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2018年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2018年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2018年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2018年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批准:审核:编写:12345678910111213 TOC o 1-5 h z 总则1.编制目的1.编制依据 1.适用范围1. HYPERLINK l bookmark6 o Current Document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1.职业病定义及分类 1.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构成的职业病,主要包括 2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岗位及人员分布 4企业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危险等级 4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应急工作原则4.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

2、责4.组织机构4.组织机构职责5.预防及预警6.预防措施.6.报警14信息报告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应急处置14响应分级1.4处置措施 1.5现场恢复1.6结束应急1.6信息发布1.6后期处置1.7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17培训及演练1.711.1 培训 I 1.7奖励与处罚1.8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编制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职业性危害因素,进一步规范企 业职业健康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明确事故处理过程中企业各部门的职责和任 务分工,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职业危害防治长效机制,提高对职业健康危 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协同作战能力,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

3、健康,最大限度 的减少企业的职业危害风险,特制定本预案。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5号)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中石化新星丰汇河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 产区域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件的应急抢险工作。2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职业病定义及分类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 由于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职业病是

4、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 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必须是列在国家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 职业相关的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目录见附件1)、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 明确诊断的疾病。造成员工患有职业病的各类突发性事件,称为职业病危害事故。按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分为以下三类: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 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 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 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构成的职业病,主要包括粉尘类,主要

5、有矽尘、燃料粉尘、电焊烟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矽肺、尘肺、电焊工尘肺。化学物质类,主要有氯气、二氧化硫、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 氧化碳、汽油;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中毒。物理因素,主要有高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中暑。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主要有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乙醇、醍、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润滑油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接触性皮炎。导致电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主要有紫外线;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光性皮炎。导致黑变病的危害因素,主要有汽油、润滑油;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黑变病。导致座疮的危害因素,主要有润滑油、柴油、煤油;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座疮。导致溃疡的危害因

6、素,主要有氯化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溃疡。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危害因素,主要有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 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皮肤灼伤。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主要有硫酸、硝酸、盐酸、氮氧化 物、甲醛、酚、硫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眼部灼伤。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危害因素:高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白内障。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噪声;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噪声聋。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岗位及人员分布主要分布在接触噪声、粉尘的项目管理人员,从事电焊作业的技术工人,

7、以 及长期处于较大噪声环境的职工、机组运行值班人员企业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危险等级二级状态:在作业现场,由于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备,虽然发生粉尘物质 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较大数量的泄漏,但不至于造成职业病的事件;一级状态:发生粉尘物质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极易造成职业病或造成一般及以上职业病危害事故。3应急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实事求是。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组织机构公司设有指挥部,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分管生产副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指 挥部下设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和响应小组。应急指挥小组由生产技术部门、安全监察室行政正职或副职以及相关专 业工程师

8、组成。抢修抢险响应小组:各生产部门行政正职或副职、专工、安全员、责任 班长以及物资供应部门、车辆管理部门等部门第一负责人或副职组成。现场警戒响应小组:工程门的行政副职、干事组成;医疗救护响应小组:职工医院(卫生所)的行政正职、副职、医生、护 士组成;后勤保障响应小组:负责通讯、宣传及外事工作的综合办行政正职或副 职、专工、干事、班长等组成。组织机构职责指挥小组职责按照本预案规定,结合事故具体情况,负责组织修订本企业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配置和调用救援设施;及时了解和掌握现场事故情况,分轻重缓急,果断启动预案;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确定抢险方案,部署各响应小组开展救灾

9、抢险工作,发布和解除应急抢险命令和信号;通过三个渠道,及时向分公司、河南公司、集团公司报告事故和抢险救援情 况;负责与地方政府以及安监、卫生等部门的信息联络及指令传达;配合现场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按照“四不放过”的规定,全面总结事故和应急救援教训,落实事故调查报告的处理意见。制定应急人员培训计划和演练计划,并组织落实;协调职工医院(卫生所)和地方职防站做好医疗和救护工作。抢修抢险响应小组职责组长:生产部门行政正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照预定的抢救方案,对被救援对象实施全方位的救援;进行事故应急物资采购、储备、供应以及运输。现场警戒响应小组职责组长:生产部门行政副值做好事故地点的人员警戒、疏散工作

10、;负责设定警戒线,在突发事件区域隔 离带处设置明显警戒标志,除应急抢险人员及指挥小组同意的人员外,其它人员 一律不得进入隔离区内;负责现场应急器材和装备的日常管理;负责厂内非安全区 域道路交通管制,确保抢险车辆顺利通行;负责与地方公安部门汇报及有关配合 工作。医疗救护响应小组职责组长:职工医院(卫生所)院长(所长)及时到达事故现场开展现场急救、伤员护送和治疗工作;汇报指挥小组,与 地方协作医院行政主管部门联系,落实参加医疗救护人员及救治方案。后勤保障响应小组:组长:综合办主任保证企业指挥部正副总指挥及时参加会议;调运各类物资、抢险工具、急救 医疗器械、通讯器材,接受地方政府的救灾物资支持;优先

11、保证指挥小组、各响 应小组的通讯联络畅通;按照公司和当地政府的口径,负责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5预防及预警预防措施各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整体要求: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及人员; 明确职能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年 度工作计划及落实措施。粉尘作业的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粉尘防治机构和网络,搞好三级预防工作。一级预防,就是认真落实防尘、降尘的“八字方针”(即水、风、密、革、护、宣、管、查),通过加强作业环境的粉尘监测,完善防尘措施,从根本上杜 绝粉尘危害。其中,“水丁坚持湿式作业,禁止干式作业;“风通风除尘,排 风除尘;“密”,密闭尘源或密闭、隔离操作;“革丁技术革

12、新和工艺改革,包括 使用替代原料和产品;“护”,加强个体防护;“宣”,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培训;维T, 防尘设备的维护管理和规章制度的建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查即监督检查。二级预防,是开展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诊治早期尘肺病患者,切实抓好早 期防治;三级预防,是积极对尘肺病人进行治疗,并及时安排其休养,切实把职业危 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加强对粉尘作业工人的教育,切实减少尘肺病的发生。对接尘职工进 行岗前教育,普及尘肺病预防常识,使接尘职工掌握必要的防护本领,使他们了 解粉尘的危害及防治办法,激发广大职工主动参与粉尘危害的综合治理。如在粉 尘危害严重的场所,自觉佩戴防尘口罩,减少粉尘的吸入,以预防尘

13、肺病的发生。切实做好尘肺病患者的医疗工作,保障尘肺职工身体健康。建立尘肺 病保险基金等制度,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给予积极治疗,减轻其痛苦,增 强其抵抗力,延长其寿命。防止职业噪声聋的措施:噪声,从物理学的观点出发,就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的无规律的杂 乱组合。从生理学观点讲,是使人烦躁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工业噪声分为三大类,即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职业性噪声聋,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 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病变处是位于耳蜗神经的听觉细胞(即毛细胞)或听神经 至大脑皮质区,它的特色是对声音产生“失真”、“复响”和“衰退”现象。防范职业性

14、噪声危害的原则:从声源上根治噪声,从传播途径上控制,在接 受点采取防护措施。控制噪声源。减少冲击性工艺和高压气体排空工艺,尽可能以焊代钟、 以液压代冲压、以液动代汽动;选用低噪声设备,使用哑音材料降低噪声冲击, 对产生较大振动的设备、管道与基础、支架之间采用柔性连接;提高设备加工精 度和装配质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实现远距离 的监视操作;改进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在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将高噪声设备与低噪声设备分开布置,对特 别强烈的声源,可设置在站区偏僻地区;利用屏障及消声、隔声、吸声隔振、阻 尼等声学技术措施阻止噪声传播,如增加隔音墙、隔音罩等。进入噪声超标区域工作

15、,佩戴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护耳器。加强对噪声伤害者的护理措施。对观察对象、听力损伤及噪声聋者, 应加强个人听力防护,其他症状者可进行对症治疗,听力下降56dB以上的听力损伤者,应配戴助听器。对观察对象和轻度听力损伤者,应加强防护措施,一般 不需要调离噪声作业环境;对中度听力损伤者,可考虑安排对听力要求不高的工 作;对重度听力损伤及噪声聋者应调离噪声环境;对噪声敏感者,即在噪声环境 下作业一年内,听力损失观察对象达m级以上者,应该考虑调离噪声作业环境。电磁辐射的防范措施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电磁辐射对人身的伤害机理主要有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高强度或累积的电

16、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影响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 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 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影响视觉系统,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长 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影响人 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 癌细胞增殖;另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 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电磁辐射来自于所有电气设备。各种电子自动化设备、家用电器、通讯工具, 大到如变电站、电视台、雷达站等,小到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电器,只要处于 操作使用状态,它的周围就会

17、存在电磁辐射。科学实验证明,人体所能承受的电磁辐射强度为 0.2微特斯拉。下列电气设 备在距人体0.3米处的检测结果为:电视机,0.04至2.0微特斯拉;电冰箱,0.01 至0.05微特斯拉;洗衣机,0.15至3.0微特斯拉;电熨斗,0.2至0.3微特斯拉; 吸尘器,2.0至20.0微特斯拉;剃须刀,0.08至9.0微特斯拉。主要的防范措施:加强个人防护措施,穿、戴好工作服或针对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服以及护目 镜等;在工作现场设置防护屏,用于遮挡辐射及焊接弧光;焊工施焊工件的地线做 到良好接地,接地点与工件尽可能距离段,减少高频辐射量;室内工作时,采用不反光而能吸收光线的材料作室内墙壁的饰面尽可

18、能使用低辐射的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或者安装电磁辐射 保护屏,使用者还可配戴防辐射眼镜,以防止屏幕辐射出的电磁波直接作用于人 体;防止职业性中毒的措施:职业性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在不觉察情况下吸收职业性化学物等所 引起的中毒。尽可能以无毒、低毒的工艺和化学药品代替高毒工艺和药品,从根本 上杜绝中毒的发生;生产设备及系统应密闭化、管道化,尽可能实现负压,防止有毒物质 泄露、外逸。生产过程尽可能实现机械化、程序化和自动控制,使作业人员不接 触或少接触有毒物质、防止误操作造成的中毒事故。受技术及经济条件限制,仍 然存在有毒物质逸散且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必要的机械通风排毒、

19、净化装置,使生产场所达到卫生标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好职业接触人群的防护工作。加强对储存、运输有毒有害危险品的气瓶、罐、管道、阀门等设备系 统的检修维护,防止跑、冒、滴、漏。加强卫生宣教,对与有毒有害危险品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有关中毒的 卫生宣教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检测,自觉佩带个人防护用品,掌握应 对突发性中毒事件的措施。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等疾病者,不宜从事刺激性 气体作业。对有毒物质泄露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设备和工作场所设置可靠的事故处理装置和应急防护装置防止职业中暑的措施: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 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

20、时,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气温 2度或2度以上的作 业。在高温条件下作业,对作业者危害主要表现为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水盐代谢 紊乱、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损伤、肾脏功能下降,同时可引起职业中暑。 防职业中暑的主要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合理安置热源,尽量远离操作者;隔热措施:建筑物隔热、设备隔热(热绝缘、热屏蔽);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及空调降温。卫生保健措施:高温作业工人就业前及夏季以前应做好职业性体检, 对患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高血压、甲亢、肝肾疾病等职业禁忌症人员,不 得从事高温作业;限制持续接触热时间,提供清凉饮料。防止职业皮肤病的措施: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化学、物

21、理、生物等职业性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皮肤病。主要防范措施有:进一步改善作业场所,如良好的通风、排水、灭菌消毒及废弃物处理 系统,避免使员工暴露于可导致皮肤病变的环境中;若为不可避免之情况,则应提供适当的防护措施,如口罩、防毒面具、 手套、袖套及遮阳帽等;应安排员工定期进行相应的职业检查。发现有皮肤异常的情况,应及早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发现职业皮肤病的患者,要暂时脱离工作环境,避 免继续接触,同时采取对症、消炎等皮肤病常规治疗方法。缺氧危险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缺氧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低于 0.195的状态。缺氧危险作业是指具有潜在的和明显的条件下的各种作业。缺氧危险作业场所主要有锅炉、烟道、

22、管道、储油罐(箱)等密闭容器以及地下管道、电缆隧道、涵洞、矿井、污水池、冷库等受限空间。缺氧危险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空气监测人员必须装备可靠的分析仪器,并且应定期标定、维护,仪器的标定何谓呼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在已经确定为缺氧作业环境的作业场所,必须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使该环境空气中的氧含量在作业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195以上。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每次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呼吸器。发现异常应立即更换,严禁勉强使 用。在作业人员进入缺氧环境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在存在缺氧危险的环境作业时,必须安排

23、监护人员。监护人员应密切监视作业状况,不得离岗。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并保持有效联络;如果作业现场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缺氧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做好标志。当作业场所空气中同时存在有害气体。在作业中使用或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时,必须在测定氧气浓度的同时测定有害气体的浓度,并根据测定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作业场所的空气质量达到标准后方 可作业。在进行钻探、挖掘等作业时,必须用试钻等方法进行预测调查。发 现有因硫化氢、二氧化碳或甲烷等有害气体逸出时,应先确定处理方法,调整作 业方案,再进

24、行作业。防止作业人员因上述气体逸出而患缺氧中毒综合症在密闭容器内使用鼠、二氧化碳或氨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使氧气浓度保持在0.195以上。在通风条件差的作业场所,如地下室、船舱等,配置二氧化碳灭火 器时,应将灭火器放置牢固,禁止随便启动,防止二氧化碳意外泄出。在放置灭 火器的位置设立明显的标志。当作业人员在特殊场所(如冷库等密闭设备等)内部作业时,如果供作 业人员出入的门或窗不能很容易地从内部打开而又无通讯、报警装置时,严禁关 闭门或窗。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 闭阀门,或者装好盲板。输送有害物质的管道的阀门应有人看守,或在醒目处设 立禁

25、止启动的标志。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应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 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状态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 场所相通的空间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出,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加强对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的安全教育,使其掌握产 生缺氧危险的原因、缺氧症的症状、职业禁忌症、防止措施以及缺氧症的急救知 识,掌握防护用品、呼吸保护器具及抢救装置的使用、检查和维护常识。注:企业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管理内容,详见附件3。报警发现者、值长应立即汇报现场指挥小组。现场指挥小组接到事故报警后, 应做到迅速准

26、确地询问清事故的以下信息:职业病危害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污染范围;职业病危害事件的原因、污染源、污染对象、严重程度;有无人员伤害,受伤害人员情况、人数等;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它应对措施;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通讯方式等。6应急处置响应分级:现场指挥小组立即根据事故报告的详细信息,根据本预案,确定该事故的响 应级别。二级响应:事故处于二级状态或发展为二级状态。场指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确定各项指挥任务的指挥员在 总指挥的决策下,开展各项应急工作;负责协调和调配其它有关部门的应急力量及其应急物资一级响应:事故处于一级状态或发展为一级状态。场指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

27、部,确定各项指挥任务的指挥员在 总指挥的决策下,开展各项应急工作;事故发生后 1小时内向公司报告,2小时 内向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和环境保护局报告;事故应急结束后,48小时内将事故应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公司和政府部门。处置措施: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小组按照分工开展各项应急抢险工作。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指挥现场应急人员积极抢救受伤害人员;迅速控制现场,在事件现场周围划定并建立紧急隔离区域、设置警告标志,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受到伤害,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 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做好人群疏散,减少危险区域人员伤害扩

28、大,对疏散的紧急情况、疏散 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以及回迁等做出细致 的准备。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安置;制定处置措施切断危险源,防止危险物质扩散;根据现场调查和查阅有 关资料并参考有关专家意见,向公司汇报危险物质处置方案;做好危险源监测工作,及时对危险区域进行跟踪监测,在第一时间确定 危险物质种类,出具监测资料;必要时由协调有关监测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发展势 态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的监测,并对监测信息做出初步评估,将各阶段的事态监 测和初步评估的结果快速反馈公司,为整体的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 康检

29、查和医学观察;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调配事故应急体系中的各级救援力量和资源开展 事故现场救援工作,必要时求助地方政府部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接待受事故影响的相关方和安排公众的咨询,统一发布事故信息;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 设备和工具等;配合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 有关材料和样品;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必需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 包括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设备、现场安全监测等,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 伤害。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现场恢复:在恢复现场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恢复现场过程中可能的危险,根据相关标

30、 准,制定现场恢复的具体步骤。结束应急在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经应急指挥部批准,由应急总指挥宣 布应急结束。发布:根据不同的应急状况,按照职责范围由责任部门负责分阶段对外发布各类相发生二级状态时,限于企业及公司内部发布;发生一级状态时,经公司、地 方政府协商一致后,对社会发布信息。处置企业各部门生产人员在应急处理期间,在人身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 均应坚守本职岗位,各项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事故应急完成后,生产相关人员应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所有设备 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检修,需要进行试验的设备完成所有试验,当确认所有 故障和隐患均已排除的前提下,可恢复正常的生产次序。事故后果造成

31、的影响,涉及到人身伤亡、设备损害的情况,组织做好各 项救治善后、设备的检修采购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 中暴露出来的不足,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9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防护用品:防止粉尘口罩、面具、眼镜等;防止噪声的耳塞、耳罩等护耳器; 防电磁辐射的专用防护服等;耐酸碱、油等专用防护服、手套、面具等;急救用品:药品、正压呼吸器、担架等;其他应急设施:车辆、照明等。10培训及演练培训预案发布后,每年本企业制定培训计划时应包括应急预案的培训计划,培训 的主要人员培训人员是应急指挥小组和应急救援小组的所有成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应急人员的职责、预防和预警、应急响应的程序以及应急恢复。每年进行一次本预案应急响应的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 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对“应急响应”的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