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岩石圈地质学专业术语,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公里的软流圈。物质分异与冷却模型:地球冷却过程中,轻的物质向上运移,重的物质向下运移,物质发生分离,地球外部变冷,材料、温度、力学性质发生变化,产生岩石圈。高压变质岩/超高压变质岩:俯冲带成为物质通道,俯冲的大陆物质向下运移到达某区域后发生高压变质作用,经构造演化折返返回陆表形成的岩石,称为高压变质岩。2、底辟作用指在构造力或由于地质体密度倒置所引起的浮力的作用下,地下高塑性岩体向上
2、推挤或刺穿挤入上覆岩层,形成上隆构造的作用。底侵作用:板底垫拖作用。是大陆垂向生长的一种重要方式,特别是太古宙时期。源于上地幔的部分熔融作用或软流圈上涌减压熔融作用所产生的玄武质岩浆从下面添加到陆壳底部的过程。重力均衡:地球物理概念,当不同密度的地层,在某一深度的压强相同时,必然有深部密度大的物质向上补充(补偿深度),称为均衡。减压熔融:洋中脊向两侧被动伸展,地幔物质向上运动,压力不断降低,在压力降低过程中伴随着物质的不断熔融,增加了涌入地壳的岩浆量。减压熔融是洋中脊扩张的重要反应。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岩石圈在地质历史演化时期,能够抵抗载荷的一层。反映了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温度场特征,是判断岩
3、石圈是否发育断裂或比较致密的参数,获得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对认识该区的地球动力学特征有重要意义。3、热沉降:由于先前受热的岩石圈的冷却及伴随的密度增大而产生的均衡沉降。4、构造沉降:是指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面沉降活动。地壳运动的形式非常复杂所产生的效应多种多样,其中伴随地壳隆起、拗陷、断裂活动和其他构造变形产生的地面沉降现象都属于构造沉降。5、回剥法:又称反演法,是指利用现在沉积物厚度,逐层恢复到地表,并进行压实、古水深和海平面变化的校正,从而获得各层的原始厚度及盆地可能的原始形状。6、大火成岩省(largeigneousprovinces缩写为LIPs):指连续的、体积庞大的由镁铁质火山岩及
4、伴生的侵入岩所构成的岩浆建造,包括喷出的大规模溢流玄武岩和岩浆供体大型放射状岩墙群。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与来自深部的地幔柱活动有关,是地幔柱岩浆活动的直接产物。7、变质核杂岩:是构造上被低角度正断层拆离的、呈孤立的平缓穹形或拱形强烈变形的变质岩和侵入岩构成的隆起,往往出现在造山带的核部。8、大陆边缘:是指大陆与大洋盆地的边界地。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以及海沟等海底地貌-构造单元,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延伸千余至万余公里,宽几十至几百公里。它现代分布于各大洋周围,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分布在古大陆与已经消失的古大洋之间的边界地带。大陆边缘可分为被动大陆边缘和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volcan
5、icpassivecontinentalmargin)又称火山型张裂边缘(volcanicriftedmargin,VRM),是大陆破裂阶段伴有强烈火山活动的被动边缘。日本学者上田诚也(Uyeda,1979)按上下盘板块耦合程度提出俯冲带有两个类型,智利型和马里亚纳型,其间还存在中间类型。智利型俯冲带通常海沟较浅,贝尼奥夫带平缓:陆源物质大量供应,增生楔发育良好;俯冲板块与上覆板块紧密地耦合,加之俯冲带平缓,二板块之间接触面积大,出现大于8级的逆断层型地震;陆缘弧受挤强烈上升,形成高耸的山系和巨厚的大陆型地壳;弧后有逆断层活动;火山活动主要为安山岩一英安岩一流纹岩类型,岩浆黏度高,常呈爆发型;
6、深成侵入作用比火山活动占优势。智利型俯冲带的形成可能与上覆板块向海沟方向主动推掩有关,如向西漂移的南美板块掩覆于太平洋洋底之上;也可能与俯冲板块的年龄较新(如年轻的纳斯卡板块俯冲于南美板块之下)有关,年轻、较热的板块浮力较大,致使下插板片倾角较小,俯冲板块与上覆板块之间的水平挤压力较强。1、不同角度岩石圈的定义?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公里的软流圈。化学角度:力学角度:地震角度:热学角度:热传导为主,软流圈及其以下,以热对流为主。1
7、.1岩石圈的挠曲:是具有限强度(塑性)的岩石圈受到外部力时发生的长波长弯曲,会造成沉降或隆起。挠曲盆地主要有两类,一是海沟(大洋岩石圈挠曲),一是前陆盆地(大陆岩石圈挠曲)。2、全球板块运动与太平洋的演化简述?威尔逊于1966年认为在联合古陆之前还应存在过更早期的曾拼合一起的早期“泛大陆”。这种大陆崩裂,洋盆的开启与闭合,被理解为具开始与终结的过程,可以重复出现的现象。概念:是指大陆岩石圈在水平方向上的彼此分离与拼合运动的一次全过程,即大陆岩石圈由崩裂开始、以裂谷为生长中心的雏形洋区渐次形成洋中脊、扩散出现洋盆进而成为大洋盆,而后大洋岩石圈向两侧的大陆岩石圈向下俯冲、消亡,洋壳进入地幔而重熔,
8、从而洋盆缩小;或发生渐次接近、碰撞,出现造山带,遂拼合成陆的过程。威尔逊于1973年系统归纳了洋盆开合的多阶段发展模式:萌芽阶段:在陆壳基础上因拉张开裂形成大陆裂谷,但尚未形成海洋环境。如现代的东非裂谷。初始阶段:陆壳继续开裂,开始出现狭窄的海湾,局部已经出现洋壳。如红海、亚丁湾。成熟阶段:由于大洋中脊向两侧不断增生,海洋边缘又未出现俯冲、消减现象,所以大洋迅速扩张。如大西洋。衰退阶段:大洋中脊虽然继续扩张增生,但大洋边缘一侧或两侧出现强烈的俯冲、消减作用,海洋总面积逐渐消减。如太平洋。残余阶段:随着洋壳海域的缩小,终于导致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其间仅残留小型洋壳盆地。如地中海。消亡阶段:海洋
9、消失,大陆相碰,使大陆边缘原有的沉积物强烈变形隆起成山。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脉。上述海洋开闭过程在地质历史中反复出现,即构造运动具周期性。各阶段特征王导作用tEfH.陀K山窘咔柞用拥辟:1=斗丁虻汁呼P右畑砂乍用可&*=.:5PJET旺i可m海K11ZR枫,可祖耳和Wfi出覇蛀盒音卬4iB;i曲卬于咖丸平年口也硼鑛的崭片冊岂.违枷.于附恥权旧可略厂左建嚴吊I址官?UE广汪(跻审音不2?003)为什么会发生大陆张裂,一般在哪里发生?动力来源?岩石圈的薄弱带、古板块边界、断裂带、造山带、岩石的各向异性带(矿物沿某个方向排列,当受到剪切力时,易发生剪切破坏)。动力来源:主要来自地幔对流、俯冲板片
10、的拖拽力、洋中脊挤压力、海沟后撤的吸引力、地球的自转。俯冲板片的俯冲对地表板块有何影响?俯冲板块的俯冲对上伏板块的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可诱发上伏板块的伸展、诱发洋中脊的扩张(提供间接动力)。3、俯冲带的动力来源?(6.2转换断层/走滑断层)重力在转换断层两侧岩石圈年龄存在差异,使得转换断层两侧存在比较大的陡坎(年龄差异),在水深上有变化;后期,由于某些区域的挤压作用,使得在陡坎区域产生初始俯冲,一侧重的大洋岩石圈俯冲到另一侧岩石圈下面,形成岛弧,并引发一系列的岩浆活动。A)C)QP4、大陆边缘类型和特征?根据岩浆活动的多寡,大陆边缘可以分为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和非火山型张裂边缘。火山型大陆边缘存
11、在底侵作用,底侵厚度大、宽度窄,地壳的拉伸变薄所起的作用有限,强烈的岩浆活动可能在大陆破裂中起决定作用;同时,拥有向海倾斜的反射层;而非火山型大陆边缘有断块作用,可能会有地幔剥露。单剪和纯剪5、解释初始沉降和热沉降?初始沉降,是快速沉降的过程;热沉降是缓慢沉降的过程,伴随着物质冷却、密度增加的过程,在两者之间一般会存在破裂不整合面。利用均衡法和体积守恒方法,进行回剥分析和去压实分析,通过总沉降量,获得初始沉降、热沉降的厚度。所需的步骤有,压实分析、孔隙度曲线、近地表剥蚀、Mekenzie模型。6、什么是回剥分析和去压实作用?回剥法又称反演法,是指利用现在沉积物厚度,逐层恢复到地表,并进行压实、
12、古水深和海平面变化的校正,从而获得各层的原始厚度及盆地可能的原始形状。去压实作用,由于孔隙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厚度的变化,固体载荷的体积认为不变,因孔隙度的变化引起厚度的变化。回剥分析需要的数据:压实分析/孔隙度曲线/近地表剥蚀/海平面变化的影响。7、拉张因子的定义?0为拉张因子,是拉张前地壳或岩石圈的厚度(Y0)与拉张后地壳或岩石圈的厚度(Yt)之比。按方向,分为长度拉张和厚度拉张;按拉张速率分为均匀拉张和不均匀拉张。控制因素:拉张因子与最大应变速率有关;应变速率低时,裂谷初期,由于岩石圈的减薄效应,应变速率会增大,但随后由于岩石圈地幔的冷却越来越显著,应变会越来越小,直至停止;应变速率高时,裂
13、谷过程在热损失之前就完成了,而且应变速率会随时间而增加,因为有同样的驱动力施加在不断减薄的岩石圈上。8、下地壳的流变性如何影响大陆边缘的破裂?下地壳整体很弱,其强度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该区域岩石圈的破裂行为。下地壳的热结构、组分、扩张速率会综合影响大陆岩石圈的破裂。上地壳-下地壳-上地幔为“三明治”结构,下地壳力学性质较弱,而上地壳和上地幔较强;当下地壳比较弱(力学上)时,地表裂谷均匀分布(张裂宽,单剪);当下地壳温度低,力学性质强时,上、下地壳之间,上下地壳与地幔之间耦合得很好,裂谷集中出现在一个小范围内,为对称张裂(纯剪)模式。下地壳减薄的原因:下地壳的剥露由非均匀拉张引起;下地壳的塑性,可能
14、形成下地壳流,即在上地壳发生伸展减薄之后,形成某些空间,可容纳下地壳物质向上流动到达大陆边缘;下地壳流向大洋一侧,向远离大陆边缘的一侧流动,在流动的初始位置留下位置,引起地壳减薄。9、影响地幔剥露的因素?(1)下地壳的强度在地幔的剥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壳张裂过程中,下地壳会变冷,由塑性转为脆性,下地壳越来越薄以至于消失,上地壳与地幔耦合,形成滑脱面,单剪模式。地壳变薄后,地幔更易于到达地表;(2)扩张速率。扩张速率高时,岩石圈没有足够的时间冷却,T高,易发生岩浆活动,地幔剥露难形成;(决定火山型与非火山型)(3)地幔亏损。亏损地幔更难熔融,不易形成岩浆,可能影响大陆边缘的类型;(4)地
15、幔温度。地幔温度升高,易形成火山型大陆边缘,易形成火山。减压熔融:10、洋中脊类型及其特征?慢速扩张洋中脊、快速扩张洋中脊11、拆离断裂和海洋核杂岩?12、小尺度地幔对流?当大洋岩石圈远离洋中脊后变得越来越老时,岩石圈逐渐变厚、密度变大,在此过程中,下伏软流圈由于温度高,处于部分熔融状态,底部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移至软流圈,造成上部岩石圈的不稳定性,软流圈物质向上填充底部岩石原来的位置空间,在上地幔形成小尺度对流。对流方向与中脊轴平行或垂直。13、火成岩省,岩石圈挠曲?14、俯冲带结构?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俯冲板片向下弯曲形成的海沟;因板块俯冲而刮削下来的弧前增生楔;上伏板块前缘的富集地幔
16、楔;板片俯冲到一定深度因部分熔融而形成的火山弧,以及与火山弧伴生的成对双变质带等。俯冲带的双变质带:15、俯冲带类型及特征?B型俯冲带,根据增生楔的存在与否,分为智利型和马里亚纳型。A型俯冲带是大陆岩石圈相互俯冲的产物。16、板片窗定义?板片撕裂,是由于俯冲板片内部存在构造裂隙或减薄带,在板片向下俯冲到某区域时,因高温或高压作用,使得板片发生分离或角度不均匀俯冲的现象,称为板片撕裂。板片撕裂的会产生空间,成为下伏地幔或软流圈物质向上运移的通道,这个通道称为板片窗。17、菲律宾海盆的演化历史?岛弧分裂、弧后伸展18、冲绳海槽的演化历史?弧后伸展盆地19、台湾造山带演化?泛大陆的裂解与华南岩浆活动
17、的开始:早三叠:俯冲带开始形成,但并未找到证据,华南处于陆表海沉积环境(有海侵,古特提斯海水),海岸有抬升,南部巴拉望区有放射虫硅质岩;中三叠:印支运动,印支板块与华夏板块拼接,俯冲作用使华夏板块提升,海水退却;晚三叠:变为湖相或滨海相沉积,海水越往西北方向运动,古特提斯海影响变小,俯冲作用增强;早侏罗:内陆变湖相沉积,内陆有岩浆活动,俯冲作用在持续;中侏罗:岩浆活动在加强,陆相沉积、放射虫硅质岩发育,俯冲迹象明显,抬升明显;晚侏罗:造山运动进一步加强,出现大规模火山活动;早白垩:燕山期,发育大陆弧,沿海海相沉积活动减弱,沿海大断裂很活跃;中-晚白垩:晚白垩期放射虫硅质岩不存在,海相沉积也停止
18、,在礼乐滩开始形成浊积岩,构造环境发生变化,俯冲带停止俯冲或后退,引起区域抬升,诱发海相消亡,导致蛇绿岩套的氧充,形成大的沉积记录,造成大的不整合面;新生代:大陆张裂盆地形成。20、中国东部边缘海构造格架与深部结构?断裂分布盆地、反转构造(油气富集区)岩浆活动地震活动21、中国南海的地质演化历史及其构造特征?研究威尔逊旋回的理想区域,从俯冲到破裂;俯冲到张裂的转换、张裂到破裂的转换南海北部中生代盆地内部构造解析:识别出4个不整合面:中生界/新生界一Tg;侏罗(J)/白垩(K);三叠系一侏罗系(T-J)/侏罗系(J);二叠系/三叠系一侏罗系(T-J);Tg不整合面,晚中生代区域张裂背景下的区域隆
19、升与剥蚀,在南海东北部尤为明显;侏罗(J)/白垩(K)不整合面,局部挤压与燕山构造期强烈岩浆活动造成的局部隆升和剥蚀,以及周边区域的地层超覆;三叠系一侏罗系(T-J)/侏罗系(J)不整合面,古太平洋海侵结束后的构造岩浆活动的反映;二叠系/三叠系一侏罗系(T-J)与印支造山事件有关。构造期次四个主要阶段:(1)中三叠世及其以前的特提斯作用阶段;(2)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的古太平洋海侵阶段;(3)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的古太平洋俯冲控制下的弧前盆地发育阶段;(4)晚白垩世到古近纪的大陆边缘区域拉张及局部隆升与剥蚀阶段。沉积盆地经历了3个主要成盆阶段,而不同成盆阶段的沉积环境明显不同,因此,南海北部中生代
20、盆地是一个多期次残留叠合盆地;另外,南海北部经历了挤压造山、岩浆活动与区域伸展等,分别对上述3个成盆期的沉积盆地造成破坏。22、影响火山喷发的重要因素有哪些?洋中脊的温度和伸展速率。伸展速率同时会影响洋中脊板块的温度。当伸展速率快时,温度就高(温度还未来得及降下来),易发生岩浆活动;反之,就不易发生岩浆活动。同时,水的加入也会更多岩石的部分熔融,易引起岩浆活动。岩石圈厚度、大陆边缘形态也会影响岩浆活动的发生。23、大洋岩石圈的冷却会引起什么现象?密度升高,低热流值、海底面上升,强的岩石圈俯冲。26海洋核杂岩(重要)概念:主要是指下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在沿扩张中心极强的构造拉张应力作用下发生去顶、抬
21、升而形成的穹隆状构造岩石组合。构造要素:a其构造要素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拆离断层是海洋核杂岩系统中的主导构造样式,也是海洋核杂岩发育的必要条件b由于洋底拆离断层的拆离作用,使得其下盘海洋核杂岩表面出现由断层划擦作用产生的平行于拆离方向的线状构造,被称之为表面梳状构造,或波纹状构造。c在拆离断层上盘为正常的洋壳沉积,并发育断层崖、裂谷和火山脊等伸展构造,与拆离断层及其下盘海洋核杂岩共同组成了海洋核杂岩-拆离断层构造系统。岩石组合类型:海洋核杂岩的岩石组合包括玄武岩、蛇纹石化橄榄岩、橄长岩、辉绿岩、超基性岩体(辉长岩)及超基性岩墙和熔岩,还包括少量的断层岩。分布区域:慢速/超慢速扩张洋脊大洋核杂岩
22、分布较多,如大西洋中脊和西南印度洋脊,而在快速扩张的东太平洋海隆目前还没有大洋核杂岩方面的报道。识别标志:a地形地貌:大洋核杂岩的最显著地貌特征是拆离表面呈现巨型窗棂构造,即具有穹窿状的突起和平行于滑移方向的波瓦状条纹.2平移断层与转换断层图示Tr&nFarrriNMJlt中脊轴转换斷层转换断层运动和破辞带表现扩张BC破碎带平移断层转换断层随着时间的推移,断层两侧的两段中脊将越离越远虽然中脊轴两侧海底不断扩张,断层两侧两段中脊之间的距离并不加大错动是沿整条断裂线发生相互错动仅发生在这两段中脊轴之间的BC段上。在BC段以外的断裂带上,断层两侧海底的扩张移动方向相冋,其间没有相互错动。错段方向为左
23、旋BC段的错动方向,恰与平移断层中把中脊错开的方向相反,转换断层则为右旋。3板块边界三种类型从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可将板块边界分为3种基本类型:汇聚型(挤压)、离散型(拉张)和走滑型(剪切)10蛇绿岩套、混杂堆积体和增生楔状体的定义和特征区别蛇绿岩套:指在层序上有规律组合在一起的一套岩石的总称是板块边界的标志物质。是一组由蛇纹石化超镁铁岩、基性侵入杂岩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套。混杂堆积体:它是在板块俯冲作用下,经过破碎作用和混杂作用所形成的无规则相互混杂堆积的混合体,混杂堆积是鉴别古板块消亡带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征:组分复杂、性质时代不同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剪切构造发育含有洋壳碎块和高
24、压岩石。增生楔状体:大洋板块表面覆盖的沉积物,为俯冲的大洋板块从海沟下潜时被上盘板块刮削下来的沉积盖层和洋壳碎片,连同原地深海沉积物堆积到海沟的向陆侧而成。由下向上依次变老,产状依次变陡。11被动型(离散型/稳定型)大陆边缘类型a火山亚型2个典型特征向海倾斜反射楔形体,通常称之为向海倾斜反射体(SDRS),主要发育在海陆过渡带上;高纵波速度体(7.17.5千米/秒)(HVZ)b非火山亚型c张裂-转换亚型因不同段落拉伸速度的差异伴生横向剪切滑动形成。12被动陆缘的构造成因模式火山型、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分别形成于主动裂谷作用和被动裂谷作用期间。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裂谷作用期间是否发生大规模的主动火
25、山作用。非火山型首先是板块构造运动导致岩石圈拉伸变薄,随后岩石圈发生同裂谷期的裂陷、沉降作用只是在岩石圈薄弱带有小规模的被动侵入。地幔物质只是在岩石圈薄弱带有小规模的被动侵入。而在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发育过程中,首先在岩石圈底部存在一个异常热的地质体(如地幔柱),通过地幔熔融作用使得岩石圈不断减薄,并随着上覆岩石圈压力的减小,熔融速率不断加快,最终熔岩突破地表,形成大规模火山岩发育区13俯冲作用类型指一板块沿汇聚板块边界向相邻板块下方潜入的过程分为B型俯冲(陆陆)、A型俯冲或陆内俯冲(洋俯冲陆)和洋内俯冲(洋洋)14活动大陆边缘类型日本型岛弧型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海沟和弧后盆地三者共生是基本特
26、征。主要地貌单元是:大陆大陆架和大陆坡弧后盆地岛弧及其旁侧很窄海沟大洋盆地。安第斯型陆源弧型活动大陆边缘,海沟(俯冲)带与大陆边缘隆起带相接。无弧后盆地(边缘海),这是与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的主要区别。主要发育弧内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基本地貌单元为:大陆海岸山脉-大陆架和大陆坡海沟一大洋盆地。19板块窗概念:正俯冲的洋中脊的持续扩张作用将会使该洋中脊两侧的洋壳板片之间形成一个持续加宽的间隙:板片窗形成背景:洋底的消减往往发生在与生长轴呈一定角度相交的地带,并引起盆地的不对称消减。而且,消减过程一般导致扩张脊进入俯冲带。形成机制:板片形态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板块的相对运动;俯冲前的洋脊转换断层组
27、合样式;俯冲角度。20拆散作用:泛指由于重力的不稳定性导致岩石圈地幔、大陆下地壳或大洋地壳沉入下伏软流圈或地幔的过程。重力不稳定性是拆沉作用的驱动力,其直接结果是造成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沉入软流圈,热的软流圈物质相应上涌至地壳下部置换冷的上地幔。31火山型大陆边缘与非火山型大陆边缘火山型(VRM)被动边缘非火山型(NVRM)被动边缘狭窄广阔巨厚的火成岩地壳脆性断裂和块断作用地壳拉伸变薄作用有限,岩浆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岩浆活动般限于岩石圈深部,地壳上部仅有少量火山活动Rockallbank,Voring海台,EastGreenland红海、Wlberia,BayofBiscay.农丄边躲晦渝优盖i“
28、各阶段及阶Bt宴例度火J虫容类厘-胚胎期(剖蛤担就)Tnupo火山M15+2lcin(l)HuoHiW/iH2Tmitoi/yr.閒铝玄武吿,玄武质安山岩,空山魯英安岩持绽拉谁冲縄海楷1-24knimW/m31HFmm/yr岛弧火山岩亦峰火山初试扩雀止7km102(1mniL/yr半速粉武武岩.備甘炎似于酣申海巒71-MORB;LIL-离如供【】:扩张)口車辭kni!0-95niW/nF拉耐駁武岩具祖玄结构的玄庇岩啣中B轧9km90-107mW/m2雷理岩蛇纹岩化后岩石特征(前后对比)遭受水化的地嗯1升嵩,据在着蛇纹岩体的地震波速较正常地幔明显降低通常地震波低速带相应于温度较高部位,可测得高热
29、流值。而蛇纹岩低速体却属于低温区,因而对应着低热流区这样,将地震探测与热/鰻资严合起来,更有利于鉴别地幔楔中嚣辭泥糊嗣聽融大洋岩石圈的演化:洋中脊附近形成岩石圈,岩石圈从洋中脊至两侧越来越冷,越来越老,某些地方存在俯冲带,老的物质在俯冲带被带到深部,洋中脊会发生那些现象?大洋岩石圈的冷却会引起:岩石圈的冷却、密度增大、热流值变低、海底面深度增加。1构造地质与大地地质的区别构造地质着重于形变与变形机制的研究。大地构造侧重研究岩石圈组成、结构、运动(变形和变位)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板块三联点板块三联接合点(简称三联点或三节点),与三联点相接的板块边界可以是拉张型(R)、挤压型(
30、T)或剪切型边界(F):RRR、RRF、RRT、RFF、RFT、RTT等6种含洋中脊的三联点,以及FFF、FFT、FTT、TTT等4种无洋中脊的三联点。地幔物质对流的条件1)组成系统的物质必须“软”到“足以流动”的程度2)系统内的温度梯度必须至少略大于组成系统的物质的绝热自压温度梯度3)有足够的能量以维持对流进行地幔物质对流模型a全地幔对流模型俯冲板块可一直俯冲到600kmb浅地幔对流模型俯冲板块可一直俯冲到600700kmc双层对流模型与板块相应的对流单元是一系列约800km长、700km厚的小对流环d热幔柱相连的双层对流模型地幔柱只起源于D”层,位置不发生迁移DjsCh曲呻罠山主型楡衣尺屋
31、对矍Or影中扌X歴STU単魁誉石黑Jtt*目前对D”层的认识:D”层为一个厚度100-300km的强烈横向不均匀的薄层,它将地幔和地核分开;D”层通常被看作为全地幔对流的下热边界层;在D”中热传导是主要的热输运机制,它将地核的热量传给地幔,或者通过地幔热柱携带地核的热量到地幔上部甚至地表。e混合模型7热点地幔柱(包括热幔柱和冷慢柱)假说:热点处岩浆烧穿岩石圈板块,在表面形成火山,用来解释无震海岭地幔柱包括热幔柱和冷慢柱热幔柱:源于地幔深处(核幔边界CMB)、呈圆柱状涌升的热地幔物质流(根据重力异常值推断,地幔柱的直径可达200300km,甚或更大),热幔柱的涌升不断向上地幔乃至岩石圈之下输送热
32、量、质量和动量,在烧破岩石圈的地方便成为热点。冰岛、无震海岭:热点火山作用形成的热点火山作用与海底扩张速率关系:扩张速率慢,熔岩容易堆积形成诸如冰岛那样的大型岛屿;海底扩张速率较快,等量的熔岩扩展开,形成无震海岭热幔柱的形态特征:球状顶冠,狭窄尾部热幔柱的发育期:萌芽期外核微微上隆,热流及岩浆上涌;发展期:地幔中下部为热幔柱密集区;全盛期:热幔柱密集区连通外核与软流圈衰亡期:由于上下堵塞残留的热幔柱7AdWkm35Wkfn:莊瘟羁热幔柱的起源起源于地幔的D层,2900km热幔柱的分级及深度王SS-ift.內杜或慢枝MWiiJeBraEbchStnidre三菽ji祗蔭墓左替诙冷慢柱:板块俯冲后的
33、滞留板片一般具有P波高速异常特征,表现为冷的块体,因而称为冷幔柱。为什么670km为冷幔柱的“板块墓地”a)相变。670km处的相转变反应使其粘性显著变小,下潜板块将滞留在这个界面上b)塑性变形。但由于相变生成物的粘性显著变小,滞留板块被软化以至不能再保持刚性状态。8地球全局性物质对流a冷幔柱与热幔柱成对出现,地幔全局性物质对流主要是由这种向下运动的冷幔柱和向上运动的热幔柱所支配。b地幔柱是决定全球构造的根本原因,间接驱动板块运动及裂解。Wilson旋回与地球深部物质旋回构成了地球全局性的物质循环过程。9大洋中脊与标准洋壳的区别a壳幔混合层的出现。壳幔混合层底侵作用、拆沉作用和部分熔融导致该区
34、厚度显著减小。b沉积厚度的不均一性,导致某些洋中脊地段的层1(沉积层)缺失或极薄c洋壳中的热水活动。导致大洋中脊系的地壳结构在各地段也不同的表现。d构造作用也可导致洋中脊的某些地段,轴部一般缺失层3,层2直接履于异常地幔之上,或有的地方层2虽较厚,但因完全缺失层3,整个地壳厚度明显减薄15活动大陆边缘地质地球物理基本特征部分:地震震源分布特征、标志、类型(重要):分布特征:平面分带、垂向分层类型:浅、中、深层地震应力与地震活动的分布规律:a正断层型浅源地震,海洋岩石圈向下弯曲产生的拉张力引起。b逆断层地震-俯冲带地震,由于沿俯冲方向的挤压力而发生地震c海洋板块内部地震双地震带,双重构造的震源面深度上,其上部和下部的震源机制分别与俯冲方向的挤压力和拉张力相对应乩削制植壊由品电摟(重要)双地震带的概念:中源深度(50-200km)发现震源位置呈现明显的上下两条密集分布层;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块二名篇名句默写】【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解析)
- 农业园规划设计
- 石河子大学《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工程水文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编译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数学提高》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理论力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电子测量技术》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场地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房屋租赁合同编号
- 2024年海南省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以德育心,以心育德”
- 干部履历表请用开纸双面打印
- 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 反射反应及反射发育的评定
- M7.5浆砌石砌筑
- 制浆洗漂详细过程工艺
-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新)
- 35kV配电系统调试试验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