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津市滨海新区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评价规范(评审修改稿)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13年10月前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为推荐性文件。附录A至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人:杨桂才、张广清、惠明、张卫东、詹水芬、吴凯玲、杨维明、刘艳、李岩。引言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高风险组织,安全管理复杂,管理难度较大。近年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重大以上事故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
2、素之一。随着滨海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数量急速增长,安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如何结合自身管理实际和特点,遵循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效果,不断消除、降低和控制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风险,保障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成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实践的当务之急。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推出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要求及评价规范,目的旨在进一步帮助和指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改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现状,落实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特种设备安
3、全使用管理要求及评价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参考相关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成果而制定的指导性技术文件。结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健康风险及管理特点,吸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近年来实施安全管理经验,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要求及评价规范将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实施安全管理提供参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使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也可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第三方机构评价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状况及安全水平的参考依据。使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各方应积极探索本技
4、术文件的改进机会,以利于本技术文件的不断完善。天津市滨海新区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评价规范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3663517341 范围 天津市滨海新区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要求及评价规范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的一般要求和评价方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天津市滨海新区范围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不适用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矿山井下使用的特种设备、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也不适用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
5、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款。所有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特种设备目录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增补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关于印发(试行)和的通知关于下发的通知关于颁发(试行)的通知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起重机械
6、监督检验规程(试行)游乐设施监督检验规程(试行)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3869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 8408 游乐设施安全规范GB 12352 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HYPERLINK /detail/226464.html t _blankGB 19402 客运地面缆车安全要求GBZ 23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T 24728 客运索道安全服务质量GB/T 18168 水上游乐设施通用技术条件 GB/T 20051 无动力类游乐设施技术条件 GB/T
7、1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TSG Z0006 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导则TSG G0001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3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3001 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 TSG R5002 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7001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D0001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Z600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TSG T 5001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TSG T 7001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
8、制驱动电梯 TSG T 7004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液压电梯TSG T 7005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TSG T 7006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TSG Q5001 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TSG Q7015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AQ/T900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冶金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术语和定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采用GB/T 19000,GB/T 28001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外,还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目录等相关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中使用的以下术语和定义。 特种设备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
9、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使用单位 是指具有在用特种设备管理权利和管理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安全监察 指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安全的目的,而从事的决策、组织、管理、控制和监督检查等活动的总和。 锅炉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压力容器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
10、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 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 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 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 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简单压力容器容器由筒体和平封头、凸型封头(不包括球冠形封头),或者由两个突形封头组成;筒体、封头和接管等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为碳素钢、奥氏体不锈钢;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1.6MPa;容积小于或者等于1000L;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并且小于或
11、者等于1000 MPaL;介质为空气、氮气和医用蒸馏水蒸发而成的水蒸气;设计温度大于或者等于-20,最高工作温度小于或者等于150;非直接火焰的焊接容器。压力管道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 MPa(表压)的,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输送介质为气体、蒸汽、液化气体、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液体的管道。电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设备,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起重机械指用于垂直升降或
12、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客运索道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大型游乐设施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表1 纳入安全监察的游乐设施范围及类型设备特性或技术参数 设备类型 运行的最大线速度大于等于2m/s或运行高度距地面大于等于2m的游乐设施(不包括专用于体
13、育竞技活动、文艺演出和个人非经营活动的设施) 转马类、滑行类(包括滑道)、观览车类、自控飞机类、陀螺类、飞行塔类、架空游览车类、赛车类、小火车类、碰碰车类、水上游乐类(水上摩托、快艇和游船除外)、蹦极、滑索和其它无动力类游乐设施(儿童用组合游乐设施除外) 表2 游乐设施分级表主要运动特点典型产品举例主要参数C级A级B级沿架空轨道运行或提升后惯性滑行滑行车(过山车)、矿山车、疯狂老鼠、弯月飞车、急流勇进等(滑道、滑索属A级)速度40km/h或轨道高度5m满足速度20km/h或轨道高度3m,除A级之外。符合表3.17-1规定的条件,除A级、B级之外的游乐设施。绕垂直轴旋转、升降波浪秋千、超级秋千、
14、转马、章鱼、自控飞机等回转直径12m或运行高度5m满足回转直径10m或运行高度3m,除A级之外。用挠性件悬吊并绕垂直轴旋转、升降飞行塔、观览塔、豪华飞椅、波浪飞椅等高度30m或运行高度3m且回转直径12m满足高度30m或运行高度3m,除A级之外。在特定水域运行或滑行直(曲)线滑梯、浪摆滑道等(峡谷漂流属A级)高度5m或速度30km/h弹射或提升后自由坠落(摆动)探空飞梭、蹦极、空中飞人等高度20m或高差10m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监督检验 是指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重大修理过程中,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
15、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的验证性检验。 定期检验 是指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实施的特种设备定周期检验,以及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等的定周期校验或检定。各类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周期见附录A。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安全评价指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
16、依据的过程。安全附件是指控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温度、压力、容量、液位等技术参数的测量、控制仪表或装置,通常指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水)位计、温度计等及其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安全保护装置是指用于控制载荷、位置、速度、防止坠落、倾覆、机械伤害的装置,通常是指载重量、力矩限制器、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制动器、限位装置、安全带(压杠)、防坠器、门锁及其连锁装置等。特种设备事故特种设备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造成的社会影响,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
17、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的;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48小时以上的。重大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转移的;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的。较大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事故:特种
18、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转移的;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2小时以上的。一般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事故: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客运索道高空滞留人员3.5小时以上12小
19、时以下的;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指特种设备及其作业场所处于不安全状态、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严重事故隐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严重事故隐患: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使用的特种设备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的;使用应当予以报废的特种设备或者不符合规定参数范围的特种设备的;使用超期未检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经责令整改而未予整改的特种设备的;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重大修理指更换或修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
20、道的主要受压元件;更换或修理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影响强度的主要受力构件、安全保护装置,不改变特种设备原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的活动。维护保养对特种设备进行的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等日常性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其中清洁、润滑不包括部件的解体,调整只限于不会改变任何安全性能参数的调整。改造 承压类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改造:是指改变主要受压元件的结构致使设备运行参数、盛装介质、用途等发生变更的活动。机电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改造:是指改变原特种设备受力结构、机构(传动系统)或者控制系统,致使特种设
21、备的原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变更的活动。注销 是指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以及改变工艺参数和用途已不作为特种设备使用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的登记变更手续。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机构和人员配备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符合附录B.2.4规定的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他使用单位,应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
22、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规模、特种设备数量、特性等配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并保证所有在岗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作业人员配置要求详见附录B)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用人单位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作业技能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作业人员未能参加用人单位培训的,可以选择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全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作业人员的培训应有书面记录并经被培训人员签字确认。使用单位应对在岗的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包括:作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者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车间(
23、部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业人员培训的内容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相关作业人员考核大纲等安全技术规范执行。培训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特种设备安全基本知识、生产工艺及操作规程、新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规章制度、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源、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持证上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必须经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雇(聘)用后,方可在许可的项目范围内作业。使用单位应对本单位持有作业
24、证书的人员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档案和内部培训档案,并按规定及时组织作业人员参加证件复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4年复审一次。岗位职责使用单位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性质、生产规模的特点、技术等条件,明确各部门以及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各部门的岗位职责至少包括:管理部门职责、使用部门职责。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至少包括:法人岗位职责、主要负责人岗位职责、安全管理负责人岗位职责、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作业人员岗位职责、修理人员岗位职责。特种设备使用及安全管理使用登记制度要求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见附录C)申请办理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简
25、单压力容器不需要办理使用登记手续。放置位置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各类设备具体放置位置见附录D。登记变更改造特种设备进行改造、修理,按照规定需要变更使用登记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方可继续使用。移装特种设备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的,使用单位应当在移装完成后投入使用前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的,使用单位应当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手续。移装完成后,向移装地登记机关申请注册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过户或变更使用登记证产权发生变更时,原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办理注销手续,并将设备全部文件资料移交新使用单位,新使用单位应按注册登记的要求办理手续。停用及重新启用特种
26、设备拟停用1年以上时,应当封存设备,在封存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报停,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保存;重新启用时,应当定期检验合格后,到登记机关办理启用手续。使用单位在设备停用期间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报废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履行报废义务,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该特种设备的使用功能,并向原登记的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一般应包括: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日常检查制度、隐患排查治理
27、制度、安全会议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接受安全监察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制度内容要求各不相同,见附录E“安全管理制度”部分。安全管理要求作业人员培训教育使用单位应确定安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并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组织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作业技能。特种设备维护保养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作出记录。电梯使用单位
28、至少每15日对在用电梯进行一次日常维护保养。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在免保期内可由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免保期后必须由取得电梯修理许可的单位进行。其他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由使用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使用单位无能力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的,应当委托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实施,但必须签订相应的合同,明确法律责任。特种设备日常检查.1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2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确认。.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
29、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责任人。.4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建立充装前后的检查、记录制度,禁止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气瓶进行充装。.5 B级及以下全自动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定期巡回检查制度。记录与档案管理 .1记录管理使用单位应根据管理制度编制各类记录表格,记录特种设备采购、施工、登记注册、人员培训、使用运行、维护保养、自行检查等过程。记录应填写完整、字迹清楚、标识明确。使用单位应确定各类记录的保存期,并将其存放在安全地点妥善保管,便于查阅,避免损坏。重要的安全记录应以适当方式或者按法规要求妥善保管,以防损坏。.2档案管理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档案,至少包括特种设
30、备台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帐、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还应明确各类档案记录的保存期。使用单位变更时,应当随机移交档案。a)特种设备台账,内容至少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种类、制造单位、购置时间、安装单位、检验情况、使用状态、重大修理情况及其他变更情况。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也应建立台账。b)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账,内容至少包括:姓名、作业类别、作业证号、取证时间、换证情况。c)使用单位应针对每一台特种设备建立安全技术档案。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档案的保管检查制度,每年年底全面检查、清理一次,做到帐档一致,并做好完整的记录。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
31、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档案内容要求各不相同,见附录E“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部分。特种设备定期检验.1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2使用单位应积极配合检验检测工作,提供必要的检验检测工作条件,告知检验检测人员安全注意事项。检验完成后应及
32、时取得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报告、安全保护装置校验报告、安全附件校验报告并存入设备安全技术档案。.3使用单位应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4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定期检验。.5逾期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6在推荐使用寿命内的简单压力容器,不需要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进行定期检验。安全管理考核奖惩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并形成制度性文件,明确组织、时间、人员、内容范围、方法与技术、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
33、生产管理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并形成正式完整的评定报告;根据评定报告结果实施奖惩制度并有完整记录。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生产工艺、特种设备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般包括运行参数、操作步骤、巡回检查、运行记录、异常处理、安全注意事项等。并悬挂于操作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的修订为确保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使用单位应明确评审和修订的时机及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保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为最新有效版本。制度的保存及悬挂制度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电子化形式或其它媒体形式。管理制度应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易于识别,应有编号(包括版本编号),并
34、保管有序且有一定的保存期限。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等制度规定要悬挂在特种设备使用现场,并易于被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阅读。制度的宣贯和培训为确保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能得到落实,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全员培训、宣贯,确保全体员工能了解掌握相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信息收集使用单位应建立获取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政府有关文件及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等信息的渠道。使用单位应主动定期获取和更新特种设备安全信息,并确认其适用性。信息沟通与传达.1使用单位应建立有效的内外部信息沟通形式。.2内部信息沟通形式可以是会议、文件、公告、宣传报道等。.3与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检测机构、评价机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等建
35、立外部信息沟通联系机制。.4使用单位应将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政府有关文件及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在内部各层次之间以及内外部之间及时传达。.5使用单位应每月至少组织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采购和承租采购使用单位应采购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特种设备。不得购买国家明令淘汰、报废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购置时,应当核对其是否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修理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承租出租单位应当与承租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出租和承租单位各自的安全责任。承租单位在承租期间应当对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负责。使用单位在安装、改造和修理过程中的义务使用单位应选择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
36、进行安装、改造和修理。使用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情况告知滨海新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使用单位应配合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相关要求申请并接受监督检验。施工结束后,使用单位应组织竣工验收并妥善保存施工资料。对分包方的管理分包方的资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从事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安全评价等活动的分包方及其作业人员是否取得国家有关法定的资格进行确认,并选择具备资质的分包方。分包方服务的监督管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安全评价等分包方的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分包方在本单位
37、场所内对特种设备开展的相关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包括其人员和作业活动。安全事故预防与改进隐患排查与整改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主要研究、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督促改进薄弱环节的工作。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排查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做好记录,并建立特种设备隐患台账。使用单位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严重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
38、应急措施。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并保存相关资料。使用单位无力解决的严重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及评价机构发现的安全隐患,使用单位应及时书面反馈治理结果。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并做好相关记录。应急预案特种设备应急机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规定建立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应急管理工作。特种设备危险分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特点,分析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特种设备
39、应急队伍、设施、装备与物资使用单位应建立与本单位设备使用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或与附近具备相应能力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并组织培训和训练。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内外部的联络渠道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内、外部应急联络渠道。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分包方(特种设备维护保养方)、医院、消防、公安等部门/人员的地址、电话及其它联系方式。应保证应急救援通讯联络的畅通。建立事故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即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的实际情况,建立事故应急组织和队伍,储备应急救
40、援资源,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出现紧急情况时或发生事故时的应对措施、处理办法、程序及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有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将应急预案报滨海新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应急培训与演练应对特种设备使用负重要职责岗位的员工进行应急培训,使其熟知岗位上可能遇到紧急情况及应采取的对策。单位应针对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定期演练,演练前应经过演练策划和批准,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告知,特种设备演练次数一年不得少于一次,以验证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工作,以及应急响应规定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学校、幼儿园、机场、车站、医院、商场、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场馆、展览馆、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
41、电梯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1次救援演练,其他使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条件和所使用电梯的特点,适时进行救援演练。应急方案的评审与改善使用单位应针对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和响应计划演习、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评审,对演练规定、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的修订,也应注意总结本单位及外单位的事故教训,及时修订相关的应急预案。事故处理事故报告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的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的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事故调查和处理事故发生单位的负
42、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事故调查做好准备;必要时,应当对设备、场地、资料进行封存,由专人看管。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负责移动的单位或者相关人员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应当现场制作视听资料。事故调查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事故相关设备,不得毁灭相关资料、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对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所
43、在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事故发生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及时通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做好事故调查处理的相关配合工作。报告事故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概况以及特种设备种类;事故发生初步情况,包括事故简要经过、现场破坏情况、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和涉险人数、初步估计得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确定的事故等级、初步判断的事故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其他有必要报告的情况。特种设备事故后,使用单位应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
44、有关情况或者资料。调查结束,使用单位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结论进行整改。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同时事故责任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应接受事故发生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各类特种设备特殊运行管理设备状态标志设备状态标志包括特种设备登记标志、管理标志及安全标志三种。特种设备登记标志是滨海新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核发的证明其特种设备合法的证明,如使用登记证、安全检验标志等,该标志应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特种设备管理标志包括设备标志牌和色标。设备标志牌应包括设备名称、管理部门和责任人、设备状态等。特种设备使
45、用时应有色标,管道按介质着色环,流向表示清楚。特种设备安全标志按GB 2893、GB 2894规定,分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型。使用时在特种设备使用、修理等场所使用安全标志。特殊运行管理要求不同种类特种设备使用运行管理均有不同特殊要求,分别列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特殊要求,见附录E中表E-1至E-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评分对照表第三部分“现场检查”。由于压力容器、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按不同分类均有不同的运行管理要求,各分类在附录E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评分对照表第三部分“现场检查”中进行评
46、价的内容分别见表3至表6。表3 压力容器不同类别现场检查评价内容列表序号特种设备分类现场检查部分评价内容1压力容器3-A2气瓶充装3-B 表4 电梯不同类别现场检查评价内容列表序号特种设备分类现场检查部分评价内容1曳引和强制驱动式电梯3-A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3-B3液压电梯3-C4杂物电梯3-D表5 大型游乐设施不同类别现场检查评价内容列表序号特种设备分类现场检查部分评价内容1滑行车类游乐设施、架空游览车类游乐设施3-A、3-B-13-B-62滑行车(滑道)类游乐设施3-A、3-B-13-B-5、3-B-73-B-83自控飞机类游乐设施、陀螺类游乐设施3-A、3-B-13-B-5、3-B-
47、94赛车类游乐设施3-A、3-B-13-B-5、3-B-105小火车类游乐设施3-A、3-B-13-B-5、3-B-116碰碰车类游乐设施3-A、3-B-13-B-5、3-B-127转马类游乐设施3-A、3-B-13-B-5、3-B-138游乐池类水上游乐设施3-A、3-C-13-C-99水滑梯类水上游乐设施3-A、3-C-13-C-4、3-C-103-C-1410造波类水上游乐设施3-A、3-C-13-C-4、3-C-153-C-1911峡谷漂流类水上游乐设施3-A、3-C-13-C-4、3-C-203-C-2412游船类水上游乐设施3-A、3-C-13-C-4、3-C-253-C-2913
48、无动力类蹦极游乐设施3-A、3-D-13-D-1014无动力类充气弹跳游乐设施3-A、3-D-13-D-5、3-D-113-D-1515无动力类滑索游乐设施3-A、3-D-13-D-5、3-D-163-D-2116无动力类系留式观光气球游乐设施3-A、3-D-13-D-5、3-D-223-D-2617无动力类空中飞人游乐设施3-A、3-D-13-D-5、3-D-273-D-30表6 客运索道不同类别现场检查评价内容列表序号特种设备分类现场检查部分评价内容1客运架空索道3-A、3-B2地面缆车3-A、3-C安全管理评价使用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管理状况的内部评价。气瓶充装单位经过由质量技术
49、监督局组织的年度评审的,当年可不按照本评分对照表进行评价。评价方法评价采用资料核对、抽查考核和现场查证的方法进行。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见附录E,不多于两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评分相应对照表E-1至表E-8,多于两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评分对照表E-9。抽样规定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抽查考核数量按在册数(N)比例抽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抽样时应覆盖所有工种,考核总量不超过30人为宜。N10,抽100%; 10N100,抽10人;100N500,抽15人;500N1000,抽20人;N1000,抽30人。对设备抽查考核数量按设备不同类别的拥有量(M)分类抽样,特种设备考核抽样时应覆盖所有类别,考核总量不超过3
50、0台为宜,抽样比例如下:M10,抽100%; 10M100,抽10台;100M500,抽15台;500M1000,抽20台;M1000,抽30台。否决项和否决标准使用单位存在A类企业否决项的情况,经过评价,若得分达到A类企业标准,则结论判定为B类企业;得分达到B类、C类企业标准,则结论判定为B类、C类企业。使用单位评价时遇到评分对照表中直接判定为C类企业的情况,其他指标可不予评价,直接评为C类企业;否决条件及判定条件见表7。表7 使用单位否决标准与判定标准列表类别否决与判定标准A类企业否决项近3年生产厂区发生过较大以上事故或社会影响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检查发现重大违法行为或者严重事故隐患。
51、C类企业直接判定项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使用报废的特种设备。使用存在故障、异常情况经责令改正而未予改正的特种设备。使用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未办理使用登记。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注:C类企业直接判定项即评分对照表中的否决项。分数计算不多于两类特种设备评分表总分为500分,多于两类特种设备评分表总分为1000分。评价时,某一评价项目不适用于某台设备则视为该台设备的得分。不多于两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评分规则得分计算方法.1当评价的特种设备有一台综合得分小于其应得分的60%(即300分),则该单位的特种设备评价总分为得分最低的那台特种设备的得分。.2当评价的所有特种
52、设备综合得分均大于等于其应得分的60%(即300分),则该单位的特种设备评价总分为所有评价特种设备得分的算术平均。得分结论判定根据评价得分可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评价总分450分;B级:350分评价总分450分;C级:评价总分350分。多于两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评分规则多于两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评价得分计算方法为:“人、环、管”三级指标的得分与“机”的整体得分的加和。“机”的整体得分的计算方法如下。单台设备得分计算单台设备得分计算方式为:该台设备三级指标的得分与其权重的乘积。不同种类特种设备三级指标权重值见表8。表8 不同种类特种设备三级指标权重值表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权重值锅炉设备类别0.1
53、36使用年限0.073安全附件0.153定期检验结果0.328设备附近人员数量0.260财产损失0.050压力容器设备类别0.081使用年限0.052安全附件0.158安全状况等级0.251设备附近人员数量0.373财产损失0.085压力管道设备类别0.077使用年限0.055安全附件0.165安全状况等级0.267设备附近人员数量0.353财产损失0.083电梯设备类别0.064使用年限0.056使用场所0.137安全保护装置0.438定期检验结果0.305起重机械设备类别0.093使用年限0.073安全保护装置0.509定期检验结果0.325客运索道设备类别0.085使用年限0.059安全
54、保护装置0.568定期检验结果0.288大型游乐设施设备类别0.101使用年限0.069安全保护装置0.556定期检验结果0.274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设备类别0.114使用年限0.066安全保护装置0.541定期检验结果0.279单类特种设备的得分计算.1当某类特种设备中有一台设备的得分小于其应得分的60%(207分),则该类特种设备评价总分为该类得分最低的那台特种设备的得分。.2当某类特种设备中所有设备的得分均大于等于其应得分的60%(207分),则该类特种设备评价总分为该类所有评价设备得分的算术平均。“机”的因素整体得分计算.1明确企业类别,确定权重指数由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涉及行业的范
55、围广,各个行业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各单位的不同特种设备所占权重也有所区别。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为四个类型:以客运索道及大型游乐设施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以承压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非承压类生产制造单位、非承压类非生产制造单位。根据表9确定不同类型使用单位各类特种设备的权重指数。表9 不同类型使用单位各类特种设备指数表特种设备以客运索道及大型游乐设施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以承压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非承压类生产制造单位非承压类非生产制造单位锅炉331716压力容器13129压力管道13139电梯111327起重机械112019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512619客运索道27-大型游乐设施
56、27-.2计算各类特种设备所占权重假设特种设备使用各单位使用i类特种设备,则第i类特种设备的权重Wi为:Wi=Qii=1nQi式中:Qi第i种特种设备的权重指数;n 单位共使用n类特种设备。.3“机”的因素整体得分 “机”的因素整体得分计算方式为:各类特种设备得分与其所占权重乘积结果的和。得分结论判定根据评价得分可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评价总分900分;B级:700分评价总分900分;C级:评价总分700分。结论处理如评价等级为A、B级,使用单位应当对所有不合格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和计划,进行限期整改。如评价结果为C级,使用单位应当对所有不合格内容进行整改。整改后,重新评价。 (规范性附录
57、)各类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周期表序号设备种类检验周期1锅炉外部检验:一般每年一次。内部检验:一般每2年一次,成套装置中的锅炉结合成套装置的大修周期进行,电站锅炉结合锅炉检修同期进行,一般每3-6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检验员或使用单位对设备安全状况有怀疑时,应当进行;因结构原因无法进行内部检验时应当每3年进行一次2压力容器固定式年度检验: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首检周期不超过3年;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每6年至少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一般3-6年一次。耐压试验:定期检验过程中,使用单位或者检验机构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有怀疑时,应当进行耐压试验移动式年度检验: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规定。水压试验:每两次全面检验期间内,至少进行一次3压力管道工业管道在线检验:每年至少检验一次。全面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1级和2级的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6年;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4电梯每年一次5起重机械每2年一次(塔式起重机、升降机、流动式起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乐设备材料选用与应用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公共服务优化与发展动态分析考核试卷
- 矿物增强塑料批发考核试卷
- 信托业务与体育产业发展考核试卷
-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勘探与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稀土金属压延加工的产业升级路径探索考核试卷
- 电视设备智能安防技术考核试卷
- 辽宁科技大学《药学细胞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大学《艺术管理学(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集成电路测试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职心理健康第五课认识情绪管理情绪
- 音乐课件《节奏与节拍》
- 物理教师老师个人简历
- 预防颈椎病的健康宣教
- 光伏工程施工安全方案
-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教案 项目六 任务二:顺序启动同时停止线路设计与安装调试
- DB43T 1491-2018 贵铅中砷、铋、铜和锑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声乐课课件教学
- 保密法实施条例培训
- 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申报书
- 《沿海滩涂盐碱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