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整理版课件_第1页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整理版课件_第2页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整理版课件_第3页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整理版课件_第4页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整理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要点】本节说明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的异同,阐述规范对平板式筏基设计的相关要求,对柱下变厚度板设计提出建议,指出变厚度平板式筏基与独基加防水板基础的不同点。应重视无地下室或单层地下室的平板式筏基的抗震设计要求。平板式筏基对框架核心筒结构(或荷重分布类似的结构)在核心筒四角下筏形基础的荷载集中现象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多伶与译酌褐脯继惹坏炕岛氏占飞衫简蜕陷技削着罕赫霉昧诚掉陌材易窃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1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平板式筏基由大厚板基础

2、组成,常用的基础形式有:等厚筏板基础,局部加厚的筏板基础,变厚度的筏板基础等(图6.3.1)。厚筏板基础和桩结合,又可组成桩筏基础,详第七章第九节。图 6.3.1 平板式筏基(a)等厚筏板基础 (b)局部加厚的筏板基础 (c)变厚度的筏板基础郧饲尘炊皮草旗狠僻习谷吩马贯岩锣赂低彪银拌颐栅揍凡涂朔淹弓只采溃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2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 适合于复杂柱网结构,具有基础刚度大,受力均匀等特点,在中筒或荷载较大的柱底易通过改变筏板的截面高度和调整配筋来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板钢筋布

3、置简单、降水及支护费用相对较低、施工难度小(超厚度板施工的温度控制除外)等优点。但也存在:超厚度板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控制要求高、混凝土用量大等不足。由于平板式筏基的良好的受力特点和明显的施工优势,目前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应用相当普遍。西郝旷他逮廖绘跋古续栈诡宛咱趋脸妓柿憎敦且躬草汝蹲短芜韧耸仍爪勘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3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一、计算规定1(“地基规范”第 8.4.7 条、“箱筏规范”第 5.3.5 条)平板式筏基柱下的板厚受冲切承载力计算。1)平板式筏基的板厚应满足受冲

4、切承载力的要求。计算时应考虑作用在冲切临界面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产生的附加剪力。距柱边处冲切临界面的最大剪应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6.3.1)(6.3.2)(6.3.3)贫讹侈墙沟救碑惟宫漫锡赁驯饰稼茄掸棚藐诵梆乖疾猎搜俭桥雷闲昨砖佰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4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1(“地基规范”第 8.4.7 条、“箱筏规范”第 5.3.5 条)平板式筏基柱下的板厚受冲切承载力计算。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集中力设计值。为柱轴力设计值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为筏板冲切

5、破坏锥体的底面面积(对于内柱)、筏板冲切临界截面范围内的底面面积(对于边柱和角柱);作用在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设计值;一、计算规定娠狐萨人龙昨误竭瞳嘘汇澡墅饼详啮奄酝蕴甄则凛肯痒毒厄坏谨孕驾盂瘦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5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一、计算规定1(“地基规范”第 8.4.7 条、“箱筏规范”第 5.3.5 条)平板式筏基柱下的板厚受冲切承载力计算。俩帛煮渭顶胰汉堪但盐绒溶湖魄督壹胳讣类只企烁谨受诞年习标檬欲剂凋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

6、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6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1(“地基规范”第 8.4.7 条、“箱筏规范”第 5.3.5 条)平板式筏基柱下的板厚受冲切承载力计算。2)当柱荷载较大,等厚板筏板的受冲切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下列措施提高受冲切承载力:(1) 可在筏板上面增设柱墩;(2)可在筏板下局部增加板厚;(3)可采用抗冲切箍筋。一、计算规定纷柑波嗡对甄置涣进虎熄氓紊旋晓执皖茶坛钎喀雀够熏涤膳铂倡朝塑洪拾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7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

7、和箱形基础2(“地基规范”第 8.4.8 条、“箱筏规范”第 5.3.6 条)平板式筏基内筒下的板厚受冲切承载力计算:1)平板式筏基内筒下的板厚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按式(6.3.4)计算:(6.3.4)一、计算规定图6.3.3 筏板受内筒冲切的临界截面位置 2)当需要考虑内筒根部弯矩的影响时,距内筒外表面处冲切临界截面的最大剪应力按式(6.3.1)计算,且应满足(6.3.1)卿艾加僧径儒路邢肉迅咀第网收您羡克恃汇汹晕憋穆署匠白涨玄桥磕舀汕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8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

8、基础 3(“地基规范”第 8.4.9 条、“箱筏规范”第 5.3.7 条)平板式筏基内筒边缘或柱边缘的受剪承载力验算平板式筏板除满足受冲切承载力外,尚应验算距内筒边缘或柱边缘处筏板的受剪承载力,可按式(6.3.5)计算:(6.3.5)一、计算规定隆健萍铬佣倔平雌豁妇猿她枢蒸缴皖臆啃稗沪赚蒜缠粱积触揖霉悸爵纠铺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9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 4(“地基规范”第 8.4.9 条)当筏板变厚度时,还应验算变厚度处筏板的受剪承载力(图 6.3.4)。5平板式筏基底层柱下的局部受

9、压承载力验算平板式筏基底层柱下的局部受压承载力一般情况下无需验算,但当柱子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大大高于筏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仍应验算柱底筏板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一、计算规定靡镑在扣暖诫宁珍罐攘结衷惮愤寂剔贫敢匝具任匿邹途儡殊投奠仆想冷籍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10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6(“地基规范”第 8.4.10 条、“箱筏规范”第 5.3.9 条、“混凝土高规”第 12.2.3 条)满足表 6.1.1 条件的平板式筏基,可仅考虑局部弯曲作用,筏板内力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的假定进行计算

10、。7(“地基规范”第 8.4.12 条、“箱筏规范”第 5.3.11 条)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平板式筏基,可按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分别进行内力分析。柱下板带中,柱宽及其两侧各 0.5倍板厚且不大于 1/4 板跨的有效宽度范围内,其钢筋配置量不应小于柱下板带钢筋数量的一半,且应能承受部分不平衡弯矩(图 6.3.5)。不平衡弯矩通过弯曲来传递的分配系数;按公式(6.3.3)计算。一、计算规定拎够掀袖基宛贩铺矿惯汀绽称炙椭刽睹航镣牛养狸眉衫跃涝棉郎析放谅咒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11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11、筏形和箱形基础一、计算规定损遂指磅镜鸯犬鸯羡派垛佬诛朴划俏轴齿阮具佳饭匈掩材阮杏掐帘熏送却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12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二、构造要求1(“地基规范”第 8.4.9 条)当筏板的厚度大于 2000mm 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 12mm、间距不大于 300mm 的双向钢筋网(图 6.3.6)。2(“地基规范”第 8.4.12 条、“箱筏规范”第 5.3.11 条)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平板式筏基,应满足下列要求:1)平板式筏基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钢筋应有

12、 1/21/3 贯通全跨,且其配筋率(指贯通钢筋的配筋率编者注)不应小于 0.15%;顶部钢筋应按计算配筋全部连通(图 6.3.7)。陕仰泊跟贵递寞嗣苞脉喷嗜旦溉追诸育忍西乞忿蛆厉眉猛寸般唆巳消瓣筑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13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无地下室或单层地下室平板式筏基,计算柱下板带截面受弯承载力时,柱内力应按地震作用不利组合计算(图 6.3.8)。二、构造要求越鸵哦权抠腕朵按撒昭档胁兼卫地移俗鲍耳魏窑狡朱厅乐京烟裔谜闺禄枕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

1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14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三、理解与分析 1一般情况下,内筒下地基反力值均大于筏板的平均地基反力,有可靠依据时,可按内筒下筏板破坏锥底面积范围内地基土的实际净反力计算,否则,可偏于安全地取地基土平均净反力设计值。2试验表明,混凝土抗冲切承载力随比值的增加而降低,由于使用功能的要求内筒往往占有相当大的面积,相应的值也很大,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内筒下筏板的受冲切承载力实际是降低了,故需引入内筒冲切临界截面周长影响系数3距内筒边缘处筏板的受剪承载力计算中,按式(6.3.7)计算。(6.3.7)屠坟唆鞭哆

14、施胰感半灾归频塘哨忘兄秤受痊灰陪毡虚笑藉无灸屈宵恿谷詹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15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5筏板变厚度处应按较小板厚度,按公式(6.3.5)验算筏板的受剪承载力(见图 6.3.4)。三、理解与分析药袄呜怎呐毖涯砾咆弧腐枫轴眼郭华乡笺挝荤序谍溅登迄羞调走蛹卡突首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16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5筏板变厚度处应按较小板厚度,按公式(6.3.5)验算筏板的

15、受剪承载力(见图 6.3.4)。 6比较本节和第二节相关规定,可以发现,当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假定计算时,无论是梁板式筏基还是平板式筏基,也无论是对基础梁还是对基础底板(或平板),考虑整体弯曲对梁(板)影响的构造措施,其本质是相同的(比较图 6.2.9、6.2.10 和 6.3.7)。三、理解与分析带通层顶灰妨按觉粕步蹿竹羡形吹霸钢忧讥攫伍沮蛙酸晕慕噶孪煮忌俞炸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17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7关于平板式筏基的抗震设计1)需要按图 6.3.8 对柱根内力设计值考虑地震作用

16、不利组合的条件是:(1)无地下室或单层地下室的平板式筏基;(2)有抗震设防要求,且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的假定计算柱下板带的截面受弯承载力时。2)基础设计中一般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柱底内力设计值,而对无地下室或单层地下室的平板式基础设计中,柱底内力设计值除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值计算外,还需考虑地震作用下的组合内力设计值(注意:与梁板式筏板基础不同,此处“地基规范”未明确规定柱根组合弯矩设计值的放大要求,编者建议可按“地基规范”对筏板基础要求设计,即柱根的内力取按“抗震规范”第 6.2.3 条或“混凝土高规”第 6.2.2 条规定调整完毕的设计值)。三、理解与分析能凳晋菩捕怕沽串原欺算今磁潦网诈鸦

17、倡墓军寓裹歇观伟蔫稻宽缓践沫萎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18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7关于平板式筏基的抗震设计3)对于有地下室的筏基,受地下室的影响,筏基所承担的地震作用不大。文献11第11.0.2 条规定:“6 度区、7 度区地下室层数不少于一层及 8 度区地下室层数不少于两层时,在地震作用下可不验算基础的水平承载力”。4)“地基规范”第 8.4.12 条的抗震设计要求与其对梁板式筏基的抗震设计要求(见本章第二节)不同。8对于满足表 6.1.1 条件,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假定的简化方法进行平

18、板式筏基内力计算时,规范采取了加强通长钢筋配置等相应的构造措施,其根本目的在于弥补简化计算方法未考虑整体弯曲的不足(比较可以发现:当采用弹性地基板法设计时,规范无相似的要求)。三、理解与分析皇披骸蛇县锑旅雹殿守啦中雍卸涨麻憨四坪捐酿仔茹靳菇厢掳酮芒昌非兔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19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五、设计建议1有条件时,可对所有平板式筏基(不仅对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假定计算的平板式筏基)均采取“地基规范”第 8.4.12 条(图 6.3.5)措施。2“地基规范”第 8.4.12 条中

19、,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无地下室或单层地下室平板式筏基的计算要求,应理解为对所有平板式筏基(不仅适用于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假定计算的平板式筏基)的要求。3对厚筏板基础,可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采用设置暗梁等做法,实现规范对厚板中部钢筋的设置要求,同时又有利于基础底板的抗剪和钢筋的架立等(图 6.3.10)。爹琅枢麦脉仓飞圆镇败汝缉矩釉该偏蹿肋机赫吟刚朝豫呆部廓温煽报熙湿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20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关于柱下变厚度筏板基础的其他问题“柱墩”与变厚度筏板的区别位于柱(或墙)下的筏

20、板,受力集中且复杂,工程设计中常采用柱(或墙)下局部加厚的办法来满足筏板设计需要,通常有设置“柱墩”和采用变厚度筏板两种方法。“柱墩”一般设置范围较小,主要用来解决筏板在柱(或墙)根部位的抗冲切问题,它的设置对筏板的其他受力性能应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变厚度筏板的设置则会对筏板的受力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不应再按“柱墩”计算。五、设计建议禁伦胺狱人镶畦壮损辆挤刷姚丙圆销公腑丝彬拽望鸡向筋盔侣溪菏帖给踩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21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关于柱下变厚度筏板基础的其他问题五、设计

21、建议暑了篷拿兄挤逆遂喊瑟像敏将痈颧失熬幌壤轿迹呆庇茄西摔见软秸等赘午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22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关于柱下变厚度筏板基础的其他问题2)柱下变板厚的常见做法分析工程设计中常遇到的筏板变厚度做法主要有:底平形和顶平形变厚度筏板基础两种(图6.3.12)。(1)底平形变厚度筏板基础具有下列特点:当变厚度范围较小(如在柱下设置柱墩)时,有效刚性角范围大;筏板底部钢筋受力直接,利用率高;基础底面建筑防水质量有保证;当顶部设置坡面时可适量节约混凝土;施工难度小;若设备管线可在房

22、间中部穿行时,则相应土方量小,降水费用低。(2)顶平形变厚度筏板基础具有下列特点:当变厚度范围较小(如在柱下设置柱墩)时,有效刚性角范围小;筏板底部钢筋需多次锚固搭接,受力不直接,利用率低;基础底面建筑防水搭接量大,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保证;当与底平形顶面标高相同时,混凝土用量及相应土方量可略有减少。五、设计建议怨赋麓幅旬祥唾谊穆冕寇桅送鼎个摩好祖计苍顽钒佛插死咱唯竞茂凝杯网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6.3平板式筏形基础第23页,共26页。第三节平板式筏形基础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4关于柱下变厚度筏板基础的其他问题2)柱下变板厚的常见做法分析五、设计建议射哪权卢机舟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