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物质微观结构ok(共18页)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6959b0deed53f7dca56f60492f5d56/c86959b0deed53f7dca56f60492f5d561.gif)
![第十二章物质微观结构ok(共18页)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6959b0deed53f7dca56f60492f5d56/c86959b0deed53f7dca56f60492f5d562.gif)
![第十二章物质微观结构ok(共18页)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6959b0deed53f7dca56f60492f5d56/c86959b0deed53f7dca56f60492f5d563.gif)
![第十二章物质微观结构ok(共18页)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6959b0deed53f7dca56f60492f5d56/c86959b0deed53f7dca56f60492f5d564.gif)
![第十二章物质微观结构ok(共18页)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86959b0deed53f7dca56f60492f5d56/c86959b0deed53f7dca56f60492f5d5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146第四篇 微观和宇观(y un)世界第十二章 物质(wzh)的微观结构A、 原子(yunz)的核式结构【知识点1】了解电子的发现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1897年,他确认阴极射线是由质量小于氢原子质量千分之一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汤姆逊把这种粒子叫电子。以后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精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量,电子的电量是e=1.610-19C;电子的质量是m=0.9110-30kg。2、汤姆逊发现电子,是物理学史上的重要事件。电子比已知的最小的原子还要小,它说明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本身也具有结构,原子还可以再分,这样“原子不可分”的观念
2、就彻底被否定了。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中性的,而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带负电且质量又很小,那么原子里一定还有带正电的且集中了原子几乎所有质量的部分。电子和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是怎样组成原子的呢?科学家们曾提出了几种原子模型,汤姆逊提出的原子模型是: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则镶嵌在球内(“枣糕型”)。【知识点2】知道粒子散射实验1、实验目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想证明汤姆逊原子模型的正确性,1911年起做了“粒子散射实验”。所谓“粒子散射实验”是用放射性元素钋放出的粒子束,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结果却否定了汤姆逊原子模型。2、为什么用粒子轰击金箔?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要认识原
3、子的组成,需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以便对产生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由于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有可能接近原子的中心,并且粒子还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如果粒子因与其它粒子发生相互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的方向,便可在荧光屏上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因此卢瑟福用粒子散射的方法来研究原子的结构。图12-A-1粒子源闪烁屏闪烁屏金箔定向障碍板3、实验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显微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如图12-A-1所示。放射源钋放出粒子;为避免气体分子对粒子的运动产生影响,整个装置放在真空中;使用金箔的目的有二个:(1)金有极好的延展性,便于制成很薄的金箔,使粒子在穿过金箔的过程中只与某一个金原子发生相
4、互作用,(2)金的原子序数很大,这样金原子跟粒子有足够大的库仑力,使产生的物理现象更为明显。实验过程中,荧光屏和显微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转动,可以观察到穿过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粒子的径迹。4、实验结果以及对结果分析:实验(shyn)的结果:粒子(lz)穿过(chun u)金箔后“绝大多数”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少数”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极少数”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有的甚至”被反弹。对结果分析:由于电子带负电,其质量约为粒子的17300,不可能使动能较大的粒子产生大角度偏转。若按汤姆逊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粒子周围正电荷对它的斥力有相当一部
5、分互相抵消,使粒子偏转的力也不会很大,因此粒子的大角度偏转说明汤姆逊模型与实验事实不符。实验现象中的“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没有明显改变,表明粒子在穿过时基本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原子中的绝大部分几乎是空的,实验现象中的“极少数”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有的甚至”反弹回来,说明粒子在原子中的某些地方受到了质量、电量均比粒子本身大得多的原子核的作用。 【知识点3】知道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是: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高速旋转。原子半径大约是10-10m,核的大小约为10-141
6、0-15m,假如把原子核比作一个乒乓球,那么整个原子就有一个足球场大;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最小的原子核是氢原子核,其质量是核外电子质量的1840倍;电子绕核高速旋转,就如太阳系中行星绕着太阳运转一样。电子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是原子核对电子的库仑力。根据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粒子穿过原子时,如果离核较远,受到的库仑斥力就很小,运动方向基本不变.只有当粒子与核十分接近时,才会受到很大的库仑斥力,发生大角度的偏转,产生散射.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可估计出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10-1410-15m,原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m,可见整个原子是十分“空旷”的。【典型例题】图
7、12-A-2(3)(1)(4)(2)例1:粒子散射实验中,图12-A-2所示的粒子的运动轨迹中不可能能存在的是( ) (A)(l); (B)(2); (C)(3); (D)(4)。分析与解 粒子是氦原子核,带正电,金核也带正电,因而它们间的库仑力是斥力。所以图12-A-2中的轨迹(2)和(3)是不可能的,故应选(B)、(C)。解题关键理解粒子散射的原因。 例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学说(xu shu)内容的,或有错误的是( ) (A)原子(yunz)的全部正电荷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原子(yunz)的全部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C)电子在核外绕核做圆周运动。 (D
8、)电子运动的可能轨道对应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分析与解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解决了原子中正电荷的分布问题,(A)显然正确。负电荷的分布问题在核式结构学说中只提及电子在核外绕核运动,没有涉及可能轨道的问题,因而(D)是不属于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内容的,(C)是正确的。又电子在核外,因而原子的质量只是几乎全部集中在核内,核外还有电子的质量,选项(B)是错误的,故应选(B)、(D)。解题关键 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内容。练习题1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阴极射线管的阴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B)阴极射线管的电源使用交流电;(C)阴极射线垂直电场方向进入电场后会发生偏转;
9、(D)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2.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粒子(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B)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C)绝大多数发生很大的偏转,甚至被弹回,只有少数穿过;(D)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3.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内。(B)原子中的质量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内。(C)原子中的正电荷和质量都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内。(D)原子中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很小的区域内。4卢瑟福对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是( )(A)使粒子
10、产生偏转的主要力是原子中电子对粒子的作用力;(B)使粒子产生偏转的力主要是库仑力;(C)原子核很小,粒子接近它的机会(j hu)很少,所以绝大多数的粒子仍沿原来(yunli)的方向前进;(D)能产生(chnshng)大角度偏转的粒子是穿过原子时离原子核近的粒子。5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如果一个粒子跟金箔中的电子相撞,则( )(A)粒子的动能几乎没有损失; (B)粒子将损失大部分动能;(C)粒子不会发生显著的偏转; (D)粒子将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6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当粒子最接近金核时( )(A)粒子动能最小; (B)粒子受到的库仑力最大;(C)粒子电势能最小; (D)粒子速度的变化率最小。图12-
11、A-3(A)(B)(C)(D)7图12-A-3所示,各图表示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原子核和两个粒子的径迹,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8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_,他提出了_原子模型。9.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内容是 。10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 m,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是 m。B、物质的放射性及其应用【知识点1】知道、射线的本质和性质1、天然放射现象:放射性元素不断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这种射线来自于原子核,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原子序数小于83的天然存在的元素也有一些具有放射性。天然放射现象是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首先发现的。2、三种射线:放射性物质天然衰变时放射出的射线有三种
12、,即、射线,它们的本质和性质如表下所示。本质速度电量质量数穿透本领电离本领射线高速氦核流C/102e4u最弱最强射线高速电子流Ce0较强较弱射线高能光子流C00最强最弱表中所列穿透(chun tu)本领,射线(shxin)的穿透(chun tu)本领很弱,在空气中只能前进几厘米,一张薄铝箔或一张薄纸就能挡住它。射线的贯穿本领较强,可以穿透几厘米的铝板;射线贯穿本领最强,能穿透几厘米的铅板。【知识点2】知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和衰变及其衰变方程1、衰变: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各种粒子的符号:粒子 He 粒子 e 正电子 e 质子 H 电子 e 中子n 氘核 H以上
13、粒子符号中左下角的下标表示粒子电量数,左上角的上标表示粒子的质量数。2、原子核的衰变满足:电荷守恒;质量数守恒;能量守恒。3、在衰变中,其核反应方程是;4、在衰变中,其核反应式是:.5、辐射:原子核发生衰变和衰变时产生的新核有的具有过多的能量,这时它会辐射光子,射线是伴随射线和射线产生的。【知识点3】知道半衰期半衰期(T):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叫做半衰期;不同的放射性元素有不同的半衰期,甚至差别很大;半衰期的大小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跟这种元素所处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无关。半衰期长短反映了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设衰变前的原子核数为N0,衰变后的原子核数为N,T为半衰期
14、,t为衰变时间,则 N N0(1/2)【典型例题】例1:(1)铀238具有放射性,放出一个粒子变成什么,写出衰变方程(2)钍234具有放射性,放出一个粒子变成什么,写出衰变方程分析与解(1)铀238()放出一个粒子变成钍234(),衰变方程是。(2)钍234()放出(fn ch)一个粒子(lz)变成镤234(),衰变(shuibin)方程是例2:U(铀)衰变为Rn(氡),共发生了 次衰变, 次衰变。分析与解设共发生了x次衰变,y次衰变,则可写出其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U RnxHeye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有: 2382224X 92862Xy 解得 x4,y2 所以共发生了4次衰变和2
15、次衰变。解题关键 关键是要抓住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及衰变前后质量数、电荷数守恒的规律。例3:关于衰变所释放的电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它是从原子核中释放出来的,所以它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它是原子核的核外电子(C)当它通过空气时电离作用很强(D)它的穿透本领很强分析与解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原子核,但电子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理解衰变的实质)选项A、B错;射线的穿透本领很强但电离作用弱故选项C错,选项D正确。解题关键 记住三种射线的本质和性质例4:一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是3天,用计数器探测得一小瓶装有该物质的放射源每分钟发生衰变的次数为24000次,则经过12
16、天,该放射源每分钟衰变的次数为多少?分析与解放射性物质单位时间内衰变的次数跟尚未发生(fshng)衰变的放射性物质的质量成正比。要根据MM0(1/2)推算出剩余(shngy)质量与原有质量的比值,也就可求出该放射源在每分钟发生衰变的次数。经过(jnggu)12天剩余的放射性物质的质量与原有质量的比值M /M0(1/2)(12/3)1/16 。所以经过12天每分钟衰变的次数为24000(1/16)1500(次)解题关键要明确半衰期的意义和衰变规律。练习题1. 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放射线中,已经查明,射线是 ,射线是 。2. 在、三种射线中,穿透本领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 在、三种射线中,电离本领
17、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图12-B-14. 在图12-B-1所示的实验示意图中,下部是一个铅盒,把微量的放射源放在铅盒底部,由于射线不能穿透很厚的铅板,因此由放射源放出的射线就沿铅盒上方的小孔向外射出。将整个装置放在电场中,可以从照相底片感光的位置发现,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了三束。试在图中标出三种射线的名称5完成下列衰变方程式(1)镭()自发衰变为为氦和氡;(2)钍230()发生衰变;(3)钫223()发生衰变;6射线的本质是 ( )(A)电子流; (B)高速电子流; (C)光子流; (D)高速氦核流。7. 以下几个原子核反应式中,X代表粒子的反应式是( ) (A)He+Be C+X (B)Th
18、 Pa+X(C)H+H n+X (D)P Si+X8. U经3次衰变(shuibin)和2次衰变,最后(zuhu)得到的原子核中的电量(dinling)数为( )(A)92; (B)88; (C)138; (D)236。9.放射性探伤是利用了( )(A)射线的电离本领; (B)射线的贯穿本领;(C)射线的贯穿本领; (D)放射性元素的示踪本领。10. 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 ) (A)30:31 ; (B)31:30; (C)1:2; (D)2:1。11的半衰期是5天,10克铋210经过20天还剩下多少? 12放射性同位
19、素Na的样品经过6小时后还剩下1/8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多少? C、 原子核的组成【知识点1】了解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质子的发现问题的提出:原子核的天然衰变现象发现以后,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仍然具有复杂的结构,并且原子核是能够发生变化的。人们自然联想到是否能用人工的方法使原子核发生变化,原子核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人为地用高能粒子撞击原子核,使它转变成另一种新原子核,这个过程叫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卢瑟福实验: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发现了质子,首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NHe OH。【知识点2】了解中子的发现卢瑟福预言中子的存在:质
20、子的发现,使人们对原子核中包含质子成为共识,但如果原子核只是由质子组成,它的电荷数(以基本电荷为单位)应该与质量数(单位u)相等,但是实际上原子核的电荷数只是质量数的一半或者还少一些,卢瑟福根据这一事实,预言原子核内还有质量跟质子相等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中子)存在。中子(zhngz)的发现(fxin):1930年人们(rn men)在用由钋放射出的射线轰击铍时产生了一种不知名的射线,它的贯穿能力极强,能够穿透几厘米厚的铅.后来用这种射线去轰击石蜡(含有大量氢原子),竟能从石蜡中打出质子来。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发现这种射线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可见它是中性粒子流.又
21、测出射线的速度约为十分之一光速,排除了它是射线的可能.他又用这种射线轰击氢原子和氮原子,结果打出了一些氢核(质子)和氮核.他测出了被打出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并由此计算出了这种射线粒子的质量, 发现与氢核质量差不多,这样中子被发现了。【知识点3】了解原子核的组成中子发现后,物理学家海森伯和伊凡宁柯创立了原子核的质子中子结构学说,即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理论。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例:原子核(铀)中有238个核子、92个质子、146个中子。【典型例题】例:用粒子轰击硼10,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具有放射性的核,这新核是;这新核可放出一个正电子,衰变所成的核为,其核反应方程式为.分析与解原子核的人工
22、转变与原子核的衰变一样满足: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能量守恒,由新核可知,新核的电荷数(原子序数)为7,它的质量数为13,故这种原子核为氮13,;由新核可知,新核的电荷数(原子序数)为6,质量数为13,是碳13,其核反应方程式为。解题关键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遵守电荷数、质量数守恒巩固练习 1. 用粒子轰击铍时得到原子核,同时放出一种射线,关于这种射线的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A)它来自原子核; (B)它能穿透几厘米的铅板;(C)它在电场中不受力的作用; (D)它是一种带电粒子。2. 科学家常用中子(zhngz)轰击原子核,这是因为中子( )(A)质量(zhling)较小; (B)质量(zhli
23、ng)较大;(C)能量较大; (D)显电中性。图12-C-1钋石蜡B铍粒子A3. 如图12-C-1所示为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实验示意图,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出的射线轰击铍时产生粒子流A,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B,经研究知道( )(A)A为中子,B为质子;(B)A为质子,B为中子;(C)A为射线,B为中子;(D)A为中子,B为射线。4. 下列核反应过程中,哪些是平衡的?( )(A)BHe NH ; (B)AlnMgn;(C)BeHe C十n; (D)NHe OH。5. 以下几个原子核反应方程式中,X代表粒子的反应式是()(A); (B);(C); (D)。6.某原子核的衰变过程为
24、X Y Z(符号表示放射一个粒子; 表示放射一个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X的中子数减核Z的中子数等于2 ;(B)核X的质量数减核Z的质量数等于5; (C)核Z的质子数比核X的质子数少1; (D)原子核为X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比原子核Y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多1。图12-C-2至真空室氮气铝箔荧光粉放射线AB显微镜氮气7. 图12-C-2是1919年美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实验里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实验的示意图,A是装气体的密封盒子;B是涂有放射源(镭,发射高速粒子,其速度达2107ms)的架子;S是一张薄的铝箔,它的厚度要 ;S后放一片涂有硫化锌的荧光屏F。A室内不充
25、气时,粒子全被铝箔 ,在F屏上 闪烁的光点;如果A室内充以氮气,可以在F屏上 闪烁;如果抽去 ,换进氧气或二氧化碳,F屏上的闪烁又看不见了。这说明 。8. 图12-C-2是1919年美国(mi u)物理学家(w l xu ji)卢瑟福在实验(shyn)里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实验的示意图。实验中的核反应方程为 。9. 原子核由和组成,其中数等于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具有相同数而不同数的原子为同位素。10. 电子是发现的,质子是发现的,中子是发现的。11. Th(钍)有 个质子, 个中子。D 、重核的裂变 链式反应【知识点】知道重核的裂变 知道链式反应1核能:
26、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叫做核能。2重核的裂变:重核受到其他粒子(如中子)轰击时裂变成两块质量较轻的核,同时还可能放出中子的过程叫重核的裂变。裂变过程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例:轴核的裂变。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裂变为氙(Xe)和锶(Sr),有时裂变为钡(Ba)和氪(Kr),有时裂变为锑(Sb)和铌(Nb),同时放出23个中子。轴核裂变的许多可能的核反应中的一个是: 。一个铀核裂变时可放出约200MeV的能量。3链式反应:重核裂变时放出中子引起其他核的裂变,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这个过程叫链式反应。例如:铀235核裂变时,同时放出几个中子,这些中子再引起其它铀235的裂变,这使裂
27、变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4铀核链式反应的条件:中子的“再生率”大于1。为了使铀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发生,最好利用纯铀235。临界体积:如果铀块的体积不够大,中子从铀块中通过时,可能(knng)没碰到铀核就跑到外面去了,所以要发生链式反应(lin sh fn yng),铀块有体积(tj)不能太小,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铀块的最小体积叫做它的临界体积。如果铀235的体积超过了它的临界体积,只要有中子进入铀块,立即会引起铀核的链式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发生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一理原理制成的。【典型例题】例 一个铀235原子核完全裂变时放出的能量约为200MeV试计算1kg铀完全裂变时
28、能释放出多少能量?它相当于燃烧多少煤释放的能量?(煤的燃烧值为2.94104J/g)【分析与解】已知1摩尔铀的铀原子个数为6.0231023,1摩尔铀的质量为235g,因此1kg铀完全裂变时能释放出能量为E=5.121026MeV,它相当于燃烧煤的质量【解题关键】任何一摩尔物质的原子个数都相等,这个数值叫摩尔数6.021023/mol巩固练习1. _是利用链式反应制造的一种大规模杀伤武器,原理属于_。 2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式,并说明这一核反应属哪一种反应(衰变、衰变、人工转变、裂变)(1) (2) (3) (4) (5)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重核裂变时应该吸收(xshu)大量
29、的能量;(B)许多(xdu)元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C)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shyn)中发现了电子;(D)射线一般伴随着或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4下列关于链式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链式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B)链式反应只能在铀核中发生;(C)链式反应的条件是中子的“再生率”大于1;(D)铀块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叫临界体积。E、反应堆 核电站【知识点】了解核反应堆的简单原理和构造核反应堆:原子弹爆炸时链式反应的速度是无法控制的,为了使核能比较平稳地释放出来,用人工方法控制核裂变链式反应速度并获得核能的装置就是核反应堆。反应堆主要由核燃料棒(
30、铀棒)、减速剂、控制棒、防护层和冷却系统等构成。普通反应堆控制链式反应速度的简单原理:减速剂:铀裂变产生的是速度很大的快中子,快中子很容易被铀238俘获而不发生裂变;要继续产生裂变,必须使快中子变成慢中子,因为慢中子更容易被铀235俘获。用来使中子减速的物质叫减速剂。常用的减速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的水。所以减速剂的作用不是减慢链式反应的速度;而是减慢中子的速度,读者务必不要发生误解。控制棒:镉吸收中子的能力很强,当链式反应过于激烈时,可调节镉棒使其多吸收中子,会减慢链式反应的速度;反之调节镉棒少吸收中子,会使链式反应的速度加快。这种镉棒叫控制棒。核电站:利用反应堆中核材料裂变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
31、电厂。核电是经济、安全、干净的能源。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站是由中子推动发电机发电的; (B)核电站的燃料也可以是煤炭;(C)核电站比火力发电厂更有利于保护环境;(D)核电站比火力发电更经济。2核反应堆中石墨(shm)起 的作用是 .镉棒起 的作用(zuyng)。3八十年代我国已有两座自行设计并网使用(shyng)的核电站,它们是华南地区的_省_另一个华东地区的_省_。4为了防止铀核裂变产物放出的各种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需采取哪些措施?(举2种)5核电站在运转过程中,如若发生事故,造成放射性污染,这对人体的遗传和变异有什么影响?物质的微观(wigun
32、)结构自测(z c)练习一、选择题:1.提出原子核式结构(jigu)模型的科学家是 ( )(A)汤姆逊; (B)玻尔; (C)卢瑟福; (D)查德威克。 2.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有( )(A)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B)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C)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D)贝克勒耳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3.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33、(D)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4.某原子核A的衰变过程如下(符号表示放出一个粒子,符号表示放出一个粒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A的中子数减去核C的中子数等于2;(B)核A的质量数减去核C的质量数等于5;(C)原子核为A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比原子核为B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多1;(D)核C的质子数比核A的质子数少1。5一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一个粒子和一个粒子后,其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变化是( )(A)质子数减少3个,中子数减少1个; (B)质子数减少2个,中子数减少1个;(C)质子数减少1个,中子数减少3个; (D)质子数减少1个,中子数减少2个。6在核反应
34、方程中,X代表( )(A)质子; (B)中子;(C)电子;(D)正电子。7查德威克最初发现中子(zhngz)的核反应方程是( )(A)(B)(C)(D)8.中子(zhngz)轰击(hngj)硼核发生核反应如下,则中是( )(A)粒子; (B)质子; (C)中子; (D)粒子。9.用下述方法可以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A)把该元素放置在低温处;(B)把该元素密封在很厚的铅盒子里;(C)把该元素同其他的稳定元素结合成化合物;(D)上述各种办法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10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弱;(B) 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
35、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C) 射线一般伴随着或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D) 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11在粒子散射的实验中,当粒子最接近金核时 ( ) (A)粒子动能最小; (B)粒子受到的库仑力最大;(C)粒子的电势能最小; (D)粒子与金核间万有引力最小。二、填空题:12.放射性元素钍Th经过 次衰变和 次衰变成为稳定元素Pb。13.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过m次衰变和n次衰变,变成了一种新原子核,新原子核比原来的原子核质子数减少了 个,中子数减少了 个。14.在中子、质子、电子、正电子、粒子中选出一个适当的粒子,分别填在下列核反应式的横线上:U Th Th
36、Pa Be +He C+ 15. 放射性元素铋210的半衰期是5天,10克的铋210经过(jnggu)10天所还剩下 克。16. 两个(lin )放射性元素的样品A和B,当A有1516的原子核发生(fshng)了衰变时,B恰好有用6364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可知A和B的半衰期之比A:B 。17. 铝核Al被粒子击中后产生的反应生成物是磷核P,同时放出一个 ,这个核反应方程是 。18. 一个原子核经过一次衰变和一次衰变,成为一新原子核,则新核与原来核相比,质子少了 个;中子少了 个。三、计算题:19. 铀234(U)的半衰期2.7105年,衰变后变为钍230(Th ),那么一块纯净的铀234经过5.4105年后,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申请书秘书部
- 现代化教育设备管理与教学效率提升
- 知识产权在商业竞争中的战略价值分析
- 四川省简阳市2022年七年级《英语》下册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 成都市新都区2022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 新版人教PEP版三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Unit 3 Part B 第1课时
- 2025年匙扣卷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大学生校外住宿申请书
-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模拟实训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州学院《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异位妊娠护理查房版本
- 2024年美发师(高级技师)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宁波2025年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卫健系统其他事业单位招聘事业编制4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上HK数学】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试卷数学试题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英译汉默写表(小学部分)
- 电子物料基础知识
- 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课件
-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外科学课件)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考试试题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