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想着这样一个问题_第1页
我时常想着这样一个问题_第2页
我时常想着这样一个问题_第3页
我时常想着这样一个问题_第4页
我时常想着这样一个问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时常想着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他或她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会不择一切手段吗?并为此假想了一系列情景,要求自己在这些情景下做出选择。有些情景下我会毫不犹豫做出选择,而有些情景下却无法抉择,内心备受煎熬,甚至痛彻心扉,喘不过气来。这些情景想必不讲大家也都知道。无法选择是因为在你的生命和你所在乎的一些人或事物之间发生了冲突。讲白了,在这样的情节下,你会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而悍然抛弃你在乎的诸如父母、家人、恋人、挚友和你一直以来坚持并为之苦苦坚守的一些东西吗?这关乎到爱、道德、原则还有信仰。我知道,这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发生的,我也一直在追问自己,为什么要想这样的一个问题。自

2、古以来,很少有人能勘破生死关,对死亡的恐惧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这种恐惧无关于人的贵贱与否,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数不尽的企图寻求长生或永生的事例甚至荒诞行为,也出现了许多学术流派和宗教流派。毫无疑问,活着,并且很好地活着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所以“活着的哲学”、“面包哲学”、“生存哲学|等在现实生活中大有市场,相对应地也成为了许多人的管理哲学,并对时下的价值体系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正如按照曼德先生的说法,当下企业文化界流行的“狼文化”的本质是丛林法则、兽性原则,是为了人的私欲不择手段破坏人际、社会、环境和谐的产物。那么,面包重要吗?按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

3、弟中宗教大法官的说法,面包很重要,而且是唯一重要的,因为人们要活着,活着就需要面包,活着是最重要的。这就使我想起我一直追问自己的问题了。真的是保持自己的生命最重要吗?这使我想起潘知常先生在美学问题上的一个追问:美学之为美学首先必须被理解为对于美学何为的追问。这意味着一种本体论型的追问。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一种认识关系,而是一种意义关系。追问者所关注的是美学的意义。以海德格尔为例,他就曾明确地指出在追问哲学之为哲学时,至关重要的不应该是什么是哲学,而应该是什么是哲学的意义,也就是说,?只有首先理解了哲学与人类之间的意义关系,然后才有可能理解哲学是什么。美学也如此。?当我们在追问美学之为美学

4、之时,首先要追问的应该是,也只能是?人类为什么需要美学即美学何为。只有首先理解了美学与人类之间的意义关系,对于美学是什么的追问才是可能的。那么,生命是什么?难道活着就是为活着吗?恐怕我们必须追问生命的意义吧。只有弄清了生命的意义,才能回过头来弄清生命是什么。按照宗教大法师的说法,人类活着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活着,活着就是为了面包,面包就是为了活着。那么,人类这个万物之灵和其他生命有何区别呢?圣经上说,“不要为明天忧虑,天上的飞鸟,不耕种也不收获,上天尚且要养活它;田野里的百合花,从不忧虑它能不能开花,是不是可以开得和其它一样美,但是它就自然的开花了,开得比所罗门皇冠上的珍珠还美。假如是这样,那么

5、上帝还需要派耶稣来人世间吗?耶稣听了宗教大法师的话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就转身走了呢?因为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一个事实:人是要活着,但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类不仅要活着,更重要的是人要在活着的同时,追求活着的意义,阐释生命的美。耶稣来到人世间就是来宣扬从圣经而诞生出来的“羊文化”的,“羊文化”的卓越在于它告诉了人们:人不是神,人自身存在着多种的罪性,人尤其是权位者必须要受到足够的监督和制约;而且人的罪性靠自我的道德修养是根除不了的,必须靠悔改和信靠真正的上天方能被清除。所以人必须谦卑、温顺、顺服规则、敬畏上天、制约罪恶、千方百计地用制度来制约人的罪性。羊文化的精义就是:奉献、牺牲、担当、

6、我死你活、爱、服务、双赢、敬畏上天、谨守规则、温柔、善良、宽容、多元、民主、圣洁、公义、慈爱等。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也告诉我们:生存的需要只是人类最基层最低级的需要,人类之所以会不断向前发展,正是因为人类除了活着之外,还要追求和满足更高级更高层次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需要、爱与尊重的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等等。而人类正是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地阐释并呈现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美。每个人都喜欢和平,厌恶战争,可是,有时候战争恰恰是维护和平的必要手段。同样,每个人也都热爱生命,拒绝死亡,所以才认识到面包的重要。可是,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形态,而死亡也是生命的另一种阐释。耶

7、稣基督拯救人类,引领人类得永生,并不是求得肉体的永生,而是让维系和支撑人类发展至今并能永远发展下去的一切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得以永存,诸如爱、善、美、真、信仰、公义、宽容等等。而这些,无论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还是整个人类,远比仅仅是活着更重要。而这才是生命的意义,是生命中的美。正如潘知常先生所说:意义先于事物。意义,应该是出自于人类生命的根本需要。从表面看,人的生命活动似乎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差几相似,然而,这却是一种极大的误解。例如,人和动物虽然都和物质世界打交道,但实际并不相同。动物所追求的,只是物质本身,人却不但追求物质本身,而且要追求物质的意义。这意义借助物质呈现出来,但它本身并非其中某种

8、物质成分,而是依附于其中的能对人发生作用的信息。因此,人就不仅仅生活在物质世界,而且生活在意义世界。进而,人还要为这意义的世界镀上一层理想的光环,使之成为理想的世界,从而又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并且,只有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人才真正生成为人。而且,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世界,必要的时候可以丢掉面包,放弃活着,选择另一种对生命的阐释方式-死亡。中国古代孟子早就提出人有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也就是说,这些人性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早于人本身而存在,没有了这些,活着和动物没有区别,这才是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美。同样,西方一些批评主义哲学在揭露

9、和批评所有事物中一切丑陋的、错误的、不合理的现象的同时,也就是在宣扬美好的、正确的以及合理的事物。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有一个人物阿廖沙,每个人都喜欢他,他能接受每个人,能倾听每个人的意见,而他自己也总是能用简朴的话语表达自己始终如一的观点。阿廖沙对每个人都拥有最深厚的爱,这种博爱的品性也是耶稣基督的特性,耶稣要爱人如己,更“要爱你的仇敌,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么?你们若单请你们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么?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一样。”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到,德米特里、伊凡和他们的父亲等等各个角色,都有他们恨的人,但是阿廖沙爱他们所有人,可以和所有人对话,所有人都爱他,这不就是耶稣基督的博爱么?!阿廖沙拥有最清澈、最质朴、最善良、最宽容、最纯粹的秉性,我们在阿廖沙的身上看不到仇恨、看不到势利、看不到嫉妒、看不到欺骗、看不到贪婪、看不到愚昧,等等等等,我们看不到一切负面的品性,如果在人间有一个人是这样的,那么只有耶稣是这样的。书中有个细节也是这样契合的。在宗教大法官中,大主教长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