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动课一 追寻孔子的足迹 (2)_第1页
探究活动课一 追寻孔子的足迹 (2)_第2页
探究活动课一 追寻孔子的足迹 (2)_第3页
探究活动课一 追寻孔子的足迹 (2)_第4页
探究活动课一 追寻孔子的足迹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阴高中: 翁正雷江阴文庙 第1课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一、“孔子的生平志向”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1、根据材料,孔子少年时期确立的志向是什么? 2、孔子一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立志、教学、从政、编著四个方面,请从这四个方面概括说明孔子的一生为什么是“追求礼乐的一生”?立志从政教学编著立志自学礼乐,力图恢复周礼,匡正社会秩序创办私学,培养君子,传承礼乐文化治鲁颇有政绩,力图恢复礼制,结果失败;周游列国,宣传礼治、德治主张

2、,未被采纳晚年整理典籍,献身文教,传承礼乐文化 3、在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中,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树立大志,信念坚定,执着追求;()忧国忧民,积极入世,奋发有为;()勤奋好学,诲人不倦,修身为本问题探究4、根据材料,孔子的志向有没有实现?为什么?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 60岁的孔子过郑国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 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孔子周游列国图二、“孔子的思想主张”材料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政治思想?什么是礼?如何实现礼?

3、 政治思想:“礼”(1)含义:“周礼”指西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2)礼的实现方法:对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对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克己复礼 孔子力图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这违背了历史潮流,体现了他思想保守的一面。(3)评价:孔子“礼”的思想强调社会秩序的稳定, 有其积极意义。材料二: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材料二中孔子强调了什么伦理思想? 什么是仁?人际关系中如何体现仁?伦理思想“仁”(1)基本含义:“爱人”人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己欲立而立人,

4、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 论语颜渊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 (2)表现: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民本思想对于普通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孝悌)、关爱他人(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3)评价: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其进步性;仁爱有血缘、等级差别,孔子提倡仁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制等级秩序、奴隶主贵族统治。4、思考:仁与礼之间是什么关系?礼:等级规范; 仁:人际关系 礼 仁 社会对立矛盾激化 礼 仁 模糊上下尊卑界线“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维护既贵贱分明又安定和谐的统

5、治秩序。“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 什么是中庸?如何达到中庸? 礼与仁的关系仁礼中庸材料三: a、中庸的含义:凡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不走极端b、达到中庸的做法:哲学思想:中庸(协调礼和仁关系的方法)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和而不同”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教材,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四个方面归纳孔子的教育思想。材料四: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6、”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篇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1.教育对象:2.教育目的:3.教学方法:4.教学内容:六经有教无类“成人”、“君子”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改变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的教材孔子不仕,退休诗书(图)整理编撰“六经”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子思想是如何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的? 社会大变革(经济、政治、阶级、思想)三、“孔子的影响地位”帝王形象的孔子像为什么把孔子像塑造成帝王的形象?“孔子是无冕皇帝” 英国李约瑟泰山名胜:红门

7、宫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右侧是道教的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该图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该图反映了什么文化内涵?儒学对个人道德修养有什么影响?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有什么影响?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孔子创立私学,改变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私学的形式,使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而连续发展。 孔子学院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孔子思想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改革有何启示?政治文明建设上:党和政府提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念物质文明建设上:党和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精神文明建设上

8、:党和政府提出“八荣八耻”教育改革上:有教无类的思想有助于解决教育资源均衡问题, 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有助于解答“钱学森之问”。“韩国释奠大祭” 纪念孔子诞辰孔子开创的儒学对周边的亚洲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儒学成为亚洲一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柏应理与中国的哲学家孔子伏尔泰在孔夫子石像下写下了如下的四行字,以表达他对这位圣贤的尊敬心情。“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国也如此。”法安田朴:中国文化 西传欧洲史孔子思想对欧洲启蒙思想家有哪些启发?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

9、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瑞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孔子智慧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的哪些问题? 和平与发展问题、环境气候问题、精神信仰危机问题等 总结: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仁礼中庸闪耀着人文光辉超越了时代;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体现教育的平等;孔子是文化的传承者,编订的六经使中国古典文化绵绵不绝;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开放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是读书人的典范,坚定的信念展现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孔子的思想泽被东方,融合成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孔子的思想惠及世界,和谐有序的理念凸显儒学的当代价值。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主线展现了“乐礼善学,尚中贵和”的儒学精髓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礼之用,和为贵” “德不孤,必有邻” 三千孔门弟子齐诵论语练习:学术超女于丹点评论语:“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