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间脑 Diencephalon山东大学医学院 解剖教研室李振华前脑的发育在神经管前部形成以下几个脑泡:后脑泡hindbrain vesicle(或称菱脑泡)、中脑泡midbrain vesicle、间脑泡interbrain vesicle和终脑泡endbrain vesicle或称端脑泡telecephalon vesicle。脑泡侧壁增厚发育成脑实质,逐渐分化出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脑泡的发育首先是从菱脑泡开始的,逐渐扩展到中脑泡和间脑泡,终脑泡的发育最迟。终脑泡发育时,其两侧突出形成两个薄壁的脑泡,这样,端脑可分为三部分:两侧为对称的半球脑泡hemispheric vesicle和不对称的
2、中部,后者后来发育成为第三脑室前壁(终板Lamina terminalis)。菱脑泡中脑泡间脑泡终脑泡前脑的发育随着终脑泡的扩展,尤其是向尾侧的扩展,间脑逐渐被覆盖,二者间的界线也不断发生移位。此界线最初呈冠状位,后来越来越倾斜,最后呈矢状位形成间脑的侧界。间脑就完全移位于两大脑半球之间,在脑表面几乎看不到。原来依次排列的中脑、间脑和端脑,到发育成熟时变成了互相套入重叠的位置关系。间脑 Diencephalon 间脑的位置位于中脑和大脑半球之间,被两侧大脑半球掩盖仅腹侧部的视交叉、视束、灰结节、漏斗、垂体和乳头体暴露于脑底间脑 Diencephalon境界前界: 室间孔后界:后连合上外侧界:与
3、大脑半球愈合,与内囊后肢、尾状核以及终纹毗邻下界:视交叉、视束以及位于两侧大脑脚之间的灰结节、漏斗、乳头体内侧界:为垂直的窄隙第三脑室,将间脑分成左、右两半间脑 Diencephalon在脑的水平切面上,移除胼胝体才能见到间脑的顶部。第三脑室顶和两侧丘脑的上面,覆盖脉络组织间脑 Diencephalon移除脉络组织即可暴露第三脑室侧脑室脉络丛附着部的残余称为脉络带 taenia choroidiea在脉络带和丘纹上静脉之间的部分仍附盖一层变薄的室管膜上皮,称附着板 lamina affixa;在发育成熟的脑,附着板与丘脑融合在一起丘纹上静脉 superior thalamostriate v.
4、 行于尾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成为间脑和端脑的分界线间脑 Diencephalon 间脑可分为上下重叠排列的四层:上丘脑 、背侧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这种简单的层次排列在胚胎脑可以看得很清楚。但由于间脑各部分在发育过程中不均衡的生长,使各部的位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背侧丘脑的异常增大和下丘脑在灰结节处的扩展,成为发育成熟的间脑各部分结构位置的决定性因素。间脑 Diencephalon 上丘脑epithalamus由两侧的缰和松果体组成,缰是嗅觉中枢和脑干间联系纤维的神经元转换站。由于背侧丘脑的体积增大,其背侧的上丘脑被推向内侧,使其看起来好象仅仅是背侧丘脑的附件而已。背侧丘脑dorsal thal
5、amus是上行纤维束的最后一个神经元交换站。它和大脑皮质有往返的纤维联系。间脑 Diencephalon 底丘脑subthalamus是中脑被盖的延续,含有锥体外系的核团(包括未定带、底丘脑核、苍白球),被认为是间脑的运动区。苍白球globus pallidus是间脑的一部分,在间脑发育过程中,由于内囊纤维的长入,使苍白球与间脑的其他核团分离开,移位至端脑内。苍白球仅有一小的残余脚内核nucleus entopeduncularis仍在内侧,在间脑的网状结构内。由于苍白球是锥体外系的组成部分,按逻辑应包括在底丘脑内。间脑 Diencephalon 下丘脑hypothalamus位于最底层,构成
6、了间脑的底,神经垂体由此伸出。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系最高级的调节中枢。间脑的分部背侧丘脑 Doral thalamus上丘脑 Epithalamus下丘脑 Hypothalamus底丘脑 Subthalamus后丘脑 Metathalamus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背侧丘脑是两个大的卵圆形的核复合体,其内侧壁构成第三脑室侧壁,外侧壁邻接内囊,前端达室间孔,后端至中脑四叠体上方。丘脑是大多数感觉传导束的最后一个换元站,几乎所有的上行纤维都终止于此。还有一些纤维束使丘脑与小脑、苍白球、纹状体及下丘脑相联系。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背侧丘脑通过丘脑辐射联系大脑皮
7、质丘脑前辐射至额叶丘脑上辐射至顶叶丘脑后辐射至枕叶丘脑下辐射至颞叶背侧丘脑众多的纤维联系表明其具有中枢控制功能。丘脑不是一个匀质的灰质核团,而是由多个构筑不同的核群组成的复杂的复合体。运动方面的障碍及棘手的疼痛可通过丘脑的立体定位手术得以缓解,因此对丘脑基本结构的了解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背侧丘脑的外形前结节anterior tubercle of thalamas:丘脑前端狭窄,靠近中线,微凸隆起丘脑枕pulvinar:丘脑后端膨大朝向后外侧,超出第三脑室, 盖于中脑的上丘上方丘脑间粘合interthalamic adhesion:位于室间孔后方的灰质
8、块,连接两侧丘脑,其前后径平均约1cm长,有时候有多个,偶见缺如下丘脑沟hypothalamic sulcus:位于丘脑间粘合前下方,沟以上为丘脑,沟以下为下丘脑 内侧核群前核群外侧后核 内髓板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外侧核) 腹后外侧核(VPL) 腹后内侧核(VPM ) 枕核 内侧膝状体(MGN) 外侧膝状体(LGN) 腹后核 (VP)外侧背核 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 根据进化、纤维联系和功能,背侧丘脑的核团分为非特异性投射核团、特异性中继核团和联络性核团3类。1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在进化上比较古老,又称古丘脑。包括中线核和板内核和网状核等,主要接受来自嗅脑、脑干网状结构的传入
9、纤维,传出纤维主要至皮质下结构,如下丘脑和纹状体。丘脑网状核和腹前核有直接投射到大脑新皮质的弥散纤维,这种纤维把脑干网状结构发出的“非特异性冲动”传入到大脑皮质,维持大脑的清醒状态。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2特异性中继核团:又称旧丘脑,为背侧丘脑进化中比较新的部分包括腹前核、腹中间核和腹后核;腹后核又分为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2特异性中继核团:腹前核主要接受来自苍白球内侧部的纤维和丘脑非特异性核团的纤维,另外还有来自黑质、Cajal中介核和网状结构的纤维。腹前核发出纤维投射至运动前皮质。但当运动前区皮质受损时,仅导致核内部分神经
10、细胞的溃变。研究表明此核对上行激动系统有重要意义。此核的兴奋可引起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变化。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2特异性中继核团:腹中间核最重要的传人纤维是来自小脑上脚的交叉纤维。来自苍白球的纤维终止于腹中间核前部。此核发出纤维投射至中央前回,来自此核外侧部的纤维投射至中央前回的下肢代表区,中部的纤维投射至中央前回躯干和上肢的代表区,来自此核内侧部的纤维投射至头面部代表区,此核和大脑皮质的运动区显示出相对应的局部定位投射关系。来自小脑的感觉信息(有关姿势、运动协调和肌张力)经腹中间核达运动皮质,小脑借此途径来影响骨髓肌运动。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2特异
11、性中继核团:腹后核腹后核是二级感觉纤维的终止核。来自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的纤维终止于腹后外侧核。其中薄束核的纤维止于腹后外侧核的外侧部,楔束核的纤维止于其内侧部。躯体各部在此核明确的局部定位在电生理学的试验中己得到证实。此核从外向内依次为下肢、躯干和上肢的代表区。三叉丘系终止于腹后内侧核。三叉丘系传导来自头和口腔的感觉,这样身体对侧半各部在腹后核的定位犹如一个完整的侏儒形。腹后核最内侧是二级味觉纤维的终止区。脊髓丘脑束和三叉丘系中的痛觉纤维可能终止于两侧腹后核基底部。腹后核的传出纤维定位投射至中央后回,身体各部在中央后回也有明确的局部定位。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3联络性核
12、团:又称新丘脑,为背侧丘脑进化中最新的部分,包括内侧核、外侧核的背侧组及前核群。与大脑皮质及丘脑其它核团有大量的往返纤维联系,汇聚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及运动信息,似乎与情感意识和记忆有关。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丘脑前核群包括一个主核和几个较小的核团,所有的核都与扣带回有往返的纤维联系。丘脑前核的传人纤维主要来自乳头体,称为乳头丘脑束,是一粗大的有髓纤维束。也有来自穹窿的一部分纤维在边缘叶换元后止于丘脑前核。此核确切的功能尚不清楚,电剌激此核可引起植物性功能反应(血压和呼吸频率的改变),这可能是由于此核与下丘脑有纤维联系的缘故。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内侧核
13、群包括一个大细胞性的内侧核、一个小细胞性的外侧核和一个尾侧核。这几个核都发纤维投射至额叶,主要是到额叶的运动前区、额极部及眶部皮质 来自苍白球和无名质(Meynert 基底核)的传入纤维经丘脑下脚至前核的内侧部。内侧大细胞部与下丘脑( 视前区和灰结节)和杏仁体有纤维联系,外侧的小细胞部接受来自邻近的丘脑腹侧核的纤维内脏和躯体感觉冲动通过下丘脑和腹侧核的纤维到达正中核群,各种感觉在此进行初步整合分析,其传出冲动经丘脑前辐射投射至额叶皮质,这样,使主要由来自躯体和内脏的无意识的感觉冲动所决定的基础情感状态成为意识。患有严重焦虑状态的病人,在其丘脑皮质纤维被切断后(前额叶白质切除术)变得安静,但同时
14、变得冷漠,并出现人格方面的缺陷。对内侧核区实施立体定位的损害也可产生相似的结果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中央中核是非特异性核团中最大的核团, 属板内核群,它又可分为小细胞性腹后部和大细胞性的背前部。来自小脑栓状核的小脑上脚的纤维终止于此核。除了这些交叉纤维外,此核还接受来自同侧脑干网状结构、苍白球内侧部以及中央前回(4区)的纤维。自大细胞部发出的传出纤维至尾状核,小细胞部的传出纤维至壳。通过这些纤维束,小脑和纹状体建立了联系。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外侧核群背部可分为背外侧核和后外侧核,这两个核都不接受丘脑外的传入纤维,它们仅接受其他丘脑核团的纤维,因此被
15、认为是联络性核团,它们发出纤维投射至顶叶皮质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丘脑枕包括丘脑尾侧1/3,可分为数个核团,其功能尚不清楚。由于它不接受任何丘脑以外的传人纤维,被认为是一个整合中枢。此核接受来自外侧膝状体的纤维以及视束的侧支,也可能接受来自内侧膝状体的纤维。丘脑枕和顶叶、颞叶背侧皮质有往返的纤维联系,因此丘脑枕不仅与视觉、听觉有关,而且与那些对语言和形象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的皮质区有联系。丘脑枕的损伤或剌激可导致语言功能障碍。一、背侧丘脑 Dorsal thalamus由于背侧丘脑有多个神经核团及广泛的纤维联系,因此其功能十分复杂。背侧丘脑不但是皮质下感觉中枢,接受来自皮肤
16、、本体感受器、内脏、视觉和听觉的感觉冲动,还接受来自下丘脑、小脑和脑干的冲动,背侧丘脑作为一个中继站,将这些冲动传递至大脑皮质。所有这些冲动都经过背侧丘脑到达大脑皮质才能产生意识,所以背侧丘脑被称为“意识闸门”。 除此之外,背侧丘脑对来自身体各部分不同的感觉冲动进行协调和整合,并使这些传入具有情感色彩。痛苦、不愉快、安全及其他各种基本情感也都先到达背侧丘脑,然后传递到大脑皮质。一些基本感觉,例如疼痛、冷和热可能在背侧丘脑产生感觉,因此,切除感觉皮质后仍有疼痛意识。背侧丘脑和大脑皮质有往返纤维联系,所以背侧丘脑也接受来自皮质的信息,通过与锥体外系之间的侧支环路联系,起着类似小脑调节运动的作用。同
17、时在对疼痛和其他影响情感的刺激发生反应的表情和情感运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要点 丘脑综合征 thalamic syndrome(1)对侧肢体感觉丧失:由于一侧丘脑接受对侧半肢体的感觉冲动,因此,一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的损伤导致对侧完全性半身感觉缺失,包括轻触觉、位置觉、辨别觉、形体感觉及复合运动觉等感觉的丧失、过敏和失常,深感觉障碍较浅感觉为重。(2)剧烈的自发性疼痛:自发性疼痛可表现在那些丘脑梗塞后恢复的患者身上。损伤侧的对侧半肢体出现激烈的自发性疼痛,这是由于丘脑内髓板核群受累所致。刺激阈升高,当刺激量达一定程度时发生强烈不适的反应。冷刺激,特别是强冷刺激时,发生强烈血管反应,即所谓丘脑性
18、痛觉过敏(thalamic hyperpathia)。丘脑疼痛为一过性的,难以定位,常为弥散性的,且受情绪的影响,情感反应过强。用强止疼剂也无法镇痛。临床要点 丘脑综合征 thalamic syndrome异常不自主动作:丘脑腹中间核损伤可导致对侧轻度共济失调(ataxia);丘脑与纹体间纤维联系受累引起手足徐动样动作或舞蹈症(choreoathetosis);肌肉的运动和复合运动觉的丧失;有实体感觉障碍,这是由于浅深感觉障碍的结果。丘脑手:一些丘脑损伤患者对侧的手常为不正常姿势:腕旋前(pronated)和屈曲,掌指关节屈,指间关节伸。手指虽能运动,但速度慢。二、下丘脑 Hypothalam
19、us重约4g左右,仅占脑的l300居于边缘系皮质、背侧丘脑及脑干的交叉口来自边缘系皮质和背侧丘脑的传入纤维往往具有特异的情绪意义,源于脊髓和脑干通路的上行纤维多半携带内脏信息其传出纤维则不仅控制着脑干和脊髓的内脏运动核,并调节垂体功能活动下丘脑所包含的神经元数量并不多,然而其突触密度甚高,联系极为广泛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境界上界:下丘脑沟下界:视交叉、灰结节、漏斗(下连垂体)、乳头体前界:终板后:续中脑被盖 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下丘脑的分区室周带periventricular zone为位于第三脑室室管膜下的薄层灰质,厚薄不一
20、,投射到垂体的大多数神经元位于此区内侧带medial zone位于室周带外侧,穹窿柱内侧。自前向后包含:视前内侧核、视上核、室旁核、下丘脑背内侧核、下丘脑腹内侧核、弓状核、下丘脑后核等。外侧带lateral zone 位于穹窿柱的外侧。其内侧以乳头丘脑束与穹窿为界,外侧为内囊。该区包括一个分布广泛而无明显界限的核团,即下丘脑外侧核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下丘脑的分区及核团 视前区preoptic region位于视交叉前缘与前连合之间有小细胞组成的区域,此区构成第三脑室最前部视隐窝,内含大量的肽能神经元视上区supraoptic region位于视交叉上方视上核 supraopti
21、c nucleus 在间脑底部,靠近视束,分为两部分,分别位于视束的前方和后方分泌加压素室旁核 paraventricular nucleus为一狭长灰质带,紧贴第三脑室侧壁分泌催产素112前连合视交叉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下丘脑的分区及核团 结节区tuberal region位于灰结节上方漏斗核 infundibular nucleus 又称弓状核,呈环状围绕第三脑室漏斗隐窝,并直达室管膜下腹内侧核 ventromedial nucleus 呈圆形,占据灰结节的大部分,含有中等大小的神经细胞背内侧核 dorsomedial nucleus 含有小神经细胞乳头区mammilary
22、 region位于乳头体上方,内含乳头体核 mammilary nucleus1234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下丘脑的纤维联系下丘脑与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及脑干有广泛的纤维联系,因此,下丘脑纤维联系极为复杂特点是部分纤维组成明显的束,这些纤维束大多是双向联系的有些纤维行程往往弥散而难于追踪。 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传入纤维:前脑内侧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为经过下丘脑外侧区的一大束松散的纤维,起自端脑边缘系统的隔区,并接受杏仁-梨状皮质等发出的纤维,自前向后穿越下丘脑外侧区,直至中脑被盖。上行纤维来自脑干网状结构、蓝斑核和中缝核,将内脏感觉冲
23、动传至下丘脑的核团,这可能与边缘系统的情绪活动及嗅觉对内脏感觉运动功能调制有关下行纤维来自端脑基底部的眶额回皮质、梨状区、杏仁周区、隔核与旁嗅区等。 由于此束连接隔区、下丘脑和中脑被盖,因此它不但是下丘脑联系的重要来源和传出通路,也是端脑的重要出入门户,故有“古内囊”之称 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穹窿fornix起自颞叶的海马,止于乳头体两侧穹窿在前连合处上方分成连合前穹窿和连合后穹窿。连合前穹窿比较弥散,至视前区、隔核与下丘脑外侧核等连合后穹窿较粗大,入下丘脑后穿行于下丘脑内侧带与外侧带的一段称穹窿柱,纤维主要终于乳头体内侧核等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二、下丘脑 Hy
24、pothalamus杏仁-下丘脑纤维 终纹terminal stria 起自杏仁体的尾侧半,行于丘脑与尾状核间,纤维终止于下丘脑内侧带的腹内侧核、视前内侧核(视前区)、下丘脑前核(视上区)和结节区的漏斗核等杏仁腹侧通路ventral amygdaloid pathway 其纤维起自梨状皮质与杏仁基底外侧核,弥散投射于下丘脑外侧核、腹内侧核,少部分止于背内侧核和视上区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传出纤维乳头丘脑束mammillothalamic tract起自乳头体核投射至同侧背侧丘脑前核群,建立了与同侧背侧丘脑前核群之间的交互联系,而且经丘脑前核群又与扣带回间建立往返联系乳头被盖束ma
25、mmillotegmental tract起自乳头体核弯向尾侧,进入中脑被盖区,终于被盖后核与前核,其侧支继续行向尾端,止于脑干网状结构和中缝核。背侧纵束dors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自下丘脑内侧带与室周带发出,分布于中脑中央灰质与顶盖,部分纤维可达被盖后核,且可投射到脊髓与脑干的内脏神经节前神经元 123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 下丘脑与垂体的神经纤维联系视上垂体束supraopticohypophyseal tract视上核分泌加压素沿视上垂体束输送到垂体后叶(神经垂体)室旁垂体束paraventriculohypophyseal tract室旁核
26、分泌催产素,沿室旁垂体束输送到垂体后叶(神经垂体),再经神经垂体的血管运送至靶器官。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结节漏斗束tuberoinfundibular tract发自漏斗核及其邻近核区的小型细胞,经结节漏斗束运送至正中隆起的毛细血管丛,通过垂体门脉运送至垂体前叶,控制垂体前叶的内分泌功能。由此途径输送前叶激素释放、释放抑制激素或因子,以控制前叶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在功能上,结节漏斗束与垂体门脉系统建立垂体前叶与下丘脑间的神经激素连结 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 (加压素)视上垂体束视上核 神经垂体 (催产素)室上垂体束室旁核 神经垂体 (促激素释放激素等)垂体门脉系统漏
27、斗核 腺垂体 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下丘脑的功能下丘脑影响机体所有的重要的生命活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并协调各器官功能活动,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情绪、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循环和呼吸、新陈代谢,以及睡眠与清醒的节律都是在其控制之下。进食、胃肠活动、排便、液体摄人、排尿等重要功能活动,以及生殖行为都是由下丘脑控制的。这些重要的功能活动都是由于身体的生理需要(比如饥饿、口渴、性冲动)而进行的。这些为保证机体生存的本能性活动,常伴有明显的情感方面的体验,如愉快或不快,高兴、害怕或愤怒,下丘脑的兴奋对唤起这种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生力区和向营养区电刺激下
28、丘脑引起的植物性神经反应可分为两类:一类与再生和新陈代谢有关(其特征为瞳孔缩小,呼吸变慢,血压降低,排尿和排便);另一类是机体活动增加,以适应外部环境(瞳孔增大,呼吸加快,血压上升)。剌激下丘脑可引起机体活动增加的区域位于背后部和外侧部的生力区或称为强化区,而再生机制位于腹前部的向营养区,这两部分分别相当于植物性神经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剌激人的下丘脑尾侧部可产生相似的结果:血压上升,瞳孔扩大和呼吸加快。二、下丘脑 Hypothalamus剌激或损伤性实验已经证实下丘脑某些区在调节某些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漏斗核区结的损伤可造成未成年动物生殖腺的萎缩而在视交叉和结节区之间的损伤,可使未成年动
29、物性早熟。下丘脑的破坏可影响动物的动情周期和性活动。下丘脑后部在灰结节和乳头体前核之间的损伤可导致不渴症(自动饮水消失),稍背侧的损伤可使动物拒食。剌激F5区可导致动物多食(强迫性摄食)。视交叉水平的下丘脑前部参与体温调节。剌激下丘脑穹窿区可引起愤怒与攻击性行为。临床提示:人下丘脑的病理性损伤可产生与动物实验相似的症状:性早熟、肥胖或消瘦。临床要点下丘脑的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下丘脑的肿瘤(例如神经胶质瘤、错构瘤、生殖细胞瘤)或毗邻结构肿瘤(例如垂体腺瘤、颅咽管瘤、丘脑神经胶质瘤)引起。两侧下丘脑外侧部及其网状结构损伤可导致嗜睡或昏迷。甚至对下丘脑极小的损伤就可引起相当严重的功能丧失。抗利尿激
30、素缺乏可导致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通常由肿瘤、外伤、血管瘤或感染造成下丘脑的损伤而引起(有25%的病人原因不明)。尿崩症的症状是多尿和剧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DH section(SIADH) 最先由Schwartz与Bartter于1957年提出,本征系在无肾脏及肾上腺疾病的情况下,因多种病理因素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导致体液中水分潴留,肾脏排钠增多,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血浆渗透压降低,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的一组病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可由颅内损伤、脑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下丘脑神经元不适当性分泌过多
31、的抗利尿激素而引起,或是由于各种组织的成瘤细胞,包括肺的组织不适当的分泌抗利尿激素引起,以及促进抗利尿激素释放或增强起作用的药物如氯磺丙脲等。三、上丘脑 Epithalamus上丘脑的位置和组成位于第三脑室顶的周围,间脑中的古老部分,主要功能是传导嗅觉所引起的低级体脏反射活动 包括丘脑髓纹、缰三角和缰核、缰连合、松果体及后连合三、上丘脑 Epithalamus上丘脑epithalamus 丘脑髓纹主要来自隔核、下丘脑前方的视前区、前穿质等,还有来自杏仁体发出的的终纹的部分纤维止于同侧缰核,有些纤维经缰连合至对侧的缰核。缰核至中脑的传出纤维缰顶盖束将嗅觉冲动传至上丘缰被盖束终于被盖背侧核,在此与
32、背侧纵束相联系,进而与脑干的泌涎核及管理咀嚼、吞咽活动的运动核相联系(嗅觉冲动借此途径引起唾液腺和胃液的分泌)缰脚间束(后屈束)终于脚间核,此核与网状结构核团相联系因此,缰核是边缘系统与中脑之间的中继站。三、上丘脑 Epithalamus松果体:属内分泌器官,产生褪黑素,抑制性腺功能,16岁以后钙化。在低等脊椎动物,松果体是一感光器管,通过特殊的顶眼或通过薄薄的颅顶骨可感受到光线明、暗的不同,借此调节动物的昼夜节律,并调节两栖类动物皮肤颜色的变化(白天变深色,夜间变浅色)和动物行为的相应变化。松果体还可通过感受夏、冬季节昼夜长短的改变影响性腺的季节性变化。后连合包含多种纤维成分,但其行程、终止
33、及功能多不清楚。 临床要点 松果体肿瘤松果体肿瘤可压迫中脑水管,致其梗阻,或引起双眼不能在上下转动(Parinaud综合症)。 发生于儿童的松果体肿瘤(生殖细胞瘤)可引起性早熟中断后连合,破坏光同感反射。四、后丘脑 Metathalamus外侧膝状体(LGN)内侧膝状体(MGN)四、后丘脑 Metathalamus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发出听辐射听觉中枢 外侧膝状体:接受来自视束的视觉纤维,发出视辐射视觉中枢听辐射视辐射四、后丘脑 Metathalamus外侧膝状体于丘脑腹后侧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被视束纤维分隔成六层。视束中交叉与不交叉的纤维规律地终止于两侧膝状体的各层。来
34、自左眼颞侧半视网膜和右眼鼻侧半视网膜的纤维终止于左外侧膝状体,来自左眼鼻侧半视网膜和右眼颞侧半视网膜的纤维终止于右外侧膝状体,来自黄斑部的纤维终止于外侧膝状体中央部一贯穿各层的楔形区域。外侧膝状体发出视辐射投射至枕叶内侧面的视皮质一纹状区。四、后丘脑 Metathalamus内侧膝状体是位于外侧膝状体内侧的结节状突起,是听觉传导路在间脑的神经元转换站。此核接受来自同侧下丘经下丘臂传人的纤维。一部分纤维来自斜方体核和同侧蜗神经核,但大部分纤维来自对侧蜗神经核。内侧膝状体发出纤维投射至听觉皮质颞横回。五、底丘脑 Subthalamus底丘脑subthalamus位于间脑与中脑被盖的过渡区。未定带位
35、于ForelH1区和H2区之间,是苍白球发出的下行纤维的神经元交换站。底丘脑核位于H2区和内囊之间,与苍白球有密切的纤维联系,底丘脑核的传入纤维来自苍白球外侧部,传出纤维至苍白球内侧部。底丘脑核与中脑被盖及对侧下丘脑也有往返的纤维联系。临床提示:在人类底丘脑核的毁损可引起对侧上肢不自主的投掷样运动或波及整个对侧半身,引起半身抽搐。猴的底丘脑损伤也可产生相同的症状。间脑 Diencephalon 此切面通过第三脑室前壁,可显示间脑和端脑的部分结构。视交叉 (8)的纤维位于腹侧,其上方是第三脑室前部的视前隐窝(9),苍白球(5)位于内囊外侧。其余结构都属于端 脑,包括侧脑室(10),透明隔(11),透明隔腔(12),尾状核(13),壳核(14)和底部的嗅区(15),胼胝体(16)和前连合(17)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穹窿(18)和外侧嗅纹19)间脑 Diencephalon 此切面恰好通过室间孔的后方,侧脑室和第三脑室被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广东广州市地震监测中心第二次招聘编制外森林防灭火专业人员5人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企业入驻广告协议
- 二手发电机组买卖协议
- 互联网法律顾问合同范本
- 产学研合作审计服务协议
- 付款协议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 仓储物流垫资施工合同
- FOB装运货物保险费用合同
- 个性化购物袋设计制作合同
- 个人购房分期付款协议
- 黑布林-Peter-Pan-中英双语阅读
- DB42T1811-2022西瓜设施育苗技术规程
- 早教托育园招商加盟商业计划书
- 医疗HRP整体解决方案课件
- 电力电缆基础知识专题培训课件
- 分布式光伏安装清包合同
- 四机厂介绍企业介绍
- AEO认证系列-供应链安全培训
- 中小学高级职称英语全英答辩题
- 葬礼白包DIY-A4纸直接打印
- 关于债权转让的法律意见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