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原子物理与核物理_第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原子物理与核物理_第2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原子物理与核物理_第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原子物理与核物理_第4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原子物理与核物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原子物理与核物理复习要点1、了解玻尔原子理论及原子的核式结构。2、了解氢原子的能级,了解光的发射与吸收机理。3、了解天然放射现象,熟悉三种天然放射线的特性。4、了解核的组成,掌握核的衰变规律,理解半衰期概念,掌握核反应过程中的两个守恒 定律。5、了解同位素及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作用,了解典型的核的人工转变。6、了解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会利用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计算核能。7、了解核裂变与核聚变。二、难点剖析1、关于a粒子散射实验a粒子散射实验的目的、设计及设计思想。目的:通过a粒子散射的情况获取关于原子结构方面的信息。设计:在真空的环境中,使放射性元素针放射出的 a粒子轰击金

2、箔,然后透过显微镜观 察用荧光屏接收到的 a粒子,通过轰击前后a粒子运动情况的对比,来了解金原子的结构情况。设计思想:与某一个金原子发生作用前后的 a粒子运动情况的差异,必然带有该金原子 结构特征的烙印。搞清这一设计思想,就不难理解卢瑟福为什么选择了金箔做靶子 (利用金的 良好的延展性,使每个a粒子在穿过金箔过程中尽可能只与某一个金原子发生作用)和为什么实验要在真空环境中进行(避免气体分子对 a粒子的运动产生影响)。a粒子散射现象绝大多数a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a粒子则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a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180。)。a粒子散射的简单解释。首先,由

3、于质量的悬殊便可判定,a粒子的偏转不会是因为电子的影响,而只能是因为原子中除电子外的带正电的物质的作用而引起的;其次,原子中除电子外的带正电的物质不应是均匀分布的(否则对所有的a粒子来说散射情况应该是一样的),而“绝大多数” “少数”和“极 少数” a粒子的行为的差异,充分地说明这部分带正电的物质只能高度地集中在在一个很小的 区域内;再次,从这三部分行为不同的 a粒子数量的差别的统计, 不难理解卢瑟福为什么能估 算出这个区域的直径约为 10-14m。2、原子的核式结构(1)核式结构的具体内容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核内;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2

4、)核式结构的实验基础核式结构的提出,是建立在a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之上的。或者说:卢瑟福为了解释 a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不得不对原子的结构问题得出核式结构的理论。3-玻尔的原子理论一一三条假设“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电子虽做变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电磁波,这样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定态。定态假设实际上只是给经典的电磁理论限制了适用范围:原子中电子绕核转动处于定态时不受该理论的制约。“跃迁假设”:电子绕核转动处于定态时不辐射电磁波,但电子在两个不同定态间发生跃迁时,却要辐射(吸收)电磁波(光子),其频率由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值决定hv=E2-Ei。跃迁假设对发光

5、(吸光)从微观(原子等级)上给出了解释。“轨道量子化假设”:由于能量状态的不连续,因此电子绕核转动的轨道半径也不能 任意取值,必须满足nh mvr = (n = 1,2,3)。2 二轨道量子化假设把量子观念引入原子理论,这是玻尔的原子理论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4、氢原子能级及氢光谱(1)氢原子能级能级公式:En =&(& = 13.6eV);no半径公式:rn = n2 r1 (r1 = 0.53A)。(2)氢光谱在氢光谱中,n=2,3,4,5,向n=1跃迁发光形成赖曼线系;n=3,4,5,6向n=2跃进迁发光形成马尔末线系;n=4,5,6,7向n=3跃迁发光形成帕邢线系;n=5,6,7,8向

6、n=4跃迁发光形成布喇开线系,其中只有马尔末线生活费的前4条谱线落在可见光区域内。5、天然放射现象(10天然放射现象中三种身线及其物质微粒的有关特性的比较。射线a射线F射线尸射线物质微粒氨小亚24He电子bw y带电情况带止电(2e)带负电(-e)小带电速度八,1约为一c10接近cc员身本领小(空气中飞行几厘 米)中(穿透几毫米铝板)大(穿透几厘米铅板)电离作用强(2)天然衰变中核的变化规律在核的天然衰变中,核变化的最基本的规律是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a衰变:随着a衰变,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向后移2位,即P衰变:随着P衰变,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向前移1位,即e。衰变:随着衰充数,变化的不

7、是核的种类,而是核的能量状态。但一般情况下,V衰变总是伴随a衰变或P衰变进行的。6、关于半衰期的几个问题(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2)意义:反映了核衰变过程的统计快慢程度。(3)特征:只由核本身的因素所决定,而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4)理解:搞清了对半衰期的如下错误.认识,也就正确地理解了半衰期的真正含义。第一种错误认识是:N0 (大量)个放射性元素的核,经过一个半衰期T,衰变了一半,再经过一个半衰期T,全部衰变完。第二种错误认识是: 若有4个放射性元素的核, 经过一个半衰期 T, 将衰变2个。事实上,No (大量)个某种放射性元素的核,经过时

8、间t后剩下的这种核的个数为in=n。;t而对于少量的核(如 4个),是无法确定其衰变所需要的时间的。这实质上就是“半衰期 反映了核衰变过程的统计快慢程度”的含义。7、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和原子核的组成用高速运动的粒子去轰击原子核,是揭开原子核内部奥秘的要本方法。轰击结果产生了另一种新核,其核反应方程的一般形式为zX x y,其中ZAX是靶核的符号,x为入射粒子的符号,AY是新生核的符号,y是放射出的粒子的符号。1919年卢瑟福首先做了用 a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在了解卢瑟福的实验装置、进行 情况和得到的实验结果后,应该记住反应方程式n+BhYo+Ih ,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另外,

9、对1930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装置、过程和结果也应有个基本的了解。值得指出的是,查德威克在对不可见粒子的判断中,运用了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科学地分析了实验结果,排除了 射线的可能性,确定了是一种粒子一 一中子,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Be+4He-* 冥+01n,这同样是应该记住的。8、核能对这部分内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已经确定核力的主要特性有:(1)是一种很强的力(相比于其他的力),(2)是一种短程力。(2)一定的质量m总是跟一定的能量 mc2对应。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的总质量减少了, 相应的总能量也要减少,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减少的这部分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它要在核子结合过程中释放出

10、去。反过来,把原子核分裂成核子,总质量要增加,总能量也要增加,增加的 这部分能量也不会凭空产生,要由外部来供给。 能量总是守恒的, 在原子核反应伴随有巨大的放能和吸能现象。(3)核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差用质能关系方程 来计算。(4)核反应中能量的吸、放,跟核力的作用有关。当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核力要做功, 所以放出能量。把原子核分裂成核子时,要克服核力做功,所以要由外界提供能量。三、典型例题例1、在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中,有极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其原因是()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

11、着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分析:解答此例要求熟悉核式结构对a粒子散射现象的解释:解答:由于电子与a粒子质量的悬殊,所以可判断:使a粒子偏转的不可能是带负电的电 子;又由于只有极少数 a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所以又可判断: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 集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故选 A。例2、对于基态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能吸收10.2eV的光子B、它能吸收11eV的光子C、它能吸收14eV的光子D、它能吸收具有11eV动能的电子的部分动能分析:注意到光子能量只能全部被吸收,而电子能量则可以部分被吸收。解答:10.2eV刚好是n=1、n=2的能极差,而11eV

12、不是,由玻尔政府知 A正确。基太氢原子也能吸收14eV的光子而电离,电离后自由电子动能为 0.4eV。它也可吸收动能为11eV的 电子的部分能量(10.2eV),剩余0.8eV仍为原来电子所有。所以应选ACD。例3、设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 E1。某激发态的能量为 E,则当氢原子从这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所 -(填“辐射”或“吸收”)的光子在真空中的波长为 分析:了解玻尔的原子理论,掌握光子能量与光波长间关系,即可解得此例。解答:根据玻尔原子理论知:氢原子核外电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时,应辐射出光子,而能级差即为光子能量E0=E-E 1另外,光子能量E0与光波长九间的关系为hcE。=。九其中h为普

13、朗克常量,c为真空中光速,由此可解得hcE -E1此例答案:辐射,hcE -E1R为放射源,虚线范围内有垂直于纸面的磁声P点处发现亮斑,则到达B, LL为厚纸板,P点处的放射性物质微粒和虚线范围内BL N例4:如图25-1所示,MN为荧光屏,今在屏上 的方向分别为()A、a粒子,B垂直于纸面向外 B、a粒子,B垂直于纸面向内 C、B粒子,B垂直于纸面向外 D、P粒子,B垂直于纸面向内图 25-1分析:了解天然放射现象中三种射线的基本属性,是分析此例的基础。解答:由于a粒子贯穿本领很弱,只能穿透几厘米空气,因此穿透厚纸板到达屏上P点处不可能是a粒子;由于 羊粒子不带电,穿过 B区域不会发生偏转,

14、因此到达 P点处的也不 可能是尸粒子;由此可知,到达 P点处的必然是P粒子。又由于P粒子带的是负电,因此用Do左手定则便可判断 B的方向应该是垂直于纸面向内。所以应选例5、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 ;A和;B ,其半衰期分别为T和1T。若经过2T后两种元 c d2素的核的质量相等,则开始时两种核的个数之比为 ;若经过2T后两种核的 个数相等,则开始时两种核的质量之比为 。分析:欲求解此例,必须正确理解半衰期的概念。解答:此例考察的是半衰期的概念,可做如下分析:1若开始时两种核的个数分别为 Ni和N2,则经时间2T后剩下的核的个数就分别为N1和41 .一一 一,一 N2,而此时两种核的质量相等,于是

15、有161 -1N i a N 2 b,416由此可得N1:N2=b:4a。1右开始时两种核的质重分别为 m1和m2,则经时间2T后剩下的核的质重就分别为 一m1和41 一 , .m2 ,而此时两种核的个数相等,于是有16mi m24a 16b由此可得m1 : m2 = a : 4b。例6、静止的氮核1:N被速度是V0的中子0n击中生成甲、乙两核。已知甲、乙两核的速度方向同碰撞前中子的速度方向一致,甲、乙两核动量之比为1:1,动能之比为1: 4,它们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做圆周运动,其半径之比为1: 6。问:甲、乙各是什么核?速度各是多大?写出该反应方程。分析:注意到中子击中 N核并生成两个

16、新核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核进入磁场做圆 周运动时的半径公式,再结合题设条件中两个新核的动量比,动能比可解得此例。解答:设甲、乙两核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电量分别为q甲,q乙。由动量与动能关系 p = q2mEk和p甲=p乙可得m甲:mtz = Ek乙:Ek甲=4: 1。又由R = b =卫可得Bq Bqq甲:%=R乙:% =6: 1甲因为m +牝 =l5m0, q甲+ q乙=7e,所以m=12m。, m乙=3mo, q甲=6e, 4乙=3。即甲为112c,乙为3h。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甲e甲 e甲m0V0=v甲 + m v 乙=2 m m =24 m0 V甲进而求得甲的速度丫甲=出,乙

17、的速度v -V0o TOC o 1-5 h z 246核反应方程为1;N+0lnT1f2c+3H。单元检测、选择题1、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现象提出的?()A、光电效应现象B、氢光谱实验C、a粒子散射实验D、阴极射线的有关现象2、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A、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C、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D、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3、图25-2为氢原子n=1, 2, 3, 4的各个能级示意图。处于 n=4能量状态的氢原子,当它 向较低能级发生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可能为(nE/eV4-

18、0.853-1.51 2-3.41-13.6图 25-2A、2.55eV B、13.6eV C、12.75eV D、0.85eV TOC o 1-5 h z 4、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发出蓝色光,则当氢原子从n=5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 n=2的激发态时,可能发出的是()A、红外线B、红光C、紫光D、尸射线5、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A、原子不可再分B、原子的核式结构C、原子核是可分的D、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6、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两次a衰变和六次P衰变,关于它的原子核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子数减小8B、质子数减小2C、质子数增加2D、核子数减小107、当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笊核时,产生不光子辐射,对这一实验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放出一定的能量B、原子核分裂成核时,要放出一定的能量C、不光子的质量为零,笊核的质量等于中子与质子的质量之和D、不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笊核的质量小于中子与质子的质量之和8、新发现的一种放射性元素X,它的氧化物 X2O的半衰期为8天,X2O与F能发生如下 TOC o 1-5 h z 反应:2X2O+2F2=4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