以使跨国公司利用东道国企业产品在东道国的销售带来

13、的广告效应,为以后进一步扩大在东道国市场的占有率打下基础。 劣处: 如可能为跨国公司培养潜在的竞争者。非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二)管理合同,是指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签订协议,向东道国企业派出专业管理人员,从事日常管理工作,由此取得对东道国企业一定的管理与控制权的投资方式。按具体情况,这种投资有两种形式:跨国公司对自己不曾拥有股权的东道国企业,提供管理服务,借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该企业。例如,美国希尔顿国际公司(Hilton International),以管理合约的方式,专门为各国大宾馆提供总经理,代为管理。对自己曾拥有股权的东道国企业,在面临征用或国有化政策时,以管理合约的方式,保持对原投

14、资于公司的部分控制权。例如,委内瑞拉曾征用瑞士雀巢公司(Nestle)在委内瑞拉设立的子公司,经谈判,雀巢公司与委内瑞拉政府签订了管理合约,同意将雀巢公司的原经理人员留在委内瑞拉继续担任管理职务。非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三)交钥匙工程承包合同指跨国公司为外国企业或外国政府从事工程建设,在工程完工后,跨国企业负责试生产,在保证工程开工后的产品产量、质量等指标达到合同规定标准后,才将工程移交给工程东道国。在这种投资方式中,跨国公司不仅可获取一笔可观的工程承包费用,而且还可为以后公司产品进入工程项目所在国市场作免费广告。非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四)销售协议销售协议,指跨国公司与东道国销售企业

15、达成协议,利用东道国销售企业的销售网络,扩大跨国公司产品在东道国销售的范围。该协议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形式:代理(agent),指东道国企业为跨国公司产品寻找买方,成交后,跨国公司按合同向东道国企业支付佣金;寄售(consignment),指东道国企业代售跨国公司产品。成交后,东道国企业在扣除应得佣金后,将货款交给跨国公司;分销(distribution),指东道国销售企业从跨国公司低价购入产品,而后按跨国公司规定的价格在东道国销售。非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五)技术援助或技术咨询合约技术援助或技术咨询合约,指跨国公司向东道国企业提供技术人员,为东道国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服务,并按合同规定,收取劳

16、务费用。该合约既可以作为许可证合同或管理协议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合同。与管理合同相区别的是,技术援助或技术咨询合同中的技术人员并未拥有对东道国企业的管理权,相反,跨国公司提供的技术人员还必须在东道国企业的管理下进行工作。技术援助或技术咨询合同的劳务费支付方式,也有固定支付和比率支付两种。其中比率支付方式,通常按投产后产品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计算。非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六) OEM 协议(贴牌生产协议)OEM协议下,采购方提供设备和技术,由制造方提供人力和场地,采购方负责销售,制造方负责生产。这种方式的跨国经营活动广泛存在与发达国家的采购方和发展中国家的制造方之间。往往是发达国家的采购

17、方提供品牌和授权,发展中国家的制造方生产贴有该品牌的产品,最后依然要凭借采购方的销售网络来销售产品。原始设备制造商在OEM协议下,也称为是代工厂商、贴牌厂商。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四、国际信贷(一)国际银行贷款抵押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国际银行(银团)贷款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二)对外贸易短期贷款出口贸易融资:进口商的预付款、经纪人对出口商的信贷、国际保付代理业务。进口贸易融资:出口商对进口商提供的商业信用(即公司信贷,包括开立账户信贷和票据信贷);银行对进口商提供的信用(信用证、信托收据、担保提货、进口押汇、进口垫款、进口代收押汇)。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向受益

18、人(即出口商)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进口押汇是指银行应进口商申请,在对其对外付款时提供短期资金融通,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由申请人还本付息的业务,包括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托收项下进口押汇、货到付款项下进口押汇。信托收据是开证申请人向银行出具的,用以证明银行对有关单据及单据项下货物享有所有权的确认书。信托收据也是银行和开证申请人间的信托合同,客户为银行的受托人代替银行处理信用证项下货物。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四、国际信贷(三)对外贸易中长期信贷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国家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增强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对本国的出口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的银行对本国出

19、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在支付货款方面的资金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出口信贷的具体操作形式:1、卖方信贷2、买方信贷3、包买票据(Forfaiting ,福费廷)4、信用安排限额(用于组织较小金额业务的成交,具体有一般用途信用限额和项目信用限额)5、混合信贷(出口国银行发放买方信贷的同时还给予一部分政府贷款)6、签订“信贷便利”(供进口商在出口国购买设备之用,一般适用于中小型项目)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四、国际信贷(四)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是对出口商按信贷条件出口商品,在买方不能按期付

20、款时,承担赔付货款的一种保险。国外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类型: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国营全资或控股公司、政府授权主导的私营公司、国营进出口银行、世界银行集团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状况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198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负责办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当时主要是以短期业务为主。199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办了中长期业务。1994年,政策性银行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也有了办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权力。经国务院批准,2001年10月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出口信用保险部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保险部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初步建立起中国

21、出口信用保险体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状况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已成为支持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内企业向世界各国的出口和工程承包项目提供了收汇风险保障,而且承保的能力得到扩大,承保范围不断拓宽,已成为促进出口的重要政策工具。但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整体发展水平低,险种单一,出口企业的国际贸易风险意识比较淡薄,业务规模与出口规模相比很不对称。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四、国际信贷(五)项目贷款项目贷款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大型工程项目融资的方式。贷款的特点:1、贷款人以营建某一工程项目而组成的承办单位的资产状况及该项目完成后所创造出来的经济收益作为发放贷款的依据;2、

22、与工程项目有利害关系的更多单位对贷款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担保;3、工程所需资金来源多样化。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四、国际信贷(六)政府贷款政府贷款是以国家政府间的名义提供与接受的,由一国政府利用财政或国库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优惠性贷款,利率比较低,偿还期限比较长。政府贷款一般由政府的财政部或者政府授权的经济部、外交部办理,也有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办理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是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的唯一承贷者和外国政府对华贷款的主要转贷行。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四、国际信贷(七)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世界银行集团(The WorldBankGroup)共包括五个成员组织:1、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23、(The InternationalBankforR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2、国际开发协会(The InternationalDevelopmentAssociation)、3、国际金融公司(The InternationalFinanceCooperation)、4、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The InternationalCentre forTheSettlementofInvestmentDispute)、5、多边投资担保机构(The MultilateralInvestmentAgency).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主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贷款利率

24、低于市场利率;国际开发协会专门向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无息贷款; 国际金融公司则负责向发展中国家的私营部门提供贷款或直接参股投资。这三个组织均为金融性机构,具体任务虽不尽相同,但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向成员国中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来帮助这些国家提高生产率以促进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是一个非金融性机构,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成员国创造一个良好的软投资环境,以更有效地吸引外资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其主要业务是为在发展中国家的外国投资者提供非商业性风险担保和投资促进性咨询服务。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也是一个非金融性机构,主要是通过调解和仲裁,为各国政府和外国投资者之间解决争端提供

25、方便,以鼓励更多的国际投资流向发展中成员国 。“国际开发协会”提供的无息长期贷款,每年收075手续费,还有10年还款宽限期,还款期可长至50年,通称为“软贷款”。由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提供的,用于经济情况尚好的国家的开发建设项目的有息长期贷款,又称之为“硬贷款”。世界银行(集团)还提供上述两部分相结合的混合贷款。 198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外资委、财政部、教育部、中国银行组成的政府代表团赴美国,与世界银行进行谈判,并与该行签订了我国与世界银行的第一个贷款协议,用于教育项目。当时虽然我们开始使用世界银行贷款,我们主要是对它的无息软贷款感兴趣,至少也要软贷款和硬贷款各占一半,对有息硬贷

26、款使用还有较多顾虑。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第一个项目的执行取得了重大成功。由于后续项目的准备比较充分,随后的教育项目也进行得很好,使近2000所高校的教学科研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早期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除教育外,主要用于港口、铁路、公路、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培养人才,改善投资环境,发展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最早的天津港和上海港的集装箱泊位、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都是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际金融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主要投资中国金融业以及帮助中小企业在内的本土私营部门和金融行业进行海外融资。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四、国际信贷(八)国际债券国际债券:外国债券、欧洲债券欧洲

27、美元(Eurodollar)指的是存放在美国以外的银行、不受美国政府法令限制的美元存款或是从这些银行借到的美元贷款。由于这种境外存款、借贷业务开始于欧洲,因此称为欧洲美元。欧洲美元供应充裕、应用灵活,存放以及借贷不受任何国家外汇管理法令的限制,可为各国政府和大企业解决巨额资金的急需,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由于欧洲美元的流动性太强,不受约束,因而它也是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四、国际信贷(九)国际租赁国际租赁是商品信贷和金融信贷相结合,由出租人、承租人、供货人及金融界共同参与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出租人通过出租设备等向承租人提供信贷便利,而承租人则以定期

28、支付租金的形式取得设备的使用权,而供货人则向出租人提供货物买卖。其实质是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信贷的一种交易方式。国际租赁贸易实质上是一种分期付款的信贷方式。 1、融资租赁 2、经营租赁 3、维修租赁4、衡平租赁 5、回租租赁 6、综合性租赁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一、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概况(一)起步阶段(1979-1986)外商投资来源地主要是港澳地区,以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项目和宾馆、服务设施等第三产业项目居多。大部分投向广东、福建两省和其他沿海省市,内地吸收外资有限。(二)稳步发展阶段(1987-1991)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构有较大改善,对生产性项目和产品出口企业的投资大幅度

29、增加,旅游服务项目的比重降低较多,外商投资的领域和行业有所扩大,中国台湾厂商开始对大陆投资,并且投资额逐年增加。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一、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概况(三)持续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6)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广度和深度都取得重大突破。199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金额首次取代对外借款成为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首要来源。(四)调整阶段(1997-2000)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引资工作遭遇极为严峻的挑战。这一阶段,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速明显放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一、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概况(五)恢复快速增长阶段(200

30、1-2006)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承诺逐步开放服务市场,我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歧视性限制和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松,外国直接投资在这一阶段出现快速增长。服务业逐渐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热点领域,特别是金融业(银行、证券、保险)。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一、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概况(六)注重引资质量和内外资统一阶段(20062010)一系列涉外法规的出台对优化投资环境、规范外资行为、提高外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内外资政策趋于一致,终结了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目的在于提高吸引外资的质量,解决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高技术、环保型的产业仍有优惠;现代农业、现代服

31、务业、高端制造环节、基础设施等领域都录入了外商投资企业产业指导目录的鼓励目录中;更强调引资战略要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相配合;提出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拓展吸收外资渠道,鼓励外商通过并购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一、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概况(七)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利用外资阶段(2010年至今)2012年予以实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目的是向外资开放更多领域。(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2)促进制造业改造提升。(3)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4)促进服务业发展。(5)促进及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一、中国利用外国直接

32、投资概况(八)中国近年来吸引FDI的趋势:1、中国外商投资呈现独资化倾向。2、制造业吸收外资的比重有所下降,服务业成为外资投资的新兴热点领域,金融领域吸收外资取得突破。同时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主要承接地。3、并购方式的投资继续增长,外资对中国许多行业的龙头企业屡屡发起并购,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4、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外资投资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一、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概况(七)中国近年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一些新变化:5、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地区总部。6、跨国公司从本土化经营到全球化运作,从本土化生产到本土化研发。7、竞争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从有形资产的较

33、量到无形资产的博弈:专利保护、知识产权许可费成为跨国公司角逐中国市场的新武器。8、跨国公司之间从竞争走向“竞合”,在某些领域和项目开展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外包与服务外包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外包的范围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蓝领外包”和“白领外包”。“蓝领外包”指产品制造过程外包。“白领外包”亦称“服务外包”,是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服务外包包括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商业流程外包),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KPO(Knowl

34、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知识流程外包)。三者统称为服务外包业。目前,服务外包广泛应用于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服务附加值明显增大。根据美国邓百氏公司的调查,全球的企业外包领域中扩张最快速的是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媒体公关管理、客户服务、市场营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遍存在及广泛应用,服务外包得到蓬勃发展。从美国到英国,从欧洲到亚洲,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都把自已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公司的核心能力上而将其余业务交给外部专业公司,服务外包成为“发达经济中不断成

35、长的现象。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中心发展迅速,如微软、IBM、摩托罗拉、西门子、北电网络、杜邦、通用电器、通用汽车、大众汽车、宝洁、本田、日立等,根据其全球经营战略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全国现有的外商投资研发中心从地域分布看,主要分布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外商投资集中的地方。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替代关系论1、蒙代尔的相互替代模型认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生产函数相同的前提下,一国对另一

36、国的直接投资,可以缩小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扩大对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形成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蒙代尔是依据标准的国际贸易模型,从静态角度研究投资与贸易二者的相互关系的,其认为:对外贸易的障碍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动,而国际资本流动的障碍会产生对外贸易,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替代关系论2、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认为,一般来说对外直接投资不会产生对母国产品出口的替代效应,但如果这种投资发生得过早,就有可能替代母国的出口。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情况下,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

37、度的提高,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贸易的替代影响将越来越明显。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关系的互补关系论1、佩瓦斯和史密兹与20世纪70年代初就指出,国际直接投资能够提高东道国出口产品的效率,可以刺激东道国的进口;同时,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带动投资母国产品的出口,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2、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1978年,日本一桥大学的小岛清教授以比较优势的原则为标准,提出了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的

38、理论。他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要建立在各国的比较优势、进而各国比较利润率的基础上。根据这一理论,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从其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样可以扩大两个投资伙伴国的比较成本差距,为两国间大规模地贸易往来创造条件。因此,国际直接投资不再是对国际贸易的简单替代,而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互补或促进关系。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3、马库森和斯文森的互补关系模型如果贸易要素和非贸易要素是合作的,则商品贸易和要素贸易就会表现为一种互补的关系,两国之间的要素贸易(即投资)反而会增加两国之间的商品贸易量。他们还进一步考察了技术差

39、异、对生产征税、垄断、外部规模经济和要素市场扭曲等导致互补关系的五种因素。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其他研究成果:Bhagwati(1987)、 Dinopoulos(1986) 提出了补偿投资模型,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贸易和投资的关系。补偿投资描述的是贸易与投资之间的一种跨时期关系。从一个时期的利润最大化角度来看,厂商的对外投资虽然会带来损失,但投资本身会减少东道国政府在下一个时期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所带来的损失。他们认为,贸易和投资的关系不仅取决于要素价格差异等经济因素及现实中的贸易障碍,在存在贸易保护威胁时,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也会产

40、生贸易和投资之间的替代和互补。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其他研究成果:Patrie根据投资动机的不同,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三类:市场导向型投资、生产导向型投资、贸易促进型投资。其中只有市场导向型投资容易成为贸易的替代,而生产导向型投资和贸易促进型投资则一般可以增加投资国和受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其他研究成果:WTO(1997)指出,东道国的政策差异会对直接投资产生影响,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可以吸引更多的能够扩大投资国和受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总量的直接投资,而奉行保守政策

41、的国家中,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具有较高的替代性。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其他研究成果:在纵向一体化条件下,贸易和投资的关系表现为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中间产品出口和进口。要素禀赋差异越大,这种进出口的规模越大,跨国公司在投资和贸易中的作用也越大。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投资与贸易。另一方面,横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理论结合在一起,比较成功地解释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之间投资和贸易同时增长的现象。探析外资企业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1995年至2004年这1

42、0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从2808.64亿美元上升到11547.92亿美元,10年的时间年对外贸易额净增8739亿美元,占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增量的28%,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占中国经济中的份额从1995年的40%上升到70%,中国经济发展对外部市场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超过了以贸易立国的日本和韩国,也超过了与中国经济规模相当的其他经济体。实现上述转变过程中,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速度和结构,也关系到与这种发展模式相关的贸易效益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从1995年中国的贸易结构看,出口偏重于

43、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偏重于中、高技术产品。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出口结构大幅度向中、高技术产品倾斜。尽管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总出口的近1/4,但其份额已显著降低;高技术产品则与此形成了完全相反的趋势,在总出口中的比重比1995年增加了18个百分点,取代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中国出口的主导性产品。在进口方面,初级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比重扩大,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中等技术产品的份额下降,其中中等技术产品下降幅度最大。这与中等技术产品出口份额提高形成对比。这突出说明了什么?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逐渐对外资开放制造业以来,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规模不断扩大,作用日益显著。1995年

44、外资在中国固定资本形成中占比15%,销售额占比17%,工业增加值占比15%;到2004年外资在中国固定资本形成中的比重提高到了21%,销售额比重提高到了31%,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8%。外资在总量增加的同时,不断向产业的纵深方向挺进,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产业向中、高技术产业深入,继而导致中国贸易结构同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外资企业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一)增长速度1.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内资企业。1995年至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分别增长了3.25倍和2.98倍,年增长率分别为16.6%和17.4%。其中外资企业占进口增量的61%和出口增量的66%,年增长率分别为20%和24.

45、6%,比同期内资企业的进出口年增长率高出5.3和13.9个百分点。请思考: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外贸 增长率的差异源于哪些方面?第一,基数差异。第二,满足国外市场准入标准的能力差异。第三,国际生产网络的作用。外资企业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一)增长速度2.外资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高于其进口增长速度,而内资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10.7%)低于其进口增长速度(14.7%)。外资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高于进口增长速度可能与所选取的时间段有关,同时也与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地企业建立的产业链有关,还与中国政府出口增长激励型的政策相关。外资企业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二)结构1.外资企业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份额不断上升

46、。表11995年-2004年外资企业进出口占中国各类别产品进出口的份额(%)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1995年外资企业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是31.5%和47.7%,2004年提高到了57.8%和57.1%,均超过了中国总进口和出口的一半。从1995-2004这十年来看,外资在中国进出口产品中所占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出外资已经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主导了中国的贸易结构。此外,可以明显看出,没有外资企业的出口,中国出口结构在短短10年中迅速向高技术产品的转移是不可能的。外资企业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二)结构2.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出口结构的变化。 表2 中国分企业出口贸易结构(%) 资料来源

47、:中国海关统计。外资企业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三)效益1.贸易差额表3 中国对外贸易差额(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外资企业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三)效益1.贸易差额第一,从绝对额看,1995-2004年这10年中国贸易顺差从167亿美元扩大到320亿美元,净增153亿美元,年均增长7.5%,大大低于同期进出口增长速度。第二,贸易差额的企业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三,大类产品贸易差额的格局基本未变,但不同企业对贸易差额的贡献有了较大变化。1995年中国初级产品、中等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呈现贸易逆差,而劳动密集型产品、低技术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呈现顺差,10年后这种格局没有改变。19

48、95年内资企业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其顺差的77%),其次是低技术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其逆差产品项是中等和高等技术产品,两者产生的贸易逆差额相当;同年外资企业除劳动密集型产品外其他类别的产品全部呈现逆差,逆差主要源自中等技术产品(占其全部逆差的60%)。2004年内资企业中等技术产品实现小额贸易顺差,高技术产品依然呈逆差,但最主要的逆差项是初级产品,占内资所产生的贸易逆差的72%,高技术产品逆差占28%;外资企业最重要的变化是资源密集型产品、低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实现了贸易顺差,但中等技术产品和初级产品的逆差扩大,特别是初级产品的逆差增长较快,年均增长17%,但在逆

49、差总额中中等技术产品逆差占比较大,为66%,初级产品占34%上述对比发现,第一,10年前外资企业对中国的贸易收支起着恶化的作用,10年后它对中国的贸易收支顺差起着改善的作用,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生产和出口能力越来越强,外资对中国贸易收支的改善作用也越发显著。与此同时,内资企业创造贸易盈余的能力下降。第二,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10年前如此,10年后依然如此。内资企业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上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外资企业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速度比同期内资企业高9个百分点,说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资大都是出口导向型的。第三,在资本品方面,外资企业贸易逆差的规模和增长幅度大大超过

50、了内资企业,这说明,在这类产品上,外资企业对母国或其他外国依赖较大,与中国国内企业的关联程度不高。第四,与10年前不同,目前中国可供出口的自然资源已经不足,不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都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初级原料,这将成为未来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外资企业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三)效益2.工业增加值。10年来外资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以及结构的改善作用已不容质疑,但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仍然是一个有待考察和论证的问题一些国际组织以及贸易专家的研究表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制成品出口,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所获得的成功不能按表面价值来衡量,理由是发展中国家

51、在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中依然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劳动,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的扩张并没有伴随着收入和附加值增长。作为最大的外向型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情况如何?2004年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0年前的21%上升到了35.9%,同期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6%上升到了40%,这表明中国经济迅速国际化的步伐与其工业化的深化几乎是同步的,在这个过程中外资企业的作用逐渐显现。从趋势看,从1995年到2001年,中国外资企业制造业增加值与出口之比从62已经上升到78,但从2002年开始该比值逐年下降,到2004年已降至10年来的最低点。这与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增强了中国

52、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能力并激发了其出口潜力有直接的联系,而不是由于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出现了大的下降。事实上,在外资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如电子产业,国内增加值所占份额正在加大。事实:19952004年外资企业制造业增加值与出口之比的平均值为66,而民族企业该项数值为207,这说明了什么根本问题?外资企业出口产品中进口含量非常之高!结论外国直接投资帮助中国创造了新的贸易优势,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破了中国现阶段要素禀赋的制约,提高了传统优势部门的效率。对外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大规模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以及与之相伴的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和管理,加快进入了投资驱动增长阶段的步伐。在这一阶段,竞争力并不主要表

53、现在某种要素的相对价格上,而表现在生产标准化产品的效率上。目前中国的贸易竞争力既来自某些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也来自投资增加,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两者的结合使中国在某些标准化的大宗制成品的生产上享有独一无二的成本和效率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的加工厂。结论二是帮助建立了中国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产业的多元化格局。中国传统的出口优势集中在服装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部门,但这些部门的出口增长潜力是受到严重制约的。从国际市场看,这些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低,市场增长缓慢;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国际市场的供应能力迅速增加,竞争加剧;发达国家保护主义日趋严重,对来自中国的

54、产品甚至采取了更加歧视性的贸易政策。因此,培育更多的出口产业是中国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的保障,而实现这样的突破首先靠的是外国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帮助建立和培育了更多中国原本不具备大规模出口能力的部门,比如信息技术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使这些部门在短时间内具备了接入国际供应链的能力,扩大了这些部门低工资就业规模和出口规模。尽管中国在这些部门的作用仍然定位在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和测试等,但这些毕竟是国际贸易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产品,也是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壁垒最小的产品。这些非传统的出口部门的迅速扩张开辟了中国低技能劳动力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的新通道,有效缓解了传统劳动密集型部门(纺织服装等)扩

55、大出口的压力,保障了中国出口的持续发展。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转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动机经过了四个阶段:追求一般资源(主要是廉价劳动力)追求市场份额 追求效率和利润追求战略资源(如专利、品牌、高级人才、稀缺能源)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案例:评析联合利华在中国的投资战略1990年,由联合利华与上海日化开发公司、上海日化二厂组成的上海旁氏有限公司成立,生产针对中国女性皮肤特点的皮肤护理产品,品牌包括“旁氏”、“凡士林”、“梨”牌。1993年,由联合利华和上海日化开发公司、上海合成洗涤剂厂合资组建的上海联合利华有限公司成立,生产和销售洗涤产品。同年,

56、由联合利华和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共同合资创建的广东立顿食品有限公司成立,生产“立顿”牌红茶、“茗闲情”牌茶包。1994年,上海联合利华有限公司开始生产“奥妙”洗衣粉;由联合利华和上海牙膏厂共同投资组建的上海联合利华牙膏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产“中华”、“美加净”、“洁诺”、“皓清”牌牙膏。同年,由联合利华和群星公司共同创办的合资企业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生产和路雪冰淇淋,品牌有:可爱多、梦龙、百乐宝等,并于1996年在太仓市建成第二家工厂。1996年,控股公司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成立。联合利华收购夏士莲公司,并于1997年底顺利地将所有生产从新加坡转移到上海进行,生产适应中国女性皮

57、肤的“夏士莲”护肤产品。1998年,独资的联合利华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联合利华高层1998年与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领导沟通,借此机会表达联合利华在华长期投资的信心,同年,联合利华两位总裁同时访问中国。联合利华通过一系列举措完成既定的公关目标。1999年,联合利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由联合利华与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分别占77%和23%的股份。为实现公司在中国长期发展的承诺,联合利华投资1.66亿元人民币,于2001年2月在上海成立了其全球第六个研发中心联合利华中国研究发展中心,该中心拥有150名中国科技人员,着重产品配方的研究,并注重将中国传统科学所倡导的天然成分引入联合利华

58、的产品中,以使联合利华的产品更适合中国消费者。2002年11月,联合利华又在上海成立了全球采购中心,它的成立,为众多的中国原材料供应商提供了产品出口联合利华其他海外公司的更多机会。2003年12月,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经上海市政府的审核,被正式认定为中国地区总部。联合利华在中国投资的经营策略1、开展高层政府公关,赢得官方认同。2、收购中国民族品牌,加快实现品牌本土化,赢得公众认同。3、顺应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做出了提升中国市场地位的一系列动作。第三节 借用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 的主要影响一、中国借用外资的基本情况 1992以前,对外借款是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现在仍然是中国利用外资的重要

59、形式。我国的外债偿债率指标远低于国际安全标准,动态规模也在合理的警戒线标准之内。我国对外借款规模是安全的。中国政府利用对外借款区域分布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中国各地区国际金融开放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西部地区对国际金融的依存程度。第三节 借用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影响一、中国借用外资的基本情况 外债偿债率是指本年度还本付息额与商品劳务出口收汇总额之比。有人称之为危险线,若借款国刚达到或低于此标准,则说明其还债能力存在问题,不能再向其提供贷款。此外,由于贷款国务笔债务的利率、期限等条件不同,实际还本付息额年年不同,使一些借款国年度之间的偿债率变化较大,偿债率也并非惟一的依据,还要参考外汇储备与进口额的比率以及借款国对外债务余额与出口收汇的比率等标准。偿债率是一个临界线,超过2025的偿债率,是偿债能力有问题的信号,如果超过还债能力仍过度借入,就有可能到期不能偿还或违约,影响借款国的国家信誉。 偿债率=本年度外债还本付息额/本年度商品劳务出口收汇额100 第三节 借用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 的主要影响二、借用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一)借用外资带动中国的贸易进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利用了日本能源贷款、日本海外协力基金、日本商品贷款等外资支持了我国的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并且利用IMF的贷款平衡了我国外汇的逆差。充分发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