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部编版初一上册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公开课)_第1页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初一上册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公开课)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题二则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准确朗读课文。2.通过元方的所言所为,能概括元方重信明礼、方正机敏、率性倔强的形象特点;并借助第一课时学习的朗读技巧,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理解。3.运用本课学会的文言阅读方法和朗读技巧,迁移阅读世说新语其它篇目。 教学重点:在理解文言词义、句意的基础上读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学难点:能分析文中人物言行反映的人物心理,感受元方的方正之气。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温故导入温故:通过上节课世说新语咏雪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现在

2、请你说出有哪些方法。1.借助注释读懂文意,还可以根据语境推测词义。2.朗读文言文要断句读,句中停顿要准确。专有名词(时间、地点、官职、人名等)不能随意拆开。句子中相对完整的表意成分不能拆开。主谓之间要停顿(简单讲就是强调主语,后面要短暂停顿)。3.通过重点字词句品味人物情感,进而读出这种情感。一、理解与诵读陈太丘与友期行(一)请大家浏览课文,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字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1.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约定同行。期,约定。 例:不期而遇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去 古义:离开。 如:去后乃至 连接出发地 今义:往,到。 如:去上海 连接目的地方法小结:

3、可以借助工具书来理解词语。【尊君在不(fu)】不,通“否”,表示否定的一方面。“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否”是这儿的本字,“不”是它的通假字。相委而去 【委】古义:丢下、舍弃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引】 “引”的金文形体是一张大弓搭着箭,像引弓的样子。 引申引申“引” 拉开弓 拉,牵挽 延长,延续 “引”的本文义是“拉,牵挽”。元方入门不顾。 【顾】 语境义:回头看。 例如:瞻前顾后 2.断句读,朗读课文。第一遍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

4、/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二、品悟与赏析1.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2.改编成课本剧。在括号中填写恰当的词句,描述人物的神情、动作、态度等,以便给表演者作表演提示。陈太丘与友期行场景一: 陈太丘与友( )期行,( )期日中。场景二:过中不至,太丘( )舍去,去后(友人)( )乃至。场景三: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 )问元方:“尊君在不?”

5、元方(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 )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君)不至,则是(君)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君)无礼。”场景四: 友人惭,( )下车( )引之。元方( )入门不顾。3.结合编写感受,概括人物形象。(1)在这个故事里,元方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你对元方的认识。 元方始终使用敬辞“君”和谦辞“家君”,哪怕是在跟对方辩驳有点生气的情况下,说明他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 元方认为期行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说明他重礼守信。 面对父亲友人粗鲁无礼的言辞,元方大胆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说

6、明他方正机敏。 鄙视失信无理之人,入门不顾,体现元方作为一个孩子的率性倔强(也可以说是“有点傲气”)。总之,元方年纪虽小,然而“方正”之气令人钦佩。 (2)故事里的陈太丘是个什么样的人?友人失约,太丘舍去,说明陈太丘崇尚诚信,待人处事坚持原则。此外,元方的言行侧面表现陈太丘品性方正,陈家家风良好。(3)故事里的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友人言而无信。使用尊称“尊君”,说明友人言语有礼节。怒责陈太丘,说明友人粗鲁无礼。被驳斥后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体现友人知错就改、坦率真诚。4.再次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再现当时情境,读出人物的感情,可用适当的表情、动作辅助朗读。 三、课堂总结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文章文字简省,但是故事起伏有致,人物个性鲜明。 通过教材这两篇短文,我们能够些许感知魏晋时代士族阶层人物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方式。世说新语记录了很多魏晋名士的言谈轶事,他们以真性情、真行径,成就了“魏晋风度”,诠释着魏晋名士的群体人格。建议同学们课余品读世说新语其他篇章。这节课到此结束,谢谢同学们!四、课后作业阅读下面文章,结合文中具体词句写下你对文中某个人物情感、个性的分析,然后运用课上所学朗读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