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绝缘检测与诊断2008-1汇编_第1页
电气设备绝缘检测与诊断2008-1汇编_第2页
电气设备绝缘检测与诊断2008-1汇编_第3页
电气设备绝缘检测与诊断2008-1汇编_第4页
电气设备绝缘检测与诊断2008-1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 第一节 电力设备绝缘老化及其特征量 第二节 电力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shyn) 第三节 电力设备在线绝缘检测与诊断 第一章 概述(i sh)共四十一页电气设备的特征(tzhng) 电气设备发电机、变压器、高压电机、电压(diny)与电流互感器、高压断路器、电力电缆等。主要针对高电压等级设备进行研究和探讨。 处于高电压(强电场)作用下,电气绝缘是主要问题; 对于旋转电气设备,振动、磨损、疲劳等都是必须严格注意的; 由于实现着能量的转换或传递作用,发热的因素在电气设备中起着关键的破坏性作用;电气设备的可靠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综合进行考虑。 共四十一页故障(gzhng)的分类 按

2、产生的原因(yunyn)分类按工程技术的安全性分类 按系统功能丧失的程度分类 按发生的速度和发展进程分类 磨损性故障-机器或系统正常运行时磨损引起的故障,实际上反映了机器的寿命。 错用性故障-运行中操作不当或以外情况引起机器中某些零件应力超过设计允许值而产生的故障。 薄弱性故障机器运行中应力没有超过设计规定值,但由于设计和制造不恰当造成机器中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形成的故障。 共四十一页故障(gzhng)的分类 按产生的原因分类按工程技术的安全性分类 按系统功能丧失的程度分类 按发生的速度(sd)和发展进程分类 危险性故障故障发生后会对人身、生产和环境产生危险 安全性故障 共四十一页故障(gzhng

3、)的分类 按产生的原因分类按工程技术的安全性分类 按系统功能丧失(sngsh)的程度分类 按发生的速度和发展进程分类 永久性故障必须更换某些零件后,机器才能恢复其功能。永久性故障又包括:全部丧失功能的完全性故障和丧失局部功能的部分性故障。 非永久性故障或称间断性故障,故障使部件丧失某些功能,但不需更换零件就可以排除故障使机器恢复其全部功能。 共四十一页故障(gzhng)的分类 按产生的原因分类(fn li)按工程技术的安全性分类 按系统功能丧失的程度分类 按发生的速度和发展进程分类 发生速度:突发性故障 渐发性故障 发生进程:初期故障 偶发故障 磨损故障 共四十一页设备的故障(gzhng)模式

4、 故障模式是按故障状态进行的分类,是故障现象的综合表征(bio zhn),与设备本身的特性和运行环境都有一定的关系。 设备常见故障模式 运动设备部件的磨损、声音异常、振动异常、晃动、温升异常、泄漏等; 静止设备部件的松动、变形、断裂、龟裂、腐蚀、材质变化等; 电气设备的绝缘击穿、温度异常、绝缘裂化或烧损、短路、断线等。 共四十一页设备故障模式(msh) 据日本统计 共四十一页 现代电气设备的造价及运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chngd)上取决于设备的绝缘结构。电力设备金属材料绝缘材料共四十一页 绝缘介质(jizh) 紧固支撑 冷却媒介 绝缘结构(jigu)的作用 共四十一页绝缘材料(ju yun c

5、i lio)液体(yt)绝缘: 绝缘油固体绝缘:绝缘纸、电瓷 、云母交联聚乙烯等气体绝缘: 空气、SF6 真空绝缘共四十一页 在实际运行中,绝缘结构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往往决定着整个(zhngg)电力设备的寿命,绝缘材料品质的下降(即通常所说的绝缘劣化)将导致电力设备的损坏。统计表明,电力设备运行中60一80的事故是由绝缘故障导致的,所以研究电力设备绝缘检测与诊断技术对提高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共四十一页第一节 电力设备绝缘(juyun)老化及其特征量 电气因素机械(jxi)因素温度和热稳定性受潮环境条件 为了使设备的外形尺寸保持在可以接受的水平,现代电气设备相对于以往的设计采用了

6、更为紧凑的绝缘方式,因此在运行中其内部各组件间的绝缘所需承受的热和电应力水平显著提高。 共四十一页图1 有机绝缘的伏秒特性及运行中各种( zhn)电压下的场强 1 油纸电气强度; 2 胶纸电气强度; 3 运行中各种电压下的场强; E0 长期工作场强1. 电气(dinq)影响 长期工作电压 短时的过电压 共四十一页2.机械(jxi)影响 机械负荷 长时间振动 短路(dunl)应力共四十一页 图2 不同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在各种运行温度下长期(chngq)运行的寿命3. 温度(wnd)影响 季节变化 长期过负荷 热老化共四十一页电介质的耐热(nai r)等级耐热等级工作温度()电介质O90木材、纸、

7、纸板、棉纤维、天然丝;聚乙烯;聚氯乙烯;天然橡胶A105油性树脂漆及其漆包线;矿物油及浸入其中的纤维材料E120酚醛树脂塑料;胶纸板、胶布板;聚酯薄膜;聚乙烯醇缩甲醛漆B130沥青油漆制成的云母带、玻璃漆布、玻璃胶布板;聚酯漆;环氧树脂F155聚酰亚胺漆及其漆包线;改性硅有机漆及其云母制品及玻璃漆布H180聚酰胺聚酰亚胺漆及其漆包线;硅有机漆及制品;硅橡胶及玻璃漆布C180聚酰亚胺漆及薄膜;云母;陶瓷;玻璃及其纤维;聚四氟乙烯共四十一页热老化规律 6 度规则(guz) 试验表明,对于常用的A级绝缘,如油纸绝缘,则温度每超过6,则寿命约缩短一半。而对于B、H级绝缘则分别约为10及12。 共四十一

8、页 水分被吸收到电介质内部或吸附到电介质的表面以后,它能溶解离子类杂质或使强极性的物质解离,严重影响介质内部或沿面的电气性能:在外施电压下,或者在电极间构成通路,或者在高温下汽化形成(xngchng)“汽桥”而使击穿电压显著降低。 4. 受潮(shu cho)局部电弧水带绝缘介质共四十一页共四十一页5. 环境(hunjng)条件 在户外工作的绝缘应能长期耐受日照、风沙、雨雾冰雪等大气因素的侵蚀。在含有化学(huxu)腐蚀气体等环境中工作时,选用的材料应具有更强的化学(huxu)稳定性,如耐油性等。工作在湿热带和亚湿热带地区的绝缘还要注意材料的抗生物(霉菌、昆虫)特性,如有的在电缆护层材料中加入

9、合适的防霉剂和除虫涂料等。 共四十一页 可逆的对于绝缘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诸如受潮等情况而导致绝缘性能下降,经过处理可以恢复原有特性的,就是一种可逆的劣化。 不可逆的绝缘系统在各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物理变化,导致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等不断(bdun)下降,则产生了一种不可逆的变化,将最终导致电力设备绝缘击穿,这种变化过程即为老化。绝缘(juyun)劣化特性共四十一页直接表征(bio zhn)绝缘剩余寿命的特征量,如耐电强度、机械强度 间接表征绝缘剩余寿命的持征量,如绝缘电阻、介质损耗角正切、泄漏电流、局部放电量、油中气体含量、油中微水含量等 随着对不同老化因子作用规律研究的深入,提

10、出一些新的表征绝缘品质的特征量如直流分量、超高频放电频谱,超声振动特性等等。 绝缘老化(lohu)的特征量共四十一页第二节 电力设备绝缘(juyun)预防性试验 电力设备在运行中进行预防性试验,可及时发现缺陷,减少事故的发生,它已成为我国电力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制度(zhd)。预防性试验可分为非破坏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两大类。 共四十一页第二节 电力设备绝缘(juyun)预防性试验 非破坏性试验又称绝缘特性试验,是指在较低的电压下或是用其他不会损伤绝缘的办法来测量绝缘的各种特性,从而判断绝缘内部有无缺陷。常见的试验项目有绝缘电阻测量、泄漏电流测量、介质损耗(snho)角正切测量、油中气体含量检测等项

11、目。共四十一页 破坏性试验又称绝缘耐压试验,是指在高于工作电压下所进行的试验。试验时在设备绝缘上施加规定的试验电压,考验绝缘对此电压的耐受能力。它主要指交流耐压和直流耐压试验。由于这类试验所加电压较高,考验比较直接和严格,特别是能揭露那些危险性较大的集中性缺陷,因此能保证绝缘有一定的水平或裕度,缺点(qudin)是可能会在耐压试验时给绝缘造成一定的损伤。第二节 电力设备绝缘(juyun)预防性试验共四十一页绝缘试验绝缘特性试验绝缘电阻试验介质损失角正切值试验局部放电试验绝缘耐压试验交流电压试验直流电压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操作冲击电压试验绝缘试验(shyn)的分类 如需进行耐压试验,必须(bx)

12、在非破坏试验即绝缘特性试验合格后才进行。共四十一页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高压套管断路器发电机充SF6充油 1测定绝缘电阻2测量直流泄漏电流3直流耐压试验4测量介损正切tan 5绝缘油试验6微量水分测定7油中溶解气体色谱8局部放电试验9交流耐压试验设备(shbi)名称是否(sh fu)试验试验项目共四十一页 预防性试验是一种简便且较有效地评估电力设备绝缘状况的方法。根据过去长期的运行经验及试验研究中已逐步确立起来的这些预防性试验项目,为确保(qubo)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发挥着很大作用。共四十一页现行预防性试验(shyn)项目的回顾当绝缘总体受潮或严重损坏(snhui)时,往往引起绝缘电阻Ri 的下降

13、或直流泄漏电流I1 的上升。如果感到兆欧表的直流电压太低(一般为1KV或2、5KV),还可采用加以直流高压来测量泄漏电流 I1 。这时还便于观察随着外施电压的上升, I1是否也基本上按比例上升。因为当存在有某些缺陷时,高压直流下的绝缘电阻(由泄漏电流换算而得)往往比低压下用兆欧表测得的小得多。共四十一页 绝缘电阻Ri 或泄漏电流 I1 与被试品绝缘尺寸(电极间的绝缘距离、截面等)相关,在绝缘试验时对数据进行“纵比”与同一设备过去测量数据作比较,或“横比”与同类被试品互相对比(如求三相不平衡系数等),作出比较准确的分析。在预防性试验时,对绝缘电阻测量时要求测其吸收比(R 60“ / R15” )

14、或极化比(R10 /R1),也为了消除因绝缘尺寸不同带来的影响,而改以观察同一被试品在吸收过程(guchng)中的相对变化。 共四十一页 西林电桥测量交流下的介质损耗tan,真正是反映交流下损耗大小的特征参数,它与绝缘(juyun)的几何尺寸无关,直接由此判断绝缘(juyun)的介质损耗,高压电气设备总的介质损耗功率相对于此绝缘(juyun)的无功功率总是只占一个很小的比例。 当前大量使用交流电气设备,而测绝缘电阻Ri 或泄漏电流 I1时所加的直流电压,介质绝缘结构加交流时,电位(din wi)按电容大小反比分布;直流时,按电阻正比分布。施加同样幅值的直流或交流高压,绝缘中的损耗、局部放电过程

15、交流下比在直流下严重。 共四十一页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发现油浸设备潜伏性故障的灵敏度方面往往比测量绝缘电阻及tan等高的多。当运行的高压电气设备采用油-纸(塑料)组合绝缘,有机绝缘材料(ju yun ci lio)的寿命曲线相当陡峭:它在短暂的高场强下绝缘强度极高;在交流电压的长期作用下,材料逐渐劣化,其长时击穿场强仅为其短时的百分之几。共四十一页第三节 电力设备绝缘在线检测(jin c)与诊断常规预防性试验存在试验时需停电、试验时间集中工作量大、试验是否有效的问题。设备运行过程中,最关心绝缘(juyun)结构的剩余电气强度,至今未找到它与绝缘(juyun)电阻、泄漏电流、及介质损耗角正切等非

16、破坏性试验参数之间的直接函数关系,仅凭试验项目难以准确、有效地判断电力设备绝缘(juyun)的好坏,不能确保下一运行周期安全运行,有的项目试验后会留有后遗症,暴露出停电预防性试验存在着缺陷。共四十一页有的绝缘参数反映整体绝缘性能的宏观参数,在多条并联通道中有一条贯穿通道的绝缘强度下降,足以导致整个电气设备的故障。停电后非破坏性的预防性试验,所加的交流(jioli)电压不超过10KV;再要加高电压来测tan ,所用的标准电容器以及反接法测量用的电桥的绝缘必须另行加强。共四十一页 利用(lyng)运行电压对高压设备绝缘状况进行试验,可提高试验的真实性与灵敏度,这是在线检测的主要着眼点。带电监测不必

17、再停电,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方便。在线检测将成为预防性试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多方面弥补靠定期停电预试的不足。过去非破坏性试验所得的结果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绝缘状况,特别是电气强度。色谱分析、局部放电等试验的引入,对发现某些缺陷相当有效,但对另外一些缺陷仍难以在早期发现;因此,继续研究新的预防性试验参数及方法势在必行。共四十一页 随着传感器、计算机、光纤技术等的发展与引用,一种电力设备的在线(zi xin)监测仪器或系统,由传感器系统、信号采集系统、分析诊断系统组成。传感器系统感知所需要的电气参量或非电气参量(温度、压力、振动、超声等);信号采集系统将传感器得到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进行传输;分

18、析诊断系统利用小波分析技术、神经网络技术、模糊诊断技术、专家分析技术对采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诊断,得到所测设备绝缘的当前状况,进行绝缘诊断和寿命估计。共四十一页不能认为在线检测全面替代停电(tn din)预防性试验,一方面在线检测理论和技术尚不完善;另一方面,在线检测测量的是工频电压下设备的绝缘参数,对于电力系统内发生过电压时绝缘品质无法测量。 共四十一页在线监测(jin c)的优点高压设备上所加的是运行电压,比停电试验电压高得多,因此测得的参数更真实、灵敏;可以随时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缺陷。 在线(zi xin)监测的缺点 造价高; 可测试项目较少; 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共四十一页 目前电力设备实施在线检测的难度: 1)无统一的标准。 2)对电力设备绝缘(juyun)特征量研究不够。 3)在线检测时干扰抑制十分困难,运行环境下存在的各种干扰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共四十一页内容摘要目 录。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