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港珠澳大桥预制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案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11月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5 o Current Document 1概述1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2承台、墩身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2 HYPERLINK l bookmark11 o Current Document 2.1原材料的选择2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2.2密实骨架堆积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 HYPERLINK l bookmark17 o
2、Current Document 2.3配合比优化调整3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2.4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42.4.1抗裂性能研究42.4.2抗渗性能52.4.3抗冻性能62.4.4抗硫酸盐侵蚀7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8 HYPERLINK l bookmark28 o Current Document 3.1计算条件83.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结果93.2.1取消冷却水管施工方案93.2.2预埋冷却水管施工方案133.2.3港珠澳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分析结果133.3大体积混凝土应力计算结果133.3.1取消冷却水管施工方案1
3、33.3.2预埋冷却水管施工方案163.3.3港珠澳大桥大体积混凝土应力分析结果16 HYPERLINK l bookmark36 o Current Document 3.4温度场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17 HYPERLINK l bookmark39 o Current Document 4温度控制标准18 HYPERLINK l bookmark46 o Current Document 5混凝土温控措施及实施细则18 HYPERLINK l bookmark49 o Current Document 5.1混凝土配合比18 HYPERLINK l bookmark52 o Current
4、Document 5.2对混凝土施工的一般要求18 HYPERLINK l bookmark62 o Current Document 5.3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19 HYPERLINK l bookmark65 o Current Document 5.4保温及养护19 HYPERLINK l bookmark68 o Current Document 6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20 HYPERLINK l bookmark71 o Current Document 7 温控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11概述港珠澳大桥(如图1-1)采用桥隧组合方案,工程起点为东岸香港大屿山散 石湾,向西跨海到达澳门珠澳口
5、岸人工岛,总长约36公里,其中隧道长6.75 公里(隧道的东、西人工岛各长625米),桥长28.8公里(含香港界内桥长6 公里)。珠海接线长13.89公里,香港接线长6.6公里。全线总长约56.5公里。 主体工程长约30公里。图1-1 港珠澳大桥示意图港珠澳大桥承台为六边形,边缘顺桥向宽为12.2米,中心顺桥向宽为12米, 横桥向16米,高5米,采用C45混凝土。墩身下节与承台一起预制,墩身横桥 向壁厚1.2米,顺桥向壁厚0.8米,采用C50混凝土,横桥向断面尺寸与实体尺 寸均超过1m,混凝土一次浇注量大,属于典型的海工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混凝 土的水化热作用,混凝土浇筑后将经历升温期、降温期和
6、稳定期三个阶段,在这 个过程中混凝土的体积在温度变化影响下亦随之伸缩,若各块混凝土体积变化受 到约束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如果该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将导致混凝土开 裂;因此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对 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和采取温控养护措施。同时承台、塔座以及实心段 的混凝土均属于海工混凝土,对抗Cl-1渗透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配合比设计 时既要考虑降低水化热又要保持其高耐久性。大量工程实践发现采用冷却水管方 案进行施工时,后期压浆80%不能压密实,这就存在影响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薄弱 环节,特别对于海工混凝土,当Cl-1渗透后会引起钢筋锈蚀。为此,武汉理
7、工 大学对承台、塔座及实心段塔柱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和温控方案的设计,通过配 合比的优化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取消冷却水管,从结构上提高耐久性能。2承台、墩身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2.1原材料的选择在进行原材料的选择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选用发热量低的水泥,在大 体积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是决定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因素, 选用发热量低的水泥可以降低水泥水化热,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2 )选用级配 好、空隙率小的集料,一方面骨料本身的强度就远大于水泥胶体,另一方面,采 用连续级配的骨料,可以提高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的体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并可以节约水泥降低了水泥水化热和减少用
8、水量。(3)掺合料,大体积混凝土最 好选用优质粉煤灰和矿粉作为掺合料。粉煤灰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大大改善 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取代水泥可以降低水化热,但粉煤灰的掺量较大时 对早期强度影响较大。矿粉取代水泥,也可降低水化热,与粉煤灰比较还能提高 早期强度。为此本方案选用以下原材料:水泥:东莞华润P.O. 42.5水泥,比表面积为377 m2/kg;粉煤灰:广东沙角II级粉煤灰,需水量比为96%,细度为8% (筛余);矿粉:柳州台泥S95级矿粉,比表面积450m2/kg,流动度比为100%,7天 活性指数为89.1%,28天活性指数为100%;砂:巴河中砂,细度模数2.6;石:阳新520m
9、m连续级配碎石,压碎值8.9%;减水剂:江苏博特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固含量为30%,减水率25%。2.2密实骨架堆积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当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大时,其水化温升高,收缩大,易产生温度裂缝。为此, 本课题组采用密实骨架堆积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从而达到了减少胶凝材料 用量、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的目的。密实骨架堆积设计法不仅可以优 化集料的组成级配,而且显著提高了混凝土材料的结构致密性,在保证混凝土具 有良好工作性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降低胶凝材料的用量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 性能、耐久性和经济性。用密实骨架设计配合比,是通过寻求混凝土中的粗细骨 料的最大密度来寻找最小空隙率,因为粉
10、煤灰的密度及细度都比砂要小,因此可 以在找出粗细骨料的最佳比例后,再通过寻求掺合料和粗细骨料的最大密度,计 算出最紧密堆积时粗细骨料、掺合料的最佳比例。从而确定混凝土的初步基准配 合比(表2-1)。表2-1基准配合比各组分用量(kg/m3) 编号水水泥粉煤灰砂石C451503201707801060C501503601207701050由表2-1可以看出由密实骨架法设计出的基准配合比水泥用量还是较大,为 了降低混凝土每方的水泥用量,需要通过掺加矿粉和外加剂进行优化。2.3配合比优化调整考虑到水泥用量太大,混凝土的水化温升高,强度富余系数高,课题组采用 矿粉超量取代部分水泥和粉煤灰,对密实骨架堆
11、积法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了优化 调整,得到承台大体积C45混凝土配合比见表2-2所示:表2-2承台C45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用量(kg/m3)粉外编号 水矿碎煤砂加泥粉石灰剂塌落度(mm强度(MPa)水0h1h7d 28dA1 20013013078010605.0614522020039.956.1A2 20013013078010605.2513421019540.256.8注:根据施工时气温和原材料实际情况建议,减水剂掺量在原剂量的土 0.2%范围内调节 由表2-2可以看出以上两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满足C45混凝土 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为了节约成本和便于施工选用配合比A1进行研究。表
12、2-3墩身C50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用量(kg/m3)塌落度(mm强度(MPa)粉外编号 水矿碎煤砂加水0h1h7d 28d泥粉石灰剂B 23013012077010505.2815021019547.659.3由表2-3可以看出优化后的C50配合比大大减少了水泥用量,工作性能和力 学性能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2.4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作用 下保持其工作能力的性能。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水灰比低、密实 度高、强度较高、体积稳定性好,所以具有很好的耐久性,这是高性能混凝土得 以在工程中应用的最重要原因。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良耐
13、久性,主要包括渗透性、 抗硫酸盐侵蚀、抗冻性、碱-骨料反应、耐磨性和抗碳化性等。下面就C45C50 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等进行了研究。2.4.1抗裂性能研究我国最新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中推荐了笠井芳夫提出的 混凝土 (砂浆)早期抗裂性测试方法,本课题采用了此方法。其试件尺寸为 600mmx600mmx63mm,试验步骤如下:(1)将混凝土浇筑到平面钢制模具内,然后振捣,直到混凝土被捣实且大 约与模具顶部齐平。振捣后用抹刀把表面收平,使骨料不外露且表面平实,然后 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2h后取下薄膜。(2)用电风扇直吹试件表面,风速为8m/s,风向平行于试件表面
14、,同时把 试件置于(202)C,相对湿度(605)%的环境中。隔段时间进行观察一次,直至 出现裂缝,然后记录初始裂缝出出现的时间,初始裂缝的长度和宽度。6h时(从 浇筑混凝土开始计时)观察一下试件裂缝数量、宽度和长度。24h后(从浇筑混凝 土开始计时)开始观察试件裂缝数量、宽度和长度,裂缝以肉眼可见为准,用钢 尺测量其长度,近似取裂缝两端直线距离为裂缝长度。当裂缝出现明显弯折时, 以折线长度之和代表裂缝长度。裂缝宽度用便携型裂缝宽度测量仪 -CRACK VIEWER进行测量。CRACK VIEWER型号为FCV-21,由照相机、PDA (东芝 GENIO e830)、及其它附属品组成。裂缝检出
15、精确度为0.05mm以下,裂缝检出 范围为0.052.0mm。抗裂性指标计算:W L1 1 (mm2/ 根)裂缝的平均裂开面积:单位面积的开裂裂缝数目:入(根/m2)单位面积上的总裂开面积:c = a,b (mm2/m2) 式中W.第i根裂缝的最大宽度mm;L.第i根裂缝p的长度,mm;N一总裂缝数目,根;A一平板的面积0.36m2。试件早期的开裂敏感性评价准则如下:仅有非常细的裂纹;裂缝平均开 裂面积10mm2;单位面积开裂裂缝数目10 根/m2;单位面积上的总裂开面 积100mm2/m2。按照上述四个准则,将开裂敏感性划分为五个等级:I级一一全部满足上述四个条件;II级一一满足上述四个条件
16、中的3个;III级 满足上述四个条件中的2个;W级一一满足上述四个条件中的1个;V级一个也不满足。表2-4混凝土早期平板开裂观测结果编号初裂时间/h裂缝最大宽度/mm裂缝平均开裂面积/mm2单位面积裂缝数目/根m-2单位面积的总开裂面积/mm2评定等级A16.00.151.55114137.6mB6.70.141.57102121.8m由表2-4中可以看出所设计的配合比的抗裂等级均达到I级。2.4.2抗渗性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与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E30-2005)通过给受检混凝土试件施加水压的方法,使水在混凝土中迁移, 根据水在不同混凝土中的迁移差别来描述混凝土的
17、抗渗性能;快速Cl-渗透试验 方法,即ASTMC1202-97广泛用于美国及西方国家,在受检混凝土试件两端施加 电压,通过计算6h电通量来定量判定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从相关文献中查阅, 两中方法都可用于评价混凝土的抗渗透性,但对高性能混凝土抗渗透性的测试方 法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测试来分析对比。(1)水压力试验按国标对不同强度等级的三组配比进行抗渗透性能试验,采用上底为175mm,下底为185mm,高为150mm的标准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渗 试验,试验水压从0.1MPa开始,每间隔8h增加水压0.1MPa,当六个试件中有3个 试件表面出现渗水时,即可停止试验,记录此时
18、的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由 未渗水的4个试件的最大水压力表示。P=10H1式中P为抗渗等级,H为六个试件中3个试件表面渗水时的水压 力。通过试验所设计的C30混凝土抗渗等级达到P18,C45混凝土抗渗等级达到 P20, C50混凝土抗渗等级达到P25以上。(2)快速氯离子渗透试验本实验采用RCM法测定混凝土中Cl-非稳态快速迁移的扩散系数,定量评价 混凝土抗Cl-的扩散能力。室内试验用150mmx150mmx150mm试模制作试件,制 作完毕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并移至标准养护室,24h后拆模并浸入标养室的水池中, 试验龄期前7d加工成标准试件(1001mm,h=502mm,加工成的试件至少切去
19、混凝土表皮20mm )然后浸没于养护室水池中至试验龄期。试验对所设计的混凝土 进行了快速氯离子渗透实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6, Cl-扩散系数随混凝土龄期的变化规律,试验龄期为28d、56d,从表中看出,28d Cl-扩散系数为 (2.0-3.5)x10-12m2/s,56d Cl-扩散系数为(1.0-2.0)x10-12 m2/s,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 使用寿命。另外,Cl-的扩散系数随混凝土龄期的延长而降低。表2-5 Cl-扩散系数试验结果Cl-扩散系数(x10-12m2/s)配合比编号 TOC o 1-5 h z 28d56dA12.81.5B2.31.02.4.3抗冻性能本试验参照普通混
20、凝土抗冻性能试验,采用慢冻法,以混凝土试件所经受的 冻融循环次数指标的抗冻标号。试件尺寸100mmx 100mmx 100mm,试件标准养 护28d龄期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前4d将试件从养护室取出,进行外观观察,随 后放入1520C水中浸泡,水面至少高出20mm,试件浸泡4d后进行冻融循环试 验,冻融温度为-15-20C,试验4h后取出,并立即将抗冻试件放入水温为15 20C的水槽中,再融化4h为一个冻融循环。对比试件在养护室中养护,待完成冻 融循环后,与抗冻试件同时试压。混凝土抗冻标号以同时满足强度损失率25%, 重量损失率5%的最大循环数表示。对所设计的C45和C50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抗 冻
21、试验,该试验留置7组试件,28d龄期抗压强度1组,其余6组中,有4组作冻融 试验,分别经受200、300次循环后,各试压2组冻融试件,另外2组试件作对比试 验用,试验结果见表2-6、2-7。表2-6承台C45混凝土抗冻试验结果检测项目1200次循环300次循环23231标准养护强度(MPa)55.856.455.655.155.856.7冻融循环后强度(MPa)48.950.549.145.545.447.4强度损失()12.410.411.717.418.616.4质量损失(%)1.41.51.83.53.13.4抗冻标号F300试件外观完整、无脱落碎块完整、无脱落碎块表2-7墩身C50混凝
22、土抗冻试验结果检测项目1200次循环231300次循环23标准养护强度(MPa)59.860.160.361.260.561.3冻融循环后强度(MPa)55.256.153.951.651.852.1强度损失(%)7.76.710.615.714.415.0质量损失(%)1.11.00.82.23.02.7抗冻标号F300试件外观完整、无脱落碎块完整、无脱落碎块由表2-6、2-7可以看出,试件经受200、300次循环后,其强度损失率均小于 25%(标准规定),质量损失较小,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冻融性能,所设计的C45 和C 50混凝土抗冻标号均大于F300。2.4.4抗硫酸盐侵蚀本试验采用混凝土
23、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将I00mmx100mmxl00mm尺寸的试件成型30h拆模,放入温度为202C,相对湿度 为605%的养护室中养护至7d龄期,再将试件分别置于8%硫酸盐溶液中侵蚀, 同时将对比试件仍置于标准养护室中,在28d后将侵蚀试件和标准试件同时进行 试压,检测其抗压强度,结果见表2-8。表2-8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编号抗压强度/MPa抗蚀系数对比件侵蚀件C4555.454.698.6%C5060.159.799.3%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矿物掺合料减少了混凝土表面的裂缝,改善了混凝土的 孔结构,提高了混凝土的抗侵蚀性能。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承台混凝土强度
24、等级为C45,墩身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浇筑工作 量大,按照承台、墩身的结构尺寸,考虑温控及施工需要,参考设计图纸,承台 连同2m高的墩身一同浇筑。图3-1港珠澳承台及墩身有限元分析模型图3.1计算条件(1)施工时间及进度等施工进度:按施工图所述施工进度进行浇筑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按28C计算放热系数:B=14W/m2.C导温系数:0.08 m2/d绝热升温:33.8C线膨胀系数:8.9X10-6/C比热:1.0 (kJ/kg) C混凝土性能相关参数混凝土容重:2450kg/m3混凝土绝热温升:Tr (t) =WQ0 (1-e-mt) /Cy混凝土弹性模量:EG)= E0Q e-0
25、.1384T 0.7932)C (t 具)=(2.5 + 200)1 e -0.3E) + (7.0 + 50)1 e -0.005(t -)混凝土徐变度:TT气温2兀/Ta =以+ 3cos365(t-),以为浇注期间的当地平均温度,t及p取值随施工时间变化,另外加3C辐射热(侧面不加)。3.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结果3.2.1取消冷却水管施工方案A.承台部分温度计算结果图3-2承台部分-浇筑第3天水化热温度云图(单位:。C)图3-3承台部分-浇筑第7天水化热温度云图(单位:C)图3-4承台部分-浇筑第28天水化热温度云图(单位:。C)B.承台+墩身(2m)整体温度计算结果图3-5结构整体-
26、第3天水化热温度云图(单位:。C)图3-6结构整体-第7天水化热温度云图(单位:C)图3-7结构整体-第28天水化热温度云图(单位:。C)3.2.2预埋冷却水管施工方案建模较为复杂结果尚在进行计算中3.2.3港珠澳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分析结果通过温度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最高温度、最大温差见表3-3-1。表3-2-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分析结果(C)施工方案结构部位最高温度最大温差取消冷承台混凝土72.231.1却水管墩身混凝土73.533.8预埋冷承台混凝土却水管墩身混凝土3.3大体积混凝土应力计算结果3.3.1取消冷却水管施工方案A.承台部分应力计算结果图3-8承台部分-浇筑第3天温度应力云图
27、(单位:MPa)图3-9承台部分-浇筑第7天温度应力云图(单位:MPa)图3-10承台部分-浇筑第28天温度应力云图(单位:MPa)B.承台+墩身(2m)整体温度计算结果图3-11结构整体-第3天温度应力云图(单位:MPa)图3-12结构整体-第7天温度应力云图(单位:MPa)图3-13结构整体-第28天温度应力云图(单位:MPa)3.3.2预埋冷却水管施工方案建模较为复杂结果尚在进行计算中3.3.3港珠澳大桥大体积混凝土应力分析结果通过温度应力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最大主应力见表3-3-1。表3-3-1大体积混凝土最大主应力表(MPa)施工方案结构部位第3天第7天第28天取消冷却承台混凝土2.0
28、02.412.96水管墩身混凝土2.673.223.98预埋冷却承台混凝土水管墩身混凝土表3-3-2大体积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MPa)龄期(d)混凝土强度等级3728C451.93.14.6C502.53.95.1表3-3-2为混凝土相应龄期下的劈裂抗拉强度,当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小于同 龄期下的劈裂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无开裂危险,而当温度应力大于劈裂抗拉强度 时,则混凝土存在因温度应力而引发开裂的可能。3.4温度场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根据温度应力场计算所得云图,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港珠澳大桥预制构件承台+墩身(2m)整体一次浇筑,在取消冷却水管降温的情 况下,由于一次性浇筑方量较大,结构沿高度方向较厚
29、,承台部分最高温度达到 72.2C,内外温差为31.1C,墩身部分最高温度达到73.5C,内外温差为33.8C。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混凝土各结构部位内最高温度均超过70C,而内表温差亦 超过规范规定的25C。由应力分析结果可知,在取消冷却水管情况下,混凝土 内部的3d温度应力均大于混凝土同龄期下的劈裂抗拉强度,混凝土存在开裂危 险。由此可知,在采用取消冷却水管降温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较高,内外温差较大,同时早期温度应力亦超过了混凝土同龄期下的劈裂抗拉强 度,极不利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推荐采用分层浇 筑或通过设置冷却水管进行降温的方式抑制内部温升和减小结
30、构内外温差,以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4温度控制标准结合海工混凝土施工规范和制定了混凝土在施工期内不产生有害温度裂缝 的温控标准,具体内容如下:1、混凝土绝热温升:30min内不超过30r;2、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得高于75C。3、混凝土内表温差不超过25C;4、混凝土允许最大降温速率不超过2.0C/d。5混凝土温控措施及实施细则5.1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粘聚性,不离析、不泌水。初始塌落度宜控制 在180220cm。为满足以上施工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应对大体积混凝土配合 比进行大量试验,按材料实际情况,优选出配合比;同时结合现场施工和材料情 况,对配合比进行调整。根据设计
31、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采用标准养护条件下 90天龄期的抗压强度作为验收和评定的依据,见GBJ146-90粉煤灰混凝土应 用技术规范。5.2对混凝土施工的一般要求考虑到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应力,塔柱部位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每一层 间隔时间为57d。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抗裂 能力,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每一施工环节的控制,要求现场人员必须从混凝土拌合、 输送、浇筑、振捣到养护、保温整个过程实行有效监控。混凝土施工应严格按照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进行,并特别注意以下方面:混凝土拌制配料前,各种衡器应请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称料误差 应符合规范要求。应严格控制
32、新拌混凝土质量,使其和易性满足施工要求。坍落 度检验应在出机口进行,每班2-3次,拒绝使用坍落度过大和过小的混凝土料。 应及时检测粗、细骨料的含水率,遇阴雨天气应增加检测频率,随时调整用水量。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监控元件及线路等进行检查, 同时应检查仓面内冲毛情况,及是否有碎碴异物等,检验合格后才能开盘。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a)当直接从高处倾卸时,高度不应超过1.5米;b)当高度超过1.5米时,应通 过串筒,溜管等设施;c)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米, 即时摊平,分层振捣。(4)混凝土应按规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
33、,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 前浇筑完毕上层混凝土。如因故停歇,时间超过初凝时间时,仓面混凝土应按工 作缝处理。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应超过振动棒(头)长度的1.0倍,并保持从 仓面一侧向另一侧浇筑的顺序和方向。(5)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振实:(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 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距离,应避开预 埋件或监控元件10-15cm,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10cm;(2)对每一部位混凝土 必须振动到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平 坦、泛浆。(6)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仓面积水。(7)严格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进行要求进行各层间 和各块间水平和垂直施工缝处理。5.3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混凝土出拌和机后,经运输、平仓、振捣诸过程后的温度为浇筑温度,控制 在30r以内。在每次混凝土开盘之前,试验室要量测水泥,砂、石、水的温度, 专门记录,计算其出机温度,并估算浇筑温度,计算方法见附1。当浇筑温度超 过上述控制标准时,必须利用夜间浇筑混凝土,在夜间20时以后开盘,次日8 时以前浇筑完;如果浇筑施工要经历午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餐饮美食广场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锰酸锂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属家具制造市场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过滤材料市场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起酥油产业竞争格局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调味紫菜市场十三五规划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融资租赁担保行业前景趋势调研及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蔬菜种植行业市场运行状况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菠萝超浓缩汁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花岗岩荒料行业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工程制图完整》课件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构建与实施
-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 监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目标考核与奖罚办法
- AUMA澳玛执行器内部培训课件
- 加强营房管理的对策
- M系列警报明细表复习课程
- 施工队结算单
- 关于对项目管理的奖惩制度
- A320主起落架收放原理分析及运动仿真
- 植筋施工方案(二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