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高中生物不同课型的媒体优化王少卿(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衡水053000)摘要高中生物课堂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使用不当就会走入教学误区,所以有目的、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教学与新授课、讲评课和复习课三种课型优化组合,可以最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而又避开因滥用生物多媒体教学产生的许多消极作用。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型;媒体优化AbstractInhighschoolbiologyclassroommultimediaassistedteachingacertainextent,improvetheteachingefficiency,butimprop
2、erusewillbeintotheteachingerrors,sotheuseofmultimediateaching,multimediateachingandnewteaching,tospeakPingkeandreviewlessonthreelessontypeoptimizedcombination,canmosteffectivelyplaythesuperiorityofthemulti-mediateachingandtoavoidmanyofthenegativeeffectsofthemisuseofbiologicalmultimediateaching.Keywo
3、rds:highschoolbiology;classtype;mediaoptimization近年来,高中生物课堂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很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推动了生物教学改革,为新课改实施注入生机和活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但是部分老师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中过于极端化,走入了教学误区,降低了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没有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实际作用,甚至导致某些人对多媒体教学产生了怀疑态度。媒体的优化,就是在最需要媒体的时候,使用最恰当的媒体发挥最大功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目的、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教学与不同课
4、型优化组合,可以最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而又避开因滥用生物多媒体教学产生的许多消极作用。本文主要就如何在高中生物新授课型、讲评课型和复习课型中进行媒体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了阐述。一、新授课型的媒体优化(一)新授课导学策略新授课是以传授学习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的教学过程,它既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因此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的特点在于知识是全新的,但它又是以旧知识为基础,所以把握知识的连贯性,合理地引入新课是非常重要的。操作要义如下:投放学案,明确任务。在上节课学习任务完成后投放下一节教学案,根据学案提供的教学目标,浏览教材,认定目标,
5、明确学习内容和任务。自主预习,初步自测。根据教学案的自学提纲,回顾学习本节内容需要的预备知识,带着问题预习教材内容。尝试完成探究导航中的问题。记录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和疑难问题。完成课堂评价练习的A级题,对预习效果进行初步的自我测评。学案收批,了解学情。教师于上课前收批学生的教学案,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学生记录的疑难问题,对需要重点解析的问题设计好突破措施。讨论交流,分组展示。上课开始,教师简单点评学案的收批情况,对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解决的问题,画龙点睛式简单处理。提出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分组展示。点评释疑,构建网络。对各组展示的内容师生共同点评。对展示的结果进行认同、
6、补充、完善。对疑难易混易错问题,老师进行精讲突破,或适当穿插典型训练题,力求即时内化。处理完知识点后,构建本节知识网络,或与以前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完善知识框架。定时训练,巩固提升。限时完成课堂评价练习的BC级题。分组展示答案,或自愿展示答案。集体评议,统一答案。反思感悟,拓展提高。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检测效果,进行反思感悟,梳理知识或整理错题集。学有余力的学生,当堂完成或课下完成相应的拓展提高题。(二)新授课媒体优化原则新授课的关键是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这一要求下,媒体优化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学为中心的原则。课件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要充分体现以
7、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要让学生在恰当的情况下应用所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自我反馈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课堂上在明确目的之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去思考和解答课件中设置的问题。情境化原则。创设一种与学习相联系的现实背景,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主动同化和索引当前的学习内容,从而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联系。协作学习的原则。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使教师和每一位学生的智慧被全体所共享,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包括:一是能引起
8、争论的问题。二是能将知识逐步引向深入的问题。媒体多元化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效果,多媒体课件应适当包含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及互联网的信息等,使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强化训练原则。精心挑选本主题中既有反映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的练习,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和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与传统教学手段协调互补的原则。在一堂课中,语言表述是基础,板书、板画是纲要,多媒体绝对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媒体毕竟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选择何种教学手段必须以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效为依据。当然,一堂课中应以一种教学手段为主。另外要强调的是,在多媒体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与教
9、学语言的配合,教师的语言能使电教媒体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多媒体又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语言所要表述的深层含义。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精确,与媒体结合的恰到好处。下面提供一个成功的新授课媒体优化案例(细胞增殖),以期大家在今后的新授课中更能得心应手的利用多媒体。教教教学活动学学设计意图内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容节提问:从细胞变化的角度分析,生学生回答:联系学生已有的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是细胞分裂和细知识。导与鼠相比较,大象的个体很大,是不是胞生长的结果。入组成大象的细胞体积特别大?创设问题情景,激旧不是,主要新评价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发学生的探究欲知是因为大象体内课事实上,不向动植物的同类器
10、官或组织望,主动地参与识的细胞数量多2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并且生物学习过程。分体内的细胞都是很微小的。为什么细胞钟不能够无限长大呢?引导学生分析制定实验方案,组织按确定方使学生亲身参学生进行模拟探究实验“细胞大小与物案,学生两人一与探究过程,激质运输的关系”。组进行实验操发学生的求知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好学生进作,并观察、记欲,有利于学生行观察:应该如何切琼脂块才能减少录、分析实验结对知识的建构和细讲实验误差?如何判断NaOH的扩散果。科学研究方法的胞授深度并准确测量?通过模拟实领悟。通过讨论不新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和讨论,学生使学生深入思能课计算NaOH的扩散体积与整个琼
11、脂块充分理解了细胞考,并且会用联够14体积之比?体积越大,其相想的方法将模拟无分通过讨论,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对表面积越小,实验的结果迁移限钟使学生学会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细胞的物质运输到细胞。通过对长的结果迁移到细胞。的效率就越低,“细胞体积是不大倾听学生的讨论结果后继续引导细胞表面积和体是越小越好?”学生思考,既然细胞越小,细胞的物质积的关系限制了的讨论还功利于运输的效率就越高,那么,细胞体积是细胞的长大。培养学生批判性不是越小越好?思维的能力。细讲既然细胞体积不能无限长大,那么,生胞授物体积的增大要靠细胞增殖来增加细通新胞数量。细胞是如何增殖呢?学生自主阅让学生自主学过课组织学生阅读教
12、材并讨论:读、思考,并回习,主动建构新分细胞增殖后什么重要忌义?答后关问题。知识。5裂分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什么进钟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行段?它们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增关于细胞周期的概念,教师要引导殖学生准确理解,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例如皮肤的生发层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等。教师通过模拟动画逐步展示高等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动态过程,与此让学生通过观察同时,教师还在黑板上进行有关板图。图片、板图来观在间期,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染色体察细胞内所发生复制后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由于染色的现象,引起思体呈细丝状,在光学显微镜卜还看不清考,加深理解。楚。染色体复制后,染色
13、体本身的数量课件中的模拟动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DNA数量加倍,画可将微观、抽每条染色单体各含有一个DNA。乒a学生在教师象的生命现象形等在前期,教师耍引导学生分析出的引导下观察官象生动地呈现在植讲“细胞核中出现了什么、什么消失了”,关动画、板图,学生眼前,有助物授并且要学生知道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的思考并学会概述于学生更好地理细至目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初各个时期的主要解各时期的特胞课纺锤体中央。特点。征,也可使学生的15在中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在理解有丝分裂的有分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各个时期是为了丝钟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研究方便人为划分晰,是观察染色体
14、的最好时期。关于赤分的,它们实际裂道板,要让学生明白是由于它与纺锤体上是一个动态的的中轴相垂直们得名,实际上并不存在连续过程。这个结构。在后期,教帅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同的染色体。在末期,教师耍引导学生分析出细胞核中什么消失了?什么重新出现了?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上出现了细胞板,进而形成新的细胞壁,最舟-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最后,教帅再一次利用3D动回整体演示用丝分裂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各时期的特征总结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突出重难点。提升我在讲完后丝分裂
15、的特点后还进行了如下的小结:(2分1、染色单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钟)2、DNA数量加倍发生在什么时期?3、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什么时期?4、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应用知识内化、迁反馈课本P114的基础题第1、2、3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移(2分拓展题的第2题(答案参见课件)钟)本节课教学内容抽象、微观,学生学起来觉得比较困难。为此,要注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有效利用课件分解演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细胞分裂过程效动态性和连续性。黑板的使用又克服了多媒体画面转瞬即逝的弊端,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讲评课
16、型的媒体优化(一)讲评课的特点讲评课是指在练习或考试后对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和讲解的课型,它对落实基础知识,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讲评内容是否充实,有无针对性是讲评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讲评没有现成的教材,全靠教师自己的精心准备:.积累素材,在教课、辅导、批改作业、批阅试卷、实验操作等教学活动中,注意收集各种信息,并随时作好记录,其中应包括:优缺点的具体事例,各种数据统计(如平均分、标准差、频率分布曲线、各题得分率、错误率等)典型者姓名等情况,这些笔录就是讲评素材。.整理素材,素材需归纳整理、筛选提炼才能形成教材。要对照学习目标,抓住哪些为多数同学困扰的共性问题(重点);或虽为
17、个别问题,但具有迁移价值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或虽无错误解答,但预料学生想的不那么深透,而对学习后续知识又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作深入的评析。为突出重点,选编练习题时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陷阱”,给学生暴露知识缺陷的机会,并且在讲评后布置一套强化训练的题目。.拟定计划,写好教案。计划主要包括:哪些该详讲,哪些该略讲,哪些在课上不必讲而留在课下个别解决,讲到什么程度。怎样启发诱导,采取哪些矫正措施,表扬什么、批评什么,采取什么方法评讲,以及使用哪些教学媒体等等。最后,应写好教案。而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查根源、讲思路、教方法、找规律把题评透讲活,重在培养能力。(二)讲评课的媒体优化基于讲评
18、课的上述特点,这种课型的媒体优化具体体现在:展示试卷中的图表生物试题特点之一是图表多。虽然学生人手一份试卷,但教师在分析试卷时,为了更直观,还是常会把图表画出,这浪费了不少时间。若在讲评前把卷中的图表制成PowerPoint,讲评时展示,一方面省去了教师课堂画图的烦琐和低效;另一方面图的准确度、清晰度,效果都比手画图更佳,也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共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展示教师解题思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每个教师的愿望。如何用多媒体对学生“授之以渔”呢?试卷讲评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解题的步骤,如,非选择题解答过程的三大问:这道题考什么?关键词在哪里?怎样答最正确?同时,利用自定
19、义动画,长期、反复展示不同的题目,划关键词,让学生养成从题目中找关键词,取有效信息的良好解题习惯。经过反复训练,学生一般能找准关键词,选对有效信息,其解题能力自然也会增强。展示易错题利用多媒体文档编排的灵活性,自定义动画设置等功能,试卷讲评时呈现题目的灵活多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变通能力。“变则通”,这类训练立足于基础,不求难,注重合理性、渐进性的变化,教学中多一点启发引导,少一点告知讲解,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变化,总结变化,让思维渐渐拓展开阔起来。展示综合性题目展示综合性题目,教学生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建立解难题信心。大多数学生一看到图文并茂的综合题,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是“难题”,以为自己做不
20、出而干脆不看题,更别说做了。殊不知,这些综合性强的题目也是由一些最基础的问题组成,自己是完全有能力逐步解决的。通过PowerPoint展示综合性题目的剖析分解,切切实实地让学生感受难题中,是有可得之分的,不应以为“难”而白白丢弃一些可得之分。展示答卷中的错别字或潦草答案错别字、潦草答案等造成学生非必然失分的现象,是老师深感痛心的。而学生对这些现象,又总以听别人的故事的心态来应对,总认为自己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以至这类非必然失分屡禁不止,居高不下。那么,教师在改卷时留个心眼,记录下书写错别字或答案潦草的学生名单。评卷备课时,扫描下来或直接利用投影,在讲评时,随机抽取出这类学生的试卷进行展示,告诉
21、学生这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实实在在的陋习。那种震撼效果,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其印象也就深了。所以,这种警示是非常深刻而有用的。展示学生的答案能得分而又得不到满分的学生生物考试中的简答题和实验题,是学生失分的“重灾区”。答案,要么过于简单,不全面,要么过于复杂,不精练,都给人以扣分的把柄。把两种答案与正确答案进行扫描,做成课件。讲解时,实物展示,分析错者为什么错,因何被扣分;对者为什么可以得满分,请对者阐述他解答问题的思路。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学生的语言解答问题,更容易让学生引起共鸣。学生可以真切感受:只要思路正确、方法得当、用词准确,自己也可以得到满分,从而建立解题信心。扫描显示答题区域与
22、高考接轨,扫描显示答题区域,培养学生在答题区域规范答题的习惯。如今高考是电脑阅卷,不是整张试卷展现在阅卷教师的面前,而是只展示相关题目的答题区域。所以,学生答案若不写在答题区域范围内或超出大体区域,即使答对也会没分或被扣分。多媒体展示高考阅卷中的规范和严格,让试卷讲评与高考阅卷挂钩。用震撼的展示提醒学生在答卷时一定不要乱涂乱画;与答案无关的内容坚决不能写;答案要书写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否则电脑会无法显示。我们在教学时,必须时时强调学生的规范书写习惯。学生书写的工整、规范以及准确程度,是高考时,学生得高分或尽量不扣分的关键。此外,要更好地发挥多媒体在讲评课中的作用,在备课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学生一
23、样认真做题,亲身体会试题难易程度,使试卷讲解有的放矢;批改作业、阅卷过程做好记录,讲评过程以数据、事实说话;做好课件,内容要有图片展示、知识联系、知识体系构建等。以下是高二年级的一节习题讲评课媒体优化案例遗传与变异检测讲评课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必修二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但由于这部分内容与平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遗传病联系较大,所以学生比较感兴趣。通过相关习题的练习,从而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回忆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识别细胞分裂的图象;知道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并会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变异现象。再现遗传规律的解题技巧并
24、会运用遗传规律解决相应的习题.(二)能力目标:.提高推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TOC o 1-5 h z .能运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对生物的某些变异现象作出解释.(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领悟各种变异对于生物进化的作用,形成生物的进化是有物质基础的的观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三个可遗传变异的概念,特点以及意义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讨论法为基本方法。主要通过小组内部的相互交流来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对于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其他组的同学帮助解决,最后都解决不了的可通过老师的帮助解决。媒体的应用:实物投
25、影仪、多媒体课件等五、教学过程(一)考试分析:1.教师从批改情况看教与学存在问题1)学生学习: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不重视生物学科的学习,习题做的较少,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缺少自我学习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较差。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偏科现象。2)教师教学重视了教学,对学生学习管理相对比较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习管理,增加检查、督促的力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但因为任教班级过多,作业、练习检查的力度是较难实现的。3)其它问题个别教师鼓励学生偏科,贬低其它学科,对生物学科的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考是看总分,不是看单科分,如此
26、发展下去,对整个年级是不利的。2.教师板书出错率比较高的试题:2、10、12、14、23、24、以及33的个别小题2.如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10.二倍体西瓜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可能发生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着丝点分裂12.某家庭父亲正常、母亲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这种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因很可能是XBxbY的色觉正常的儿子(患者无生育能力)。产生A.胚胎发育的卵
27、裂阶段出现异常B.正常的卵与异常的精子结合C.异常的卵与正常的精子结合D.异常的卵与异常的精子结合14.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引起细胞癌变的内在因素是A.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B.致癌因子激活原癌基因C.长期受到电离辐射或X射线照射D.霉变或熏制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1:1。则该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D
28、.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B、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D、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33、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控制,与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2)若后代全为宽叶,且雌雄植株各半时,其亲本的基因型为.(3)若后代全为雄株,且宽叶和狭叶各半时,其亲本的基因型为.(4)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的基因
29、型为.可以将上述题目归纳为三大方面:(1)生物的变异:10、12、14(2)细胞分裂:2、23、24(3)遗传规律与应用:33第(3)(4)小题(二)自主探究:学生根据标准答案讨论交流出错多的题目。(三)合作探究:教师根据题目知识归类组织学生共同探究以下几个题目。I、细胞分裂2.如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人期丁血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hjQA书I2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正确答案:D(30.4%)(40.5%误选C)学生起来分析
30、出错的原因:(1)对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记忆模糊;(2)不理解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是什么基因,即不会灵活运用细胞分裂时期特点解决实际问题;(3)只要将细胞分裂与基因相联系的题目就容易出错。针对这个情况,教师提问:(回顾课本基础知识)(1)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是什么基因?(2)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时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3)减数分裂各期的特点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进行小结:图中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每条染色体均既含A又含a,所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这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1上的A与染色体2上的a分开。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1上的两条姐
31、妹染色单体分开,其上的A与a也分开。教师总结相关的规律方法:解决细胞分裂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必须熟练掌握各时期的特点,注意观察染色体以及基因的变化规律,理解相关概念,把特点与相应的细胞分裂图象联系起来,做好知识间的比较。变式训练:右图为一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结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上,基因b位于上,则该动物体产生配子的可能是100%50%25%12.5%ASB.C.D.II、生物的变异10.二倍体西瓜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可能发生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着丝点分裂正确答案:B(65.6%)(36%误选C)学生自己分析错因不清楚各种可遗传变异适用的范围教师提问:基因突变,基因
32、重组,染色体变异可以发生在什么生物体内?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基因突变适用所有的生物;基因重组适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染色体变异适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该题中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不发生基因重组。变式训练:.遗传学家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饲养果蝇做杂交实验,饲养多年的果蝇群体都是红眼睛,大约在1910年5月的一天,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突然发现在成千上万只红眼果蝇的群体中有一只白眼雄果蝇,这只白眼果蝇的出现很可能是什么原因?后来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精心照料这只白眼雄果蝇,终于在它临死前抖擞精神,与一只红眼果蝇交配,把突变基因传了下来,后来这个群体中相继出现几只白眼雌蝇
33、和白眼雄蝇,这种现象很可能来源于什么?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B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C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III、遗传规律与应用B 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控制,与均位33、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于X染色体上,基因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2)若后代全为宽叶,且雌雄植株各半时,其亲本的基因型为.(3)若后代全为雄株,且宽叶和狭叶各半时,其亲本的基因型为.(4)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学生自己
34、分析错因(1)不明白什么叫配子致死。(2)配子致死还遵循遗传定律吗?教师提问:(1)亲本正常的话如何产生配子?(2)配子之间如何结合形成合子并发育为子代?教师总结做这类题目的规律方法:确定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雌雄配子间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为子代。变式训练: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1)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种。(2)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F1代雌蝇的基因型为。(3)若F1代雌蝇共有两
35、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四)课堂总结:要准确的完成题目首先课本的基础知识要掌握熟练,对于做题中的一些规律方法平日要善于去总结,长期下来,才能有所收获。六.教学反思:要提高讲评课的效率,必须根据考试反应出来的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与学的调整。教学要调整,学生的学习更要调整,其关键应该落实在学生的学习方面。该部分内容的落实最好与学生的满分卷、错题本结合起来进行,学生要更改试卷中的所有错误,并对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教师应对前一段时期的习题进行全面检查,深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策略。三、复习课型的媒
36、体优化(一)复习课的特点生物复习课指的是依据记忆规律,通过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已经建构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巩固、深化、扩展、发展生物学能力的课型。尽管复习课按不同的教学时期、教学阶段而有不同的复习形式,但都有其共同的特征:它所围绕的教学内容是学生过去学过的或曾经学过的知识。因此,复习课与前两种课型有着根本的区别。复习课应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以“内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对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梳理综合,结构重组,构建知识框架,形成自我知识体系。这种课型特点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复习课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如新授课那样强烈,因此复习课的教学要注意教学形式的新颖
37、性,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复习课不应是简单的重复,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综合,激活旧知识,形成知识纲目、知识网络,形成结构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容量、系统化。相对而言,复习课的知识容量大于新授课,复习课的任务不仅要再认和巩固单个知识点,更主要的是完成对知识逻辑关系和知识结构的建构,因此复习课的重要特征是引导学生归纳和梳理知识,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系统。注重实践训练,能够迁移运用。知识的归类、综合、系统化,不是复习的最终目的。复习任务的真正完成在于培养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能力。复习时应选择有典型性的习题指导学生进行严格的能力训练,使所学知识能够迁移运用。突出复习方法指导,揭示
38、知识规律。在复习课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类,要使学生牢固、扎实、系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迁移运用,关键在于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如归类的方法、记忆的方法、运用知识的方法、审题的方法、解题的方法等等。教师应注意典型题例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深刻理解和掌握。突出复习重点,优化课堂结构。复习课应目标明确,有鲜明的针对性,针对知识环节中的重点关键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典型失误、缺漏,有的放矢,有重点地复习。在复习重点关键内容时,善于设置情境,将问题具体化、生动化,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在课堂结构的安排上,讲、练、评三者要有合理的比例。学生掌握系统化
39、、结构化知识之后,在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时,便有可能对新知识自觉进行归类、编码、积累,一旦需要便能够自觉进行检索与提取。(二)复习课的媒体优化根据以上特点,在进行媒体优化时要做好三个方面:创设一种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对于复习内容的容量、深度、难度要恰当把握,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精讲,用有代表性的材料、有代表性的方法去揭示复习内容的本质规律,指导学生复习方法、技巧和步骤。巧妙地突破难点,通过一系列有梯度的提问,很好地分散教学难点,对难点作巧妙的铺垫,化解难点,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加深理解。对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不同反应及时做出调控,有较高的临场应变能力
40、。从实际出发,合理地选择和组织运用媒体,选择媒体要符合科学性、教育性、直观性、艺术性和技术可行性的要求,起到创设教学情境、突出重点难点、扩大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化难为易、深化效果等作用。不能搞华而不实的形式,媒体的使用对提高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作用。板书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提纲挈领、突出重点的作用。教师课堂语言精练、准确,富有启发性。以下是高三第一轮复习的一节媒体优化案例: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一轮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背景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和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两者生理过程复杂,紧密联系。在历年的高考试卷
41、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时感觉比较困难,在解答高考试题时失分严重,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也有困难和困惑的感觉。为了解决好这部分重点内容的教学,集全组老师的集体智慧,探究并形成一节富有成效、能够推广应用的一轮复习课堂教学模式。(二)主题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分别是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典型过程,细胞呼吸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ATP、光合作用等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ATP和酶、细胞呼吸也密不可分。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复习,并运用“设疑思考回答”回答”、讨论、比较、归纳、概念图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回答一系列精
42、心设计的问题,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三)过程教学过程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达成目标1.光合作用复习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叶绿体中的色素多媒体展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提出问题:叶绿体由哪几部分构成?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什么部位?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的色素带有几条?从上至下依次是什么色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将提取的色素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发现在红光和蓝紫光部分呈现暗带,这说明什么?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强化学生对叶绿体有关知识的记忆,为复习光合作用过程打基础1.2光合作用过程教师展示新课时光合作用过程的flash动画图解,引导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
43、学生指图叙述光合作用的过程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表达能力1.3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在所需条件、进行场所、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等方面用什么区别?(见表)。由学生讨论、归纳、总结,然后列表比较。提高学生运用表格归纳知识点,比较易混淆的概念的能力先反感暗反脚所高条件进行场所物质变化能后转稳1.4书写反应式引导学生指出错误和不足。找/、同层次的三位同学到黑板前书写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1.5比较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主要是能源的区别)2.细胞呼吸2.1复习细胞呼吸的场所展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问题设计:0线粒体由哪几部分构成?线粒体的内膜有什么特点?内膜的结构
44、特点与细胞呼吸有什么联系?学生看图指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的位置和结构提高学生看图、识图的能力,学会将文字与图形结合起来学习的方法2.2细胞呼吸的过程把有氧呼吸的概念中的关键词找出来,并参2.2.1有氧呼吸看图解做练习。指导学生把其中的“氧气、酶、彻底、分解、大量”等词汇标上把教材中有氧呼吸重点符号。过程连环图解的三阶屏幕显示有氧呼吸过程图解,学生练习。段用三个圈划分出来。教师归纳:由第三小题可以推知,有氧呼吸在分解有机物的同时,有氧呼吸过程中需学会找概念都要释放能量,二者总是相伴进行着。要氧和产生能量最多中的关键词,提问:的阶段和场所是同时也训练怎样理解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了解题的
45、能以上三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催化,那么这些酶是否相同?A.第三阶段和细胞质力1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2870千焦的能量,大约基质1161千焦被“ADP+Pi”捕获,并转移到ATP的分子结构中。B.第二、三阶段和细请想一想,ADP和Pi接受能量并形成ATP的反应式应该怎样胞质基质表达?抽学生口述(屏幕显示):C.第三阶段和线粒体ADP+Pi+能量一一ATPD.第二、三阶段和线粒体2.2.2无氧呼吸学生回顾无氧呼吸的理论联系实问题设计:有关知识,联系实际,际,既能激发做醪糟时,先将糯米煮熟,稍微冷却后,加入醪糟即酵母菌,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盖上棉絮,几天后,揭开棉絮,即闻酒香,搅动醪糟,有气泡,兴趣
46、,又能学慎容器周围是热的,这是为什么?以致用,将无无氧呼吸就是指发酵吗?氧呼吸的过无氧呼吸的生理过程分几个阶段?分别在什么部位完成?程弄清楚(屏幕显7K尢氧呼吸的过程和反应式)为什么无氧呼吸的产物有的是酒精有的是乳酸?启发学生回忆后美酶的知识,在生化反应过程中,起催化的酶/、同,产物就不同。对照有氧呼吸的概念,写出无氧呼吸概念中的关键词。教师引导学生在“无氧、酶、分解、不彻底、少量”等词下划上着重符号。列表比较用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比较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启尢氧参加小同点最终生成物产生能量多少进行部位过程相同点实质意义3.区别与联系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提问: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从物质和能量变化上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