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再分配经济的确立及向市场经济的转型(1950s-1980s)第1页,共14页。文献Flemming Christiansen and Shirin M. Rai, Chinese Politics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中国政治与社会,第九章:中国的经济:1949-1976, p. 259-289. 台湾:台湾文化事业出版社, 199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第十四卷(1949-65)第二,三,七,八章。第十五卷,(1966-82)第六章Carl Riskin, 1991. “Neither plan nor market: Maos politic
2、al economy,” in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ulture Revolution.Steven M. Goldstein, 1995. “China in transition: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44: 1105-1131.第2页,共14页。研究对历史的“抽取”不存在对历史的整体叙述。也不存在唯一的,客观的历史真实。任何研究都只是根据研究者当前的研究兴趣和研究目的,从“无主题”,“无主旋律”的历史中抽取出某条线索,试
3、图理解该延展线索的形成“规律”(概率)。每一项研究主题都或者对应了研究者个人,或者该时代所关心的某些独特问题。研究者应向读者澄清其对历史所做的是何种特别的“抽取”,而不应扮为某种历史“全知”“新”的研究是向我们揭示了在当前的知识场域中,被忽视或被遮蔽的某些内容。因此,任何研究都不具有“绝对”的“更高级”的研究地位。第3页,共14页。本研究课题的意义“市场经济”和“再分配经济”(或用通俗的叫法“计划经济”)是上个世纪人类的两大伟大实践。它包含了人类对幸福和实现幸福的手段的想象。因此,理解这一“理想”制度在人间的现实确立及其失败,是我们今天坚持进行新的尝试的基础中国是从“再分配经济”向“市场转型”
4、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与这些国家相比较,既使我们更清晰的理解自身演变的特有规律,同时还不断的提醒我们许多潜在的共同问题向“市场经济转型”绝不是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的,而是一次新的制度实践。追踪和理解这一制度实践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4页,共14页。概念定义无论是在现代,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形式下,还是以再分配为主导的经济形式下,经济都已远不再是自己自足式的组织方式,都存在着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因此都需要在相互联系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市场经济即主要靠市场配置资源在不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使用的经济类型。所谓市场配置,即众多的“平等”的个人,达成契约,按照某种价格交换各自的商
5、品。市场配置是一种水平的,(形式)平等的,分散的(decentralized)资源配置方式再分配经济:由某一个中心按照优先性等级,制定详细的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计划,然后通过计划权力完全集中在中央。经济协调在中央的各类职能部门之间完成。向下级职能部门下指令,下级职能部门传达或执行计划和指令。再分配经济是一种纵向的,等级式的,集中的资源配置方式第5页,共14页。再分配经济与经济增长类型在现代,再分配经济与后发性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相连。表现为由国家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决定资源的优先使用方向。从而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经济现代化。在 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下,均采取苏联式的榨取农业剩余,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第
6、6页,共14页。再分配经济所出现的问题信息和决策的问题:难以对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经济进行周密计划和进行投资决策激励问题:劳动者的工作激励,技术革新的激励,管理者缺乏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的激励再分配者的支配权力和生产者“自由”的丧失 第7页,共14页。中国再分配制度实践的成就与失败成就:(1) 实现了从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变; (2) 中国成功的消除了大众贫困,提高了人口的预期寿命,降低了婴儿死亡率; (3) 降低了社会不平等。中国城市收入差距不仅大大低于所有的低收入国家,也低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4) 实现充分就业和广泛的社会保障; (5) 自力更生,不依靠外援失败:大量的错误投资
7、;外延性增长,劳动生产效率低下;过度发展重工业,人们的日常生活长期没有改善,个人对组织的高度依赖性,高度的思想控制第8页,共14页。中国再分配制度的特点初始条件:中国在建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再分配体制时,农业剩余水平远远低于苏联。1957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只有256公斤,而苏联1928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0公斤。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建立更强大的剩余抽取机制才能维持较高速度的重工业发展。同时农业生产的波动对工业增长有更显著的影响。第9页,共14页。中国再分配制度的特点在经历了土改,合作化和人民公社运动后,到1960年代初,在中国乡村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小队,大队和公社三级管理制度。在这三级管理制度中,
8、小队负责直接组织和监督农业生产活动。大队和公社则负责保障劳力之外的各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和社会福利。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中国经历了农业产量的显著提高,这主要是通过改良种子,化肥投入,灌溉的普及和小型灌溉设施的改善而实现的。在粮食自己自足和自力更生的国家宏观政策下,在公社和大队一级形成了星罗棋布的“五小企业”。在某些地区,在这些原本目的是自我维持的企业之间逐渐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和较稳定的物物交换。这些集体企业构成了八十年年代后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物质积累和组织载体。第10页,共14页。中国再分配制度的特点相比苏联,中国对工业生产的组织和再分配具有高度的“去中心化”的特征,这表现在中央只控制有限的产品
9、计划权,控制有限的企业数目和财政收入。如在苏联中央计划生产的产品种类达4万余种,中国最高只控制不到600种产品的计划权。到1970年代,中央直接控制的企业不到总企业数目的3%,所控制的产值低于50%。其余企业,包括大量的小企业(中国有34万余工厂,而苏联工厂数目只有4万左右)由各级地方政府分散控制。与苏联相比,中国的工厂因此一直只有松散的产量定额。大量工厂不能获得充足的投入配给。同样在自力更生的国家政策和地方控制下,每个企业都具有双重特点:朝内性和朝外性第11页,共14页。中国再分配制度的特点中国的再分配经济结构:蜂窝状经济 因此远非典型的纵向指令和调度的“再分配”体制,在中国,再分配经济的结构为:形成大大小小不同规模的相对自己自足的“蜂窝”和朝外的“气孔”。具体蜂窝的格局无疑取决于地方各种力量间的历史互动第12页,共14页。中国再分配制度的特点对劳动力流动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合作合同3篇
- 2024年作家代理人协议3篇
- 2024年新版女性离婚合同模板:全面权益保护版
- 2024年商业运营管理委托协议
- 2024年建筑室内设计师专属保密协议3篇
- 2024年公众服务宣传电视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度西洋参批发买卖协议一
- 2024年施工协作合同:联营施工双方权益
- 2024年度跨省公路货运协作协议版
- 2024年业绩考核与优化协议3篇
- 基于单片机的光照度自动调节系统设计
- 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专项施工方案
- 海洋牧场构建
-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热点问题解答
- 污水项目V型滤池
- 《11~20各数的认识》--完整版PPT课件
- SAP-PM模块培训
- 固定资产贷款授信业务讲解
- 贵州省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性默写
- 常用钢号热处理淬火回火温度对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