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1页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2页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3页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4页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阅读与练习第一单元(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 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 的爱国情感。2. “古人”“来者”指的是_。“独”字表现了作者_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 的感情基调。(二)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从月亮在

2、海上升起,勾起两地相思之苦,竟夕难眠,又觉得还是只有在 中才能相见,描绘出了深深的怀远之情。找出其中以月喻人的至理名言 ,并作赏析: 2. 这首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三)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

3、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起来回味无穷。3. 为什么说诗的尾联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四)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 写出这首诗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作简要分析,并指其作用。 2. 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 (五)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

4、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1. 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在长安眺望终南山积雪景象,并从中预感到了什么? 2.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所作。唐代应试诗限定写五言六言句的排律,共十二句,但祖咏作了四句就交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做完,他回答说“意尽”。这首诗是不是“意尽”于言内了呢?试作分析。 (六)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1. 结合诗的内容,分析第四句的作用,并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有人说,边塞诗中所反映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结合从军行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3. 王昌龄从军行写得好,出塞

5、诗也很出名,请写出出塞(其一)。 (七)塞下曲李益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1. 分别说出诗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并指出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阅读与练习(参考答案)(一)1.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2.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苍凉悲壮。(二)1.睡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升起圆圆的明月,“我”与远方的亲人同时看它升起。诗人将所念之人托出,两者紧密结合,道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三)这

6、首诗对于大家一定也不会陌生,我们从“推敲”的典故中就应知道。1.B(A项就标题设项,考查对“幽居”的理解;B项考查“少邻并”三字的意思;C项考查对“推敲”这一典故的了解;D项考查“幽期”“不负言”,都属于语句的理解层次。应选项为,B项的关键字是“少”,应该读“sho”,而不是“sho”。意思是“不多”,解说成“自小”是不对的。)2.C(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应选项为C。第一联是描写李凝幽居住的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无人家居住,突出写了“幽”字,暗示了李凝隐者的身份,因而正确,这一句是从语言的运用上说。B项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是

7、作者抓住这一瞬即逝的现象,刻画环境之“幽静”,的确是以响衬静,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句是从表达技巧上说。C项是从表达方式上说,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是正确的。但首联是描写幽居的环境,是写景而非抒情,尾联才点明了自己的志向,不负共同归隐的诺言,因而说“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不正确的。D项具有综合性,涉及诗的内容、人物心情、语言运用及阅读效果,作者在诗中只抒写了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一小事,这幽雅的住处,悠闲自得的情趣,是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感情无跌宕,注重炼字,所以读来回味无穷,因而正确。)3.尾联是抒情,点出全篇主旨。诗人面对友人幽居周围的幽美迷人景色,对隐逸

8、生活无比神往。他在心里说,我暂且离去,不久当会重来,一定不负共同归隐的相约。(简要分析出尾联的含义即可。)(四)【评析】: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工整的对句写景:野旷、天低、江清、月近。诗人抓住建德江畔景色的特点,写出它的自然之美,并以移情手法写“月近人”,写出自然景物的移情之美,又运用以实衬虚的手法,以清新之景衬羁旅之愁,使情物化。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1.移舟泊烟渚。此句点题兼写环境。“移舟”点出江行,“泊”字点出题

9、面上的“宿”字,而“烟渚”二字,既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逗引出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又为下面抒写羁旅客愁作了铺垫。2.“新”内涵丰富。一方面,它明说“日暮”引发了“新”的客愁,即“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出自诗经君子于役),而自己无归之愁;另一方面又暗示了“新愁”之外,自己心中还有许多旧忧。(五)【韵译】: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1.从中预感到城中日暮,将更加寒冷逼人。2.参考:咀嚼这首诗,确实写足写尽了题意,却含不尽之意在言外。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将终南山与长安相比,以山上积雪浮荡云端、林表霁色明亮的

10、美景,与城中暮色昏暗、寒气凛冽的景象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难道不是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厌恶混浊的官场和冷漠的世情,从而倾心向往高洁明丽的大自然吗?(六)1.第四句从第三者的客观描述转为第一人称的主观吐露。“独上”者的黄昏所思、海风中所感、笛声中所触的内心世界,便都有了明确的指向:久戍思乡。可见第四句是直接抒情的点睛之笔。这首诗描写戍边将士的心理活动,传达出久戍盼归、思乡怀亲的真挚感情。2.诗歌前三句借征人的所见、所感、所闻刻画其怀乡思亲的情感,最后一句写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诗人运用曲笔,把征人思亲和思妇念远巧妙融合,却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

11、胡马度阴山。(七)1.在这首诗中,诗人连用四个典故:诗歌一、二句运用了汊代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和定远侯班超的典故。(注) 马援曾表示;“为保卫国家,甘愿马革裹尸而还”;班超也曾言;“为了国家的安定,大丈夫死而不惧,又何必生还关内呢?”第三句运用了战国时代,晋国大败秦国,使其全军覆没,只轮不归的典故,表现了唐军将士全歼来犯之敌的必胜信念。“只轮”应是借代战车,整句的意思是,不要乘着自己的战车归附胡人。海窟:本义为大海,这里指瀚海即西北塞外胡族的栖息地。第四句运用了唐代著名将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薛仁贵在与九姓突厥在天山作战时,连发三箭,射杀三人,使得敌人下马降服。当时军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

12、,战士长歌人汉关。”抒写了唐军将士守卫边疆、以身许国、为国建功的豪情壮志。2.此诗成功地运用四个典故,一句一典,有的正用,有的反说,处处紧扣边关战地,将典故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收到了语言简练、形象丰富的艺术效果;诗中“惟愿”、“何须”、“莫遣”、“仍留”等关联词语,掷地有声,确切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使高昂的情致流注全诗。王维观猎赏析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诗题一作猎骑。从诗篇遒劲有力的风格看,当是王维前期作品。诗的内容不过是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却写得激情洋溢,豪兴遄飞。至于其艺术手法,几令清人沈德

13、潜叹为观止:“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唐诗别裁)诗开篇就是“风劲角弓鸣”,未及写人,先全力写其影响:风呼,弦鸣。风声与角弓(用角装饰的硬弓)声彼此相应:风之劲由弦的震响听出;弦鸣声则因风而益振。“角弓鸣”三字已带出“猎”意,能使人去想象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射猎场面。劲风中射猎,该具备何等手眼!这又唤起读者对猎手的悬念。待声势俱足,才推出射猎主角来:“将军猎渭城”。将军的出现,恰合读者的期待。这发端的一笔,胜人处全在突兀,能先声夺人,“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方东树)。两句“若倒转便是凡笔”(沈德潜)。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时

14、平原草枯,积雪已消,冬末的萧条中略带一丝儿春意。“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绝无滞碍,颔联体物极为精细。三句不言鹰眼“锐”而言眼“疾”,意味猎物很快被发现,紧接以“马蹄轻”三字则见猎骑迅速追踪而至。“疾”“轻”下字俱妙。两句使人联想到鲍照写猎名句:“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但这里发现猎物进而追击的意思是明写在纸上的,而王维却将同一层意思隐然句下,使人寻想,便觉诗味隽永。三四句初读似各表一意,对仗铢两悉称;细绎方觉意脉相承,实属“流水对”。如此精妙的对句,实不多见。以上写出猎,只就“角弓鸣”、“鹰眼疾”、“马蹄轻”三个细

15、节点染,不写猎获的场面。一则由于猎获之意见于言外;二则射猎之乐趣,远非实际功利所可计量,只就猎骑英姿与影响写来自佳。颈联紧接“马蹄轻”而来,意思却转折到罢猎还归。虽转折而与上文意脉不断,自然流走。“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两地相隔七十余里。此二地名俱见汉书,诗人兴会所至,一时汇集,典雅有味,原不必指实。言“忽过”,言“还归”,则见返营驰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细柳营”本是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用来就多一重意味,似谓诗中狩猎的主人公亦具名将之风度,与其前面射猎时意气风发、飒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这两句连上两句,既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又真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

16、觉和喜悦心情。写到猎归,诗意本尽。尾联却更以写景作结,但它所写非营地景色,而是遥遥“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此景遥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应,而且适成对照:当初是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写景俱是表情,于景的变化中见情的消长,堪称妙笔。七句语有出典,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校猎时,于云表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此言“射雕处”,有暗示将军的膂力强、箭法高之意。诗的这一结尾遥曳生姿,饶有余味。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

17、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至如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积雨辋川庄作(1)作者: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3)与人争席(4)罢,海鸥何事更相疑(5)。【注释】1.诗题一作秋归辋川庄作。2.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本指已经开垦了

18、一年的田。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季开花,朝开暮落,故又称朝槿。3.野老:自称。4.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庄子杂篇寓言载:阳子居(杨朱)初到旅舍,面露骄矜之色,旅舍主人对他很恭敬,其他客人也纷纷为他让座。后来老子教他去掉矜持,他再到旅舍,就显得很随和,人们也就不再给他让座,而和他争席而坐,相处就很随便了。5.海鸥: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好鸥,每日与鸥鸟游玩,数以百计的鸥鸟聚集在他身边。有一天,他的父亲叫他捉鸥鸟。第二天他来到海边,鸥鸟就盘旋不下了,因为他有了机心。此处以海鸥比喻淳朴而无机心的农民。此诗写田园生活情趣。前四句写景色,细腻传神。因积雨日久,无风而且湿润,故炊烟上升迟缓

19、。水田广漠而白鹭翩翩,夏木成阴而黄鹂宛啭,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视象,有听觉,有面有点,相映成趣。据唐李肇国史补,三四句是取李嘉佑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成句。但明人胡应麟诗薮则认为王早于李,当是李袭王句。考二人大约同时,谁袭谁诗实难断定。但加漠漠、阴阴二词于前,确实精彩传神。清人胡以梅说雨后之景,用叠字独能句圆神旺(唐诗贯珠)。后四句写生活情趣。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五六两句即此写照。七八句写文士与田夫相处,总在疑与不疑之间,正见得人有雅俗,趣分高下,固非无间也。【附:练习题】1、诗歌中的那些词句最工整(对偶)?答:“中”与“下”,“观”与“折”

20、,“朝槿”与“露葵”。2、清人沈德潜说: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二字,去上二字,乃死句也。怎样领会他说的“妙”与“死句”的含义?答:“漠漠”、“阴阴”写出“水田”与“夏目”的情状。“漠漠”形容水田薄雾蒙蒙,在这样的氛围里“飞白鹭”景色才美;“阴阴”形容夏天树林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黄鹂的色彩才显得悦目,声音才显得动听。王维诗四首二.学习目标:1、了解王维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2、品味诗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3、送别诗中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4、王维诗歌中蕴含的佛理。学习要点:一、关于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据记载

21、,王维九岁就能写诗。像那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王维精通音乐,擅长草书和隶书,绘画的成就尤其突出,以致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歌创作,就是以这种全面的艺术修养为基础的。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他的诗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早年那种意气风发的诗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融合画意、诗情和禅理的山水诗。这种小诗像一幅画,诗情清淡,却又蕴涵着不可捉摸的禅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

22、起时”抒发主人公完全跳出了名缰利锁的磁场,内心有一种以安全感为地基的从容不迫,从而能进入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不带任何功利的审美目光,自得其乐地去发现极其平凡、有时旁人发现不了的自然美。他这类诗成就极高,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二、王维和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影响追随者韦应物、柳宗元。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因此也称王孟诗派。这些诗人用开阔的胸怀,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来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农民的安居乐业和时代精神的

23、开朗乐观。最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是王维。三、作品研读(一)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译文下了好久的雨,空寂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上升,农妇蒸了藜菜,煮好黍饭,送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吃。雨后迷茫的水田上飞着白鹭,浓荫的树丛中黄鹂鸟婉转鸣叫。我素喜习静,早上去看木槿花,又在松树下准备斋食,去采摘带露水的嫩葵叶。我已经与世无争了,谁又何必再对我起疑心呢?王维山水田园诗特点1诗中有画分析这首诗的颔联“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此诗写辋川之夏景,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

24、鹂”一联,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于白鹭描绘其飞行,而黄鹂则直说其啼鸣。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正可谓“诗中有画”。(二)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山水田园诗特点2以禅入诗分析这首诗中蕴含的禅意:描写辛夷花开,尽管很美,但由于生长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这里与尘世的喧嚣恰恰相反,只有一片自然的静寂,所以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自开自落,没有生的喜悦,亦无死的悲哀,全然没有那种“花开易见落难寻”的苦楚,而是清幽深隐,含着空漠淡远的禅心。

25、“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些妙诠。在王维的山水诗中,是空静澄明的,没有“人生如梦”的喟叹,也没有“物是人非”的凄凉,更没有“因果报应”的表露。这是一种纯粹的“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种对世界、人生在深层次上认知后的平和心境,忘我忘情。勾勒出的是一个迷迷蒙蒙不可捉摸、虚无缥缈的意境。王维以禅入诗,以山林胜景为客观描写对象,表现出诗人孤寂爱静的性格特点,同时,在禅与诗的结合中,营造出了独特的艺术意境,充分体现了清淡空灵的风格,另外又因王维是画家,结合绘画技巧入诗,从而使这类山水诗达到了艺术的极致。(三)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

26、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分析王维送别诗的景物描写与表达情感的关系借景抒情时值春光无限、桃红柳绿之际,大江两岸春光明媚,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惜别之情,正如眼前所见的一派春光,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诗人巧设比喻,以有形可感的春色来比喻无形的相思,且境界辽阔,这是以景喻情。对比分析渭城曲,找其借景抒情的异同点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前二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主要写“朝雨”和“柳”两种景物。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暗含依依不舍之意。路上行人和车

27、辆扬起的微尘被“朝雨”沾湿,“客舍”和柳枝在“朝雨”的浸润下显得格外清新,就在这样的背景中与友人劝酒惜别。这是以景衬情。(四)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体会诗歌中气氛急缓的变化,领悟对比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自读诗歌后的资料信息对诗歌的分析。体会诗歌起承转合的节奏变化。提问:诗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于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此诗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狩猎时风劲鹰疾,气氛相当之紧张;猎后风定云平,猎手们心满意足,踌躇满志。写景都是为了表达情感,在景物的变化中见出感情的消长变化,显得摇曳生姿,韵味十足。四、总结“诗佛”王维在盛唐时期

28、以开阔的胸怀,细腻的情感对山水田园进行吟咏,对自然景物加以赞美,为后代留下了诸多美妙的诗篇。他把自己对于绘画色彩的领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寓于山水田园诗中,形成了两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诗中有画、以禅入诗,让读者既有对想象中美景的向往,又有对人生的深层次哲学思考。同时,他的送别诗也发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把离别时的情感映衬得更加浓厚。王维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恬静的诗篇,然而他的一生却并非如诗歌般表现得那么恬静安然,我们期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王维的散文,研究一下王维痛苦挣扎的一生。【模拟试题】江苏秦葆一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

29、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阅读训练】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答: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答: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答:【试题答案】1、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只要能扣住“凄清寂寞”就行)2、以动写静,反衬3、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结合注释“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李白诗四首二.学习目标:1、通过介绍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2、通过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了解李白诗歌落想天外的浪漫主义风格。3、通过其他三首诗歌了解李白不同内容诗

30、歌的不同特点以及艺术风格。4、通过这四首诗歌体会李白豪放飘逸而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学习要点:一、李白的生平1、读书时期25岁以前通读百家习剑任侠求仙访道思想复杂2、第一次漫游2542辞亲远游酒隐安陆十年活动名动京师3、长安三年4245应昭入京供奉翰林得罪权贵自请放还4、第二次漫游4555客居梁园喜逢高杜漫游寻仙忧心国事5、战乱时期5562避居庐山流放夜郎奉节遇赦病卒当涂四川江油县青莲乡,虽然只是个小地方,但却是一代大诗人李白的故里。一代诗仙就从这里起步,以隐隐雷声的脚步闯进诗坛,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他从开始懂事的时候起就呼吸着这青山绿水的芬芳。他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31、”,这种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美,应当说就是这蜀江水碧山青的自然风光熏陶出来的。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六甲泛指道教典籍,百家则泛指各派的学说。四川一直是道教最活跃的地方,李白对道教熟悉是很自然的。再者,道教尊庄子为真人,而庄子最超绝的地方,就是站在九天绝顶来看人间,用超然物外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欢哀苦乐。李白所以有那种气概,固然是由于他站在盛唐这座历史的高峰上,有条件看得远,更由于庄子的哲学思想给了他冲开一切束缚的胆识,使他敢于昂头去观照宇宙,把视野扩张到最大限度。他虽然也熟悉儒家典籍,但向往的却是“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而根本不屑于做儒家的信徒。二十四岁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

32、行”。开始了他向诗坛的进军。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几乎游遍了黄河中下游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各个地区。在当时,且不说旅游主要靠步行,就是骑马,乘船,坐牛车,要走遍这么广大的地域,至少在精神上,他每时每刻都在奔波。李白不仅到过许多地方,见多识广,而且人生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当过隐士,在山林里与朋友酣饮纵酒,养了无数的驯鸟。他曾当过道士,一门心思采药炼丹,求仙得道,以为真的能够白日飞升,他精于骑术,擅长射箭、击剑,以游侠自命,身上老是带着一把短剑。他曾经受到朝廷的征聘,有过皇帝召见,亲自下车迎接的殊荣,由一个普通百姓一跃成为翰林学士,在安史之乱中他曾投笔从戎,以东晋著名的宰相谢安自

33、命,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也因此而意想不到地卷入政治斗争,被关进了监狱,成了囚犯,被判处永远流放夜郎,遇赦免后,年纪已六十他还赶到今天的南京,准备去参加平定安史之乱的军队,总之,他一生的经历大起大落,充满了荣光和艰险。他打过交道的人,上自唐玄宗,杨贵妃,朝廷各级官员,下至监狱里的牢头,和尚,道士和最底层的农夫农妇。他熟悉各个阶层,各个身份和各种职业的人,把这五光十色的生活都收录在他的诗里。这里埋葬着李白(当涂李白墓),埋葬着中国的诗魂,这颗永不降低身份,永不安于现状,永不停止追求的巨星,终于在安徽当涂这里陨落了。而据传说,他是从采石矶这里的捉月台为捉到月亮跳入长江而死的。我们宁愿相信这美丽

34、的传说。他乘着酒兴,要把发光的生命交于浩阔的长江,站在这捉月台上,以诗人的天真和狂放,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次追求。于是他化成了皎皎的明月,滚滚的波涛,永远在中华大地上照耀着,奔流着。二、李白的思想和性格思想:李白的思想是杂家(儒家、道家、纵横家),以道家为主。性格:热爱自由,向往自然,傲岸不羁三、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蔑视权要富贵,宣泄愤懑抗争“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二)抒发理想抱负,张扬自我个性“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三)歌颂壮丽河山,表现热爱自然“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四)关心国家命运,

35、同情人民疾苦丁都护歌四、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是李白对其诗歌雄奇豪放的自我描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则是杜甫对李白诗歌风格及艺术魅力的高度评价。浪漫主义发展流程:神话屈原(庄子)李白李贺(梦境)苏轼(幻想夸张)陆游(梦境)辛弃疾高启龚自珍郭沫若。强烈的浪漫主义是李白诗歌最突出的风格,浪漫主义有以下三个特征:1、不重视如实地描绘现实,侧重于对理想世界的追求。2、侧重于描写大自然的奇景和以幻想出现的人物,带有浓厚的虚构和幻想色彩。3、偏重于抒发强烈的主观情感。这些特征在李白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反映。(一)浓厚的主观色彩李白

36、诗歌个性鲜明,感情强烈,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非凡的艺术形象。他的每一首诗作都能让人感觉到诗人的形象在其中,“我”字的频频出现,处处留下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某些诗抒发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二)丰富奇特的想象广泛采用夸张、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又借助幻想或神仙传说构成浪漫主义雄奇的艺术境界。夸张、比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幻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俱怀逸兴壮思飞

37、,欲上青天揽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三)清新明快的语言李白诗歌主导风格是豪放飘逸,同时又有清新明快的一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朝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再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他写有大量的乐府诗,几乎占全部诗歌的四分之一,是唐代写乐府诗最多的诗人。他最擅长的七言歌行,其渊源本起自乐府;而用为唐代乐府的绝句也正是李白所运用自如的。这一切都说明李白的诗具有接近于歌谣的特点。“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乐府古题长干行)(四)豪放飘逸的风格五、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李白诗歌是继承屈原之后我国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起着继往

38、开来的作用。2、李白以其诗歌创作理论和实践扫清了六朝的形式主义诗风。3、李白通过学习乐府民歌和建安以来优秀诗人的艺术技巧。使古典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韩愈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六、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介绍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二)解题梦游:说

39、明内容的虚实。天姥:所梦内容。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的情绪决定。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三)正音、辨字、诵读全诗。思考:全诗按何顺序进行?后人评说这是一首“游仙诗”,文中有何体现?作者的梦境象征什么?体现了他的什么性格?(四)文本分析(一)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思考:1、为何从“瀛洲”谈起?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把神山和天姥山并提,起陪衬作用,表现天姥山的神奇色彩,使诗“神”的特色凸显而出。2、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是怎样体现的

40、?天姥山的特点:高大、巍峨先用天相比,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3、使用什么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写作手法:比较、衬托修辞手法:夸张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为幻想做好准备。(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思考:1、“飞”表现了什么追求?自由自在2、“照”和“送”写出什么?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三)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思考:1、为何提到“谢公”?人文景观,丰富内容,增添文学色彩。2、这段文字在全文起何作用?空间转移,时间推移,景象发

41、生变化,有声有色地进入梦境。(四)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思考:1、写出了怎样的一种景象?峰回路转,昏暗恍惚,山鸣水啸。2、含兮字句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何作用?楚辞句式,使节奏变化,增添浪漫主义色彩。(五)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思考:1、四短句的形式与内容有何联系?与前文有何联系?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的雄伟气势。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烘托后者,形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下文渲染了神奇的背景。2、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光辉灿烂,壮丽非凡。(六)霓为衣兮风为

42、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思考:1、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这里到了哪个阶段?仙人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2、这些描写在“意”上有何作用?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意奔驰。(七)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思考:写了什么事?有何作用?心惊梦醒,好梦不常。在梦境最高点悬崖勒马,急转直下。由幻想转到现实。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八)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思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由写梦转入写实,揭

43、示全诗的中心思想。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五)要点总结1、全诗脉络及主旨:入梦缘由(梦前)心驰神往游梦历程(梦中)迷离恍忽梦醒嗟叹(梦后)惆怅感怀主旨: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2、艺术特色(1)此诗奇谲而变幻莫测,运用夸张和神话,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历来被当作李白代表作之一。诗人抛开现实时空的牵制,任意驰骋想象。(2)诗的语言格调奔放,以七言为主,间用四、五、六、九言,句法错落有致,用韵变化多端,这正是李白狂放的个性和豪放飘逸诗风的完美结合,不愧是千古名篇。七、学习哭

44、晁卿衡(一)介绍写作背景:中日两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交往,到唐代形成了文化交流的高潮。晁衡是开元五年来中国的日本学生。他长期留居中国,结交了李白、王维等许多朋友。天宝十二年(753),晁衡返日探亲,途中遇大风,传言被溺死。李白作此诗哀悼他。而据考证,晁衡并没有遇难,而是随风漂至海南,辗转回到长安,继续任官。(二)分析鉴赏首句“日本晁卿辞帝都”以赋笔点出晁衡辞官返国。次句“征帆一片绕蓬壶”由眼前联想到晁衡旅行之遥远和艰险。“征帆一片”形象传神,在茫茫大海之上,行船恰如一片树叶一样漂浮在水面之上,可谓险象环生。此句联想景物,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明月不归沉碧海”以比喻手法写晁衡之遇难。明月,是

45、说晁衡高洁的人品如明月般皎洁。而晁衡之遇难,正如皓月沉于湛蓝的大海,所比自然贴切,带出末句无限惋惜和悲愁。末句“白云愁色满苍梧”抒发诗人的悲痛心情。晁衡遇难,在诗人眼中不仅是朋友们的悲痛,连天宇似乎也是愁眉不展:层层白茫茫的愁云笼罩在海上的苍梧山上,好似在悼念晁衡的仙去。此处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诗人自己之愁,将悲痛之情渲染得厚重蕴藉。(三)要点总结1、主旨:表现诗人失去好友后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别的真挚友情。2、抒情手法:(1)寄情于物。“明月不归”(2)拟人手法。“白云愁色”这样,景中有情,情中寓景,抒情手法巧妙含蓄。3、诗歌风格:全诗格调清新,想象丰富,含蓄而又飘逸。八、学习丁

46、都护歌(一)解题关于“丁都护歌”的来源,宋书乐志记载说,彭城内使徐逵之被鲁轨杀了,宋高祖(即宋武帝刘裕)派府内直督护丁旰去处理后事。徐逵之的妻子是宋高祖的长女,她叫丁旰到她的府阁下,亲自询问殡殓之事,每问一句,都叹息“丁督护!”语声很哀切。后人根据她的悲叹声进一步推衍成这支歌曲。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所保存的丁督护歌都是咏叹军旅生活的艰苦和思妇的哀怨的。(二)诗歌分析1、在诗中找出描写“纤夫”劳苦的句子。2、诗中哪些句子描写了“纤夫”们的心情?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纤夫们拖着船,唱着号子,歌声凄切哀怨,故口中唱,心中悲,泪水更是如雨一样零落不止。3、“万人凿磐石”二句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场面?这

47、二句又和诗中的哪句是照应的?给我们展示的是:磐石大且多,即使有万人之力拖曳也难以达至江边,的确是让人惊心动魄的场景。此句照应“拖船一何苦”,极言行役之艰巨。4、诗中哪一句是深化主题之笔?“君看石芒砀”二句由眼前所见联想到更远的将来,石芒砀,是指石头又大又多。这样的石头采之不尽,输之不竭,而纤夫之苦足以感伤千古,没有尽头。深化了诗歌主题。(三)小结:这首诗诗人运用乐府旧题,另创新意,通过写纤夫们夏日拖船之苦,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九、学习越女词(一)【赏析】越女词是李白在越地会稽一带所作。描写越女美丽的容貌和活泼的姿态。诗的题材和语言受到南朝民歌影响,风格清新活泼。“棹”、“入”二

48、词为入神之笔。“棹”指摇船的动作。摇船时还唱着歌,可见行船之轻松欢快;“入”是“笑”着划船钻入荷花里面,欲出不出,假装害羞,天真活泼之态,历历在目。(二)【要点总结】此诗风格清新自然,体现了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风。附:鉴赏探究练习讲解1、第一题命题意图:了解诗中神仙世界的描绘,理解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参考答案:诗中对神仙极乐世界的描写,包含两个层次:从“千岩万转路不定”至“水澹澹兮生烟”,写出了神仙世界的环境;从“列缺霹雳”至“仙之人兮列如麻”,写神仙自由自在、动人心魄的生活情态。诗人在梦中面对神仙世界的自由,联系现实世界的冷酷,在此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也是他对现实的暂时逃

49、避和超脱。2、第二题命题意图:掌握此诗中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景抒情的特色。参考答案:参见鉴赏要点总结。3、第三题命题意图:感悟李白诗歌语言清新的特色。参考答案:越女词五首(其三):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哭晁卿衡: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4、第四题命题意图:复习并认知李白诗善于用数字夸张来表情达意的效果。参考答案:这四句都用了夸张手法。“天台四万八千丈”,极言天台山之高,但如此之高仍对天姥山“欲倒东南倾”,衬出天姥山高耸之势。“金樽清酒斗十千”,极言所饮之酒名贵,一斗值十千钱。见出诗人怀才不遇,前途迷茫,不

50、惜用名贵之酒浇愁而愁思难消的痛苦心声。“白发三千丈”,极言愁思之深重。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之快,不知不觉已是白发丛生而功业难成,令人伤感不已。飞流直下三千尺:极言瀑布之高和奔腾直下的气势。【模拟试题】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虚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注雉雊(gu):野鸡鸣叫。式微: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阅读训练】1、从体裁上说,这是一首诗。作者王维是(时代)诗人,字,有文集。2、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共写了哪几幅图画,这几幅图画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诗

51、人怎样的人生追求?答:【鉴赏点拨】第一题的知识点关涉古代诗歌的类别,按格律分类有古风(古体诗)、格律诗(近体诗),按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等,所以从格律和字数看,渭川田家属于七言古体诗(七言古风)。王维,字摩诘,王维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维摩诘是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的人物,在佛世时代以在家身分奉持梵行的菩萨道行者,他也是象征大乘佛教兴起的关键人物。【试题答案】1、七言古体;盛唐或唐代;摩诘;王右丞集。2、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牛羊归巷、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前面写了那么多“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

52、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诗人借此以抒发自己归隐田园的心情。杜甫诗五首难点解析难点解析1律诗的基本章法是:四句为一层,前后共两层。试归纳本课各首诗前后两层的大意,体会杜甫诗章法的严密。透析:客至的前一层写诗人在村居寂寞中忽逢老友来访,表达了喜出望外之情;后一层写以家常酒菜待客的情景,表现诗人的诚朴率真和两人友谊之深。旅夜书怀的前一层寓情于景,以天阔地迥、江流不息的宏阔景象,反衬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后一层直抒胸臆,感叹自己人生命运的坎坷不平,揭示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咏怀故迹(其三)的前一层写王昭君非凡的出生之地和悲剧性的远嫁异域;后一层写她千载长存的深切怨恨。

53、阁夜的前一层写漂泊天涯所见的乱世景象;后一层抒发伤时感世的凄苦情怀。登岳阳楼前一层写登楼和洞庭景观;后一层抒发忧国忧民的悲怆情怀。这些诗的前后层之间联系紧密。正因为有前一层村居生活的寂寞,才有后一层老友来访的激动;前一层旅夜景象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漂泊孤独生活与后一层构成表象和原因的关系;前一层非凡奇女的悲剧命运是后一层千古怨恨的基础;前一层天涯战乱的景象,烘托后一层感世伤时的情怀;前一层登楼的无限感慨和洞庭宏阔景象照应了后一层的身世之感和忧国忧民情怀。2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与身世凄凉之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试举例作具体分析。透析:在旅夜伤怀中,诗人以宏阔无限的江天衬托自己的孤独无依,把自己比喻为

54、一只飘零的沙鸥,这都是自伤身世的凄苦;更让诗人痛心的是造成他人生命运的原因:诗人不愿以诗文博取名声而希望得到重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是,君王昏庸,朝政日非,诗人不是因为老病而休官,却是因为忧国忧民,秉性正直,因而不被君王省录,反遭小人排挤,以致孤独飘零。由伤“果”(个人命运)而伤“因”(政治黑暗),从而把二者结合起来。在阁夜中,诗人感伤战乱频仍,国运危艰,同情人民的苦难;感伤自己空有诸葛之才能志向却无处施展,不仅不能济世救民,反而因战乱而流落在夷歌数处的天涯。诗人个人的身世之感,从两个层面上均由对时世的感伤而来,并紧密结合。诗人在这些诗歌中反映了动荡的时代和纷乱的社会,抒发了个人感

55、世伤时、报国无门、孤独漂泊的凄苦,再加上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如以“官应老病休”曲折表达对皇帝及周围小人的不满;以昭君的悲剧命运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愤懑情绪),从而构成了杜诗沉郁的风格。3举例说明杜诗中写景的诗句衬托出了怎样的自然景象?给人以怎样的感受?透析: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极目远望,星空低垂地面,原野辽阔无边;俯视近处,江流闪着月光月影,翻涌澎湃,奔流不息。这样的景象,使人感到自身渺小,孤独无助;使人感到流年似水,逝者如斯而这,正是诗人当时的境况和心境。例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五更欲曙之时,夜空中的鼓角声悲壮动人,说明军队正在紧张操练,频繁调动;夜幕上明亮的繁星诡秘地闪烁,

56、摇摇欲坠似的倒影在凶险的三峡水中。这一切衬托出当地紧张不安的气氛,使人感到国运艰危、战乱频仍、危机四伏、险象环生,还使人看到,诗人心忧国事,感叹民生涂炭,夜不能寐,通宵伫立愁思,心境凄凉。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疆域辽阔的吴楚大地不能包容反而被洞庭湖一断为二,它不在天地之间,倒像乾坤浮在它的水面,日月星辰漂浮其中,缓缓前进。这两句衬托出洞庭湖水势浩淼无边无际的壮阔景象,使我们从中感受到诗人抱负的伟大,胸襟的宏阔,也就能理解诗人在自己孤舟飘零、穷愁潦倒之际,何以能心忧西北战事,以至潸然泪下了。从这些写景句可以看出,寄情于景,融景于情,情景交融是杜甫抒情诗的一大特色。这些雄浑壮阔、渗透了作者身世

57、之感和家国之思的景象,也是形成杜诗沉郁风格的因素之一。4客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他的风格同哪一首杜诗比较接近?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忽然来访的惊喜之情和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诗人一反他的大多数诗(包括本课的另外四首诗)沉郁的心态,显得开阔明朗而又轻松欢快,是诗人的诗作中清新明快风格的一例,与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篇目的风格相似。即景抒情诗四首小婷一、登幽州台歌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因谏灵驾人京书一文为武则天所赏识,用为麟台正字(秘书省属官),后任右拾遗。三十八岁时退职返乡,不久被县令段

58、简害死于狱中。此诗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军中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无将略”,不到一年兵败,情况危急。陈子昂向武进言,请求遣万人为前驱击敌,武不允。子昂“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者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时人莫不知也。”(卢藏用陈子昂别传)幽州台,又称蓟北楼、蓟丘、燕台,传说为燕昭王为招纳人才所筑的黄金台。燕昭王为战国时燕国君主,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召来乐毅等奇士,国力大盛

59、。但在战国策、史记中皆未见筑台之事,汉末孔融论盛孝章书云:“昭王筑台,以尊郭隗。”筑台之说始见于此。魏晋以后,始有燕昭主筑黄金台之说,但说法不一。蓟丘,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2基本解读这首诗写诗人登幽州台之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索和感慨。(主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诗人登上幽州台时,想到自己怀抱旷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并沉沦下僚,想象当年燕昭王何等礼贤人才,自己却偏偏未能赶上,昔日的遗迹已荡然无存,惟有丘陵高树而已。其燕昭王诗:“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俯仰千古,茫茫宇宙,漫漫苍穹、不禁悲

60、从中来。此二句从时间角度着笔,“前”与“后”、“古人”与“来者”对举,用两“不见”相连,表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像燕昭王那样的贤明君主,古代有,我不曾见;将来有,我亦不可见,千载而下,为何我如此遭遇?想到此,悲愤填膺,发出了封建社会千千万万怀才不遇之士共同的心声,因而引起千百年人们的共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想到宇宙寥廓与绵长,个人却渺小与短暂,更何况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于是伤感无限,涕泪交横。“独”字,正写出了诗人寂寞凄凉的心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3鉴赏要点:鲜明的宇宙意识和社会意识是本诗一大特点。全诗直抒胸臆,破空而来,感情的潮水澎湃而出,震撼人心,具有苍凉悲壮的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