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讲 五胡乱华还是五胡治华 一、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二、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三、北朝主流论和北朝出口论一、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北方的三次统一前秦的统一(376)北魏的统一(439)北周的统一(577)北齐北周东魏西魏北魏386534十六国304439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西凉北燕前凉成汉后秦后凉前秦西秦南凉南燕后燕前燕后赵夏北凉汉前赵汉賨羌氐鲜卑羯 匈奴十 六 国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汉族建立的冉魏和鲜卑族建立的西燕、代不在十六国之列。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前秦(351-394)之统一符洪符健符生符坚(338-385)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要结英豪,以图纬世之宜。王猛、吕婆楼、强汪、梁平老等并有王佐之才,
2、为其羽翼。 晋书卷一一三符坚载记上王猛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遣吕婆楼招之,一见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庶绩咸熙,百揆时叙。于是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猛之力也。 晋书卷一一四王猛传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前秦(351-394)之统一370年,灭前燕,据黄河南北。373年,占益州。376年,灭前凉、代国,统一北方。“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苞襄阳,北尽沙漠”。及疾笃,坚亲临省病,问以后事。猛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
3、,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终而死,时年五十一。 晋书卷一一四王猛传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坚引群臣会议,曰:“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吐餔,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下书悉发诸州公私马,人十丁遣一兵。期克捷之日,以帝(晋孝武帝)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并立第以待之。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军顺流而下,幽冀之众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 大败,死者相枕。坚为流矢所中,单骑遁还于淮北。闻风声鹤唳
4、,皆谓晋师之至。坚在位二十七年,因寿春之败,其国大乱。后二年(385),竟死于新平佛寺。 晋书卷一一四符坚载记下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淝水之战后,姚苌回关陇,羌族反秦。“慕容垂擅兵河北,泓、冲寇逼京师,丁零杂虏,跋扈关、洛,州郡奸豪,所在风扇,王纲弛绝,人怀利己”。 晋书卷一一五符丕载记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北魏(386-534)的统一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嘎仙洞内的石壁上发现了北魏太武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田余庆 著拓跋史探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北魏(386-534)之统一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423-452),先后灭匈奴族夏赫连氏(431年)、北燕冯氏(436年)、卢水胡北凉沮渠氏
5、(439年),统一黄河流域。与刘宋对峙,形成了南北朝的局面。450年,瓜步之战后,北方的实力已经压倒南方。十六国北朝政治大势北周(557-581)之统一周武帝北周武帝宇文邕,560-578年在位,572年杀权臣宇文护后亲政,建德六年(577)亲征北齐,攻破北齐都城邺城,俘北齐后主,统一北方。二、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胡汉杂糅和胡汉分治“胡汉杂糅”,就是胡制和汉制交织。“胡汉分治”,就是对胡人和汉人的采用不同行政编制。在十六国和北魏前期特点明显。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皆略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刘聪:年十四,究通经
6、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弱冠游于京师,名士莫不交结。胡汉杂糅和胡汉分治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晋书卷一一载记第一: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并录尚书事。置单于台于平阳西。胡汉杂糅和胡汉分治汉人:左、右司隶,下设43内史,各领一万户。少数族:单于台下设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十余万落”。每万落置一都尉。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初,帝欲法古纯质,每于制定官号,多不依周汉旧名,或取诸身,或取诸物,或以民事,皆拟远古云鸟之义。诸曹走使谓之凫鸭,取飞之迅疾;以伺察者为候官,谓之白鹭,取其延颈远望。自余之官,义皆类此,咸有比况。 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胡汉杂糅
7、和胡汉分治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北魏孝文帝在位(471-499)期间,可以490年分为两个阶段,前主要是冯太后秉政,后为孝文帝亲政。两个阶段的主要趋势都是汉化改革。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太和八年(484),颁行俸禄制。太和九年(485),颁布均田令。均田制并不触动人户原有土地,具有强制垦荒的意义。太和十年(486),推行三长制。125 家25 家5 家党 长里 长邻 长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三十、五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文明太后览而称善,引见公卿议之。中书令郑羲、秘书令高祐等曰:“冲
8、求立三长者,乃欲混天下一法,言似可用,事实难行。”太后曰:“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 魏书卷五三李冲传目的:加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汲取能力,加强对官员的控制和监督。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孝文帝于490年开始亲政,491年,确定北魏在五行中之位次,将东晋南朝宋齐、十六国定为僭伪,北魏承西晋之金德为水德,表明中华正统地位。太和十八年(494)由平城迁都洛阳、改革官制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卷一九中拓跋澄传
9、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定姓族、改汉姓“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禁止鲜卑服饰、鲜卑语言“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鲜卑贵族死后不能归葬姚薇元 著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北魏初年为防范柔然,在平城以北,阴山以南,自西而东设置六军镇。征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独为匪人,言者流涕。 魏书卷一八元渊传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化,而不为洛
10、都汉化之所浸染。故中央政权所在之洛阳其汉化愈深,则边塞六镇胡化民族对于汉化之反动亦愈甚,卒酿成六镇之叛乱。 陈寅恪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六镇之乱(523-525)直接导致了北魏的瓦解。随后的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政权,都源于六镇。 东魏北齐重新使用鲜卑语,还出现了“鲜卑共轻中华朝士”的情况。 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而西魏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恢复了胡族诸将的胡姓,还向汉人广赐胡姓。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隋李丽仪墓志母武川刘氏,长舅,柱国、荆安东南五十三州诸军事、荆州总管、荆州刺史、平原公顺。 / 第二舅,柱国、太保、泾州刺史、梁国公崇。在北朝,爵为平原郡公且名顺者只有侯莫陈顺,爵
11、为梁国公且名崇者只有侯莫陈崇,而侯莫陈顺恰为侯莫陈崇之兄。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北周大象二年(580)十二月,杨坚建隋前夕,下令“诸改姓者,悉宜复旧”。 北史卷一周本纪下既然“复旧”后为刘氏,那么说明侯莫陈氏在西魏赐姓前为刘氏,西魏赐姓侯莫陈。侯莫陈道生为“朔州武川人也,本系阴山,出自国族,降及于魏,在秦作刘。大统九年(543),更姓侯莫陈氏”。 庾子山集注卷一五周骠骑大将军 开府侯莫陈道生墓志铭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北魏汉化与六镇胡化 侯莫陈氏为代郡武川人,世居六镇,并未随北魏孝文帝迁洛,因此不可能赶上孝文帝的改汉姓。从李丽仪墓志记侯莫陈氏在隋复姓刘氏的记载可知,在落后的北
12、镇武人中也有些已用汉字为姓。西魏赐鲜卑姓不仅针对汉人,而且包含胡人,后又同恢复汉姓。不论是复汉姓还是赐胡姓,目的都是加强社会的整合,结果都是有助于民族的融合。三、北朝主流论和北朝出口论从宏观考察东晋南朝近三百年总的政治体制,主流是皇权政治而非门阀政治。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 田余庆在汉唐盛世之间,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个帝国衰微的低谷,而北朝构成了走出低谷、通向隋唐王朝的历史出口。 阎步克北朝主流论和北朝出口论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周。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叙论北朝主
13、流论和北朝出口论继南北朝正统之唐代,其中央财政制度之渐次江南地方化,易言之,即江南化。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财政唐代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文化诸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但这些变化,或者说这些变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乃是东晋南朝的继承,我们姑且称之为“南朝化”。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北朝主流论和北朝出口论与南朝相比,北朝的官僚政治在运作上更为富有效能,而且在制度上赢得了众多进步。所以我们认为,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而体制的进步活力,则可以最终归结为北方的独特历史道路。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14、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阎步克吴宗国 主编北朝主流论和北朝出口论法 律自晋氏失驭,海内分裂,江左以清谈相尚,不崇名法。故其时中原律学,衰于南而盛于北。北朝自魏而齐而隋而唐,寻流溯源,自成一系,而南朝则与陈氏之亡而俱斩。窃尝推求其故,而知南朝诸律,实远逊于北朝。 程树德九朝律考 南朝诸律考序北朝主流论和北朝出口论法 律北周律唐律隋律北魏律北齐律晋律魏律汉律陈律梁律齐宋北朝主流论和北朝出口论考 课对官僚们的行政业绩进行考课,是行政秩序的基本保证。北魏:“世祖亲考内外,大明黜陟”。 “高祖大考百官,夺叡尚书令禄一周”。 “令文:每岁终,州镇列属官治状,及再考, 则行黜陟”。 “景明以来考格,三年成一考,一考转一阶”。北齐:樊逊“考为清平勤干,送吏部”。北周:郑孝穆“下车之日,户止三千。数年之 内,有四万家。每岁考绩,为天下最”。北朝主流论和北朝出口论学 校算书律四门太学国子唐朝算书律四门太学国子北朝史文玄儒国子南朝今之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固定总价合同的结算方式解析
- 2025年上海长宁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广西桂金珠宝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面向社会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脊髓出血性疾病的临床护理
- 2025年小学学生食堂工人聘用合同
- 生地会考试卷及答案百度
- 上海二年级下试卷及答案
- 山东聊城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物流转让合同协议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24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及答案
- “煎炒烹炸”与中药疗效(安徽中医药大学)知道智慧树章节答案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专题讲座
- 加油站卸油时跑冒油应急演练及方案
- 药品供货服务方案
- 137案例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事故案例文字版
- 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整改记录表
- 四川省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预赛)试题(解析版)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新课标高考历史试卷(适用云南、河南、新疆、山西地区 真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