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山地救援队201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_第1页
深圳山地救援队201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_第2页
深圳山地救援队201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_第3页
深圳山地救援队201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_第4页
深圳山地救援队201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圳山地救援队201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一、2011年工作简述2011深圳山地救援全年共开展救援行动3次、救援预警1次、大型活动保障5次、军训1次、户外宣导8 次、培训授课27次、部门技术体能训练15次、交流会议活动29次、招募新队员1次,总计活动90次, 累计参加活动2089人次,至年底在册队员人数为155人。在内部建设不断加强的同时,将培训工作作为 救援队建设的重点基础工作来抓,把我队主导研发的初级救援课程培训付诸行动。现将2011年全年工作 情况总结如下:1、完善救援技术课程,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工作2011年救援技术课程开发小组通过不断学习研究新的技术理论,进一步将我队自主开发的山地救援技术

2、课 程的课程进行深化完善,并逐步开始培训实践。在万科公益基金会的帮助下,自2011年8月开始,我队 山地救援初级课程培训共开展2轮26个课次,共648人次参与培训。通过培训检验了课程的实操性和合 理性,积累了丰富的培训教务工作经验,对后续中级救援课程的开发衔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通 过前两轮的培训,也大大提高了我队队员救援知识和技能的水平。2、深刻反思并完善内部制度与管理5月的滑水山事件促我队建队以来,最惨重的损失,对队伍建设、内部管理流程的建设敲响了警钟。事件 发生后,我队在配合家属积极开展理善后工作的同时,多次组织队内反思。滑水山事件”不仅暴露了我们 在队内培训流程工作上的不足,同时

3、也暴露了我们在活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针对这些问题,我队及时 进行我自我修正与完善,充实了培训部人员配备,制定了详细的后续培训计划,初步建立常规训练科目的 立项、审核验证、大纲制订、编排计划等流程,建立并完善非常规训练活动的报批、审核流程,加强对行 动队员、预备队员的培训和管理,力争实现队伍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8月,我队队员手册(讨论稿) 出台,并在培训课程中加入对其学习环节,进一步健全了内部规章制度。3、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提高队伍技战能力2011年6月10日,深圳市红十字会发文批准在我队的基础上筹建、深圳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使我队 在深圳市民间应急救援体系中的角色从单一专业向综合性救

4、援队进行转化。6月底,我队自主完成了深 圳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应急预案,针对发生在国内或深圳市内的特大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 援救助制定了响应机制。6月,在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武装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我队在深圳市某制高点成功架设了应急救援专用 无线电中继台,其后我队通讯组通过多次的辛勤户外作业和调试,基本实现了该中继台对我市市区内大部 分区域的信号覆盖,并通过结合太阳能供电以及3G网络接入等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其综合环境适应能 力,使我队在市区的行动响应力大幅提升。4、实战锻炼队伍通过今年的滑水山、大鹿港、桃花源等救援行动,有效的锻炼了我队迅速预警、快速集结、高效救援的能 力。其中,12

5、月11日,梧桐山风景区2名登山人员迷路,我队在接到事主求援信息后,即时发布救援预 警,准确定位搜索区域,出动19人的搜救队,在不到3小时内,成功救出迷路的市民。实践证明,我队以 培训工作为基础,苦抓队伍训练,健全工作流程的做法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5、继续为大型群体户外活动作保障,展示志愿者风貌我队对大型户外群体活动与赛事的应急保障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11年我队相继为磨房百公里、红 牛24小时、为爱奔跑盐田山地马拉松赛、200公里骑行等一系列在深圳市有着广泛群众基础与影响力的大 型户外群体活动提供应急保障服务。通过保障工作,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救援保障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

6、。同时我队在活动中积极宣传户外安全知识,倡导志愿者服务精神与公民社会责任。12月18 日,我队59名队员顺利完成为爱奔跑壹基金2011深圳(盐田)山地马拉松赛”安全保障工作。当天,深 圳市市长许勤到场并观摩了我救援队展示区,对救援队的工作表示肯定和鼓励,并对深圳志愿者之城”发 展民间应急救援组织提出新的期望,要求我们做好平时户外运动知识的宣导工作。6、积极开展户外安全宣导2011全年我队面向广大市民共开展了 8次户外安全知识公共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如何预防长距离徒步伤害、 广东省户外活动常见风险、夏季登山安全事项等内容,取得了市民广泛的好评。同时通过参加深圳市迎大 运万人踏青绿道行”、深圳市迎大

7、运全民健身日”等活动,向市民派发户外安全知识宣传册近5000册。 在4月份,我队组织了梧桐山山野清洁活动,宣传户外环保理念。7、不断学习先进技术,多方开展横向交流4月份,我队继续参与由中国登山协会主办,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山地救援研讨会, 与到会的全国40家救援组织和机构以及来自深圳市消防特勤大队、深圳市公安局警务飞行大队、香港民安 队等机构进行交流和学习。6月份,我队派出5名队员参加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举办的紧急救援职业技能师资培训班,5名队员通 过考核取得紧急救助员职业培训授课老师资格证书。我队还多次派队员参与香港郊野义务搜索队、香港搜索及救援犬总会的活动学习相关领域的

8、知识。同时通 过参加市应急办迎大运”防震减灾应急救援知识专题讲座、香港山岭安全宣传日等活动,与国家地震局、 香港消防署、香港医疗辅助队、香港圣约翰救伤队等机构进行了沟通交流,增进了了解。2011年我队还分别与南澳应急办、南澳派出所、深圳市消防特勤大队、深圳市森林消防大队开展了联合训 练、联合演习等交流活动。8、获得各界认可,取得资质和荣誉深圳山地救援队荣获2011金犀牛奖最佳团队奖,这是国内救援队首次获此殊荣。4月,我队救援技术训练 基地正式挂牌中国深圳山地救援培训基地”,成为国内首个山地救援技术培训基地。8月,我队正式挂牌紧 急救援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单位。这些资质的获得表现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

9、对我队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在宣传方面,我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赢得社会各界及媒体方面的好评。其中,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深 圳晚报、深圳电台新闻频率、深圳电台交通频率等诸多媒体对我队进行了持续报道。2011年是我队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急需反思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失去至亲至爱的队员。 作为一支年轻的队伍,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道路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困难:1、对队员的思想工作明显滞后。深圳山地救援队是一个纯民间公益组织,但工作性质需要队员在思想认识 上有较高的统一性。随着新队员的不断加入,需要加强队员在志愿者服务精神,志愿者的自我要求等价值 层面的宣传。2、各类制度流程还不够完善,现有制度执

10、行不力。需要对制度执行及纪律性上做进一步的严格要求。2、目前我队培训部人力资源不足,教练培养计划滞后;救援课程考核标准尚未完善,队员晋级缺乏客观评 判标准;不少队员的培训量不足;这些都是我队规范化持续发展的阻力。3、课程开发组工作需继续探索学习国内国际先进技术,不断对绳索吊运、搜索、通讯、医疗课程进行技术 更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4、队伍建设缺乏综合型人才,核心中坚力量的后续人员的选拔培养工作不够。5、因临时用地被收回,山地救援培训基地训练墙已经被拆除,目前缺乏在市中心的训练场地,给我队的日 常培训带来不便。6、由于资金问题,APRS通讯指挥系统的搭建工作未能及时启动,在应急管理技术上已显落

11、后。7、作为我们重要工作任务之一的公众的安全知识讲座未能完成全年计划,工作重心分配有误。8、与政府及各级相关部门沟通不充分,媒体宣传力度也不够,在整合社会资源力量上存在短板。二、2012年工作规划2012年深圳山地救援队迎来了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第四批队员,新的意念里,我们将继续志愿为深圳市的民 间救援力量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将始终坚持公益方向,倡导志愿者服务精神,并认真总结过往的经验教 训,继续苦练内功,保持稳健发展,同时逐步提高我队作为城市救援队的专业能力。与政府相关部门积极 沟通,寻求社会各界的了解支持,认真参与各项社会活动。2012年的主要工作计划:3月,加强与壹基金的合作,积极参与壹基金

12、救援联盟的工作;3月,将全队划分为四个小队,正式开始轮值;3月,在中队月度拉练的基础上,开始每月举办一次全队联动的演习或联合活动,进一步提高全队协同 作战能力;3月,为磨房百公里提供应急救援保障;3月,启动南澳地区栅格化地图管理系统项目,开始资料收集及项目规划等前期工作;3月底,特勤部需实现仓库的管理电子化、规范化;3-4月,正式完成初级救援课程教程编写;4月初,继续协办第四届全国山地救援研讨会;4月,全队军训;4-5月,开展一轮队内的初级救援课程培训;5月,启动2012新队员招募;6月前,举办与南澳街道办、龙岗应急办就在南澳山野地区应急救援珊格化管理研讨会,并形成项目建 议书,共同向深圳市政

13、府申请立项;6月,正式开展中级课程的梳理工作,7月底前完成;6月中,安排一次与香港民安队的训练交流活动;7月,参与深圳红十字会的水上救生培训;在8月、11月和中登协一起安排两次救援技术培训班;9月,争取到中国国际救援队培训基地进行参观学习;10月,安排一次与香港医疗辅助队和圣约翰救伤队的交流学习活动;19.11、12月,动力深圳及为爱奔跑赛事保障;信息指挥中心需每两个月举办一次案例分享会;培训部每个月安排一次对外公共讲座;完成2012年深圳山野安全事故分析总结报告;争取在年中与大鹏新区110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实战逐步提高救援队的行动能力。三、深圳山地救援队2011年大事记1月8-9日,我队与南

14、澳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在惠东白盆珠一带进行拉练、技术训练,共有39名队员参加活 动。1月12日,我队受邀参加第八届深圳关爱行动启动仪式,为深圳关爱行动,传递社会爱心贡献自身一份力 量。1月24日,东冲至过店海岸线4名学生迷路受困,我队当即启动1W预警,并部署救援方案,后接人员安 全脱险通知,预警解除。2月24日,第五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我队荣获本届金犀牛奖最佳团队奖,亦是 国内首个获此殊荣的救援队。3月4日,受市政府、市文体旅游局委托,参加迎大运万人踏青绿道行”红树林徒步活动中,作为协办单 位对参加活动的市民群体做好户外知识安全宣导工作并向市民派发的户外安全知识宣传册。3月3

15、日-12日,针对参加百公里徒步的爱好者开设四场医疗急救知识讲座,逾三百名爱好者参加学习。3月20日-21日,我救援队组织65名队员,历时两天,圆满完成大型群体活动2011磨房深圳百公里徒步” 安全保障任务。4月1日至3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主办的第三届全国 山难事故调查、救援技术培训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我队在会上向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40家山地救援组织 介绍成功搜救案例和自有课程体系,获得各地同仁的好评。4月3日,我队南山救援技术训练基地正式挂牌、中国深圳山地救援培训基地”,成为国内首个救援培训基 地。5月1日,由我队搜救中队队长张纯良在磨房救援队圈子和

16、山友网站组织的训练活动发生意外,三名队员 因误食野菜而致食物中毒。救援队接警后紧急出动,连夜前往并于5月2日抵达事发地。但张纯良中毒情 况严重,已于5月1日20时死亡,另两名中毒较轻队员下山接受医疗处置后恢复正常。事后,救援队组 织了心理干预活动及事故救援总结活动,并就救援队组织管理工作及制度进行了深刻反省。5月7日,我队组织队员前往广东军区某部队接受为期两天的军事化训练,21名队员参与了集训。5月10日,我队组织队员参加由市应急办举办的抗震减灾应急救援知识讲座,学习国际应急管理学会亚太 地区主席、国家地震局搜救中心曲国胜博士传授的地震应急救援知识。5月30日,接南澳街道办信息,一人在海岸线独

17、行后失踪,我队连夜组织40名队员先后赶赴南澳进行信 息收集、分析和搜索,并于31日15时找到遇难者遗体,疑似坠崖身亡,随后集合返回市区,结束行动。6月4日至11日,我队选派5名队员赴佛山参加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紧急救助员师资培训。6月10日,深圳市红十字会发文批准在我队的基础上筹建深圳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6月12日,我队信息指挥中心在福田区人武部的帮助下进行深圳市某高点架设无线电中继测试。7月,第四批队员招募,共收到申请表格147份,并于9月4-5日举行了搜救中队和特勤部的体能初选, 共有47人进入这两个部门的预备队员名单。8月7日,参与市文体旅游局主办的全民健身日活动,在梧桐山大望村、

18、管理处、仙桐体育公园三处共派 发户外安全宣导资料2900余份。8月8日,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领导工作组来深对我队的培训场地和培训课程进行检查,对我队的山 地应急救援培训训练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8月25日,我队自主研发的山地救援初级课程培训正式开班。9月13日,2名驴友在船底顶联山线失联24小时,我队当日22:30启动1RVW预警,所次日9:50失联人 员与我队取得联系,确认安全,取消预警。10月17日,我队教练为深圳市消防特勤大队一中队培训山野知识。11月16日,初级救援课程第二轮培训开班。截止12月底,初级救援课程共培训27课次,培训人次736 人次。2011年11月26日-27日,我救援队为红牛24小时山地越野赛进行活动保障工作,56名队员参加活动并 圆满完成保障任务。2011年12月11日,梧桐山风景区发生2名登山人员迷路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