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知音剖析课件_第1页
文心雕龙·知音剖析课件_第2页
文心雕龙·知音剖析课件_第3页
文心雕龙·知音剖析课件_第4页
文心雕龙·知音剖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心雕龙知音刘勰(字彦和,465532)不但是南北朝时期,而且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最杰出最伟大的文学理论家。他所撰写的文心雕龙一书,多方面地总结了前人关于文章写作和文学创作的经验,同时最广泛地汲取了前人的文学和美学思想,从而构筑成了中国文论史上最全面、最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 沈约梁书刘勰传 :“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 :“文心体大而思精”、“笼罩群言”鲁迅诗论题记:“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斯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苞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文心雕龙知音刘勰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所谓“日进前而不御,

2、遥闻声而相思”也。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至于班固傅毅,文在伯仲,而固嗤毅云:“下笔不能自休”。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敬礼请润色,叹以为美谈,季绪好诋诃,方之于田巴,意亦见矣。故魏文称“文人相轻”,非虚谈也。至如君卿唇舌,而谬欲论文,乃称“史迁著书,谘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彼实博徒,轻言负诮,况乎文士,可妄谈哉!故鉴照洞明,而贵古贱今者,二主是也;才实鸿懿,而崇己抑人者,班曹是也;学不逮文,而信伪迷真者,楼护是也:酱瓿之议,岂多叹! 夫麟凤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然鲁臣以麟为麏,楚人以雉为凤

3、,魏氏以夜光为怪石,宋客以燕砾为宝珠。形器易徵,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 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知音篇探讨进行批评时应有的态度和方法。认为知音难遇的原因有三:一、贵古贱今;二、崇己抑人;三、信伪迷真。性格、兴趣的不同,在文学欣赏上各有偏好也是造成不公允批评的重要原因: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偶之解,

4、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如何克服偏好,做出公正而全面的批评?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lu),酌沧波以喻畎浍(kui)。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行,则优劣见矣。要求批评者“披文以入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chn)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匿?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然而俗监之

5、迷者,深废浅售,此庄周所以笑折杨,宋玉所以伤白雪也!昔屈平有言:“文质疏内,众不知余之异采。”见异唯知音耳。扬雄自称“心好沉博绝丽之文”。其事浮浅,亦可知矣。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翫绎方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 赞曰:洪钟万钧,夔旷所定。良书盈箧,妙鉴乃订。流郑淫人,无或失听。独有此律,不谬蹊径。阅读提示骈体文:中国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骈体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称骈体。在声韵上,讲究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

6、注重藻饰和用典。唐以后,骈文的形式日趋完善,出现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典故:储说子虚:战国时韩非所著韩非子中,有内储说、外储说等篇。子虚:指西汉作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说,秦始皇读了韩非的孤愤等篇曾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汉书司马相如传中说:汉武帝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曾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韩非,入秦后,被谗入狱而死。司马相如,始终只是汉武帝视若倡优的人。 抱朴子广譬:“贵远而贱近者,常人之用情也;信耳而疑目者,古今之所患也。是以秦王叹息于韩非之书,而想其为人;汉武慷慨于相如之文,而恨不同时。及既得之,终不能拔,或纳谗而

7、诛之,或放之乎冗散。”此即刘勰论述所本。曹丕典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孔璋:陈琳的字,“建安七子”之一。曹植与杨德祖书说:“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敬礼:丁廙(y意)的字。汉末作家,曹植的好友,常请曹植修改他的文章。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引丁廙的话:“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曹植接着说:“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季绪:汉末作家刘修的字。曹植与杨德祖书:“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刘生之辩,未若田氏;今之仲连,

8、求之不难,可无叹息乎?”楼护说司马迁著书曾咨询东方朔的话今不存。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贞索隐:“案桓谭云:迁所著书成,以示东方朔,朔皆署曰太史公。则谓史太公是朔称也。” 汉书扬雄传赞中说,扬雄著太玄经时,“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这里是借以喻指在种种不正的批评风气之下,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只能被人用来盖酱坛子,难以得到正确的评价。麟为麏:公羊传哀公十四年中说:“春,西狩获麟,有以告者曰:有麏而角者。”雉为凤:尹文子大道上中说:“楚人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 尹文子大道上:“魏田父有

9、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谓之曰:怪石也。于是遽而弃于远野。”桓谭新论琴道:“成少伯工吹竽,见安昌侯张子夏鼓瑟,谓曰: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以为知音。” 观千剑:桓谭新论道赋:“扬子云工于赋,王君大习兵器,余欲从二子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 伯牙、钟子期:传为春秋时楚人。琴表其情: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须臾)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折杨:一种庸俗的歌曲。庄子天地中说:“大声不入千里耳,折杨、皇华则嗑(xi虾)然而笑。” 白雪:

10、一种高妙的乐曲。传为宋玉所作的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扬雄:字子云,西汉末年著名作家。他的话见于答刘歆书(古文苑卷十)。 老子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春登台。”河上公本作“如登春台”。总术篇“落落之玉”,也是取河上公本,可见刘勰这里说“春台”是据河上公本老子。兰为国香:左传宣公三年中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国香:全国最香的花,后以“国香”专指兰花。 知音是文心雕龙第四十八篇,论述如何进行文学批评,是刘勰批评论方面比较集中的一个专篇。全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知实难逢”。古来文学批评存在着“贵古贱今”

11、、“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等不良倾向,公正的文学评论者很难遇见。知音之难的原因:一是贵古贱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皇汉武;二是崇己抑人,班固、曹植是代表;三是信伪迷真,楼护之属当归此类。这一段是立论,从文学欣赏的主体角度提出知音之难。 第二部分(2-3段)讲“音实难知”。从欣赏的客体文章本身的角度指出,知音之难还在于文情难鉴。从客观上看,文学作品本身比较抽象而复杂多变;从主观上看,评论家见识有限而各有偏好,导致文学欣赏的片面性,难于做得恰当。第三部分提出了做好文学批评的条件、方法:批评者应博见广闻,以增强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排除私见偏爱,以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第四部分提出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

12、“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说明文学批评虽有一定困难,但正确地理解作品和评价作品是完全可能的。知音之法: 首先,“将阅文情,先标六观。” 从文章的体制、辞采、沿革、表现手法、声律等方面入手,对作品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鉴赏。 其次,文学鉴赏应该“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即读者根据作品的言辞、审美意象激发情感,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再次,针对曲高和寡的现象,提出了“见异知音”、“深识鉴奥”的审美方法。 讨论本文谈到的文学鉴赏的方法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你在文学鉴赏过程中可以做到哪一些? 文章谈到了古人鉴赏文章存在的偏见,在人际交往中,有些偏见也是存在的,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认为我

13、们该怎样做,才会尽可能公正的评价一个人? 庄子秋水庄子(约前369前286),与孟子同时代略后。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为漆园吏。 春秋战国漆器“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史记“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李白大鹏赋 “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郭沫若鲁迅与庄子庄子寓言:涸辙之鲋、枯鱼之肆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

14、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其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

15、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齐物论: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

16、止也。”匠石运斤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幔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盗亦有道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17、。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庄子思想庄学“本归于老子之言”(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老。” “道”是一种超越时空而存在的绝对理念,主宰并支配着主体的精神意志。庄子把“道”摆到了至尊的地位,却又具有非语言、概念、名称所能直接认识的不可知性和不确证性。问:如何解决肯定“道”存在的客观性和否定“道”认识的可知性之间的矛盾?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

18、“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 ,其是与!”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

19、,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文本分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泾 :指水流。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涘:水边。渚崖:水洲岸边。辩通“辨”。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一时间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是牛是马都不能分辨。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到自己这里了。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行进,到了北海,面朝东边望去,看不见水的尽头。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旋其面目: 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容。旋:改变。望洋:抬头 于是河神方才改变了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 海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