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检测临床意义_第1页
胃蛋白酶原检测临床意义_第2页
胃蛋白酶原检测临床意义_第3页
胃蛋白酶原检测临床意义_第4页
胃蛋白酶原检测临床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胃蛋白酶原检测临床意义中国胃癌发病率3流行病学4流行病学我国胃癌的发病情况进展期胃癌总体复发率为50-70%, 治疗后5年生存率仍不到20%。早期胃癌总体复发率为10%左右, 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早期胃癌的发现与预后相关 早期诊断率低原因:缺少有效筛查手段、内镜精查不够诊断率10%诊断率60%医生注重速度、例数、技术和效益!医生忽视质量、效果、研究和预后!胃癌内镜早诊率,迫在眉睫!胃癌-诊断现状 8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建议.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2):103-116.金标准痛苦,操作水平影响,费用高,不适用于普查传统胃癌普查

2、手段射线,费用高,对进展期和弥漫型更有价值无创伤,对早期胃癌灵敏度低于35%1简单、快速,仅能检测是否存在Hp感染。胃镜钡餐标志物C1481.筛选胃癌高危人群2.实现对胃癌的早期发现 ?9日本是通过血清PG普查筛选早期胃癌最成功的国家,其使胃癌的早诊率提高到90%通过检测血清PG、再进行胃黏膜活检,成为目前筛检胃癌的优化方案,可提高检出率,降低总医疗费用还需大样本进一步比较分析我国诊断胃癌的最佳界值、敏感性及特异性,以便提高胃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胃蛋白酶原分子生物学诊断 血清学检查Leung WK. Lancet Oncol 2008; Yuan Y. Cancer Biol Med 2013高

3、效、低廉、依从性好、简便易行适合大规模胃癌筛查 一、胃蛋白酶原与胃癌Riecken B. Prev Med,2002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PG: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分泌PG:除了胃底腺,胃窦幽门腺和近端十二指肠Brunner腺也能分泌PGR: PG / PGPG法用于胃癌筛查,已被多部共识意见推荐缺点:阳性预测值较低反映胃体萎缩PG IPGRFock KM.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8;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4 胃蛋白酶原分布 13PGII由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十二指肠、胰腺分泌PGI由胃底腺分泌 胃窦G细胞分泌,刺激胃酸分泌、促

4、进细胞增殖分泌水平受胃内pH值和胃窦G细胞数量影响胃窦萎缩时,S-G-17降低Vnnen.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3 胃泌素-17(gastrin,G-17)GI7反映胃窦萎缩胃泌素-17与胃癌Vnnen.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3;Shiotani A. Int J Cancer 2005 可以全面评估胃粘膜萎缩情况 可以提高胃癌诊断与筛查的准确性血清PG联合G-17法GI7反映胃窦萎缩反映胃体萎缩PGI胃泌素-17与胃癌Vnnen.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3 血清PG联合

5、G-17G-17(+):G-17 1pmol/L或G-17 15pmol/LPG(+):PG 70ng/ml 且胃癌风险递增胃泌素-17与胃癌PG-国外筛查日本、芬兰、挪威等国家已经将血清胃蛋白酶原测定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普查及预防干预计划中4。2008年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和指南5中:“第16条:低血清PGI水平和低PGI/PGII可作为鉴别胃癌高危人群的标志物。”17参考文献:4陈智周,范振符.胃蛋白酶原I、II在早期胃癌普查中的意义J.中华肿瘤杂志,2002,24(1):1-3.5 Fock KM, Talley N, Moayyedi P, et al. 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指南J.胃肠

6、病学,2008, 13(4):231-240.国内筛查-PG2009年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一书中正式将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作为胃癌筛查“二步法”中的初筛方法。2010年中国医师协会组织开展“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动”,将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确定为普查行动的初筛方法。18血清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Miki等对5570名日本职员行胃癌高危筛查,以PGI70ng/ml和PGR3为界值,结果显示: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0%;胃癌的阳性预测值为1.4%,优于钡餐检查(0.8%)。 血清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PG能有效检出无症状的早期小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 DR(X线摄影)则能有效

7、发现溃疡型和弥漫型胃癌;两种方法的每例胃癌检出费用远低于传统筛查方法,推荐联合应用PG和DR法对高危人群行胃癌筛查.010203从1991年起,日本开始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法对无症状中年人群进行长期的胃癌早筛胃蛋白酶原检测人数: 101,892实际接受内镜检查数: 13,789检出罹患胃癌患者: 1250480处于胃癌早期建议进行后续内镜检查:20%日本运用胃蛋白酶原PG的实例1991年到2005年(15年期间)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溃疡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PG水平与很多种胃部疾病都具有相关性胃蛋白酶原临床应用22慢性胃炎的转归慢性胃炎人群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比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

8、异,一般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或异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约为0.5% 1%有证据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是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胃癌发生机制胃蛋白酶原检查如何解读PGI一项高,患急性胃炎的可能性较大;PGII一项高,老胃病的可能性较大;两项都高,患溃疡的可能性较大;PGI在3060之间,看比值,比值6(即PGI低,PGII也低),一般为胃蛋白酶原分泌较少,可建议定期复查;比值6(即PGI低,PGII却高),一般为萎缩性胃炎;PGI 30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时患有萎缩性胃炎的可能性很大。

9、早期胃癌内镜下的特征:浅表不规则溃疡或糜烂、黏膜粗糙不平、异常色调、异常粘膜皱襞、易出血、血管透见、胃壁硬化、变形早期胃癌筛查策略胃癌高危人群血清学筛查A组(正常)B组(可疑)C组(异常)胃镜精查“ABC法”+ 内镜筛查随访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内镜精查 普通白光内镜不易发现早期胃癌,必须结合染色或放大技术内镜精查的必要性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表现完全不同放大内镜放大内镜下的早期胃癌病变区域出现了不规则的微血管结构及分界线早期胃癌病理分型根据浸润的层次又可细分为黏膜内癌(MC)和黏膜下癌(SMC)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长沙). 中华消化杂志 2014, 34(7): 433胃ESD标本层次结构识别上皮层淋巴细胞聚集固有层固有腺黏膜肌层黏膜下层黏膜下层扩张的血管黏膜下层血管固有层血管正常的腺体异常的腺体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00年将上皮内瘤变概念引入胃肠道癌前病变和早期癌上皮内瘤变:一种形态学上以细胞学和结构学异常,遗传学上以基因克隆性改变,生物学行为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