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周教师任务单_第1页
第17周教师任务单_第2页
第17周教师任务单_第3页
第17周教师任务单_第4页
第17周教师任务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语文第17周教师任务单学习内容:雾淞春联练习7(对对子、读读背背)任务一:学习雾淞.反复朗读课文58遍,做到正确、流利。课上同桌互读评价正确抄写本课词语3遍(注意“凝”“摄”的书写)。认识多音字“模”“结”“没”,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凝结、饱和、弥漫、琼枝玉树、摄氏度”。摘抄写雾或者雪景的优美片段。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雾淞是怎样形成的。(方法提示:反复朗读第二自然段,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知道雾淞形成的条件和过程,并练着说一说。)挑战自我:背诵第二自然段。学习评价:互助评价:挑战自我:学习目标:基础目标:读通读顺课文,在检查初读的过程中读准生字词,了解什么

2、是雾淞。关注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联系上下文,仔细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雾淞的形成过程,感受作者是用准确优美的词语,写出了雾淞的成因;在品读的过程中,想象画面,充分感受这画面的动态美。积累优美的语言,背诵第二自然段。提高目标:摘抄写雾或者雪景的优美片段。学习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引起期待。同学们,像雾不是雾,像雪不是雪,像冰不是冰。乘着夜的翅膀,轻轻来到人间,悄悄打扮着树木,把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的美景奉献给人们,这神奇而美丽的精灵啊,就是一一雾淞。“淞”的左边是两点水(红),表示寒冷的意思,说明这种奇观是和一一寒冷有关的。请伸出你的小手,在课桌上写一写“淞”这个字。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雾淞的呢

3、?我们来学习课文。板块二:检查反馈,读准字词。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很多遍课文,老师相信,这些生字词一定难不倒大家。谁先来读?松花江畔十里长堤摄氏度夜幕降临模糊凝结淹没重点提点:“堤”的读音;“摄氏度”的符号、读音;“情不自禁”三个含有多音字的词语;读读难读的句子。板块三:关注联系,品味词语。关注联系,分层。(1)找中心句:吉林雾淞奇观究竟具有怎样的魅力,使得人们发出了这样的惊叹呢?下面我们就要开始细细地来读这篇课文了。第二自然段是这篇课文的重点部分,老师觉得这一段可以分成三层。(出示)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给这一段划分好层次。学情预设:读懂每句话的意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生可能有些困难。应对

4、策略:帮助学生找出中心句,引导学生读每一句话的,将意思相近的句子联系起来,给第二自然段分好层,让学生概括层意。认真地去读一读这一段,想一想:每一层分别讲的是什么?交流(告诉我们什么是雾淞,概括地写雾淞是怎么形成的;讲“过于饱和的水汽”是怎么来的;雾气遇冷凝结而成雾淞的过程。)说形成条件,理解。(1)同学们,关注着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板书:关注联系)我们给第二自然段划分了层次,这对于我们理解雾淞形成的条件有很大的帮助。雾淞,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现在谁能联系课文说说,这“严寒季节”究竟冷到了什么程度?(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三九严寒,大地冰封)(2)在这样严寒的季节里,人们可真的要在冰上走

5、了。可是松花江流经吉林市区时,不仅没有结冰,而且江面上还弥漫着过于饱和的水汽,怎么回事呢?谁能联系第二层的内容(出示),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朗读,品味词语。(1)品。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把水汽遇冷凝结而成雾淞的过程写具体的呢?下面,让我们品味着精妙的词语,细细地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三层。(板书:品味词语)入情入境地去读一读这段话,去感受一下:雾淞形成的过程怎么样呢?怎样才能读出它形成过程的缓慢呢?自己先练着读一读。你认为哪些词语能够表现雾淞形成的缓慢的,可以边读边做上记号。(2)读。“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提示:又轻又慢(3)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精确。(4)再读。能读出这慢慢地、轻

6、轻地,几乎不容易察觉的变化吗?谁来读的。体会着这细微的变化,我们一起来读一读!(5)背。这样优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朗读、背诵,留在自己的心里。下面我们就来练习背诵这一段。提示方法:三层按顺序来背诵。4.小结学法。这节课,我们关注着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品味准确优美的词语,感受到了雾淞的动态美。(音乐起,学生欣赏)一对一练习设计:A类补充习题一至三项。2阅读新补充读本P110课文助读B、C类摘抄写雾或者雪景的优美片段。教后反思:雾淞这一奇观,离我们孩子的生活较远,这里的学生几乎没有见过,所以课的一开始,揭题后我播放一组雾淞的图片,一下子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我的教学除了生字词外,我重点放在引导课文

7、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上,通过了解每层的意思,帮助学生认识雾淞形成的条件,特别是抓住关键词语品读感悟雾淞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对雾淞的美感悟不够,如果能够再加入品读的环节,学生的朗读体会会更深刻任务二:继续学习雾淞1为什么吉林雾淞能“闻名全国”呢?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查找“吉林雾淞”的相关资料,写出几条有说服力的理由。找出课文中描写雾淞美的词语,美美地读一读,并选用其中的词语说一段话,描写一处雾景或雪景.背诵全文。挑战自我: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课文,象泉城、九寨沟等。其实,和雾淞齐名的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还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大家在搜集一下类似的文章,在了解祖国

8、的山河之美的同时,进一步学习怎样写好景物。学习评价:互助评价:挑战自我:我的问题:学习目标:基础目标:1精读第一、三自然段,进一步感受雾淞之美。学习描绘一处雾景或者雪景,用上恰当的词语。背诵全文。提高性目标:阅读桂林山水等写景文章,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过程:板块一:精读第一、三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并画出描写雾淞美的词语。交流:指名一生将描写雾淞美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余抄写在练习本上。(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银松雪柳千姿百态琼枝玉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我们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读)这真是一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9、此句原来出自唐代诗人岑参写的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原来指边塞雪景,这儿引用表现雾淞的美丽壮观。一读词语(指名读,齐读)说词语(谈喜欢的原因或者造句)二读:这些描写雾淞的词语都很美,要是把他们放在句子中读就更美了。三读:欣赏雾淞的图片,再读1.3小节。想欣赏那“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吗?(配乐)板块二:课堂练笔阅读补充习题P80四,欣赏积累好词句。出示要求:读一读,并选用其中的词语说一段话,描绘一处雾景或者雪景。笼罩凝结模糊弥漫洁白晶莹蒸腾缀满缭绕淹没琼枝玉树学生练说,教师巡视,指导中后等生恰当用词。交流:指名2名左右中后等生说后评价,再指名优等生。课堂写话,教师巡视,指导中后等生。板

10、块三:指导背诵全文。1背诵第二自然段。2全文朗读,比比哪一小组同学背得快。3总结全文师: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中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课文,象泉城、九寨沟等。其实,和雾凇齐名的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还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课后,大家在搜集一下类似的文章,在了解祖国的山河之美的同时,进一步学习怎样写好景物。作业设计:B、C类1课堂练笔修改,写成小作。2熟背全文。A类:课外阅读桂林山水等写景文章,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子

11、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桂林山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

12、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任务三:学习春联反复朗读课文58遍,做到正确、流利。课上同桌互读评价正确抄写本课词语2遍(注意“添”“奥”“益”的书写)。认识多音字卷”,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完成补一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大红春联,你知道人们贴春联的原因吗?春联有哪些种类呢?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你一定能找到答案。完成补背诵课文中引用的五副春联,并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习评价:互助评价:我的问题:学习目标

13、:1熟读课文,精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背诵前四副春联。在读中感受春联的美,初步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3认识生字,指导书写“增”“添”二字;学习积累本段中的几个生字词:欣欣向荣浏览漫游和睦气氛歌颂。学习过程:板块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农历新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中国人过新年有一些风俗,你知道哪些呢?生交流。(大扫除、放鞭炮、贴春联.)张贴春联要数是中国人过春节特有的风俗习惯,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春联,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这节课学习课文春联

14、,板书课题,齐读。板块二:完成任务一、二1学情反馈过生字关(结合学生发言,指导读准生字:颂、辞是平舌音,荣是翘舌音,览是前鼻音,荣、颂是后鼻音。卷是多音字,在文中读第4声。相机指导学生书写“增添”,在书上描红。)再读生字词指名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介绍了什么。4.据学生发言,板书:作用种类特点读背春联的好处板块三:完成任务三1出示学习提示:(限时4分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用“一一”画出春联,用“”画出春联表现的内容。轻声读读春联,想想它们的意思,用上“读了春联,我仿佛看到(或感受到)。”和同桌说一说你的体会。大声读春联,读出你的感受。自学反馈:*读了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

15、里杏花红”这幅春联,我仿佛看到了春天来了,小草碧绿碧绿的,杏花红艳艳的,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红云,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师:多么美丽的春光啊!你来美美地读一读。*读了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这幅春联,我仿佛看到了春天来到了,山上草地上都是小草树木,太阳照着中国的神州大地,人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点拨:“千山”是指一千座山吗?“兴”是什么意思?(兴旺、兴盛)表扬:组词方法解释是个好办法。“百业”的意思是一一(各种行业)春回大地,山川秀丽,阳光照耀祖国各地,各种行业都很兴旺,的确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一起读,读出春天到来欣欣向荣的景象。*我读了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我仿佛看到了农民

16、们那一张张笑脸,和睦人家团圆的景象。*我读了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这幅春联,仿佛看到了梅花在严寒冬季里依然是那么美丽,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又仿佛听到了翠竹在向人们报着平安。点拨:“烂漫”这个词在字典里有这样几个意思,一个是光彩四射,绚丽多彩;一个是散乱,分散;还有一个是坦率自然,毫不做作;很显然,这里应该选第一个意思。一起读,读出我们美好的祝福。齐读五副春联。(利用即时的语境,评点中渗透词句理解:读得好!你们读得抑扬顿挫、和谐动听!让我充分感受到春联所蕴含的声律美。)课文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四幅春联,这些春联的内容各不相同,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各种各样”,用文中的比喻说,就是。(板书)作者

17、先总写春联的内容丰富,接着,你瞧,课文巧妙地用“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这一句式具体介绍春联的内容,最后总写读了春联的感受。把春联的内容介绍得又清楚又有条理。这就是总一一分一一总的构段方式。请同学们现在快速地记一记春联和相对应的意思,等会儿我们要来做一个你问我答的游戏,1分钟时间准备,比比谁记得快,记得牢。练习:根据意思填一填:TOCo1-5hz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是。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是:。描绘美丽春光的是:。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的是:。一对一练习1书写生字。搜集更多春联或者对联。任务四:继续学习春联1春联讲究对仗,读起来抑扬顿挫,请你试着读一读文中的五副春联,去发现上下联之

18、间的奥秘。完成补三、四、五2.搜集两三副春联,与同学交流交流。挑战自我:根据春联的特点,自己试着创作一副春联。学习评价:互助评价:挑战自我:我的问题:学习目标:了解春联的内容与特点,并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在反复品读的过程中引领学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激发学生热爱母语,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板块一:体会春联的特点1出示学习提示:(限时2分钟)默读第2自然段,以“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为例说说春联有什么特点?从前面4幅春联中任选1-2幅,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学反馈:说一说怎么讲究对仗的。练习:完成补充习题连一连反馈:指名说,并说说为什么

19、这么连?补充春联老师这儿有一副未完成的春联,相信你们一定也能把它填好,填填看!风拂千条柳雨万朵花(教师评点:该填什么字呢?)相互讨论讨论。谁来说说?师:刚才我们反复地思考、推敲,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形容就是细心揣摩”。板书:揣摩同学们,诵读春联还能让我们学习到使用文字的技巧,领略到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板块二:拓展延伸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幅春联,出示对联:诵春联生活处处皆学问,求新知祖国岁岁添良才。(横批开卷有益)指名读师提醒:贴春联,上联要贴右边;下联要贴左边。背一背练习7的春联一对一练习设计:背诵积累的春联。完成补。*自己创作一副春联。任务五:练习7(对对子、读读背背)回顾春联的特点,学习对对子。读

20、读背背练习中的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会默写,并能选2个成语造句。反复诵读练习中的3副春联,会背、会默,并说说你的发现。学习目标:给题中的下联添字,再说说理由,并对照样子对对子。读背八个词语和三副春联。学习过程:板块一:给下联补字复习导入(1)背春联中的五副春联。(2)春联有哪些特点?(3)今天,我们就运用学到的有关知识练习给一副春联补字。审题,明确练习要求。指导(1)理解书中的这副春联的意思。(2)根据春联的特点,下联中该补的这个字有什么要求?(3)用“打”字为什么不好?4练习(1)四人小组讨论,该补什么字?并说说理由。(2)指名说(润、抚、彩、沐、呵)板块二:照样子对对子1审题2指导(1)出

21、示例对:细雨对(和风)(2)指名读,讨论例对是怎样对的?(3)教师小结:逐字分析,对号填字。3练习4反馈板块三:读背词语1审题2指导(1)读准字音,想想词语的意思,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2)交流:你学会了哪些词语?(3)教师根据交流情况引导点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能大体说出词语的意思,理解上有难度的词语,教师进行讲解。3练习读、背。板块四:教学三副春联1审题2指导(1)自由读,读准字音。(2)指读(3)小组讨论:读这三副春联时,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想象春联所表现的美好春光。3练习朗读,背诵。4拓展:交流课前搜集的春联。一对一作业设计:1.完成练习册第七单元练习2.背诵春

22、联。教后反思:春联是苏教版第七册中一篇介绍春联的知识小品文,语言清新,条理清晰这篇文章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及音律美”的特点,指出了读春联的语文学习功能。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尽可能地融入了一部分精读内容,让课堂知识容量大一些,课堂氛围活跃一些。所以一课时组织本节课的教学,教学时我努力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充分利用课本,通过读、悟、说等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体验、积累、运用。纵观全课,还算比较顺利,只是有个别预设目标没有全部达成,留有美丽的遗憾,如由于时间未能控制好,使得有些预设环节流于形式,需要再回补;生字书写没有让学生动笔等等。做得比较理想的方面有:1.生字教学以学定教。在这节课中,我重视了学生的预习,课堂上结合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难读的字音,难写的生字,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切实突出了教学重难点,检测生字词的预习情况时,学生反馈的难字与我预想的一样,我就有侧重的教学了“气氛”的轻声和“奥”的书写,指导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