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节 国内外大豆栽培模式一、创建大豆栽培模式的依据系统工程原理以大豆生产的复杂系统为对象,利用系统与控制的思想、观点与方法,并借助数学、计算机和网络等最新发展的技术为工具来分析、揭示和预演各种复杂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从而设计出一个或多个能够多、快、好、省地达到预期目标的系统化过程,然后精心组织这种过程的实施和实现,使得种植户在生产中避免盲目性和失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限定因素原理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现期望的目标.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
2、,客观地选择可行的方案. 限定因素原理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现期望的目标.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的方案. 产量构成因素理论光合生产理论产量=(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效率) 呼吸消耗 收获系数当地自然条件积温光照降雨量土壤条件生育期水分关键期大豆生长发育规律大豆肥、水需求规律65%35%5%肥水二、大豆三垄栽培技术1、技术来源: 大豆机械化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简称大豆“三垄”栽培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组装的具有自主知
3、识产权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大规模三垄栽培技术生产田2、核心技术垄上双条精密播种,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保证充分利用光能 垄底深松及垄沟深松,改善了土壤耕层构造,扩大了土壤生态容量 分层施肥,保证生育中后期有充足的肥力供应,既防止了空瘪粒的出现,又提高肥料利用率 3、与三垄栽培配套的技术选择优良品种,并严格种子精选种子包衣伏秋精细整地适时播种,保证播种质量增施肥料并合理施用搞好病虫害防治使用叶面追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和适期收获二、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1、技术来源: 美国经历了宽行-早熟晚播-窄行增产 九五开始引入我国,与三垄栽培技术耦合,形成了暗垄密、宽台窄行密植(大垄密)、小双密等不同的技术模
4、式。 宽台窄行密植成熟的大豆田2、技术核心选用半矮杆抗倒伏品种增加密度继承“三垄”的三条核心技术安全可靠的化学除草技术大豆暗垄密技术播种形式15cm15cm45-50cm45-50cm保苗密度为4045万顷。播种密度可在4555万粒。 宽台窄行密植播种形式(5.4m幅)拖拉机轮或履带1m1m1m1.4m1m播幅5.4m保苗密度为4045万顷。播种密度可在4555万粒。 宽台窄行密植播种形式(4.2m幅)拖拉机轮或履带1.4m1.4m1.4m播幅4.2m保苗密度为4045万顷。播种密度可在4555万粒。 平播及宽台窄行密植的不足之处由于不能或中耕不充分,封闭除草效果不佳时,只能选择茎叶处理肥料施
5、用改革跟不上,只能4行或6行共用,影响肥力效果植株得不到充分培土,不利于根领的加长,不利于促进根系。没有中耕动土,也不利于根系扩展。苗期长势良好,开花期早,中后期容易早衰小双密种植技术播种形式(1.8m幅)4050cm双行可以中耕培土保苗密度为4045万顷。播种密度可在4555万粒。大机械无法操作(小四轮)大豆塔式栽培种植形式郭玉研究员在854农场应用中间行用高杆繁茂品种,株距大,两边用半矮杆品种,略密密度:4045株/公顷问题:品种混杂,熟期必须一致垄距7075cm垄距7075cm三、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技术1、技术来源 技术来源于农垦总局东部分局853等农场,技术开始于90年代。原垄卡种技术
6、是一个省工节本技术。一般应前茬为玉米茬。是在充分保持玉米原有垄形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玉米的残肥,降低整地机械费,节省肥料的投入,有利于保墒增温,减少地表风蚀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2、采取的主要措施玉米茬清障后,播种前轻耙顺耙遍,将播种机的施肥部分改为破茬刀;将培土铲改装为圆盘覆土器;将槽轮式播种,改装为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提高播种的均匀度;播种量较正常增加10-15;采取播后苗前封闭灭草;苗后垄沟深松35厘米,中耕三遍,叶面肥23遍;人工拿大草1-2遍。 3、其他形式 在玉米收获后,搞好田间清理;然后在结冻后、下雪前,用钢轨耢子耢垄除茬;春播前再捞一次,耢后随即播种。另外,对紧实的土壤,还可在玉米收
7、获后,结冻前,进行垄体深松,深松深度在15厘米上下,深松同时进行垄上除茬,然后垄体整形扶垄,搞好镇压,为卡种标准化打下基础。在前茬为玉米茬,整地条件较好,土壤较干旱地区可以利用此项技术。4、目前存在的问题由于根茬影响,播种质量无法保证,不全,落窖、不匀除草问题难以解决,单子叶好办,双子叶不好办如果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技术前景广阔四、大豆保护性耕作技术1、技术来源美国,30年代后期开始,目前已经基本普及。保护性耕作方式的麦茬的大豆田美国30年代的沙尘暴(The Dust Bowl)美国为什么由传统耕作转变为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的起源 大尘暴 The Dust Bowl占北美大平原的1/3 近一亿
8、英亩耕地 800公里X500公里19世纪后20年大规模开垦。先牲畜、后机械。垦荒持续到1930年。南部平原的每英寸土地都会变成金钱。美国的农业生产忽略了:任何疏松、干燥、裸露和平坦的土壤都是风水侵蚀的对象。1931,大平原的中西部和南部严重干旱。黑风暴在过度垦植的耕地和过度放牧区出现。 Provers County, CO. 黑风暴出现频率增加,1932年14次,1933年38次。Provers County, CO. 农民依旧春种,盼上帝赐雨。 1934年黑风暴蔓延。黑-Kansas, 红-Oklahoma, 灰-Colorado或New Mexico。1935年4月14日:黑周日。连续刮了
9、27个昼夜。 (风头下的小城,Oklahoma)。我国发生沙尘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沙尘暴。2003年3月下旬的连续数次沙尘暴,横扫大半个中国,严重影响了城乡人民的生活。荒漠化面积则已经占国土面积的28%,而且还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迅速扩展。日本、韩国、中国科学家组成考察队,考察的结果,沙尘不是来自退化的草原,而是耕地。耕作学家称:中国的耕作发展落后于美国70年左右。2、 实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优越性 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能够减少地表沙尘漂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有效减少劳动力和机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免耕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地表覆盖%
10、相对侵蚀降低(%)常规耕作免耕常规耕作免耕大豆槎5%坡度粉粘壤土玉米槎10%坡度粉壤土降水量(英寸/小时)土壤流失量吨英亩(Iowa State Univ., 1991)(MWPS, 2000)免耕对土壤水状况的影响百分数(Greb er al., 1967; Unger 1978, 杜兵等,2000) 免耕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施用方法耕作方式耕翻深松免耕Bu/acre撒施136 a131 a121 b条施136 a140 a137 a(Griffith & Mannering, 1974)对其它土壤形状的影响对土壤水稳性结构体(0.25 mm)的影响 (Illinois, 10 y. )时间
11、免耕翻耕玉米大豆玉米大豆- % -4月60.480.149.951.511月80.376.852.263.512月65.367.146.048.8(Yang & Wander, 1998)3、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主要内容是:免耕播种施肥、深松、控制杂草、秸秆及地表处理等4项内容。其核心是免耕播种,在满足作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田间作业,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残茬覆盖率应不小于30%,采用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措施保证播种质量。其技术实质是通过残茬覆盖地表和简化耕作,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保护环境和资源。 4、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地表作物桔秆覆盖率30% 或地表作物桔秆残留量1000磅/英亩 只要
12、在侵蚀发生期间能满足上述条件的任何农艺和栽培措施都是保护性耕作。 5、保护性耕作的类型免耕 (No-till, Zero-till, Direct drill, Slot planting) 除播种外,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土壤耕作。化学除草。带耕(Zone-till, Strip-till) 条状翻搅播种区域,但不大于垄宽的1/3。前部通常装置切刀,开出宽约2-3cm,深约2-3cm的沟,然后播种、覆土、镇压,(施药、施肥)一次完成作业。垄耕 (Ridge-till) 除播种和做垄外,(播种扰动不超过垄宽的1/3) 。一般不进行其它形式的土壤耕作。化学除草和机械除草相结合。作物桔秆留于垄沟。做垄可
13、在春秋季节。播种时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作业。 留槎耕作 (Mulch-till) 播种前或播种间全层扰动耕层一次,如深松、或切耙。化学除草和/或机械除草相结合。6、保护性耕作适应范围和要注意的问题年降雨量250800mm。对粘重排水性能差的土壤要慎重。注意问题:播种质量问题 改进播种机性能,改善地表状态两方面来解决。 杂草控制问题明确主要矛盾,因地制宜制定工艺 如冷凉风沙区,保护性耕作重点在控制沙尘暴和农田沙漠化,减少地表破坏是主要矛盾,不能采用像旋耕等作业。7、我们引进保护性耕作出现的问题国产的,播种装置不过关秸秆覆盖引起的冷凉,不利于出苗和发苗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变为不可能,苗后茎叶
14、处理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美国为转基因,不存在此问题)秸秆是病虫害寄主,病虫害大量发生温度和水分原因,秸秆当年无法腐解非洲-传统人力农业畜力和简单机械下的保护性耕作(巴西)五、大豆行间复膜技术1、技术来源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期,农垦九三管局,大西江农场,出发点是抗旱。2、技术关键播种机选择 选用八五二耕作机厂生产的2BM4大豆平播覆膜播种机,该播种机为4膜8行,苗带间距是80 cm45 cm80 cm;大西江农场生产的2MBJ-8播种机4膜8行,2MBJ-10播种机5膜10行,苗带行间65cm-50cm-65cm。一次完成施肥、覆膜、播种、镇压、膜上覆土等多项作业。品种选择地膜的选择 选用地膜厚
15、度为0.009-0.01mm,宽度为75-80cm。覆膜标准: 覆膜百米偏差5cm,膜要拉紧,两边压土各10cm,在风大地区膜上压土间距1.3-1.4米,一般地区膜上压土间距10米,防止大风掀膜。 施肥方法:分层测深施。肥在膜内种侧10cm,1/3肥施于种侧下57cm,2/3的肥施于种侧下712cm。平播覆膜,膜外侧播种栽培措施苗带为单行精量点播,行距宽窄间隔,行距75cm的间隔覆膜,行距45cm的间隔不覆膜种子距膜5cm,膜内施肥播后苗前苗带封闭洒药除草措施苗期人工锄草措施进行苗期管理拖拉机牵引的4膜8苗带或M160拖拉机牵引的5膜1 0苗带覆膜机播种。 3、地膜技术提高大豆产量的原因提高田
16、间土壤温度地膜覆盖可以提墒加速大豆生育进程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增加GMW和LAI改善大豆产量性状提高田间土壤温度(8:00)提高田间土壤温度(14:00)提高田间土壤温度(20:00)提高田间土壤温度(日平均)统计其33天5cm地温积值,比对照高133.d。地膜覆盖可以提墒覆膜在苗期具有明显的提墒作用,可以将20-30cm土层的水分上提,以供大豆利用。地膜技术加速大豆生育进程(营养生长)覆膜比对照早出苗4天,前期每节比对照快1-3天,从第12节开始,覆膜的节间分化速度明显加快,到第19节时已经比对照快7天。地膜技术加速大豆生育进程(生殖生长)覆膜比对照早开花2天,早成熟5天,生殖各进程二者所需的时
17、间差异不大。覆膜可以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根干重覆膜可以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地上干重覆膜可以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叶面积系数覆膜处理植株的根干重、地上干重和叶面积系数除了受揭膜后改变环境影响以外,基本上高于对照。但存在增加株高,加重倒伏可能性的问题。覆膜可以改善大豆产量性状产量性状不倒伏的情况下,覆膜应该比对照增产1020。覆膜可以改善大豆产量性状产量性状4、目前行间覆膜技术存在的问题机理研究尚不清晰 一半覆膜,根系向温、向水,如何生长,能否充分利用设计的肥料 膜内膜外根系的生长情况如何安全有效的播后苗前封闭除草膜的污染问题大豆的倒伏和早衰问题71采用宽窄行田间布置方式,实现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套种,年际间交替轮
18、作,达到适应机械化作业、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形式六、玉米大豆复合种植73类 型玉米-大豆套作共生时间少于全生育期的一半,前作玉米收后大豆有相当长的时间为净作,能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玉米-大豆间作共生时间大于全生育期的一半,大豆一生受到与之共生的玉米影响,能集约利用空间。751、有利于创建波浪形群体,提高光能利用率。2、可以年际间实现玉米大豆轮作,可以解决玉米连作减产的问题,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3、可以降低玉米倒伏风险,提高玉米田通透性,降低玉米空秆率,提高玉米的产量。4、玉米田间通透性好,玉米群体可以阻碍大豆病源孢子和玉米螟传播和迁移,可同时减轻玉米和大豆病虫害。5、可以解决玉米秸秆还田时秸秆量过大难以实现的技术难题。6、可以规避单一作物种植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过大给种植户带来的风险。优势垦区实施技术要点1、根据收获机收获幅宽设定玉米大豆种植带宽,最好一幅一带。2、除草采用播后苗前封闭除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聘主管述职报告
- 2025学校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11篇)
- 线上在线课堂销售合同
- 花香茶苗木采购协议
- 敦煌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 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模版
-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研究
- GEFT通过Rac1-Cdc42-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横纹肌肉瘤肌分化的初步研究
- 中英人寿合同样本
- 力帆股合同标准文本
- 耳鼻喉安全教育
- 2025-2030中国锗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 含解析
- 202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招聘78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造口患者自我护理
-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
- 农村信用社档案室密集架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学校搬迁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旅游专业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警车安全驾驶课件大全
- 第10课传承与创新中国近现代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