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课件_第1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课件_第2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课件_第3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课件_第4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8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时间:2 次课,4 学时) 第8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8.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8.2 关税同盟理论 8.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其他理论 8.4 世界主要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 8.5 本章小结 8.6 复习思考题8.7 推荐书目 8.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8.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8.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8.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经济一体化”(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各成员国之间消除相互的各种歧视,把各自分散的国民经济纳入一个较大的经济组织中的状态或过程。 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手段是“成员国消除相互间的各种歧视”,即消除各国

2、间的贸易、投资壁垒,促进贸易与投资的自由流动。 “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国一致同意减少并最终消除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以便做到相互之间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状态或过程。 依据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从低到高划分为以下层次。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是指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货物贸易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也可能包括小部分商品完全免税的情况。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各成员国之间取消了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关税

3、壁垒,使货物和服务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留各自的关税结构,按照各自的标准对非成员国征收关税。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指各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了关税壁垒和其他壁垒,实现内部的自由贸易,并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货物进口实施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8.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是指除了在各成员国内完全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并建立对外统一关税外,还取消了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允许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甚至企业可以享有区内自由投资的权利。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是指成员国间不但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

4、建立对外统一关税,而且要求成员国制定并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消除各国在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程度从货物、服务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各成员国之间除了具有经济同盟的特征之外,还统一了所有的重大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福利政策、农业政策,以及有关贸易及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并有共同的对外经济政策。 8.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8.2 关税同盟理论 8.2.1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8.2.2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8.2.1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关税同盟的

5、重要特点是“对内自由、对外保护”。关税同盟的建立对世界福利以及成员国的福利是有积极影响的,这就是贸易创造效应。贸易创造效应 (Trade Creating Effect) 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贸易规模的扩大产生于相互贸易的便利,以及由取消贸易障碍所带来的相互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相应地成员国得自相互贸易的利益也会增加。图8-1 贸易创造效应 8.2.1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ting Effect) 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并建立共同对外关税所带来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之间的贸易,从而形成贸

6、易方面的转移。8.2.1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8.2.1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图8-2 贸易转移效应 从静态的角度看,一国参加关税同盟将面临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贸易创造,另一方面就是贸易转移。各国参加关税同盟的基本出发点是,权衡本国参加关税同盟后的贸易创造效应是否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如果该国参加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本国就积极参加;如果相反,本国就极力反对,或通过讨价还价从其他方面获得补偿。对每一个成员国而言,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是有条件的。其具体的条件有3点: 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求弹性较大; 本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贸易商品的成本差别较大;伙伴国与第三国或非成员国同种贸易商品的价格或成

7、本差别较小。 8.2.1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8.2.1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图8-3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综合分析 一般而言,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越大,供求曲线越是平坦,贸易商品的价格对供求的影响越大;本国与伙伴国的成本差别较大,本国得自关税同盟的消费者剩余的增量越大,从而贸易创造越大;伙伴国与第三国相同贸易商品的成本差别越小,本国失去的关税收入越小,贸易转向的损失越小。 因此,一国得自贸易创造的利益越大,由贸易转向带来的损失越小,其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越大。 8.2.1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8.2.2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不仅给参加国会带来静态效应,还会带来某

8、些动态效应。 第一,关税同盟的一个主要动态效应就是大市场效应。第二,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竞争的激化。 第三,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来自第三国的直接投资。 关税同盟的建立还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首先,关税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如果关税同盟的对外排他性很大,那么这种保护所形成的新垄断又会成为技术进步的严重障碍 。其次,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会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8.2.2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8.3 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其他理论 8.3.1 大市场理论 8.3.2 工业偏好理论 8.3.3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8.3.1 大市场理论 按照A. M. 阿格拉的定

9、义:大市场是允许生产要素自由跨越国界的关税同盟,即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可不受阻碍地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西陶斯基(T. Scitovsky)和德纽(J. F. Deniau)大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理论的核心是:通过扩大市场获得规模经济,从而实现技术利益;依靠因市场扩大化而竞争激化的经济条件,实现上述目的。两者之间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8.3.1 大市场理论大市场理论认为,以前各国之间推行狭隘的只顾本国利益的保护贸易,把市场分得过于细小,同时又缺乏弹性,使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不能得以充分利用,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大批量生产的利益。只有大市场才能为研究开发、降低生产成本和促进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总体而言,大

10、市场具有技术、经济两方面的优势。 (一)大市场的技术优势 大市场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专业化规模生产,特别是大批量的流水线作业。 实现专业化规模生产的大企业还会在资金借贷、采购、仓储运输、新技术应用、生产过程合理化、产品销售、股票、调研等各方面较小企业占优势。 8.3.1 大市场理论(二)大市场的经济优势 加剧竞争,降低成本。只有建立大市场,大市场可以提供大量的竞争机会,可以拆除限制自由竞争的各种技术和管理条例上的障碍,使企业脱离国家的保护伞,在竞争压力的驱使下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效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大市场不仅可以使最先进、最经济的生产设备得以充分利用,还可以使生产要素自由流

11、动,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8.3.1 大市场理论8.3.2 工业偏好理论 工业偏好是世界多数国家都有一种要使工业发展快于其他产业的工业生产偏好。它是由约翰逊引入的一个非经济价值目标,用于说明缔结关税同盟的特有根据。约翰逊认为,工业偏好是整个国家的集体偏好。整个国家的经济福利是由传统经济理论所衡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福利之和,再加上集体偏好的福利而组成的。如果一国的经济政策是以追求达到这两者之和的最大值为目标的,那么,即使前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遭受损失,造成成本增加,但是,只要它小于后者集体偏好的福利,就是可取的。 8.3.2 工业偏好理论图8-4 工业偏好理论(进口国) 8.3.2 工业偏好理论图

12、8-5 工业偏好理论(出口国) 约翰逊认为,由于同盟内部没有关税,因此只有在认定本国工业生产的比较优势至少不比别国差;而且通过向其他成员国出口确实可以增加本国工业生产的国家才会加入关税同盟。如果其他国家也都这样考虑那么在具有同等工业偏好度,同等工业生产比较优势程度,在世界市场上不十分强大的那些国家之间,关税同盟谈判最容易获得成功。8.3.2 工业偏好理论8.3.3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是日本著名学者小岛清在他1975年出版的对外贸易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它讲述的是在成本递减情况下国际分工和国际平衡的原理,旨在说明严格意义上的水平贸易发生的一个原因,并着眼于规模经济即成本递减的重

13、要性。小岛清认为,即使在消除了比较优势差距的极端状态下,为了互相获得规模经济,同样应该存在分工。这种分工不是通过价格机制自动实现的,而是需要通过贸易当事国的某种协议来加以实现。小岛清此处所用的“协议性”是指:由国家间的计划决定的分工,以及通过企业合作、资本合作,实行生产品种的专业化的分工。 小岛清是在假定各国的规模经济既有内部经济也有外部经济,即在成本递减是可能的这个前提下进行它的理论论述的。8.3.3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8.3.3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图8-6 用局部平衡图表示的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1. 用局部平衡图示说明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8.3.3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图8-7 用一般平衡图

14、说明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2. 用一般平衡图示说明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8.3.3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图8-8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3. 达成协议行分工的条件 参与协议性分工的国家必须具备如下条件:各参与国的资本、劳动禀赋比率没有多大差别;工业化水平等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等;对所分工的对象商品均可以进行生产。参与协议性分工的商品亦应满足以下条件: 它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商品。一般认为重工业、化学工业中的商品更适宜规模经济生产,并会获得很大的收益。 它应该是那些在各国生产均无很大差别的商品,即无成本差异和需求弹性差异的商品。小岛清得出如下结论:协议性国际分工是在同一范畴商品内的更细的分工,即应

15、该按各种商品范畴进行国际分工。然而他同时亦认为,目前尚无法解决划分同一范畴商品的问题。8.3.3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8.4 世界主要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 8.4.1 欧洲联盟 8.4.2 北美自由贸易区 8.4.3 亚太经合组织 8.4.4 东南亚国家联盟 8.4.1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EU),是目前世界上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组织,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10国的加入,使得欧盟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扩张。欧盟的发展历程 欧盟源自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最初

16、成员包括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6国。1957年,罗马条约签订以后,上述6国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7月,6国决定将3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20世纪80年代,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更名为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后,欧洲联盟正式诞生。1995年12月15日欧盟首脑马德里会议决定未来欧洲采用统一货币“欧元”,并于1999年在欧元区11国首先发行实施。20世纪70年代后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不断增加,英国、爱尔兰和丹麦于1973年1月加入,希腊于1981年加入,葡萄牙和西班牙于198

17、6年加入,奥地利、芬兰和瑞典于1995年加入,2004年东欧10国加入。 8.4.1 欧洲联盟欧盟的超国家机构欧盟统一经济政策由欧盟的相应超国家机构制定和实施,包括欧洲理事会、欧洲委员会、部长理事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以及欧洲中央银行等。欧盟的统一经济政策 欧盟统一大市场的基本特点是实现货物、服务、人员和资金的自由流动,因此欧盟共同体的经济政策就是围绕着这4个特点进行磋商和制定。 8.4.1 欧洲联盟8.4.2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是美国为了与欧盟相抗衡而联合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区域贸易集团。1988

18、年1月2日,美国与加拿大政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于1989年1月1日正式生效。1990年美国与墨西哥进行有关两国自由贸易的磋商,1991年2月加拿大也参与谈判,三国开始就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问题进行谈判。1992年12月17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并于1994年l月1日正式生效。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包括: 在10年内取消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国之间99%的商品贸易关税; 取消大部分阻碍跨国界的服务贸易壁垒;保护知识产权; 取消三个成员国之间对外直接投资的大部分限制;实行国家环境标准,不允许为了吸引投资而降低标准等。北美自由贸易区自建立以来一直就存在不和谐的音符。与欧盟不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

19、国家美国、加拿大和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组成,是一个垂直一体化组织。 8.4.2 北美自由贸易区8.4.3 亚太经合组织 在澳大利亚的倡议下,亚太经合组织(Asia- Pacific Economic Corporation,APEC)于1990年成立。到2002年,该组织拥有21个成员国 。亚太经合组织每年召开一次部长级会议,自1993年以后,每年也召开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讨论本区域内的经济贸易合作问题。 8.4.4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Nations, ASEAN)成立于1969年,成员国包括文莱、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

20、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和柬埔寨,其中老挝和越南是20世纪90年代加入,柬埔寨是最近加入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并达到了“在2002年之前将产品关税降至5%以下”的目标。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下一步目标是“在2010年前全面撤除进口壁垒、产品关税降至零,进而实现东南亚区域内资金、货物和人才的自由流动”。 8.5 本章小结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国一致同意减少并最终消除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以便做到相互之间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状态或过程。依据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程度,或者说依据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程度的差异,成员国的政策协调程度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

21、从低到高划分为6个层次: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各成员国会产生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的影响。静态的影响包括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从静态的角度看,成员国是否参加某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决定于它从该组织中的所得到的贸易创造是否大于贸易转向。从动态看,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带来积极的经济影响。同时,在一体化处于停滞状态时,有可能不利于技术进步。大市场理论的核心是:通过扩大市场获得规模经济,从而实现技术利益;依靠因市场扩大化而竞争激化的经济条件,实现上述目的。两者之间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8.5 本章小结协议行分工理论讲述的是在成本递减情况下国际分工和国际平衡的原理,旨在说明严格意义上的水平贸易发生的一个原因,并着眼于规模经济即成本递减的重要性。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实践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一体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新型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而不是组织)也有了明显的发展。特别突出的是亚太经合组织。 8.5 本章小结8.6 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几种形式?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