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南省三亚市保平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 Village Baoping, Sanya, Hainan Province2009.09海南三亚市保平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一、总则二、概况三、村落历史与价值特色评估四、遗产现状问题评估五、保护规划框架六、保护区划和保护措施七、整体格局与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的保护措施八、展示利用规划九、保护规划与实施管理十、近期建设规划与整治INDEX一、总则 规划背景 规划主要编制依据 规划范围 规划期限 规划目标 保护规划技术路线1.1 规划背景在海南省打
2、造国际旅游岛、三亚市创建“亚洲一流、世界著名”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大背景下,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成为重要课题。2008年,保平村被评为“海南十大文化名村”。为有效保护保平村丰富而珍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历史风貌、传承优秀文化、科学指导村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编制本规划。1.2 规划主要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4)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6)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建规函2007360号)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专家审议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10) 三亚市崖城镇总体规划(2008-2020,在编) 三亚崖城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在编)1.3 规划范围本保护规划的规划研究范围为保平村的村域范围,共计约10平方公里;其中重点规划区老村,面积37.91公顷。1.4 规划期限本保护规划年限与三亚市崖城镇总体规划相一致,期限为20092020年。规划近期为20092015年。1.5 规划目标通过保护规划和村庄建设相关规划,要使保平村同时满足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成为: “历史风貌完整、生态环境优美、革命传统悠久、以遗产保护为核心、兼顾旅游发展的热带传统明清古村落”。1.6 保护规划技
4、术路线二、概况 区域及交通概况 旅游资源概况 自然条件概况 农产品资源概况 社会经济概况 老村建设用地概况第二部分 概况 2.1 区位及交通概况保平村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境内,位于崖城镇古城西南4公里,距三亚市区75公里。东靠崖州古城、西邻崖州湾。233国道从村域北部穿过,交通相对较为便利。2.2 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环境资源概况古民居建筑群:村中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宅,是崖州古建筑最有代表性,又最集中的古代民居建筑群。红色革命文化资源:麦宏恩与何绍尧故居是革命文化的展示平台,烈士革命公园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保平书院是保平党支部成立纪念地,也是其主要活动基地。九姓祠堂:曾经是记录和标示保平移民建村
5、历史的古建筑,其中张氏祠堂成为保平书院的一部分,郑氏祠堂是解放战争中消灭国民党军队的战场。保平港: 位于保平村西南,“受宁远水入海,州治要口”,过去常见货船穿梭、渔歌晚唱,一片繁忙的港区。2.2 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环境资源概况保平书院,为海南古村中罕有的书院,其前身是张氏宗祠和文昌庙。当时书院大门“保平书院”大字书法艺术远近闻名,曾有过桥看字入迷而跌倒在桥头的真人实事。保平桥,位于村东南,是自古通往州城和邻村交通要道。自唐建成,屡次被冲毁,光绪二十九年村人捐资,修筑成石桥。崖州志载:“通州桥梁,以此为巨”。李公祠与望阙亭,是李德裕谪居毕兰村时建造的,可以传承古崖州谪臣文化。宁远河滨河景观带:宁
6、远河的滨河热带自然景观带。生态农业景观:西北两大片田洋以及北部山地的芒果种植基地。2.3 自然条件概况 保平村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长夏无冬,春秋相连。年平均温度25.6。湿度变化比较稳定,约在72%90%之间。年平均日照2373.9小时。 保平村有西、北两大片田洋,适宜作为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培育。 村域内有宁远河及其支流、波浪河两条主要河流水系。2.4 社会经济概况2.4.1 人口概况 全村共有3216人,住户723户,村民主要采用崖州客语方言,属闽南语系。古村主要为汉族人居住,自古以来保平人民与周边黎族同胞和谐相处,互相支持,建立了很好的村邻关系。2.4.2 经济概况 现有耕
7、地2044亩,人均耕地0.75亩,其中水田1052亩、旱田449亩、坡园地 543亩。 主要以种植香蕉、椰子、槟榔、西瓜等水果与长茄、青瓜、冬瓜蔬菜等为主,以畜牧养殖、林业为辅。 2008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89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5900元。主要以粮食生产,南繁育种,水产养殖,水果槟榔、冬季瓜菜为支柱产业。2.5 老村建设用地概况 老村属明清古民居和历史文化保护区。 国道公路以北,革命公园以东,村西深溪田至波浪桥属于新开发的三大新区。 为保护鹤岗资源,计划填塘还溪,退塘还港。西北两大片农田作为粮食生产、南繁育种和果菜槟榔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北部山地已建成芒果种植基地。尚未开发的部分
8、山岭属于自然生态林保护区,严禁砍伐破坏。三、村落历史与价值特色评估 历史沿革与村落演变 价值特色评估框架 村落价值特色评价 整体格局 街巷格局 文物与历史建筑 传统民居 历史环境要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部分 村落历史与价值特色评估3.1 历史沿革与村落演变 3.1.1 历史沿革唐以前 古毕兰村唐以后 唐代因宁远河洪涝灾害致古毕兰村破坏,古村择地重建,为保平村明清 保平海港,货船穿梭、渔歌晚唱,港区繁忙;州治海门门户,设炮台防守 尊礼重教,保平多贡生 名为五都民国 红色革命老区唐朝时期明清、民国时期公元618-907年公元1368-1911年至今人类活动聚集古毕兰村古毕兰村冲毁择黎地建保平村移民
9、不断聚集以老村为中心向西北东三个方向拓展解放后公元1949年清代古崖州地图,保平村(时称五都)位于崖州古城西部滨海地区。 3.1.2 村落演变 经历了四个典型的历史时期,村落从低洼地到临河望山的龟背福地,向东、北、西三个方向发展,逐渐达到今天的规模 。唐时期唐末至今明清时期3.2 价值特色评估框架 为更好地体现和传承保平村的历史文化特色,本规划按照整体与专项相结合、物质与非物质并重的原则对保平村的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价值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整体价值特色;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特色。 其中,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包括整体格局(自然环境、山水格局、村落布局)、街巷格局、历
10、史建筑、传统民居及历史环境要素价值评估五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评估六方面。(1)中国最南古城的州治海门(2)山水倚望、防灾避害的选址典范(3)明清海南传统民居群的活标本(4)尊礼重教的文明古村(5)三亚红色革命的策源地 3.3 村落价值特色评价保平村历史悠久、历史遗存丰富、风貌保存完整。其村落价值特色可概括为:(1) 中国最南古城的州治海门保平港位于保平村西南,崖州志载:“保平港、城西南受宁远水入海,州治要口”,又载“保平港距城西南十三里,潮满
11、水深丈余,或五六尺,可容大船十余”。“保平港为州治海门门户,最关要隘,皆有炮台防守。”自古来保平村就是中国最南古城古崖州的州治海门,是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重要港口大疍港的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古代南海海防、海上丝绸之路及海港贸易发展具有重要历史价值。(2)山水倚望、防灾避害的选址典范保平村前身古毕兰村历史悠久,沿革甚远。后因宁远河水冲毕兰,村民被迫迁移、聚居于毕兰村北,取名“保平”,意为保世代平安。保平村选址的微地形是临水望山的高地上,其传统街巷走向皆平行或者垂直于河道,利于古村排水与防灾。是古代堪舆学中聚落选址“龟背”理论的极佳诠释,这对研究古代村落选址原则中趋利避害的原则与方法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12、。古村后倚摩天楠巅,前望福寿南山,村南有宁远河支流(铁炉清溪、波浪河)环抱。是我国海南地区古村落山水格局的典范,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3)明清海南民居群的活标本保平村历史悠久,文化蕴厚,村中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宅,是海南省保存最完好、最集中、又最具规模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堪称“活标本”,对研究我国海南地区民居建筑艺术与建造技术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4)尊礼重教的文明古村保平村自古以来文教昌盛、人才辈出、书香不断。唐相李德裕贬居于此,言传身教,堪称保平村中原礼教的始祖。历史上曾有“保平多贡生”的美誉。在整个明代,保平村总共出了三十二位贡生,其中十八人到各地为官。清代又出了十几位贡生。保平是
13、海南省少见的建有书院的古村,如今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中尚有“明经第”小门楼。对研究儒家在海南地区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5)三亚红色革命的策源地 保平村是一个具有八十多年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革命老村,是三亚红色革命的策源地。保平村革命烈士麦宏恩,何绍尧等在此掀起了天涯革命的浪潮。保平革命公园是天涯革命的一面光辉旗帜,是保平“二七”大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纪念地。对于研究海南革命发展史以及传播革命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麦宏恩革命烈士墓何绍尧革命烈士墓革命志士李福崇革命志士李福海麦宏恩烈士何绍尧烈士麦宏恩烈士遗书3.4 整体格局3.4.1 自然环境保平村美丽富饶、山体环抱、双流绕村
14、。东溪西河鱼虾富足,保平港内夕照归帆。村东的铁炉清溪(俗名铁炉塘),村西的保漾溪(俗名波浪河),波浪河上连后溪,直通石玡宫。下游绕村南汇铁炉塘合流入海,入海处就是古崖州的海防门户保平港。3.4.2 山水格局保平村位于山南水北,北侧为群山环绕。南有宁远河分支流过,于村西南入海。村后倚摩天楠巅,村前望福寿南山,是一块神龟福地。古村原在南部毕兰村,后由于洪水淹没迁至此处,经高程分析可见,村中心为微地形高地,足见古人选址之妙。3.4.3 村落布局 村落整体形态与河流紧密依存:保平村于宁远河分支蜿蜒曲折之处聚集而成,三面环水,村落整体形态较为自然,与宁远河密不可分。两岸椰林,蕉林沿河林绕,耕田、鱼塘田园
15、风光无限,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与古朴的人文资源共同构成了绝无仅有的保平的地域文化特征。 有机的村落格局体系:保平村利用重要历史环境要素(古树与古桥)与小型广场形成若干控制节点。用街巷串起,组织成为有机的村落格局网络。 村落建筑布局自由:整体村落建筑以院落为单位,布局自由,院落多以东南向(巽位)开门。 3.5 街巷格局自由均质的街巷布局保平村现状街巷布局较为均质,形态自由,但是具有一定的向心性,并在村中心形成一个小型的广场。自然灵活的街巷走向村庄街巷走向自由多变,同时街巷的总体走向大多平行或者垂直于河流,局部灵活多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街巷尺度 保平村内的街巷道路保留着原有的尺度格局,基本上
16、在3-5米之间,村内整体街巷自由均质,尺度宜人。3.6 历史建筑 依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历史建筑按价值特色,可划分为:反映重要职能与特色的建筑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或名人生活居住地的建筑集中反映地方建筑特色的典型建筑对于保平村的历史建筑的评定依据以上的标准,结合此次对于保平村古民居的调研分析,最终评定为46处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 (2) 历史建筑的建档 在此基础上,将较高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和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作进一步细化建档: 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主要是指保存风貌完整和质量较好的集中反映地方建筑特色的建筑。 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历史建筑。主要是指保存风貌相对较完整和
17、质量一般的集中反映地方传统特色的建筑。遵循这个原则,本规划确定以下建筑物为保平村的历史建筑(见表3-1)。 保护类型保平村历史建筑有较高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何绍尧故居、何焕故居、麦图发宅、陈传亮宅、陈传荣宅、陈学伦宅、徐邦仕宅、周世昭故居、周祥鸿宅、张树统宅、张远刚宅、张家大院、尹开文宅、羊金山宅、陈学雄宅、陈秀勇宅。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何宗鹏宅、何绍瑚宅、陈令传宅、周祥孔宅、何文用宅、陈学贵宅、王身琪宅、何宗策宅、王干琦宅、张树琼宅、蔡川盛宅、尹开文宅、张树芳宅、陈永传宅、符开健宅、张树引宅、潘文和宅、郑辉志宅、陈盛钦宅、陈传德宅、陈学良宅、王身杰宅、何宗堂宅、陈传艺宅、陈启运宅、何世光宅
18、、徐安建宅、周凤标宅、周凤群宅、徐兴州宅、何宗伟宅。表3-1保平村历史建筑分类保平村已经出现一定规模的的建设更新,但总体来说,现存的传统民居众多,分布广泛。3.7.1 民居建筑类型明清合院式混合式民居3.7 传统民居(1)合院式布局:保平的明清古民居多为独立的院落式布局,院落内都有门、前堂、后室、厢房、厨房以及四周围墙,按纵深为轴线、前低后高、左右对称的原则布局。院落的选址极其慎重,选择风水宝地,例如地势较高、顺风、临水,即“吉方则要山高水来”。民居建筑朝向自由,但主要遵循坐北朝南或者坐西北朝东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在横向上有厢房。一般东西各一厢房。正前面为照壁,位于正堂中轴在线,照壁左(或
19、右)边为门楼,门楼大多不正对街巷,而与其形成一定的角度,大多数民居外绕围墙。 (2)混合式民居: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出海经商归来的华侨影响,民居院落仍采用传统布局,而外观则吸收了外建筑的某些特点,如拱券、柱式等,同时他们结合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创造了柱廊式的办法富有南国特色的建筑外貌。 3.7.2 传统民居建筑构件(1)屋顶形式保平古民居基本为硬山顶、瓦屋面,屋面常见的是“接檐”形式。“接檐”一般在前坡厅房屋面下直接衔接,形成了“一剪三坡三檐”的风格。这种“接檐”的建筑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为崖城地区所独有。有的建筑前檐廊处做卷棚顶。为抵御台风,传统民居大都较为低矮,屋檐高度一般在2米左
20、右,屋脊处的高度为5米左右。正脊没有伸到山墙处和垂脊相接,而是距山墙不到半米处开始起翘形成鸱尾。正脊侧面作灰雕,图案多为祥云或花草。传统建筑的垂脊不平行于山墙顶边,形成特有的山墙顶部风格。滴水瓦当作为古民居屋檐剪边装饰,阳面模压制单一篆书“福”、“寿”字,或莲花、如意纹。(2)门楼又称“门联”、“门面”,门楼不位于院墙正中,不是正对街巷,而是与街巷呈一定角度。有的门楼修建成一层高,有的为两层高。两层高的门楼,下面为出入的门洞,上面提供给守门人看护宅院。门楼多为面阔一间、进深五檩的乌头门,木门对扇,两边有木门框,下有门槛和门枕(俗称门墩石)。门内四椽栿下设花格子木棂,上门框上有连楹和门簪,设有固
21、定的镇宅木,上刻篆字“福”、“寿”、“双喜”等。门楼屋顶通常是硬山墙,是灰布筒板瓦,中间起脊,正脊的左右两端有外翘的戗角,又多缠枝形的鸱吻。山墙前面为墀头。有的在门额之上镶嵌石匾,上刻封号。(3)照壁有别于北方民居,保平最常见的照壁是在院门的前墙正中、正对厅堂的对面墙上另起一座马头式墙。照壁注重院内一面的装饰,通常正中刻写一个斗大的“福”“寿”等字,两边塑或刻写一副对联,顶额上有彩绘图案。保平照壁多为砖砌而成。一般用于祭拜、祈福保平安。(4)窗保平的窗基本分为三类:一类是木作直棂窗,以简单的竖向直棂为主;一类是以泥用模压烧制成,图案对称严谨;一类是绿釉瓷花窗,颜色基本为翠绿色,图案为“莲花”、
22、“菱形”和各类花瓣形,花窗的规格为30cm见方,常见的有两块或四块拼成一组,组合成漏花窗。这三种窗多用于围墙和建筑朝外的窗户,其中第三类常见于山墙山尖处,用于建筑的通风散热。窗框外一般以赤色、群青等颜色做彩绘。(5)墀头建筑前檐檐口下的墙体,称“墀头”或“腿子”。常用石头做成方框形,框形以下弧形内凹。墀头是方框形,为一弯曲斜面,四周用线脚起框,框内或直接作彩绘,或作泥塑彩绘。彩绘图案基本以花鸟人物为主。(6)神龛也叫佛道帐,常用木雕成,上为屋顶,中为柱身,下为基座,开宫楼阁,阁内放置祖先牌位。陈氏古宅的神龛,图案精美、工艺精细。可堪称崖州神龛之最。3.7.3 建筑结构 插梁式构架:一种介于抬梁
23、式和穿斗式之间的混合构架。在每根檩条下皆有一柱(前后檐柱、金柱、瓜柱或中柱),每一瓜柱骑在下面的梁上,而梁端则插入临近两端瓜柱柱身,依次类推,最下(外)端的两瓜柱骑在最下面的大梁上,大梁两端插入前后金柱柱身。3.7.4 建筑雕刻保平古代的雕刻手法,主要采用阴刻、剔地阳刻、浮雕和圆雕(透刻),表现一种图案,多刻于梁柱、枋板、瓜柱、驼峰、槛窗等处,特别是大门、厅堂明间的廊檩下。图案为山水、云气、日月、星辰、花草、动物等,或者采用文字表达“福”、“寿”、“禄”、“喜”、“吉”等。廊下檐柱与金柱之间的短梁并不承重,只起勾搭联络作用,也尽量选用粗大材料,人们多将梁头上刻成麻叶或者莲朵形,或者阴刻篆字。短
24、梁上檩的柁墩也常透雕或者浮雕些花纹,大多雕些寓意吉祥的瓜果花草之类,起到从门向两侧注目,由繁递减、意犹未尽的装饰效果。大部分的民居都在瓜筒上加以精美的雕刻。常见图案样式有:波浪、飘带、花篮、灯笼、花草、鸟兽等。雕刻方法既有浮雕也有透雕。瓜筒与梁交接处宽于梁背,柱脚伸出包住圆作粱。柱脚包梁的形式表现出崖城民居的地域特征。瓜筒下端可以做成鹰爪状,或分叉地的叶状,或如鸭蹼状,咬住其下的大梁,即通梁穿过瓜筒,通梁与瓜筒间不做隼卯,这种瓜筒称“趖瓜筒”。3.7.5 建筑装饰彩画 彩绘有保护木或者墙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古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画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保平古代民居的彩绘多施于门窗的额上或者
25、左右两边,除了“喜”、“寿”等少数采用大红大紫外,其余比较倾向蓝色、金黄色、绿色、灰色、青色等作为彩绘的底色和线条。 其中保留较好的是室内彩画。室内彩画多出现在山墙顶部和屋顶交接的三角形区域。山墙顶部正中的图案增加了当地建筑的室内特色。图案多以蝙蝠、祥云、花草、鸟兽等为主。两边彩画的题材常用卷草纹,如意纹,回字文,开卷纹等,也有少量纹式绘制边框,框内绘有花草鸟兽等图案。3.7.6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主要是砖瓦、木料、灰浆。砖瓦经烧制后十分坚硬,桁梁柱桷等材料“选用格木,坚重细腻,最为耐久”(崖州志),灰浆由石灰、糯米纸、糯米、草木等原料精心加工合成,凝固性特别强。 传统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墙体有
26、青砖横扑迭压、灰浆实砌而成;内墙(或外墙)以灰浆批荡。这有利于防风雨、防渗漏、防风化和防潮湿。 铺装材料 保平传统建筑室内室外主要以青砖铺地,不同的铺砌方式形成丰富各异的肌理,形式多样。少量建筑的铺地还刻有花纹。3.8 历史环境要素 主要是指村内的古树、古桥、等能体现保平村传统特色和典型特征的构筑物。 古树10株酸豆古树 古桥保平桥 保平村历史环境要素种类不多,但是数量众多。特色明晰的古桥、古树、等体现了三亚古村的地域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3.9 非物质文化遗产3.9.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口头传说和表述保平村村名由来,铁炉塘传说;唐代名相李德裕贬官至古毕兰村传说、麦宏恩与何绍尧的
27、革命故事等。 传统表演艺术崖城民歌 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槟榔下聘和礼宾、重视文教;春节妆军、正月初三“禁口”、元宵迎灯、寒衣节、盂兰会等。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关公庙、保平村山水格局及选址方法、古民居院落格局传统手工艺技能建筑工艺:“接檐”、木雕、神龛。 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崖州民歌市级传承人张远来、张远源住宅保平村烈士陵园(1927年保平革命公园纪念地)保平书院原址(1927年春保平党支部成立纪念地) 何绍尧故居、何焕故居、周世昭故居3.9.2 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估与建档(1) 崖城民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概述: 崖州民歌是海南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产
28、生、流传在崖城镇的民歌统称崖州民歌。 保平村是崖州民歌最重要的传承地。 崖州民歌有明显的佛教“斋歌”和唐诗格式影响的痕迹。唐代佛教传入海南,最早在今三亚市崖城镇(即古崖州)建有大云寺,崖州民歌的嗟叹调就出自“斋歌”,当与寺庙中的念诵吟唱有一定关系。 崖州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歌词多为七言,从人文历史、风光景色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无不涉及。已发现的叙事长诗不下百首,是崖州民歌中的瑰宝。崖州民歌曲调优美动听,有号子、叫卖调、拉大调、柔情调、嗟叹调、哼小调等。常见的曲目有十送情郎、梁生歌、张生歌、孟丽君、驻春园等。崖州民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是群众重要的精神食粮,长期以来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
29、承,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这种民间音乐难与来势汹涌的流行音乐相抗衡,如不及时抢救保护,就会随着传人的离去而消失。崖州民歌传承人张远来崖州民歌传承人宅崖州民歌歌本3.9.2 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估与建档(2) 铁炉塘传说 据崖州志记载:光绪元年七月,保平铁炉塘塘水发光,宵可照读。掬之,则掌如散珠。取其水泼暗室中,亦白如银。三月不绝。越三年,再光一旬云。 铁炉塘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保平村东边的古酸梅树下,居住着一对铁匠夫妇,祖辈都以打铁为业,其技艺精湛,远近闻名,为人和善,生意兴隆。每天他们都要从东边一个清水塘中取水作业。铁锤叮当,池塘映彩。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个清水塘叫做铁炉塘
30、。清晨开业之前,老婆子先把铁匠舖内外和铁炉塘四周打扫干净。然后又把铁匠坊旗挂到水塘边的龙角旗杆上,才开锤打铁。有一天老婆子扫完地,不小心把扫帚错打到塘边的旗杆上,这一打却把旗杆上的龙角震落下铁炉塘中,瞬间只见铁炉塘麟光四射,龙角化身变成一条巨龙,把铁炉塘滚成一条龙形小溪,龙尾接通宁远河,龙头伸入保平港。巨龙游出保平港,一直游到浩瀚的南海中。从此,宁远河的清流顺着龙形小溪流下,流经保平村东,再绕南流入保平港。人们为了纪念这条巨龙,就在保平港西侧建起了龙宫庙,建庙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公庙园。这条龙形小溪自古来一直都称为铁炉塘。类型内容相关度口头传说和表述保平村村名由来,铁炉塘传说唐代名相李德裕贬官至古
31、毕兰村麦宏恩与何绍尧等高传统表演艺术崖城民歌 高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槟榔下聘和礼宾、重视文教;春节妆军、正月初三“禁口”、元宵迎灯、 寒衣节、盂兰会等。 中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关公庙中传统手工艺技能建筑工艺:“接檐”、木雕、神龛高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崖州民歌市级传承人张远来、张远源住宅保平村烈士陵园(1927年保平革命公园纪念地)保平书院原址(1927年春保平党支部成立纪念地) 高3.9.3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 对保平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与古村相关度的分析四、遗产现状问题评估 整体格局现状评估 传统街巷现状评估 现状建筑评估 历史环境要素现状评估 非物质文化遗
32、产现状评估4.1 整体格局现状评估4.1.1 自然环境(1)植被 村内植被生态景观较为良好,植被种类丰富,基本未受到破坏。(2)河流水系 保平村的河流为宁远河的支流,现已经被截断,随意堆砌的垃圾造成河道变窄,同时存在人为污染的情况,水质不佳,对水体景观造成一定的破坏。 古村缺乏亲水空间,良好的滨河景观资源缺乏利用。 4.1.2 山水格局 由于对村落周边山水环境的良好认知,古村风貌与格局得以基本完好的保存,极为不易。 古村内对周边山体整体认知与视线通廊保持完好,山水格局基本完整。但由于宁远河支流被截断,在古村周边的水流几乎成为死水。4.2 传统街巷 保平村的街道走向和脉络肌理基本保留了原貌,大部
33、分街巷的尺度也维持了原装,北部新建两层或三层住宅提高了街巷的高宽比,使得街巷略显拥挤。 南部传统街巷的界面得以延续,北部新建住宅采用与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的材质,破坏了传统街巷的风貌。 现状街巷铺装基本为水泥路面,北部国道为柏油路面,破坏了传统街巷风貌。4.2 传统街巷4.3 现状建筑评估4.3.1 建筑风貌评价风貌好的建筑风貌中的建筑风貌差的建筑4.3.1 建筑风貌评价根据对建筑风貌的综合分类,得到建筑风貌分类评价图。从图表可以看出全村中,风貌中的建筑占绝少数。 村内建筑的整体风貌较好,部分建筑存在一定的残损情况,少数建筑已被弃置。4.3.2 建筑质量评价质量好质量中质量差4.3.2 建筑质量评
34、价根据对建筑质量的综合分类,得到建筑质量分类评价图。从图表可以看出全村以质量中的建筑占大多数、质量好与差的建筑较少。1945-1980年4.3.3 建筑年代评价1980年以后1945年以前根据对建筑年代的分类 ,得到全村的建筑年代评价。从图表可以看出全村以1949-1980年及以前的建筑为主。4.5.3 建筑年代评价4.5.4 建筑高度评价村庄内的建筑以一层占绝大多数,三层为近年来新建住宅。4.5.5 现状建筑分类 参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专家审议稿),结合建筑风貌、质量、年代、高度等综合考虑,将保平村内建筑风貌分为四类进行评定: (1)一类历史建筑 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35、,能够突出反映村镇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 (2)二类历史建筑 具有一定建成历史,能够反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不同历史时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 (3)与传统建筑协调 主要是指村镇内与整体风貌相协调的建筑物、构筑物。 (4)与传统建筑冲突 主要是指村镇内与整体风貌有冲突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基本已经坍塌的建筑。4.5.5 现状建筑分类4.4 历史环境要素评估 古树、古桥等是保平村独具特色的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古树到今天仍然是古村的重要公共生活的中心。虽然对古树进行了普查,但是尚未进行挂牌保护。 保平古桥已经改桥为路,历史风貌不复存在。4.5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评估 对非物质文化
36、遗产的宣传较欠缺; 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进行展示的文化空间; 传统手工艺技能因为缺乏系统总结、教育,传承困难较大。五、保护规划框架 保护规划总体策略 古村历史文化特色骨架的构建 保护规划保护要素内容5.1 保护规划策略 (1)重点保护、修复保平村内具有历史价值和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遗存,保持保平的历史真实性。 (2)保护保平内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成为海南古村传统文化及红色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3)保护保平的历史风貌、传统肌理以及整体山水格局,使其成为中国海南传统古村落的活化石。 (4)整治保平居住环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条件舒适的村庄聚落。 (5)合理利用保平历史文
37、化遗产和生态环境资源,发展特色明显的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三亚传统文化旅游的新亮点。5.2 古村历史文化特色骨架的构建 三个特色片区 、五处文化景观节点、“大”字形历史街巷 (1)三个特色片区 古村特色文化片区入口片、特色古民居院落集中片、烈士公园红色文化片 (2)五处文化景观节点 五处开放型民俗文化广场展示空间。 (3)“大”字形历史街巷 “大”字形线历史街巷是联系古村内“点”与“片”、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纽带,它们一同构成了保平村的特色“骨架”。 5.3 保护规划保护要素内容本规划从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两部分确定了如下表所归纳的各项保护要素与具体内容。规划针对各重要要素的特点分
38、别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充分的展示。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山水格局古村落与偷鸡墓岭、楠巅领、碳穴岭、桌子岭、马鞍岭、坝头岭以及宁远河支流组成的山水格局街巷格局垂直或者平行于河流、自由均质的略有向心性的街巷格局,建筑山墙与低矮院墙围合的宜人的街巷尺度古河道保漾溪与铁炉塘等宁远河支流历史建筑何宗鹏宅、何绍瑚宅、何绍尧故居、何焕故居、陈令传宅、周祥孔宅、麦图发宅、何文用宅、陈学贵宅、陈传亮宅、陈传荣宅、陈学伦宅、徐邦仕宅、王身琪宅、周世昭故居、何宗策宅、王干琦宅、周祥鸿宅、张树统宅、张远刚宅、张家大院、张树琼宅、蔡川盛宅、尹开文宅、张树芳宅、羊金山宅、陈学雄宅、陈永传宅、符开健宅、张
39、树引宅、潘文和宅、郑辉志宅、陈盛钦宅、陈传德宅、陈学良宅、王身杰宅、陈秀勇宅、何宗堂宅、陈传艺宅、陈启运宅、何世光宅、徐安建宅、周凤标宅、周凤群宅、徐兴州宅、何宗伟宅。(共计46处)历史环境要素酸梅古树(共计1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口头传说和表述保平村村名由来,铁炉塘传说唐代名相李德裕贬官至古毕兰村及其事迹麦宏恩与何绍尧等革命烈士事迹传统表演艺术崖城民歌 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槟榔下聘和礼宾、重视文教;春节妆军、正月初三“禁口”、元宵迎灯、寒衣节、盂兰会等。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关公庙、保平村山水格局及选址方法、古民居院落格局传统手工艺技能建筑工艺:“接檐”、木雕、灰塑、彩绘、
40、神龛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崖州民歌市级传承人张远来、张远源住宅保平村烈士陵园(1927年保平革命公园纪念地)保平书院原址(1927年春保平党支部成立纪念地) 何绍尧故居、何焕故居、周世昭故居5.4 历史文化特色骨架三个特色片区 、五处文化景观节点、“大”字形历史街巷三个特色片区村口“片”古村特色文化片区入口区中心“片”特色古民居院落集中片区陵园“片”烈士公园弘扬红色文化区五处文化景观节点开放型展示民俗文化广场空间。“大”字形历史街巷“大”字线路在村间牵针引线,是联系“点”与“片”的纽带,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揽胜一路,它们一同构成了保平村的特色“骨架”六、保护区划和保护措施 保护区划
41、 保护管理要求6.1 保护区划 为了更好的对历史文化名村实施保护,准确的反映和体现保平村的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和风貌的完整性,根据现状风貌特征和保护规划原则,将规划区域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保护区划范围总面积37.91公顷。 核心保护范围: 保平古村的核心地段,除将大部分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群集中连片区划入核心保护区外,还包括铁炉塘滨河西岸区域,特别是保平书院旧址。核心保护区的范围东部以铁炉塘为界、西至保平西路,具体区划边界以保护区划图为准,面积约9.30公顷。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 建设控制地带: 区域划定225国道以南,由宁远河支流与西部高压走廊所围合的
42、古村大部建成区为建设控制地带。面积约9.96公顷。 环境协调区: 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50m至100m的范围,包括宁远河支流。面积约18.65公顷。 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6.2 保护管理要求6.2.1 核心保护范围(1)采取整体对待、严格保护的措施。保护传统街巷空间与格局,区内的建筑和环境以保护和维修为主。(2)核心保护区内传统街巷的保护包括街巷格局、铺地形式、沿街建筑立面的连续性三个内容。 严格保持村庄内的古街巷走向与基本形态,保持历史现状,严禁侵占街巷空间进行建设。保护古村内沿街民居的传统建筑形式,保持街巷及两侧建筑的原有尺度关系。 历史街巷的传统的铺装材质为砂石、土质路面,保
43、护范围内的路面材料禁止采用沥青、水泥路面,建议采用石板路。对于保护范围内已经采用非传统路面材料的,规划要逐步改造成为石板路。 保护沿街建筑以及院墙的立面形式、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等的统一性、连续性和视觉景观的完整性。对于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采取整治更新等措施,使历史街巷景观得到延续。重点保护历史街巷的传统风格,对临街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整治。(3)根据建筑评估与分类,确定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与整治方式。修缮改善对历史建筑进行分类甄别。对优秀的历史建筑,原则上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要求进行保养、加固或修复。对其他历史建筑采取维修改善的方式,内部可进行适当的维修改善;外观维修对
44、传统建筑提出整治要求,对建筑外观按照传统风貌要求进行维修,可以按照原体量、材料、色彩、形式进行翻建,但不得拆除;保留整修对传统协调建筑可予以保留,并逐步整修其与传统风貌冲突的部分,使之与传统风貌相协调;整治更新对传统不协调建筑予以整治更新,在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前提下对建筑进行内部改造和外部更新。(4)核心保护区范围内建筑层数应控制在2层,檐口限高7m,屋脊限高为8.5m,屋顶对角线应不大于21m,采用坡屋顶。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翻建的建筑,控制其从视觉上看不改变其原有的外观、体量和色彩,建筑应使用传统的技艺与传统的材料,门、窗、墙体、屋顶等形式应以清末民国或解放前时期的院落式民居风貌为主,以延续
45、区内建筑风貌。(5)对核心保护范围内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进行维修、翻建、整治及更新前,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将施工方案和相关图纸报送三亚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工程结束后,保护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测量、记录,必要时,可重新确定建筑类别。拆除核心保护范围内历史建筑以外的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的,施工单位应制定具体拆除方案,经所在三亚市保护主管部门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6)对核心保护范围内历史街巷两侧建筑、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设置广告牌匾的,应保持与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相协调。有关责任人应当将设计方案报请三亚市人民政府
46、审批,三亚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根据新增设施的高度、体量、色彩和样式等进行审核,使之与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相协调。6.2.2 建设控制地带(1)建设控制地带内采取严格控制、风貌协调的措施。(2)对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筑保护与整治措施依据核心保护范围的建筑分类保护与整治措施。(3)紧邻核心保护范围的区域内,建筑层数应控制在2层,局部可建三层,但是应考虑古村与周边山体、水体视线通廊的保护要求,檐口不宜高于7m,屋脊不宜高于8.5m,屋顶对角线应不大于21m。对建设控制地带内现存废墟、质量较差、风貌较差的建筑所在区域允许适当进行改、扩、新建活动。对新建的建筑进行控制,建筑外观应与周边传统风貌
47、相协调,不得破坏传统街巷格局、空间尺度,不得遮挡古村落与北部山体的互视通廊关系等。建筑外装宜使用传统的技艺与传统的材料,也可使用新型材料,鼓励使用浅色涂料、非釉面浅色饰面砖,原则上不宜使用釉面瓷砖。(4)在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加建等活动前,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将拟建部分的高度、体量、色彩、使用性质等信息报送崖城镇镇政府审核,经批准后方可执行。(5)加强环境卫生治理,严禁随意向河道内倾倒垃圾等行为。(6)加强宁远河水体周边的生态环境修复,同时对其驳岸以及河道进行环境整治,宜采用复式亲水设计,使其成为符合历史风貌的滨河开放空间。6.2.3
48、环境协调区 (1)应重点控制好区内自然环境,加强环境协调区内的植被种植与保育,注重保护宁远河支流水体的环境与景观,其驳岸整治宜采用复式亲水设计,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供良好的保护屏障和景观背景。 (2)区内的非建设用地中,不得随意新建道路,要控制新旧道路的尺度。原则上不得进行新建、扩建等建设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景观建构筑物除外。区内的村庄建设用地内,新建建筑应与传统风貌相协调。 (3)在环境协调区内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景观建构筑物的,以及新建、扩建、改建的民居,应按照规划报请崖城镇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措施修缮改善 对历史建筑进行分类甄别。对优
49、秀的历史建筑,原则上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要求进行保养、加固或修复。对其他历史建筑采取维修改善的方式,内部可进行适当的维修改善;外观维修 对传统建筑提出整治要求,对建筑外观按照传统风貌要求进行维修,可以按照原体量、材料、色彩、形式进行翻建,但不得拆除;保留整修 对传统协调建筑可予以保留,并逐步整修其与传统风貌冲突的部分,使之与传统风貌相协调;整治更新 对传统不协调建筑予以整治更新,在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前提下对建筑进行内部改造和外部更新。七、整体格局与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的保护措施空间格局保护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的保护7.1 空间格局的保护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保护
50、、视线通廊控制、建筑高度控制、院落的保护与整治等方面。 7.1.1 村落自然环境的保护(1)村庄水体保护 加强对村庄内铁炉塘等宁远河支流保护,将宁远河与其支流联通,注意保持水域环境的清洁,避免水体污染。加强河岸的绿化与美化,打造滨水休闲环境。(2)村庄绿化风貌保护 保护村庄内的古树名木、大树,对古树名木及时挂牌,严禁砍伐、截枝、搭建和损坏树木,鼓励民居院落内的绿化种植。 7.1.2 视线通廊的保护(1)视线通廊的控制 视线通廊是标志古村自然人文景观之间保持同视的前提条件,也是体验历史文化名村特色风貌的重要景观通道。 视廊通廊的保护应根据对景的内容决定,主要控制由传统街巷以及重要开放空间向北部山
51、体或者东南部宁远河的视觉通廊,保持视线通廊的通达性。(2)建筑高度的控制 为维护保平村的历史文化风貌,需要对古村落建设用地内的建设进行高度控制。具体如下: 第一个层次为核心保护区,建筑的形式、体量、风格、色彩以及构造装饰应与传统街区整体风格相协调一致,建筑檐口高度应控制在7米,高度二层。 第二个层次为建设控制地带,该区域内的建筑必须遵循保护措施的要求,建筑檐口高度宜控制在7米,高度二层,局部可建三层。 保平村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古树、古桥遗址等能体现保平村传统特色和典型特征的构筑物和环境要素。它们与民居建筑群共同体现古村的历史风貌,都应该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1)古树的保护 规划对保平村100年以
52、上的古树加强登记和保护,在古树周围设立石头护栏,护栏的高度和形式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古桥的保护 建议参考崖州志记载,恢复历史上古崖州地区最大的桥梁保平桥,限制机动车通行,古村主要交通利用北部国道解决。 7.2 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7.3.1 保护原则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标,其保护应遵从以下原则:(1)真实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尊重性原则;(4)共享性原则;(5)综合性原则。7.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表现方式保护措施 保平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涵盖口头传说和表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
53、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这六个方面。规划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有:7.3 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的保护(1)做好保平村文化空间的建档和挂牌工作 在做好保平村文化空间普查的基础上,对村内各类文化空间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建立保平村文化空间档案和资料库。同时,完善文化空间标识系统,做好文化空间的挂牌工作。(2)保护现存较完好的文化空间本体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住宅,应参照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对文化空间本体进行保护、整治。(3)适度恢复部分已消失的文化空间 采用多种方式适度恢复部分尚存历史依据的已消失的文化空间。如设立展示牌、复建部分手工作坊、改造现状部分地块为文化展示馆等。(4)还
54、原文化空间的文化功能属性 深刻理解文化空间的物质属性与非物质属性的有机结合。以文化空间为载体,还原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文化空间的文化功能属性。(5)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文化空间的展示、宣传 通过展示设施、出版物、广告、专题宣传片、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手段加强对文化空间自身及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宣传,扩大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共享保平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3.3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保护措施(1)做好保平村文化空间的建档和挂牌工作 对村内各类文化空间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建立保平村文化空间档案和资料库。同时,完善文化空间标识系统,做好文化空间的挂牌工作。(2)保护现
55、存较完好的文化空间本体文化空间崖州民歌市级传承人张远来、张远源住宅、保平村烈士陵园(1927年保平革命公园纪念地)、何绍尧故居、何焕故居、周世昭故居等,应按照相应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对文化空间本体进行保护、整治。(3)恢复部分已消失的文化空间 采用多种方式恢复部分已消失的文化空间保平书院原址(1927年春保平党支部成立纪念地),应如设立展示牌、依据历史文献进行重新修建。(4)还原文化空间的文化功能属性 加强文化空间的物质属性与非物质属性的有机结合,以文化空间为载体,还原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文化空间的文化功能属性。(5)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文化空间的展示、宣传 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文化空间
56、自身及其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崖州民歌进行展示、宣传,扩大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八、展示利用规划 展示利用的原则与内容 展示路线与设施8.1 展示利用原则与内容8.1.1 展示利用原则(1)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前提;(2)确保保护与利用的和谐统一;(3)确保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利用的有机结合;(4)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5)按照合理、科学、适度的态度进行保护与展示利用;(6)利用标识、展示牌、出版、视频、广告、网络等多种途径充分展示;(7)学术研究和科学普及相结合。8.1.2 展示利用内容 保平村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环境
57、要素、重要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网络列为展示内容。8.2 展示路线与设施8.2.1 展示路线组织 为了体现保平村的深厚文化内涵与历史文化特色,规划游线组织“大”字型的文化旅游路线。 旅游服务中心保平桥村口“片”石沟涧路中心“片”、中心广场其他广场、保平南路烈士公园“片”。 远期可加强保平村与崖州古城、水南村以及北部田洋地区的联系,促进跨区旅游。8.2.2 展示设施规划 展示设施本着结合景点设置的原则,以满足游客休闲、游憩、娱乐为主要目标,结合村内现有建筑,更新原有建筑的配套设施与建筑功能。 在古村保平桥东建立一处停车场和纪念品商店,满足旅游服务的需要。根据总体规划要求撤并保平小学,并新建
58、院落式布局的合院,配备旅游服务设施、小型民俗餐饮、公厕等服务设施。 旅游区内需设立旅游接待中心及适量的公厕、问询、停车、休憩、垃圾箱等服务设施。依据保平历史保护规划中对于市政设施的基本要求,共配置公厕4处,垃圾箱11处。建设风格要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并通过明确的标示指示位置。九、保护规划实施管理保护策略管理机构管理规章管理人员日常管理9.1 管理策略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办200518号),保平村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应在管理方面落实下列工作:(1)深化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建设和职能配置。(2)大力推进依法管理,加大执法力度。(3)加大对于保平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日用化学产品洁净剂类考核试卷
- 制度性创新与全球治理考核试卷
- 水产品业务拓展与市场扩张考核试卷
- 油炸食品制造业的品牌建设策略考核试卷
- 水利工程在大型城市发展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医用纸巾的清洁剂选择与使用方法考核试卷
- 畜牧业的资源利用与能源节约考核试卷
- 低温仓储的退货处理与质量追溯考核试卷
- 合成材料在通信设备制造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儿童社交焦虑的识别与处理考核试卷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输卵管性不孕诊治新进展课件
- 《篮球三步上篮》说课PPT
- 宪法与法律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业绩对赌协议合同范本
- 水球(集体球类运动)
- 眼科手术器械清洗灭菌流程图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申报书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馅饼
- 支气管哮喘指南解读
- 网络拓扑图图标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