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第一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辨析题】1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之树上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朵。2任意一种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简答题】1简述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及特点。2简述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3试解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论述题】1有人说:“不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照样可以取得工作成绩;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免不了犯错误,这说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的工作没有用处。”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主体和客体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2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 )。有限和无

2、限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必然和偶然的关系3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基本问题并作论证的哲学家是( )。马克思 费尔巴哈 恩格斯 黑格尔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无限和有限的关系 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 )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 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科学的哲学体系最终完成 绝对真理的体现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且是哲学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7下列观点

3、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万物皆备于我 心外无物 物是感觉的复合 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和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本质和现象的统一2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有( )。形而上学 二元论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唯心主义3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 )。理 绝对观念 感觉 心 上帝4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客观存在 绝对精神 “理” 理念 物质5唯心主义产生和长期存在的认识论根源是( )。认识的直线性 个人主义 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脱离

4、片面夸大主观意识的作用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集中和综合 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取得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哲学将失去其对科学的指导作用7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 ) 主义思潮。实证 存在 科学 人本 唯心8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和我们的态度是(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后者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现代西方哲学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有价值我们要认真研究、批判、吸取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后者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参考价值9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历史形态( )。辩

5、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辩证法 近代庸俗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0.唯心主义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是(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前者片面强调、夸大精神的作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视野狭窄反动阶级出于阶级利益的需要而夸大精神作用,掩盖事实真相 统治阶级欺骗人民、安慰自己的需要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分离第二章 哲学本体论世界的本质【辨析题】1凡是物质,都是实体。2主体的客体化,是主体的本质力量在实践中的对象化过程。3“不懂得实践,也就不可能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述题】1概述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2简述实践过程是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统一。3概述意

6、识的能动作用。【论述题】1为什么说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2为什么说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这一原理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为什么必须基于实践活动和实践观,才能从哲学上讨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实践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成立具有怎样的作用和意义?【单项选择题】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客观精神 客现实在 理念世界 “原初”物质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 )。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 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 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3中国古代佛教理论家惠能认为“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这属于( )。客

7、观唯心论 主观唯心论 形而上学观点 辩证法观点4现代企业管理提出“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是( )。把科学技术放在第一位,充分相信科学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尊重人的首创精神加强对现代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视质量为企业生命,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5客体主体化,是指(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客体对个体的作用客体的本质及规律内化为人的知识、技能等的过程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6关于意识的作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作用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7主体的客体化,是指 ( )。主体愈来愈变成客体的过程

8、客体对个体的作用客体的本质及规律内化为人的知识、技能等的过程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8.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 ) 的表现。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9从产生上说,意识是 ( )。人脑所固有的本质属性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对物质有巨大反作用的能动活动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多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本原,这种说法( )。科学地解决了物质第一性 是一种猜测,包含了合理因素十分荒谬,没有意义 现在看来属于唯心论将客观世界只归结为几种物质形态,简单化了 2从意识的自觉性

9、程度分析,意识可划分为( )。潜意识 自我意识 对象意识 显意识 现实意识3意识的产生大体经历的决定性环节有( )。从反应特性到刺激感应性 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4下列哪些说法正确地概括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获得自由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5下列成语和常用语句,体现和表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胸有成竹 守株待兔 料事如神心静自然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观的观点是( )。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10、一元论以实践为中介的一元多样的世界观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大胆实践,勇于开拓不能单纯地归结为本原问题,应包括三个层次实践不断发展,物质世界的分化和统一也不断发展7“揠苗助长”的事例是(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违反客观规律的表现急躁冒进的表现 重视可能性的表现否认凡事有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的表现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有( )。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它们又统一于社会实践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9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

11、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 )。有无目的性是人的实践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实践目的是观念的实践结果实践是“目的结果”的单向控制实践包含着“结果目的” 的反馈调节人们通过实践方案的实施把观念过程转化为现实过程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总观点及其范畴 【辨析题】1离开人体的手已不再是人的手。2“此亦彼也,彼亦此也”是一种辩证法的观点3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承认偶然性是因为不知道其原因。【简答题 】1试用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2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何方法论意义? 3掌握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有何意义? 【论述题】1试论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2、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指导意义。2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3试论形式主义的实质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与危害。本题参考资料:一、形式主义的十张脸谱:1会海成片,文山堆集;2讲话撰文,空洞无物;3唯书唯上,生搬硬套;4点上开花,面上无果;5标语发烧,口号升温;6只求上边注意,不管下边死活;7急功近利,哗众取宠;8喜欢“一窝蜂”,习惯“花架子”;9不怕说过头话,就怕说不够;10明星做派,虚荣浮躁。 二、四大危害:1图虚名,招实祸,害党误国;2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3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4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单项

13、选择题】1从普遍联系观点来看,事物之间的差别的界限( )。是不确定的 是确定不变的是不可捉摸的 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应该( )。分门别类地去研究各个事物 用整体性的观点去看待事物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用相对静止的观点看待事物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 有严格的范畴和体系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 )。承认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用全面的整体的观点看问题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 )。总特征 全部内容 实质和核心

14、 唯一规律6系统论的最基本原则是( )。整体性 区别性 最优化 合理性7偶然性对于事物发展的过程( )。起决定作用 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不起任何作用 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8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是否受到多数人的拥护 在形式上是否新奇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吻合先出现的是新事物,后出现的是旧事物9根据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应( )。从实际出发 从现实的可能性出发从抽象的可能性出发 从好的可能性出发10“大海捞针”属于( )。现实性 现实的可能性 抽象的可能性 不可能性11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 )的观点。辩证法 形而上学 二元论 诡辩论12在社会现

15、象中,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生产关系变革的原因,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反过来又成了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原因。这说明了事物的因果的相互作用往往( )。是单纯的 不是双向的 是不确定的 是双向的13互为因果( )。是一种特殊现象 其根源是对立面的既对立又统一是周而复始的关系 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14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15有人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中,每一粒尘土的运动状况都是纯粹必然的。这是一种( )的观点。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庸俗

16、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论 辩证唯物主义16.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属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多项选择题】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告诉我们(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要坚持整体的全局的观点 要坚持条件论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根本没有明确的界限2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地球愈来愈成为一个“地球村”。在此种情形下,人们常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各国的努力。这表明( )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必然性与偶然性 经济的国际化与文化的多元化局部与整体的对立 人类的一体化与个性的独立化要

17、把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孤立起来3形而上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是( )。承认质变、否认量变 承认运动、否认静止肯定一切、否定一切 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4在下列说法和做法中,违背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的有( )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用应试教育来教育下一代以为经济发展了可以解决全部社会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以文凭为唯一指标的人才评价体系5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现为( )。有什么样的形式,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形式对内容起决定作用 任何形式都始终有利于内容的发展6DDT曾被誉为杀虫良

18、药,后来发现它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和牲畜,被宣布为禁用农药。这说明( )。事物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 多因可以产生一果一因可以产生多种结果 同因可以产生异果人们对因果联系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7下列实例能说明结构决定功能的有( )。离子键型化合物的高熔点的性能,由其微观结构决定金刚石和石墨:成分相同,但结构不同,功能也不同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其工作能力与水平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决定其作为细胞构造的基础、新陈代谢的催化剂、以及控制或调节核酸等功能8在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中,功能也制约、影响结构。以下能体现这类关系的有( )。人类的意志源于实践的磨练 功能退化影响结构退化或

19、消失牛绦虫由于长期在牛肠内的寄生,使其消化器官的结构消失,神经系统的结构也发生了退化功能优化、进化影响结构的有序进化每天6小时的电视观看,将使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力退化9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 )。根据客观必然性来确定战略 恪守必然性,适当参照偶然性既要认识客观必然性,更要把希望寄托在偶然性上把偶然性当作具体战术的一个方面学会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来推动我们的工作10工作中在对待可能性的问题上,错误的做法有( )。把不可能误认为可能 把可能性当作现实性把抽象可能性当作现实可能性 把小的可能性当作大的可能性不承认在性质上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可能性11人们常用棋语来说明部分与整体的关

20、系,以下能说明这方面问题的有( )。舍车马,保将帅 马后炮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观棋不语,真君子 全国一盘棋12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必须( )。反对只顾个人利益的个人主义反对只顾局部利益的小团体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反对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病提倡顾全大局 树立全局观念,识大体、顾大局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下)基本规律【辨析题】1辩证法,亦即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调和。2适度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选择一个几何中点。3肯定因素、否定因素分别是指事物好的或坏的方面。4事物发展前后相继的三个阶段也就构成了否定之否定。【简述题】1简述矛盾同一性的涵义及其基本情形。2如何理解矛盾的两重属性

21、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简述度的方法论意义。4“循环论”和“直线论”为什么是错误的?【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从同一中把握对立,从对立中把握同一”的理解与运用。2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将同一性与斗争性结合起来?如何既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又讲究策略的灵活性。3在工作中,把远大的理想与务实的精神结合起来的哲学依据。4用辩证否定的原理,谈谈如何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5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统一,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单项选择题】1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 )。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 对立面的相互排斥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

22、要素之间的互相依赖2形而上学所理解的同一性是( )。矛盾的同一性 包含差别和对立的统一性抽象的同一性 包含变化的同一性3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 )。不需要任何条件 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能脱离同一性而又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既受特定条件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4矛盾的转化是( )。向各自对立面转化 由低级向高级转化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由坏向好转化5“扬弃”是指( )。抛弃 既前进,又倒退 否定一切 既克服又保留6既勇于坚持走自己的路,又善于借鉴它山之玉,其哲学根据是( ) 辩证关系的原理。内因与外因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与相对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7“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的

23、哲学依据是( ) 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共性和个性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内因和外因8如果有谁想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这可以说就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 不同的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的原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的原理9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步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质量互变关于( )的原理。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 非爆发式飞跃质、量、度三者关系 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10事物的质是指( )。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事物的规模和发展程

24、度 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11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属于( )。庸俗进化论 诡辩论 激变论 均衡论12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 )。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 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量变向质变过程的过渡事物的本质属性未变,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13原子衰变过程极其短促,而由猿到人的转化过程长达几百万年,这是( )的表现。质变过程的条件性 质变过程的客观性质变形式的普遍性 质变形式的多样性14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事物( )的不平衡性内部各部分发展 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不同发展阶段间 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间 15事物的否定之否定,从发展的表

25、现形式上看是( ) 的过程。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 向出发点的回归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 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16循环论观点的错误在于( )。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没看到事物发展的直线性否定了事物发展是曲折性与直线性的统一只承认螺旋式上升否定了波浪式前进片面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定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多项选择题】1有人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对抗,这种观点( )。揭示了矛盾斗争性的深刻含义错误地把矛盾的斗争性归结为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用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抹杀了矛盾斗争性的普遍性否定了矛盾斗争性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哲学范畴是对矛盾斗争性的简明扼要的表述2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

26、识事物的基础是认识事物的( )。量 矛盾特殊性 质 矛盾普遍性 度3我国古代有人提出的“白马非马” 、“杀盗非杀人”的命题割裂了( )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共性和个性 一般与个别4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 )。共性只能通过个性而存在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 共性和个性的区别是相对的个性包含在共性之中 共性和个性相联系而存在5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理论根据( ) 的原理。质变量变复杂性 矛盾及其发展不平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其关系6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有(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矛盾双方达到绝对统一

27、矛盾双方调和,形成一个新事物矛盾双方通过缩小差别达到对立面的融合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双方所代替7正确认识事物的度才能( )。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 避免犯“左”或“右”的错误提出指导实践的正确准则 在实践活动中掌握适度原则在实践活动中严防“过”与“不及”8形而上学的具体表现是( )。同中见同、异中见异 否定一切、肯定一切 形式主义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承认必然性、不承认偶然性,往往夸大必然性9“关节点”或“临界点”是( )。度中任何一点 度中最佳点 度的极限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l0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 )。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 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

28、 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13质量互变规律要求人们( )。注意质变与量变的对立统一 反对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把理想与实干结合起来 有热情、激情,又有冷静的科学态度反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又反对眼高手低、沉于空想14矛盾斗争性的具体表现是 ( )。对立面相互对峙 对立面的差异 对立明朗化 对立激化 朋友之间提一点意见1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 )。对旧经济体制的“扬弃” 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否定 同原有经济体制“一刀两断”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16.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有无相生,长短相形 利害同门,祸福同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9、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第五章 哲学认识论:认识的本质与规律【辨析题】1经验主义就是经验丰富的人。 2唯物主义认识论就是能动的反映论。3人们都知道“画地为牢”,殊不知,我们自己就处于此种境地。4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谬误。 5在真理问题上,应少数服从多数。6“有用即真理”7有人认为,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凡人,真可谓:“聪明一时,糊涂一世”。【简述题】1简述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2什么叫“认识结构”?它在认识中有何作用? 3认识运动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为什么?4群众路线的认识论根据是什么? 【论述题】1运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2

30、“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理解。3试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4试论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 先验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不可知论2辩证唯物主义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唯物主义观点 实践的观点矛盾的观点 普遍联系的观点3.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知识的“源”和“流”的关系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相对和绝对的关系4“人的智力是按

31、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种观点( )。强调了实践活动对人的智力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了人与动物的相近之处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因为人的智力离开实践活动也能发展5理性认识的特点是()。概念、判断、推理 感觉、知觉、表象抽象性、间接性 形象性、直接性6认识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于()。科学家们不断的创造发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社会实践的需要 人们追求知识的强烈愿望7真理的发展是一个()。相对真理不断积累相加的过程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真理和谬误相调合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相斗争的过程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对无产阶级是否有用多数人是否承认实

32、践 是否得到权威的认可9相对真理是指()。不包含绝对性的真理 基本上正确的认识 相对谬误正确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精确和完善化10在真理观上绝对主义的错误是()。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只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11“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在实质上属于()。相对真理论 偏见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 具体真理论12真理和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有()。真理中包含有谬误 二者互为因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13.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有

33、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 每个人的实践都不相同1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15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唯心主义验论 类似唯理论类似客观唯心主义 类似经验论16价值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 )的关系。认识与被认识 改造与被改造审美体验 利益及其利益满足17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表明( )。隔行如隔山 知识结构对具体认识的重要性专业知识的深奥 观念对具体认识的重要

34、性18.再认识的实质就是()。是认识的更高层次 修正、补充、丰富原有的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使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全幅前进【多项选择题】1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理论要服务于实践 理论要指导实践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这次飞跃可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在实践中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2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人物有( )。笛卡尔 黑格尔 休谟 费尔巴哈 康德3与感性认识不同,理性认识主要是反映事物的()。本质 现象 必然性 规律 内部联系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可导致的错误有( )。经验论唯理论诡辩论 先验论不可知论5经验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认为实践是

35、认识的来源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6认识工具包括( )工具。语言 物质 实物 观念 创造性7哲学认识论所研究的问题包括( )。思维方式及方法 认识的基本形式 认识的目的认识的动力及发展规律 认识所应选择的态度与方法8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占有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 具有天赋的聪明才智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感性认识丰富了,自然就会变成理性认识9“熟知并非真知”表明( )。认识具有相对性 感性的东西比较肤浅感性的东西丰富、生动,易吸引人,易使人满足于熟知理性的东西深刻、普遍,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真知熟知是相对真理

36、,真知才是绝对真理10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真理不包含谬误 相对真理中包含着谬误真理超出一定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谬误可以转化为真理并不是任何真理都可以转化为谬误11“人的一切认识都具有相对性”,这是(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形而上学观点错误的唯心主义观点对绝对主义真理观的否定承认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的接近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12下列哪些精神产品属于对客观存在虚幻的主观映象 ( )。大陆飘移说 宇宙爆炸说八仙过海传说 哪咤闹海故事 价值规律论13人们的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包括( )。实践范围、工作经验的限制在阶级社会中还要受到阶级立场的制约客观事物的发展及其本质暴露程度的

37、限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制约知识结构与水平、思维方式与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第六章 哲学认识论:辩证思维及其方法【辨析题】1“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2人们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认识世界的水平的差异。3收敛性思维缺乏创造性,而发散性思维则富有创造性。【简述题】1何为抽象和具体的统一的思维方法?试举例说明。2割裂分析和综合的关系,为什么必然陷入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3坚持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概述思维方式的要素与功能。 【论述题】1联系当代人思维的实际,谈谈什么是现代的思维方式?如何才能建构现代的思维方式?2试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38、3从传统思维方式转向现代思维方式,已经成了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试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未来五十年中的主要转型。【单项选择题】1以形式逻辑为基础又高于形式逻辑的逻辑是( )。数理逻辑 模态逻辑 智能逻辑 辩证逻辑2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是( )归纳法 演绎法 分析法 综合法3把被分解了的各个属性、部分、阶段、方面再重新组合为整体的思维方法是( )。归纳法 演绎法 分析法 综合法4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阶段、方面,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是( )。归纳法 演绎法 分析法 综合法5辩证分析的最基本方法是(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矛盾分析方法 因果性分析6思维方式的实践功能是指( )。选择功

39、能 操作功能 解释功能 思维方式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起的作用7分析和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的( )的关系。一般与个别 整体与部分 共性与个性 相对与绝对8在辩证逻辑中,有( )种具体。一 二 三 四9从感性具体经过抽象规定再到思维具体的思维过程,是一个( )的过程。不断抽象化 既分析又综合 否定之否定 循序渐进10不拘泥于一个方向、一条思路、一个框架,仿佛有众多的“触角”,使思维点、线、面纵横交错 ,呈多维扩散,构成丰富生动的“意识之网”,这是( )。收敛思维 求同思维 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11( )说,没有人的热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马克思 恩格斯 毛泽东 列宁12( )说

40、:“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俄国画家列宾 德国音乐天才莫扎特英国文豪莎士比亚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多项选择题】1演绎是( )归纳的指导归纳的补充 归纳的基础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2非理性思维主要包括主体的( )等意识形式。情感 想象 直觉 灵感 意志3理性思维包括( )等意识形式。知觉 概念 感觉 表象 推理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等。分析和综合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逻辑同一律归纳和演绎 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5在辩证逻辑看来归纳与演绎具有以下的关系( )。相互联系,互为条件 归纳和演绎属于一个整体演绎是从一般推导出个别,所以不同于归纳归纳是从个别概括出一般,所以不

41、同于演绎相互补充、相互转化6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包含两层含义( )。因果性分析的统一 定量分析的统一 定性分析的统一逻辑的结构与演化同对象的客观发展史相一致逻辑的结构与演化同人们对这一对象的认识发展史相一致7历史和逻辑的统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强调的(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对立面的既对立又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的一致性8收敛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同一性 斗争性 程序性 比较性 随机性9发散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开放性 封闭性 多维性 逻辑性 变通性10思维方式是由( )等多种要素组成的,是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产物。

42、知识 观念 社会地位 语言 习惯11思维方式的认识功能,它包括( )等具体功能。选择 操作 解释 推理 分析12适应人类实践和科学革命发展的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将发生变革,要从传统思维方式转向现代思维方式,这主要表现在( )。从单一性思维转向多样性思维 从重情到重理从封闭性思维转向开放性思维 从人治到法治从保守性思维转向创造性思维13中国古代文化中一向富有励志的优良传统,以下哪些提法反映了意志的作用( )?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把理智和情感、冷静和激情统一起来用理智调控情感,又用情感激活理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矢志不渝放飞心情,让想象自由驰骋14下列关于思维方式的哪些说法是

43、正确的( )?是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 随着实践活动方式的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必然或迟或早地发生变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在人脑中的内化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思维主体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反映客体的运行样式15下列哪些属于思维方式的某种具体的类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古代朴素辩证法 现代科学哲学 中国的儒家学说第七章 社会的结构与本质【辨析题】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2“劳动不过是人们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永远不可能是社会历史的真正起点,更不可能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3意识形态就是社会意识形式。4人类的劳动与动物的活动在本质

44、上没有什么区别。 5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封建意识,可见,社会意识并非由社会存在决定。 6存在决定意识,所以,社会意识永远落后于社会存在。 7有人说:“真正民主的国家,其国家的本质不再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简述题】1概述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实践本质。2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简述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4简述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区别和联系。 5简述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内容。 【论述题】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谈谈您对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的认识。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整体。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向度上可以

45、“一分为三”:第一个基本阶段,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人在自然面前很被动,人是自然的奴隶。在第二个基本阶段,人类大刀阔斧地征服自然,人类成了自然的主宰,然而,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最终是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当代世界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超越上述阶段,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三个基本阶段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人们强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进人协调发展的崭新阶段。这三大基本阶段,诚如钱钟书先生所概括的,是“人事之法天”“人定之胜天”“人心之通天”的三个阶段。请您谈谈您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确立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确立人类新的

46、自然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具体理解。【单项选择题】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本质的基本观点是(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的本质是人的生存环境的总和社会历史在根本上是由神秘的力量主宰一切社会生活的在本质上是由英雄人物的意志所决定的2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从事物质生产和人口自我生产的统一体 阶级和国家 各民族的统一体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3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是是否承认( )。个人的作用 社会运动的特殊性阶级斗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5人类社会变化

47、、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社会精神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自身的生产方式 阶级斗争6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 )。不属于上层建筑 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属于上层建筑 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7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8人的私有观念是随着( )。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母系社会的解体而产生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 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9阶级社会中主要的社会心理是( )。集体心理 民族心理 阶级心理 阶层心理10风俗、习惯、乡土观念,它们是(

48、 )。低水平的社会意识 对社会生活过程的正确反映高水平的社会意识 对社会生活过程的错误反映11人们历史活动的结果( ) 完全一致。同所有人预期的目的 与少数英雄人物的愿望同大多数人的愿望 与任何人的意志都不会12国体和政体之间是( ) 的关系。本质与现象 绝对与相对 内容与形式 共性与个性13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意义在于它( )。是一切社会知识的总和 可作为历史领域研究的出发点可代替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为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原则【多项选择题】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由于实践( )。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构成认识的基础 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认识来源、认识

49、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2劳动作为人类在根本上区别于动物的活动,其基本特性有( )。劳动的目的性 劳动的社会性 制造、使用工具劳动活动的超越性 劳动对象的广泛性3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之所以能起促进作用在于(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它能被群众所掌握 它有相对独立性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的制约4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因此,任何人的意志(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都等于零 对历史的总结果都起着作用都必然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受社会规律的盲目支配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5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它( )。是社会生活中低级的错误的意识是日常生活中不系统、

50、不定型的、自发的社会意识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倾向和信念等等是纯粹感性形式的意识,不包含任何理性的因素在历史发展中是一种消极的、惰性的力量6“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社会运动同自然运动一样,无需人的意识活动的参与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其规律是客观的有可能以自然科学那样精确的眼光来研究人类社会社会同自然界遵循着完全相同的规律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地理环境 意识形态 人口因素上层建筑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8唯心史观一定( )。坚持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 否认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否认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承认个人

51、意志对历史有决定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9旧的社会意识能够存在于新制度之中,并在一定时期内起作用,这是由于( )。社会意识常常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新制度还有旧的社会意识存在的条件先进思想战胜旧的社会意识要经历长期的过程旧的社会意识还有其合理性旧的社会意识总要顽强地表现自己10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心理的有( )。各种民间风俗和传统习惯 人们觉得大办婚事很体面一个民族不甘忍受外来民族欺侮压迫的反抗精神人们的自卑情绪或自满情绪 集体主义道德11生产力系统包括( )四类要素构成。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渗透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系统性因素 准备性因素12生产工具是( )。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有决定意义的因

52、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划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 独立的实体性因素1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于 ( )。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客观的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运动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支配的14历史上有些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某些思想领域超过了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国家,这说明 ( )。社会存在有时并不决定社会意识有些社会意识并不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不都是直接的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不是绝对平衡的社会意识的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的不同步性是绝对的15 旧历史理论的两个根本缺陷是( )。

53、否定人的意识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否定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把历史规律神秘化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 否定人民群众的作用16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 )。肯定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否定社会意识的绝对独立性 否定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承认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17人们欣赏同一戏剧,有的人十分入神,有的人感觉乏味,有的人为之悲愤,有的人不为所动,这种差异是由于( )。人们的文艺审美能力的不同 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不同时代的人,生活经历、人生经验的不同人们当时的心境、心态各异 人们在风俗上的差异的18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态度是( )。把发展科

54、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的统一起来更应强化人类对自然界的攫取“回到原始状态去”,重过古代田园诗般的生活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科学、道德、审美三者统一的尺度对自然界进行利用和支配19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表现在(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受统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支配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劳动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可以相互代替自然规律总是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20劳动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在于:劳动( )。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源泉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孕育着

55、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第八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及其规律【辨析题】1社会技术形态即社会经济形态。2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人民群众是一连串零,而英雄人物则是这一连串零之前的“实数”(比如:1或2),只有英雄人物的出现,这个数字才是有意义的,才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否则,一连串零,依然是零。4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出现纯属偶然。5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简述题】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有何特点?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办法是“自我完善和改革”4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6、。5简述科学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和科学的社会功能。【论述题】1试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2论述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3运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原理,说明“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的重要性。【单项选择题】1“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活动的基本线索”。这种观点是 (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都能接受的观点正确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的观点2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在于( )。社会政治关系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根本对立3社会形态是( )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

57、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4马克思主义评价道德的原则是( )。重义轻利 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坚持永恒的正义 知足常乐5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最终动力 直接动力 根本动力 唯一动力6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之所以能起促进作用,在于( )。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它有相对独立性 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能够相互协调7区分社会意识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看它是否( )。反映一切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 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8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社会意识(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是否反映人

58、民群众的利益是否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 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9在欧洲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18世纪的法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后于英国,但在哲学方面却领先于英国;19世纪中叶的德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后于当时的英国和法国,但在哲学上却高于英国和法国。这说明(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没有普遍性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10上层建筑系统有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国体和政体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设施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11先进的生产关系之所以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

59、( )。它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提供了较好的形式它内部的诸环节或诸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它决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 它与生产力状况绝对适合1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前者和后者互相决定,互相制约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以前者为基础,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13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是( )。科学技术 生产力 阶级斗争状况 经济基础【多项选择题】1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推动社会前进的直接动力政治斗争是政治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执政党

60、内的批评与监督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2英雄史观表现的基本形态有( )。唯意志论 唯理论 唯名论 宿命论 唯实论3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具体表现在( )。在服务方向上,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排除异已在服务方式上,通过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控制来实现在服务效果上,既可促进也可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在服务手段上,一切通过国家的行政命令在服务速度上,迅速地、立竿见影地发挥作用4“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是( )。辩证的统一 根本对立的 唯物史观的二种表现形式相互补充的 前者为唯物史观,后者为唯心史观5哲学对科技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影响科技决策、科技管理 人生观和价值观层面的影响影响科研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