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自由贸易理论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a80d0c0cf804911ce663138616caa8/c3a80d0c0cf804911ce663138616caa81.gif)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a80d0c0cf804911ce663138616caa8/c3a80d0c0cf804911ce663138616caa82.gif)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a80d0c0cf804911ce663138616caa8/c3a80d0c0cf804911ce663138616caa83.gif)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a80d0c0cf804911ce663138616caa8/c3a80d0c0cf804911ce663138616caa84.gif)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3a80d0c0cf804911ce663138616caa8/c3a80d0c0cf804911ce663138616caa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6 七月 2022古典自由贸易理论ppt引言:又称国际贸易理论,它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广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分为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狭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仅指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又分为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和现代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认为,通过国际贸易不但能够扩大贸易双方的生产量,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消费量,使得贸易双方都能得到更多的贸易利益相应地,在政策上,各国应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实现自由竞争7/26/20222LINHANG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始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以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为标志,西方
2、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正式建立约翰穆勒创立相互需求说,解决了李嘉图遗留下的贸易利益划分问题,补充和发展的比较成本论马歇尔运用数学工具阐释穆勒的相互需求说,使其理论进一步“精密化”。7/26/20223LINHANG一、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重商主义二、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三、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四、穆勒的相互需求论五、马歇尔的进一步阐释本章的内容框架:7/26/20224LINHANG一、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政策都是基于最简单的假设:一个国家的财富是由它所拥有的金、银等贵重金属所决定的在这样的假设下,出口是有益的,而进口则是有害的既然出口有利进口有害,根据重商主义而制定的国家政策必然是鼓励
3、出口,限制进口早期的重商主义主张只出口不进口;晚期的重商主义主张发展生产,多出口少进口在重商主义的假设下,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zero-sum game) 7/26/20225LINHANG二、斯密的绝对成本论(一)斯密的绝对成本论产生的背景1500-1778年,重商主义流行于西欧各国18-19世纪,英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废除重商主义时代制定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要求强烈其原因:产业革命的发展,需要进口原料;产业革命形成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业制品,需要有宽松环境和条件向国外扩张。7/26/20226LINHANG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诞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克考第;十
4、四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十八岁又进入牛津大学深造;1751,在格拉斯哥大学连续任教。1759 年,斯密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科学巨著:道德情操论,这部著作标志着他哲学和经济思想的形成。1776 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在伦敦出版。著作中坚定地提出经济自由主义,重新定义了价值、劳动分工、生产过程、自由贸易、制度发展、天赋人权、政府的作用和资本的作用。(法国影响:重农主义学派国唯物主义伦理学)7/26/20227LINHANG(二)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1、亚当斯密认为,衡量一国财富和强盛的不是它所拥有的贵重金属有多少,而是可供人们消费的物品以及可以用来生产这些物品的各种资本。
5、贵重金属只是为了有效率地交换物品从而增加人们消费的媒介 亚当斯密认为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正和博弈(positive-sum game),或者说双赢 7/26/20228LINHANG2、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进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加强分工。他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1)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2)分工使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他认为即便在生产要素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7/26/20229LINHANG他列举了“制针”与“裁缝和鞋匠”的例子来说明专业化生产的好
6、处“一个人制针,所有的18道制针工序都由他完成,每天最多生产20枚。如果实行分工生产,由10个人去完成各种工序,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4800枚。”“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会遵循以下准则:从不在家里生产那些比购买的还贵的产品。裁缝不会试图自己做鞋,而是从鞋匠鞋匠那里买鞋。”7/26/202210LINHANG3、斯密从个人的分工推论到国际分工,从个人之间的交换推论到国家之间的交换“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不大会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那么,我们最好就用我们具有某些优势的行业中生产出来的部分产品来向他们购买。” 斯密7/26/202211
7、LINHANG4、亚当斯密阐述了自由贸易的主张,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亚当斯密认为,如果一国由于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无论是“自然优势”,还是后天的“获得优势”,使其生产的某种商品的绝对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应集中资源,专业化生产这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则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这种以各种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被称为“地域分工理论”或“绝对成本学说”7/26/202212LINHANG亚当斯密所举的例子:分工前每单位产品投入劳动分工后产量两国交换后毛呢葡萄酒呢绒酒呢绒酒英国100120(100+120)/100=2.21.11.1葡萄牙11080(110+80)/80=2
8、.3751.11.275假设毛呢和葡萄酒交换价值比例为:1单位毛呢:1单位葡萄酒假设英国和葡萄牙的劳动总量分别为220和190。结论:交换后英国财富增多了多得的0.1单位呢绒和0.1单位酒。7/26/202213LINHANG5、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所提出的交换模式只适用于贸易双方至少各拥有一种绝对优势的商品对外国进行销售的情形。那么,如果一国在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方面相对于另一国的同种商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这时还会不会存在分工和贸易? 7/26/202214LINHANG附:亚当斯密分工交换理论的其他思想国民财富的增长决定于分工,而分工起因于交换,分工是交换的结果;分工要受
9、市场的限制,交通运输对促进市场的扩大从而扩大分工起着决定的作用;分工的唯一不利因素是造成不平等现象。7/26/202215LINHANG三、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一)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产生的背景:19世纪初,英法战争期间,英国险些因粮食进口中断输掉战争1815年,英国颁布谷物法,造成粮价高涨,地租猛增,地主贵族获益同时,工资成本上升,侵蚀工业利润,工业资本家成为受损方围绕着谷物法的存废,掀起激烈的辩论7/26/202216LINHANG时势造英雄!贸易自由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的一次历史较量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需要本阶级的利益代言人推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前进的实践呼唤着支持谷物自由贸易理论的诞生历史选择
10、了李嘉图,李嘉图出色完成的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7/26/202217LINHANG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生于英国犹太族大资产阶级家庭。1799年他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引起了对经济学的兴趣,从此致力于经济学的研究。研究内容:货币(货币数量论的倡导者,金块价格)价值理论(论谷物低价对资本利润的影响)比较优势学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论对外贸易”)7/26/202218LINHANG(二)李嘉图 PK谷物法问题:李嘉图站在工业资产阶级一边来反对谷物法,如何让国民相信他的观点呢?一个好的政治家和经济学
11、家要会用技巧,能够让人们信服地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相信谷物法是损害了人民大众的利益。请看李嘉图如何推理:谷物法的拥护者会高举“粮食安全”的大旗!7/26/202219LINHANG1、李嘉图首先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他认为,比较成本(比较优势)的差异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一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其占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占比较成本劣势的商品,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结果可以使双方受益比较成本: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绝对成本的比率李嘉图论证引用的实例葡萄牙与英国进行葡萄酒和毛呢贸易7/26/202220LINHANG比较优势论分工前假设毛呢和葡萄酒交换的价值等价7/26/202221
12、LINHANG比较成本论绝对成本:葡萄牙均占优势,不能进行分工与贸易比较成本: 葡萄牙 毛呢的比较成本=90/100=0.9 葡萄酒的比较成本=80/120=0.67 英国 毛呢的比较成本=100/90=1.1 葡萄酒的比较成本=120/80=1.57/26/202222LINHANG比较成本论分工后结论:交换后英国财富增多了多得的0.2单位财富。7/26/202223LINHANG聪明的李嘉图用毛呢和葡萄酒的例子论证了一个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好处,这个好处正是来源于各个国家都有的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英国的比较优势在工业品,而不是在农产品;谷物法会使英国人民失去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所
13、以大家应该一起反对谷物法,这和本人代表的阶级利益没关系。7/26/202224LINHANG反对谷物法和李嘉图代表的阶级利益没关系吗?让我们一起看看李嘉图模型隐含的前提条件:7/26/202225LINHANG2、比较成本学说的前提条件:两个国家、两种可贸易产品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生产要素(劳动)的供给给定,在国内充分流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生产成本不变无运输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如: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7/26/202226LINHANG生产要素只有劳动;于是,一国的贸易获利就分配到每个劳动力上;如果套用要素禀赋理论:农产品:劳动+土地工业品:劳动+资
14、本实行自由贸易,英国土地所有者将受损,资本所有者将受益李嘉图巧妙选择了一个回避收入分配的模型来表明自已的观点7/26/202227LINHANG注:从前提条件上看,李嘉图的模型是一个静态模型,其推导出的贸易收益是开放后所能获得的一次性收益。现代经济学实证研究表明:这个收益在数值上并不大,对有些国家(美国)来说,是其国民收入的0.26%,对另一些国家(土尔其、巴西)来说,其数值可能是国民收入的5%-10%。7/26/202228LINHANG谷物法的支持者会反扑:“李嘉图,你的推理虽然在逻辑上是正确的,但在数值上是微不足道的,只能给英国带来相当于国民收入的不多的收益。可粮食生产事关英国的国家安全
15、,所以谷物法不能废除!”李嘉图还会有高招吗?7/26/202229LINHANG李嘉图在1815年所写的论谷物低价对资本利润的影响一文中,建立了一个将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的动态模型对此进得抗辩。该模型三个假定:农产品:劳动+土地;工业品:劳动资本是用来雇佣工人的“工资基金”资本家将获得的利润用于下一期的生产中,而土地所有者将地租用于消费李嘉图出招了!7/26/202230LINHANG在封闭条件下,由于市场有限,随着工资基金的积累、工业品生产的扩大,工业品的价格将下降,直至利润率为零,从而经济增长将归于停滞;在开放条件下,面对世界市场价格,其价格不会随着该国工业部门的扩大而下降;由于该国
16、在工业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那么开放会使该国工业品相对价格提高,从而提高该国的利润率。贸易开放通过提高资本所有者获得的利润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推动力。贸易开放,世界价格保证了开放小国能够持久获利,并由此实现长期收益。7/26/202231LINHANG一些启示:今天的中国和当年的英国一样,都处于一个激动人心的变革时代;这个时代呼唤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一样的经济学家:拥有高超的思辨技巧、深邃的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弄潮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他思想可以顺历史大潮而动,能够为普通民众带来福祉!7/26/202232LINHANG3、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原则为“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它揭示了一个客观规律:不论这个
17、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相对优势,即使是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能找到劣势中的优势;核心观点是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不同。7/26/202233LINHANG4、对“比较成本说”的评价1846年,废除谷物法,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更具普遍意义,更科学地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明显反映了发达国家向外实行经济扩张的需要;贸易不仅能使一国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而带来比较利益这样的静态利益,还能为一国带来动态利益,诸如:开拓新的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等;它在严格的假设,也存在片面性。7/26/202234L
18、INHANG小逸事:在青年萨缪尔森遇到数学家尤兰姆“经济学中哪条定理既正确但又不是显而易见”的诘问时,比较优势理论正是数十年后萨缪尔森能想出来的最佳答案。7/26/202235LINHANG自由贸易与英国纪录片相关问题:世博会最早起源于哪年,在哪国举行?1820年英国平均关税为多少?何时英国制造业平均进口关税下降为零?何时英国完全取消航海条例?除开依靠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外,英国推行自由贸易还有哪些手段?英国为什么要发动对华鸦片战争?7/26/202236LINHANG思考:自由贸易理论发展的动因是什么?自由贸易理论发展的动因与贸易保护主义斗争的需要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理论在逻辑方面自我完善
19、的需要7/26/202237LINHANG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逻辑上遗留下的两个问题: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交换比价(国际贸易条件)又应如何确定呢?李嘉图认为,各国按照比较成本参加国际分工,可以得到贸易利益。但贸易利得如何在各国之间进行分配呢?穆勒和马歇尔继承并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论述了供求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问题。7/26/202238LINHANG四、穆勒的相互需求论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英国经济学界的重要人物,是李嘉图的追随者,也有人称他是“最后一个古典主义者”1848年,他出版了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在这本书中,他论述了他的“相互需
20、求原理(或如其自称的“相互需求方程式”)穆勒认为,国际商品交换比例是在比较成本确定的范围内,由相互需求的强度决定的。7/26/202239LINHANG穆勒在分析方法上的创新李嘉图的 “比较成本”分析方法以两国生产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量不同为出发点 英葡分工前每吨产品所需劳动量葡萄酒 (吨)毛呢(吨)葡萄牙80天90 天英国120天100 天7/26/202240LINHANG穆勒在分析方法上的创新穆勒的“比较利益”分析方法以两个国家相等的劳动投入量生产出不同的产品量为出发点 英葡分工前每单位劳动(天)的产量葡萄酒毛呢葡萄牙1/80吨1/90吨英国1/120吨1/100吨7/26/202241
21、LINHANG(一)关于国际商品交换比例范围的分析开放前,两国存在各不相同的x商品与y商品的国内交换比例。开放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被在国际市场单一交换比例(国际贸易条件)所取代。这种交换比例直接决定各国出口产品的国际价值;下面以穆勒的“比较利益”分析方法,以英国和德国两国各生产毛呢和钢铁两种产品为例,来论述国际贸易条件的确定问题。 7/26/202242LINHANG1、英德两国进行国际分工前,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各自具有相对优势英德两国既定的劳动投入量可各自生产毛呢和钢铁的数量(如下表): 英德两国分工前的产量毛呢钢铁英国10单位15单位德国10单位20单位可以看出,德国在钢铁的生产上处于相对
22、优势,而英国则在毛呢的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所以,贸易格局应该是英国生产并出口毛呢以交换德国的钢铁。7/26/202243LINHANG2、英德两国进行国际分工后,劳动总量没有增加,产品总量却增加了按比较成本原则进行国际分工,英德两国所生产的产品量(如下表) 英德分工后产品量的变化 毛呢钢铁英国20单位0单位德国0单位40单位分工后,两国产品总量由于分工而增加了:毛呢的量虽仍为20单位,钢铁的量却由35单位增至40单位。7/26/202244LINHANG3、两国间商品的交换比例,应在两国国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之间在没有国际分工时,在英国,毛呢与钢铁的交换比例为1015;在德国,其交换比例为102
23、0; 当有了国际分工后,各方都希望用尽量少的本国商品去交换尽量多的对方商品;折中方案:英德两国商品的交换比例,应确定在双方国内的交换比例这个上下限之间。如果用e表示国际交换比例(贸易条件),则其范围可以表示为 1020e1015穆勒结论: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构成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7/26/202245LINHANG但国际间商品的具体交换比例又如何确定呢?穆勒进一步指出,国际间商品的具体交换比例,是由贸易双方相互需求强度的大小来决定的。对对方产品需求强度(偏好)相对大的国家,贸易条件(商品的具体交换比例)对该国就不利。因为该国不得不用更多的本国产品去交换,使本国产品的交换能力下降。相反,对对方产
24、品需求强度相对小的国家,贸易条件对该国就较有利。(二)贸易利益的分配决定于相互需求强度7/26/202246LINHANG(三)关于相互需求方程式的分析穆勒以相互需求方程式来阐述国际贸易条件的变动和贸易利益的分配 1、相互需求方程式的含义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两国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的比例穆勒认为,当这一相互需求方程式成立时,国际市场中商品的相对价格便由此决定7/26/202247LINHANG2、相互需求方程式的确定首先假定毛呢与钢铁的国际交换比例为: 10:17英德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总量必须是10:17的公倍数,两国的贸易才能达到均衡,两国的需求强度才能相等,相
25、互需求方程式才能成立。比如:10:17=10000:170001017可以被看作商品的国际市场均衡价格7/26/202248LINHANG3、相互需求方程式的失衡与恢复市场上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需求常常会发生变化,需求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升降,而价格的变化又会影响商品的需求(1)失衡:假设受某种因素的影响,英国需求德国钢铁的强度发生了变化,对钢铁的需求从17000单位降为13600单位,而德国对毛呢的需求强度不变,仍为10000单位。此时,原来的相互需求方程式会失去平衡: 101710000136007/26/202249LINHANG(2)相互需求方程式的恢复首先,需求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化这种贸
26、易条件的变化对德国是不利的,而对英国是有利的。假设毛呢与钢铁的交换比例由1017变为1018然后,价格的变化必然又会影响需求的变化毛呢的相对价格上升了,德国对毛呢的需求减至9000单位;钢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英国对钢铁的需求增至16200单位。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动调整,相互需求方程式在1018的贸易条件下重新得以恢复: 1018900016200穆勒是用相互需求强度的大小来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7/26/202250LINHANG(四)评价发展了李嘉图的理论,使得比较成本学说成为更加完整的理论; 分析方法上的创新“比较利益论” ;穆勒“相互需求论”反映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从“劳动价值论”向“供求价值论
27、”的过渡。7/26/202251LINHANG五、马歇尔的进一步阐释阿费里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1842-1924年)英国经济学家,是新古典学派或称剑桥学派的奠基者他研究了穆勒的国际贸易理论,并在1878年问世的代表作对外贸易纯理论中首先以几何曲线阐释穆勒的相互需求说7/26/202252LINHANG(一)互利贸易条件的范围两个参加国际贸易的国家所接受的贸易条件,必须是对双方都有利的贸易条件,这种贸易条件必须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这种范围在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所规定的上下限之间按前例分析,英国与德国两国的毛呢交换钢铁的互利贸易条件的范围就限定在10151020这个上下限之间马歇尔用几何图形对互利贸易条件作了解释7/26/202253LINHANG互利贸易条件的范围 X7/26/202254LINHANG(二)相互需求均衡决定贸易条件穆勒用相互需求方程式说明贸易条件或国际交换比例的决定,而马歇尔则是用提供曲线解释贸易条件或国际交换比例1、提供曲线表示一国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愿意以一定的本国产品的出口数量来交换一定的外国产品的进口数量。下面分析德国的提供曲线:7/26/202255LINHANG德国的提供曲线AABCG钢铁(德国出口)毛呢(德国进口)t0、t1、t2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贸易条件,都在互利贸易区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运动员转会合同
- 2024年跨境过桥贷款合同
- 2024年版:公共场所垃圾收集服务合同
- 2024年租赁物业维修责任合同3篇
- 2024年版权及专利权归属合同样本一
- 2025版家庭财务顾问与投资决策支持合同3篇
- 2025版酒店年度市场营销合作合同规范3篇
- 2024年酒店会议租赁协议详例版B版
- 2025版艺术品保险买卖居间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野外生存帐篷设计与定制服务合同3篇
- 竖井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2024届安徽省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全国主要城市气象参数
- 宣城消防钢楼梯施工方案
- 框架柱的配筋计算二
- IPC-7530A-2017 CN群焊工艺温度曲线指南(再流焊和波峰焊)
- 初期支护设计验算
- 石关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及技术档案汇编
- 医院医务科科长岗位竞聘答辩PPT课件(带内容)
- 2023年华侨、港澳、台联考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快上来吧要开车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