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压轴题含答案_第1页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压轴题含答案_第2页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压轴题含答案_第3页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压轴题含答案_第4页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压轴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压轴题含答案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高镒酸钾(KMnO,)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以软镒矿(主要成分为MnO2)为原料生产高镒酸钾的工艺路线如下:电耦法卜;(1)原料软镒矿与氢氧化钾按1 : 1的比例在 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镒矿粉碎,其作用是。(2)平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平炉”中需要加压,其目的是 。(4)将K2MnO4转化为KMnO4的生产有两种工艺。CO2歧化法”是传统工艺,即在 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 K2MnO4, MnO

2、2和 (写化学式)。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 K2MnO4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阴极逸出的气体是。电解法”和CO?歧化法”中,K2MnO4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 。(5)高镒酸钾纯度的测定:称取 1.0800 g样品,溶解后定容于 100 mL容量瓶中,摇匀。取浓度为0.2000 mol L-1的H2C2O4标准溶液20.00 mL,加入稀硫酸酸化,用KMnO4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24.48 mL,该样品的纯度为 (列出计算式即可,已知 2MnO4-+5H2C2O4+6H+=2Mn2+10CQT+8H2O)。【答案】扩大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MnO2+O2+4

3、KOH A 2K2MnO4+2H2O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同时使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KCC3 MnO42-e- =MnO4- H2 3:2 95.62%【解析】【分析】【详解】MnO2的状态是固体,对于有固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可通过增大其反应接触面积的方法提高反应速率,故要将其粉碎成细小的颗粒;(2)根据流程图可知,在 平炉”中MnO2、KOK O2在加热时反应产生 K2MnO4,结合质 量守恒定律可知,另外一种物质是H2O,则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O2+4KOH_2K2MnO4+2H2O ;(3)由于上述反应中氧气是气体,在 平炉”中加压,就可以使反应物氧气的浓度增大,

4、根 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任何反应都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增大压强,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4)在&MnO4溶液中通入 CQ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 KMnO4, Mn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另外一种生成物是K2CO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及反应的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K2MnO4+2CC2= 2KMnO4+MnO2+&CO3; 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 K2MnO4水溶液,在电解槽中 阳极,MnO4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

5、生 MnO,。电极反应式是:MnO42-e=MnO4;在阴极,水电离产生的 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逸出,电极反应式是:2H2O+2e-=H2 T +2OH。所以阴极逸出的气体是 H2;总反应方程式是:2K2MnO4+2H2O通电2KMnO4+2H2 T +2KOH 根据 电解法”方程式2K2MnO4+ 2H2O亶m2KMnO4+2H2T +2KOH可矢DK2MnO4的理论利用 率是 100%;而在“CM化法 32MnO4+2CQ = 2KMnO4+MnO2+K2CO3 中,K2MnO4 的理论利 用率是2/3,所以二者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3:2;(5)根据离子方程式 2MnO4-+5H2QO4+6

6、H+=2Mn2+10CO2T +8H?O 可知 KMnO4与草酸反应2 k q ? x 20的关系式是:2 KMnO45H2c2。4。配制的溶液的浓度为:c=* *加口/上。5x24.481.0800g样品中含KMnO4的物质的量为:100 2x Q 20n= 777 H三一二二; 切加二 0.006536rno/ KMnO4 的质量为:m= 0.006536molx10005x22.45158g/mol =1.03269g 。故其纯度为:_ L。支邸豆l.OSOOX 100%=95.62%2. NiCl2是化工合成中最重要的馍源,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上以金属馍废料 质)为原料生产NiCl2的工

7、艺流程如下:(含 Fe、Al等杂起峨 HQ Na, CD.N鼻匚O,就瞌滤港 避漉A CO,一小 HQ卜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氢氧化物Fe(OH)3Fe(OH)2Al(OH)3Ni(OH)2开始沉淀的pH2.16.53.77.1沉淀完全的pH3.39.74.79.2(1)为了提高馍元素的浸出率,在酸浸”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条即可)。(2)加入H2O2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调pH”时,控制溶液pH的范围为 。(4)沉馍”过程中,若滤液 A中c(Ni2+)=1.0mol/L,欲使100mL该滤液中的Ni沉淀完全即 溶液中c(Ni2+) 1.0火10则需用托盘天平称

8、取 NazCQ固体的质量至少为 go (已知 Ksp(NiCO3)=6.5 X彳0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5)流程中由溶液得到 NiC12 6H2O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为 、过滤、洗涤、干燥。【答案】将馍废料磨成粉末(或搅拌,或适当升高温度,或提高酸的浓度)H2O2+2Fe2+2H+=2Fe3+2H2O 4.7 W pH7或4.7, 7.1) 17.5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解析】【分析】根据流程:金属馍废料(含Fe Al等杂质),加盐酸酸浸后的酸性溶液中主要含有H+、Ni2+、Fe2, Al3+,加入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反应为:H2O2+2Fe2+2H+=2Fe3+2H2O,加入 Na2

9、CO3溶液调节溶液的 pH 范围 4.7 w pH7,1 使 Fe3+、Al3+全部沉淀,滤渣为 Fe(OH)3、Al(OH)3,滤液主要含有 Ni2+,加入Na2CO3溶液沉淀Ni2+, 将得到的NiCO3沉淀用盐酸溶解得到二氧化碳和NiCl2溶液,将NiCl2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iCl2?6H2O,据此分析作答。【详解】为了提高馍元素的浸出率,在酸浸”时可采取的措施有将馍废料磨成粉末、搅拌、适当升高温度方法、提高溶液中酸的浓度,都可以提高馍元素的浸出率;(2)H2O2具有氧化性,加入 H2O2氧化Fe2+为Fe3+,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

10、3+2H2O;(3)调pH”的目的是沉淀Fe3+、Al3+,但不沉淀Ni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应该控制溶液 pH 的范围为 4.7 pH: 7.1 或4.7, 7.1);(4)滤液A中c(Ni2+)=1.0mol/L ,欲使100mL该滤液中含有 n(Ni2+)=0.1mol ,则生成NiCO3需要CO32-为0.1mol, Ni2+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CQ2)=6.5 10 0.65mol/L ,此时溶液中1.0 10 5CO32-为 0.065mol,故至少需要 NazCQ 固体 0.1mol+0.065mol=0.165mol ,其质量 m(Na2CO3)=0.165mol x

11、106g/mol=17.49g3 17.5g(5)将NiCl2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iCl2?6H2O。3.钻和锌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其单质及化合物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一种从有机 废催化剂中回收钻和锌的工艺流程如下:C i(OTIh府借化制FrfOH).Co2+、ZnT、Mn Fe2 Fe3+等。请回答:已知:“浸出”后溶液中含有“煨烧”的目的为“净化”时,与KMnO4发生反应的所有离子方程式有“沉钻”时,发生如下反应:(NH4)2S2O8+H2Of NH4HSQ+H2O2; H202fH2O+0; ;Co3+ + H2O-Co(OH)3 + h+。所缺的化学方程

12、式为;每生成1 molCo(OH)3,理论上消耗(NH4)2S2O8的物质的量为 OCo(OH)3沉淀应依次用稀硫酸和水洗涤,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沉钻”时pH不能太高,其原因为 ; “沉锌”时温 度不能太高,其原因为 。(6)取“沉锌”后所得固体 34.1g,煨烧后得到固体 24.3g,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 酸,增重5.4g。则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 。【答案】除去其中的有机物 (或将金属元素转化为氧化物,有利于后续浸出,合理即可 ) MnO4-+3Fe2+7H2O=MnO2 J +3Fe(OH3J +514、3Mn 2+2MnO4-+2H2O=5MnO2 J +4H 2Co2+O

13、+2H+=2Co3+H2O 0.5mol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氯化钢溶 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防止Zn2+提前沉淀防止NH4HCQ热分解ZnCO3?2Zn(OH2?HO【解析】 【分析】将废催化剂高温煨烧,将有机废催化剂中的有机物除去,并将金属元素转化为金属氧化 物,用硫酸对煨烧产物进行酸浸,pH控制在15,得到含有Co Zn2+、Mn2+、Fe2 Fe3十的浸出液,调节溶液 pH值为55.2,加入高镒酸钾将 Mn2+、Fe*氧化并转化为Fe(OH)3 和MnO2除去,再次调节溶液 pH值为4.5,加入(NH4)2及O8将Co2+氧化为Co3+并转化为 Co(OH)

14、3沉淀除去,调节 pH值为8,加入碳酸氢镂使锌离子转化为ZnCQ?xZn(OH2?yWO沉淀,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夕段烧”可以除去其中的有机物,同时可将金属元素转化为金属氧化物,有利于后续浸 出;(2)净化”时,加入KMnO4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 Fe2+和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4-+3Fe2+ +7H2O= MnO2 J +3Fe(OH)3 J +5H+、 3Mn2+2MnO4-+2H2O=5MnO2 J +4H+;从流程中可以看出,沉钻”时,(NH4)2S2O8为氧化剂,因此除去的是C十,结合所给反应过程,缺少将 Co2+转化为Co3+的反应,则可得所缺的化学方程式

15、为2Co2+O+2H+=2Co3+H2O;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H4)2S2O8H2O2O2Co3+ 2Co(OH)3,每生成1mol Co(OH)3理论上消耗(NH4)2&O8的物质的量为 0.5mol;(4) Co(OH)3沉淀应依次用稀硫酸和水洗涤,检验Co(OH)3沉淀是否洗涤干净,也就是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可取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氯化钢溶液,没有白 色沉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沉钻”时pH不能太高,防止Zn2+提前沉淀;沉锌”时,加入NH4HCQ,镂盐受热易分解,温度不能太高,防止 NH4HCQ热分解;(6)取沉锌”后所得固体34.1g,煨烧后得到固体 24.3g

16、,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增重5.4g,增重的质量为水,根据质量守恒,煨烧生成的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4.1-24.3-5.4 g=0.1mo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 ZnCO3?xZn(OH2?yWO为0.1mol,煨烧后生 44g/mol成的ZnO的物质的量为 -=0.3mol ,根据Zn元素守恒,0.1mol+0.1molx=0.3mol ,则81g/molx=2,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 5的 =0.3mol,根据氢元素守恒, 18g/mol0.1mol X2X2+0.1mol x 2y=0.3m圳 =1,则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ZnCQ?2Zn(OH?h2O。4. (1)反应3Fe(s)+

17、4HzO(g)直退Fe3O4(s)+4H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试回答:(填“加快”、不变”或减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Ne,其反应速率。保持压强不变充入 Ne,其反应速率。(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6NO(g)+4NH3(g5N2(g)+6H2O(g)。某次实验中测得容器内NO及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图中v(正)与v(逆)相等的点为(选填字母)。(3) 一定条件下,在 2L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 2NO2(gA=N2O4(g), n(NO2)随时间变化 如下表:时间/s012345n(NO2)/mol0.0400.0200.0100.0050.0050.005用N

18、O2表示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一。在第5s时,NO2的转化率为。【答案】不变 减慢 cd 0.0075mol L-1 s-1 87.5%【解析】【分析】【详解】(1)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Ne,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故反应速率不变;保持压强不变充入 Ne,容器体积变大,各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2)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据图可知t2时刻后N2和NO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所以 c、d两个点v(正)与贝逆)相等;2s内 n(NO2)=0.04mol-0.01mol=0.03mol ,容器体积为 2L,所以反应速率为0.03molc 2L =0.0075mol

19、 L_1 s1;t 2s第 5s 时, n(NO2)_0.04mol-0.005mo|=0.035mol ,转化率为 0.035moi 100% =87.5%。 0.04mol【点睛】判断通入惰性气体或者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关键看是否改变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气体的浓度,若浓度改变则影响反应速率,若浓度不变则不影响反应速率。5.为探究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某研究性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甲装置中,a电极的反应式为(2)乙装置中,阴极区产物为 (3)丙装置是一种家用 84消毒液(NaClO)发生器。外接电源 a为(填芷”或员”)极,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20、若甲装置作为乙装置的电源,一段时间后,甲中消耗气体与乙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不考虑气体的溶解)。(5)某工厂采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一的废水,耐酸电解槽用铁板作阴、阳极,槽内盛放含铭废水,Cr2O72被还原成为Cr3+, Cr3在阴极区生成 Cr(OH)3沉淀除去,工作原理如图。九乎不舍六价酬的水隔膜112r- *7 1pH 为Crq:的废水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写出Cr2O72被还原为C产的离子方程式。电解【答案】H2-2e-+2OH=2H2O 氢氧化钠和氢气负 2NaCl+2H2。2NaOH+H2f+afCl2+2NaOH=NaCl+NaClO+HO 3:4 2H+2e

21、_H2 T Ci2O72-+6Fe2+14H+_2Cr3+6Fe3+7H2O【解析】【分析】甲装置:该装置为氢氧燃料电池,氢气被氧化作负极,氧气被还原做作正极;乙装置:该装置为电解池,与正极相连的一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与负极相连的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丙装置:该装置为电解池,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产生氯气,阴极产生氢气和氢氧根,要制备次氯酸钠所以需要氯气到阴极与氢氧根反应,所以下端为阳极产生氯气;(5)B电极生成氢气,说明该电极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导致阴极区pH变大;A电极为阳极,铁为电极材料,则铁被氧化生成Fe2+,继而将CrzOz2还还原成为Cr3+,然后迁移到阴极与 O

22、H生成沉淀。【详解】(1)甲装置是氢氧燃料电池,a电极通入氢气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所以电极反应式为 H2-2e-+20H-=2H2O;(2)乙装置是电解池,电解饱和食盐水,所以阴极区产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3)根据分析可知该装置中发生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同时阳极产生的氯气与阴极产物发生反应制备次氯酸钠,下端为阳极,上端为阴极,即 a电极为电源负极,该装置内发生反 电解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zOZNaOH+H2T +C2T , Cl2+2NaOH=NaCl+NaCK+HaO;(4)若甲装置作为乙装置的电源,一段时间后,甲中总反应为:2H2+O2=2H2O;乙中总反应为:

23、2NaCl+2H2O=2NaOH+H2f +C2T ;各电极转移的电子相等,假如者B是4mol,甲池消耗气体2mol+1mol=3mol ,乙池产生气体 2mol+2mol=4mol ,物质的量之比为 3: 4;(5)阴极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电极方程式为:2H+2e-=H2f;根据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中Fe2+将Cr2O72-还原成为Cr3+,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点睛】第(5)题为易错点,虽然 Cr2O72-被还原成为Cr3+,但根据图示可知阴极产生的是氢气,说明 Cr2O72-被还原并不是电极反应,再结合阳极材料为Fe,可知是阳极产生的

24、Fe2+将Cr2O72-还原。6.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标准状况),实验记录如下保计值):时间/min12345氢气体积/mL50120232290310(1)在01 min、12 min、23 min、34 min、45 min时间段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原因为 ;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 原因为。(2)在23 min内,用盐酸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3)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其中可彳丁的是 OA.蒸储水 B. Na2SO溶液C. NaN

25、O3 溶液 D. NazCQ 溶液【答案】23 min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3 min时溶液温度最高,反应速率最快45min 此时反应物的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0.1 mol L 1 min 1 AB【解析】【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01、12、23、34、45min生成氢气分别为 50mL、70mL、112mL、58mL、20mL;(1)2 min3 min收集的氢气比其他时间段多,反应速率最大,该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温 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45 min反应速率最小,随着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该时 间段内H+浓度小,反应速率最慢;(2)2 min3 min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为112mL,则

26、n(H2)=0.112L22.4L/mol0.005mol ,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Zn+2HCl=ZnQ+H2,则该时间段内消耗的 n(HCl)=0.01mol,溶液体积为 -1100mol ,则 c(HCl)=0.1mol/L, v(HCl)= . mog- =0.1 mol L 1 min 1;t 1min(3)A.加入蒸储水,溶液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H+的物质的量不变,氢气的量也不变,故A正确;B,加入Na2SO4溶液,减小盐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减小,H+的物质的量不变,氢气的量也不变,故B正确;C.加入硝酸钠溶液,锌与氢离子、硝酸根反应不产生氢气,故 C错误;D,加入NaCQ溶液,N

27、a2CO3能与盐酸反应,盐酸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H+的物质的量减小,氢气的量也减小,故 D错误;所以选AB。7. I某课外兴趣小组对 H2O2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1)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用 10mLH 2O210mL H2O2 制取 150mL0 2 150mL O2所需的时间(秒)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时间、除度 反应前30%出。215%大。210%出。25%大。2无催化剂、不加热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无催化剂、加热360480540720MnO2催化剂、加热10

28、2560120的影响。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2)将质量相同但颗粒大小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到5mL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测定结果如下:催化剂(MnO2)操作情况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粉末状混合不振荡剧烈反应,带火星的 布条复燃3.5分钟块状反应较慢,火星红凫 但木条未复燃30分钟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 有关。n .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H2 (g)和1moll2 (g),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H2 g 12 gd 2HI g ,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其中充入1molHI(g)

29、,反应速率 (填 加快减慢”或不变”)。(2)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 1mol氨气,反应速率 。 (填加快“减慢或不变”)。(3)反应进行到2min ,测得容器内HI的浓度为0.2mol/L ,用叱表示前2min该反应的平 均化学反应速率为 ,此时I2的转化率为 。【答案】浓度 其它条件相同时,使用催化剂比不用催化剂,H2O2分解速率更快(或其它条件 相同时,反应物H2O2的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更快。或其它条件相同时 ,反应物H2O2的温 度越高,H2O2分解速率更快。)催化剂表面积 加快 减慢 0.05mol/(L min) 20%【解析】【详解】I(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

30、,无催化剂不加热的情况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都是几乎 不反应,在无催化剂加热的情况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都分解,说明过氧化氢的分 解速率与温度有关;但是得到相同气体的时间不同,浓度越大,反应的速度越快,说明过 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浓度有关;比较同一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如30%时,在无催化剂加热的时候,需要时间是 360s,有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需要时间是10s,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催化剂有关,故答案为:浓度;其它条件相同时,使用催化剂比不用催化剂,H2O2分解速率更快(或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H2O2的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更快。或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H2O2的温度越高,H2O2

31、分解速率更快。);(2)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粉末状二氧化镒比块状二氧化镒反应所需时间短,说明催化剂表 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故答案为:催化剂表面积;n . (1)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其中充入 1molHI(g),生成物浓度变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左移之后反应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重新达到平衡,故答案为:加快;(2)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 1mol氨气,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浓度都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慢,故答案为:减慢;反应进行到2min ,测得容器内 HI的浓度为0.2mol/L ,则 -1v(HI)= . m0=0.1mol/(L min),同一反应

32、中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反应速率之比等2min1于计量数之比,所以 v(H2)= - v(HI)=0.05mol/(L min)-;容器体积为 2L,碘的初始浓度为0.5mol/L ,平衡时HI的浓度为0.2mol/L,根据方程式 H2 gI2 g 2HI g可知,-1消耗的c(I2)=0.1mol/L,所以I2的转化率为.0gl 100% =20%,故答案为:0.5molgL0.05mol/(L min); 20%。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l2(SO4)3溶液显酸性的离子方程式: ;(2)CuSQ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负极的电

33、极反应式: ;(4)CH3OH-O2燃料电池,KOH溶液作电解质,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5)惰性电极电解 CuSQ溶液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Na2c2O4溶液的物料守恒:;(7)Fe3+的基态电子排布式:;(8)N2 H4的结构式: 。【答案】Al3+3H2O?Al(OH)3+3H+ CUT+4NH3?H2O=Cu(NH3)42+4H2O Al-3e-+4OH- AlO2-C电解+2H2O CH3OH+8OH-6e-=CO32-+6H2O 2CuSO+2H2。-2Cu+2H2SQ+O2 T c(Na+)=2c(C2O4)+c(HC2O4-)+c(H2c2O4)Ar3d 5(1)Al

34、2(SO4)3溶液中存在铝离子的水解,所以溶液显酸性,故答案为:Al3+3H2O?Al(OH)3+3H+;(2)CuSQ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会生成铜氨络离子,故答案为:Cu2+4NH3?H2O=Cu(NH3)42+4H2O ;(3)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总反应为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的反应,Al失电子被氧化做负极,故答案为:Al-3e-+4OH-AlO2-+2H2O;(4)CH3OH-O2燃料电池,KOH溶液作电解质,负极甲醇失去电子生成二氧化碳,由于电解质为氢氧化钾溶液,所以反应生成了碳酸根离子,发生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OH+8OH-6e-=CO32-+6

35、H2O;(5)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铜单质、氧气和硫酸,故答案为:电解2CuSQ+2H2O2Cu+2H2SQ+O2 T ;(6)Na2c2O4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等于含碳原子微粒的浓度之和的二倍,故答案为:c(Na+)=2c(C2O42)+c(HC2O4)+c(H2C2O4);(7)Fe元素为26号元素,失去最外层三个电子生成Fe3+,故基态电子排布式为:内加5;8) N2H4是共价化合物,氮原子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氮原子和氮原子间也形成共价键,结构式为:.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其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改善能源结构、机动车限号等措施能有

36、效减少PM2.5、SQ、NOx等污染。 请回答下列问题:(1)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已知汽缸中生成 NO的反应为:N2(g) +O2(g) v2NO(g)-Qo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C. N2、。2、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1 : 2D.氧气的转化率不再变化(2)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 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性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测得 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 K,发现

37、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n(NO)原因为,在 =1的条件下,为更好的除去NOx,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K左n(CO).I廿.土势白金京a吉工反应温值出0 JECOUJ NOH值分依町、则产串*CO制余的万分军0f. 80%【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特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分析;(2) NO的分解为放热反应,升温不利于其分解;选择NO转化率最大的温度;(3)NO和活性炭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利用等效平衡思想求解。【详解】A、组分都是气体,则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为恒容状态,因此密度不变,不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故 A错误;

38、B、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压强不变,不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故 B错误;C、因为没有起始物质的量,因此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故 C错误;D、氧气的转化率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 D正确;故答案为:D;N2 (g) +O2 (g) ?2NO (g) H0,因此NO的分解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根据图象,870K时,NO的转化率几乎最大;故答案为:NO的分解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870 (850-900之间);(3)因为是处理污染,因此NO和活性炭反应,N元素转化成N2, C转化成CC2,即反应方程式为 C (s) +2

39、NO (g) ?CQ (g) +N2 (g);故答案为:C (s) +2NO (g) ?CQ(g) +n2 (g);根据图中数据,升高温度时,NO的物质的量增多,CO2和N2的物质的量减小,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即Q0;故答案为:;反应C+2NO?N2+c。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而反应物只有一种气体,故加入 NO气体,建立的平衡和原平衡为等效平衡,原平衡中NO转化率为0.10-0.020010 x 100%=80%则达到新平衡时 NO的转化率为80%,故答案为:80%。反应C+2NO?N2+CO2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而且反应物只有一种气体,故加

40、入 NO气体,建立的平衡和原平衡为等效平衡,两平衡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气体体积分 数、质量分数、物质百分含量相等。10. (1)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 K和活塞F都可左右移动,甲中充入 2 mol A和1 mol B ,乙中充入2mol C和1 mol He ,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 B(g) ? 2c(g);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65 4 3 2 1 0 1 2 S 4 5 6 7 8 1 If_rr1 甲卜K活塞F回答下列问题:可根据 现象来判断甲、乙中反应都已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隔板 K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a处,则a的取值范围是 。(2)

41、若一开始就将 K、F固定,其它条件均同(1),则达到平衡时:甲、乙中C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甲 乙(填“”、V”或)。如果测得甲中 A的转化率为b,则乙中C的转化率为 。【答案】K、F不再移动 0 a 2 = 1 b【解析】【分析】(1)当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隔板K和活塞F不再移动;根据可逆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2)体积固定,恒温、恒压容器中,两边达到的平衡状态相同,乙中的He对平衡无影响;根据转化率的概念进行计算。【详解】(1)当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隔板K和活塞F不再移动,因此当隔板K和活塞F不再移动时,可判断甲、乙中反应都已达到平衡;甲中气体若不转化,则气体

42、的物质的量最大为3mol ,即停留在“0刻度处,若甲中的A、B气体全部转化为 C,则气体物质的量变为 2 mol ,则隔板K应停留在“2勺位置,所以0 a 2 ;(2)假设甲中投入 2 mol A和1 mol B ,乙中投入2 mol C达平衡时两容器内是等效的,即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相等,然后再向乙容器中投入1mol He,由于是恒容容器,且He不参与反应,故乙平衡不移动,则甲、乙两容器中的C的物质的量仍相等;若甲中A的转化率为b,则平衡时生成 C的物质的量为2b,由于甲、乙完全等效,则乙2 2b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也为2b,即C的转化率1 bo2.将等物质的量的 A、B、C D 4种物质混合,

43、发生如下反应:aA+ b%-cC(s)+ dD,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 4n mol, B减少了 2n mol, C增加了 6n mol, D增加了 4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1)该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 =、b =、c=、d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B、D o(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4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答案】2 1 3 2气体固体或液体气体放热【解析】【分析】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2)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

44、不发生移动,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 即反应前后气体总的化学计量数相等;(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4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详解】(1)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则:a: b: c: d=4n: 2n : 6n: 4n=2: 1:3: 2,故 a=2、 b=1、 c=3、 d=2;对于反应:2A+1B? 3c(s)+2D,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即反应前后气体总的化学计量数相等,而 C为固体,只能A、D为气态,B为固体或液体;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4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

45、到相等,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TC时,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甲容器的体积为 1L,乙容器的体积为 2L,分别向 甲、乙两容器中加入 6mol A和3mol B,发生反应如下:3A (g) + b B (g) = 3C (g) + 2D (g) , 4min后甲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2.4mol/L , B的浓度为1.8mol/L; t min后乙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B的浓度为0.8mol/L。根据题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 v (B) =。(2)在温度TC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由下表

46、数据可知该反 应为 (填吸热放热)反应。化学平衡常数 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 C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3) TC时,在另一个体积与乙相同的丙容器中,为了达到平衡时 B的浓度仍然为 0.8mol/L,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C 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3mol、2mol,则还需加入 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答案】0.3mol/(L gmin) 10.8 吸热 3mol 2mol【解析】【分析】【详解】(1)甲中 B 起始浓度为 3mol/L , 4min 内 B 的浓度改变了 3mol/L- 1.8mol/L=1.2mol/L,v(B)=1.2mo

47、l /L + 4min=3mol/(L gmin),答案为 0.3mol/(L gmin);(2)由上可知甲达平衡时,B的浓度改变了 1.2mol/L, A的浓度改变了 3.6mol/L ,因为A和B的浓度的改变量之比等于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 b=1,所以B、C、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2,所以平衡时 C D的浓度分别为3.6mol/L、2.4mol/L ,温度TC时,该反应的3 63 2 42化学平衡常数 K=-3= = 10.8;由表可知,温度升局K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2.43 1.8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为10.8、吸热;(3)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可变,同温同容下,要使乙和

48、丙为等效平衡,则必须满足等量等效,即用“一边倒”的方法将C D转化为反应物 A、B后,A、B的量必须与乙中 A、B的量对应相等,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C 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3mol、2mol,等效于A、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3mol、1mol,故还需要加入的 A的物质的量=6-3=3mol,加入的B的物 质的量=3-1=2mol,答案为 3mol、2mol。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等效平衡等,难度中等,(3)中注意理解等效平衡规律,分清楚是等温等容还是等温压下的等效平衡,并且考虑化学方程式中 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的特点,然后利用规律求解。13. C N、O、Al、Si

49、、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 (I)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1(A)”淀电流装置0ti时, 极移动,【答案】反应,溶液中的H+向原电池的负极是 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ti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2H+NO3-+e-=NO2+H2O正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进一步发生0到ti这段时间,由于金属活动性:AlCu,因此Al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浓硝酸电离产生的NO3-在正极Cu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NO2气体,正极反应式为2H+NO3-+e-=NO2+H2O,溶液中的H+不断移向正极;ti时,由于室温下铝被浓硝酸氧化产生 Al2O3,覆盖在金属 Al表面,使Al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