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再生工艺效果分析_第1页
活性炭再生工艺效果分析_第2页
活性炭再生工艺效果分析_第3页
活性炭再生工艺效果分析_第4页
活性炭再生工艺效果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活性炭再生工艺效果分析成建光(山东华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19)摘要:随着工业发展的需要,活性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废活性炭的再生利用越来越重要。 再生活性炭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再生活性炭的使用价值;所以提高活性炭再生工艺获得高性 能指标的再生活性炭是再生活性炭行业的关键问题。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的再生活性炭的工艺 设备;从再生活性炭的产率,再生活性炭的空隙特征,再生活性炭的微观表面特征和再生活 性炭的吸附特征等方面对再生活性炭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探索。由此对新再生活性炭工艺设备 的工艺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关键词:活性炭;再生;工艺效果Effect Analysis of Activat

2、ed Carbon Regeneration ProcessCheng Jian Guang(ShanDong Huake renewable resources Ltd.,ShanDong, DongYing, 257019)Abstract: With the nee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ctivated carbon is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the regeneration of waste activated carb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e perfor

3、mance indexes of the regenerated activated carbon directly affect the use value of the regenerated activated carbon.So it is a key problem to improve the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of activated carbon to obtain high performance indexes of regenerated activated carbon.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a new

4、technology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The properties of activated carbon were explor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ener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ener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and the adsorption

5、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ed carbon.The process effect of the new regenerated activated carbon process equipment is verified.Key Words: Activated carbon; regeneration;Process effect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活性炭的使 用量不断增加,废活性炭的再生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 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源消耗殆尽只是时间问题,资源必须反复循环利 用。废活性炭再生利用是保

6、持活性炭行业持续发展后劲的必有之路,也是目前经 济有效的方法。这是一项既有意义又有前途的绿色产业。废活性炭再生利用,应 用领域广泛,市场前景巨大。针对本行业而言,没有无用的垃圾,只有等待开发 的资源,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如何提高回收技术和行业管理水平,实现物尽其用, 发展循环经济。根据研究国内外活性炭再生技术现状及我国废活性炭再生产业存在的环境 污染问题,结合我国环境保护法及生态文明社会建设需要设计制造出环保活性炭 再生设备并开发出生产工艺。该设备采用高温U,2负压、裂解将废活性炭内部杂 质进行脱附;利用碳化,活化等高科技工艺使其恢复原有活性。整套设备智能化 控制,无尘安全生产,无固体废物排放,

7、无有毒有害废气排放,实现全程自动化。1.再生活性炭产率分析废活性炭再生过程中废活性炭与水分比例为炭水比。对再生率与再生炭理化 指标影响最大的因子即为炭水比,因此在确保再生活性炭质量的前提下,应控制 较为标准的炭水比值。再生正交试验技术见表1.表1:再生炭正交试验表(对再生得率的考察)试验号A温度(C)B时间(min)C水炭比(%)再生得率(%)180051091.00282081593.673750152086.61485051092.285700102083.446850151097.31790052087.098920121092.309950151585.67从表1中可知,在确保再生质量

8、的前提下,应尽量控制较小的炭水比,范围 在15%为好。这主要是因为,废活性炭在热再生各工段温度下,废活性炭中的挥 发组份受热析出尚不完全,较多地残留在活性炭中;随着热再生温度的升高,挥 发组份的析出速率增大,在700750C热再生时,挥发组份基本完全析出,对 产出率不再有明显的影响。虽然随着热再生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少量的残留蒸汽 所产生的二次反应有所增强,但二次反应产生的活性炭状物质达到最高值,足以 对再生活性炭的产量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所以就本实验条件来看,为废活性炭 原料中的挥发组份充分析出,热再生温度不宜低于850C。更进一步提高热解温 度,对于提高再生活性炭的产率并没有明显的作用,炭水

9、比15%可促使废炭中的 蒸汽长时间的裂解反应及挥发组份析出的加强,从而使再生炭的产量加强。再生 试验的温度在中等温度范围内,即750950C之间。试验结果显示,再生活性 炭的产率大致在85%98%之间。产量随热解温度变化的情况见表1,其中热解温 度为850C再生炭的产率最高,约为95%,而在其余温度范围内再生炭的产率虽 然略有波动,但总体上变化不明显。2 .再生活性炭孔隙特征分析再生活性炭是一种高含碳率的多孔状物质,是表面并非光滑平整,而是凹凸 不平的,甚至在颗粒内部还存在着一些孔隙,这些孔隙有的与外表面相通,有的 则完全封闭。探讨再生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包括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所使用的分析仪器

10、 有:Quantacrom 公司的Poremaster-60 型压汞仪和 Coulter 公司和 Omnisorp100cx型氮气吸附仪。2.1比表面积所谓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总表面积(外表面积 加上内表面积得孔隙表面积)。由于内孔的存在,总表面积可能是外表面积的几 倍、数十倍,甚至达到数百倍。2.1.1压汞法取粒径为0.3551.0mm再生活性碳和2.55.1mm再生活性炭碳,进行压汞分 析可以看出,在450C550C热解温度范围内,热解碳的比表面积(压汞法)随 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在800C850C之间时比表面积(压汞法)则 趋于稳定。这是应为随着温度升高

11、再生活性炭中挥发份减少,炭黑在再生活性炭 中所占的比重相对增加,当热解温度在750C以上时,再生活性炭基本以炭黑体 为主体,其比表面积值基本上不再有明显变化。2.1.2氮气吸附法(BET)选取热解温度为850C,粒径为0.3551.0mm的热解碳,使用氮气吸附仪测 得其比表面积约为89.1m2/g,是压汞仪测量值的3倍左右。这主要是因为,两种 仪器的测量原理不同,测控范围也有所差异。氮气吸附法是依据著名的多分子吸 附理论(有Brunauer、Emmett、Teller三人在1938年提出)来确定比表面积 和孔隙特征;而压汞法则是基于汞的不浸润性,而仅在外压作用下进入孔隙内。 压汞仪一般适用于测

12、量中孔和大孔,而氮气吸附法则是与测量微孔和部分中孔。2.2平均孔径氮气吸附对750C热解碳(200目)的分析结果显示,再生活性碳的平均孔 径约为49.45A,发达的中孔,即其孔隙以中孔居多。4.检测结论和分析为了考察再生活性炭和活性炭的吸附能力3-5,我们选取几种比较典型的、 分子大小不同的三种吸附物质一亚甲基蓝溶液、碘溶液以及苯酚溶液,使用再生 得到的活性炭进行吸附实验的研究。4.1苯酚吸附6,7对再生活性炭及原生活性炭吸附苯酚的结果进行考察,原生活性炭的苯酚吸 附值很小,仅为36mg/g左右,实验结果显示活化温度为850C时制得的再生活 性炭对苯酚的吸附量更达到51mg/g左右。再生活性炭

13、对苯酚的吸附量与表面积大小的关系,随着再生活性炭比表面积 的增大,苯酚吸附量明显增加,再生活性炭比表面积达到200m2 /g时,苯酚吸附 量达到最大值,此后比表面积进一步增大时,苯酚吸附量下降。这证明了活性炭进行吸附时,吸附能力的强弱并不是简单地与比表面积成正 比,而是与内部空隙结构和被吸附物质的分子大小有密切关系。对于分子比较小 的苯酚(分子量94.1)来说,微孔在吸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随着烧失率的 不断增大,活性炭内部的部分微孔开始扩大而形成过渡孔,所以尽管比表面积仍 然增大,但苯酚吸附量反而出现了下降。4.2碘吸附8,9一般认为,活性炭对碘的吸附能力较大,故吸碘值常常作为活性炭工业衡量

14、 炭黑和活性炭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再生活性炭对碘的吸附量与比表面积大小的关系:碘吸附量基本上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再生活性炭失率大小对碘吸附能力的影响:再生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随着烧失 率的增加而增大,故我们看到当烧失率增大时,碘吸附量也随之增大。与碘吸附不同,再生活性炭吸附苯酚时出现吸附量先上升后减少的现象,这 是因为碘分子量(分子量为214)要比苯酚分子大一些,所以在吸附过程中,较 小孔径的过渡孔在吸附过程中占了很大比重因此随着活化反应不断进行微孔开 始转化为过渡孔,碘的吸附量也随之上升。4.3亚甲基蓝吸附10,11再生活性炭对甲基蓝的吸附量与比表面积的关系:比表面积值在100175m 2

15、/g时,吸附量大致上维持在200mg/g的水平上,并略有下降;比表面积进一步 增大时,亚甲基蓝吸附量便开始显略下降。实验结果出现了一种现象:再生活性炭和原生活性炭对亚甲基蓝表现出了更 强的吸附能力,似乎再生反而使得吸附能力下降。再生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之所以表现出不同于对碘吸附和对苯酚吸附的规律,我们认为出了与再生过程中 孔隙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对碘吸附和对苯酚吸附的规律,我们认为除了与再生过 程中孔隙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甲基蓝分子大小有关以外,再生活性炭的表面有机 官能团和表面氧化物在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中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些表 面有机官能团和表面氧化物对活性炭吸附某些物质的能力将会产

16、生重要影响,亚甲基蓝的分子量(373.9)比碘更大,在使用活性炭进行吸附时,以孔径 较大的过渡孔吸附为主,因此,在活化初期,虽然比表面积开始增加但亚甲基蓝 的吸附量却没有较大变化。随着比表面积和烧失率的不断增大,再生活性炭表面 所形成的酸性氧化物也随之增多,这不利于亚甲基蓝的吸附。因此,亚甲基蓝吸 附量出现下降。5.结论该设备采用高温负压、裂解将废活性炭内部杂质进行脱附;利用碳化,活化 等高科技工艺使其恢复原有活性。从再生活性炭的空隙特征,再生活性炭的微观 表面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可知,利用该工艺设备再生的活性炭的孔隙以中孔或过渡 孔为主,再生率在850C可达到理想的92%以上;再生活性炭的吸附特

17、征表明再 生活性炭对大分子物质的吸附效果比小分子物质的吸附效果更好。参考文献林冠烽,牟大庆,程捷等。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08, 44 (2):150-154.夏洪应,彭金辉,刘晓海等。水蒸气活化再生乙酸乙烯合成触媒活性炭。化学工程,2007, 35 (4): 61-64R.Helleur,N.Popovic,M.Ikura,Characterization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pyrolytic char from ablative pyrolysis of used tires, J. Anal. Appl. Pyrolysis, 2001,58-59:813-824.J.L.Allen, J.L.Gatz, P.C.Eklund, Applications for activated carbons from used tires: butane working capacity, Carbon, 1999,37:1485-1489.C.I.Sainz-Diaz,A.J.Griffiths, Activated carbon from soild wastes using a pilot-scale batch flaming pyrolyser, Fuel,2000,7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