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问:长江的发源于哪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冰塔林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马丽华背景资料 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是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观。作者马丽华在西藏工作近三十年,足迹踏遍大半个西藏,写下了许多介绍西藏的文章。1987年3月上旬,作者跟随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冬,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了这篇游记。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感知课文,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 2、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作者简介 马丽华马丽华,当代女作家,1953年出生于山东
2、济南。长期从事西藏文学编辑工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等。 学习词语棱角lng jio比喻器物的尖利部分。骤然zhu rn突然;忽然。虔诚qin chng恭敬而有诚意。恭顺gng shn指恭敬并服从(父母或长辈)。蠕动r dng指爬行的昆虫;泛指像虫类爬行的样子。凄凉q ling孤寂冷落。懈怠xi di松懈懒惰。敦实 dn shi结实;粗壮。蜿蜒wn yn曲折延伸。消长xio zhng增减;盛衰的变化。衰竭shui ji因病而生理机能极度衰弱。漫溢mn y水满向外流。演绎yn y推演铺陈。安营扎寨n yng zh zhi比喻建立临
3、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风云变幻fng yn bin hun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接踵而至ji zhng r zh形容来者很多,接连不断地来。历历在目l l zi m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川流不息chun li b x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漫不经心mn b jng xn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气势磅礴q sh png b形容气势雄伟壮大。气喘吁吁q chun x x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鲜有人迹xin yu rn j很少有人的踪迹。感知全文根据课文的内容,梳理作者的游踪,并分析作者游览过程中的所遭、所见、所感。请同学们看书5-7分钟,并用不同符号标出各类信息。那么作者一行人
4、走过了哪些地方?试作梳理。山脚冰塔林草坝子上砾石堆上接近冰山置身冰窟进入冰塔林由此可见本文写作使用了 顺序。空间除此外,文章还使用了 顺序,从 可看出。时间第二天感知全文,理清线索时空为顺序以作者跟随摄制组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二(3-11)写初见各拉丹东的景象。详写第一天在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和感受。(1-2)一三(12-15)略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移步换景本文主要使用什么手法来写景记事的?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
5、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小溪小石潭潭西南潭四面)标示出作者经历的句子,说说在各拉丹东源头,作者一行人遇到了哪些困难?驻地条件艰苦高原反应发烧疼痛摔跤隆冬将尽气候严寒自然环境险恶行走困难一、寻找 ,贴近作者作者行踪第一天驶向格拉丹东在草坝子上安营接近冰山、冰塔林置身冰窟(渐趋恶化)身体状况尚属正常高原反应发烧疼痛摔伤 恶心 呼吸困难我要死了第二天再入冰河似乎已经衰竭 没力气、挣扎所至时空顺序思考:本文大量写游览过程中所遇的困难,有何作用?1、侧面表现格拉丹东环境的恶劣以及景观的独特;2、表现游览者的坚强与乐观,使游览带上了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3、作为暗线推动情节的
6、发展。 作者由远及近,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现了冰塔林神奇、壮美的特点。1.作者是怎样描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探究思考 4、第5段中作者是从哪个角度观赏冰塔的?展现了冰塔林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5段中作者是从俯视的角度观赏冰塔的; 作者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写出了冰塔的“晶莹连绵”“平坦辽阔”的特点; 作者在展现这一特点时,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写人在冰谷里渺小的身影,对比写出了冰塔林的“辽阔”。 5、第6段观赏的角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展现了冰塔林怎样的特点? 第6段是从近处,平视的角度进行观察的;展现了冰塔林高峻的特点。6、第10段是从什么角度写冰塔林的?展现了
7、它怎样的特点? 第10段是从听觉的角度写冰塔林的;展现了冰塔风大而且迅猛的特点。7、第11段是从什么角度写冰塔林的?展现了它怎样的特点?采用了什么手法? 这一段是从更近处描写冰塔林的; 展现出冰塔林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的特点; 描写时,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冰塔,冰柱等的状态比作长发披肩。作者描写冰塔林时非常注意把主观感受、想象与客观的描写融在一起,往往从眼前景物出发,做时间维度的延展。如对冰窟和冰风的描写,突出异样的“温暖”感受,既写风的“扫荡”,更把思绪放飞到洪荒之始,感喟于自然的永恒。又如描写冰塔林和冰川,虽然以“写形”为主,却很少对其形态做过细的描写,而是以精短、准确、形象性强的词语连续带
8、过,很好的表现出冰体形状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同时又畅想眼前奇景的形成过程,主客观融为一体。这样的写法既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也赋予文章独特的韵味。作者对冰塔林的描写有详有略,略写时一笔带过,详写时细致刻画。从描写自己身处冰窖的感受开始,写到冰风的呼啸与川流不息,然后详细描写冰体的千奇百怪、美不胜收。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这里的“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眩晕”原指一种症状,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指“浩浩苍苍”的美景多得让人目不暇接,令人不知该看什么。“卖弄”指有意显示、炫耀,含贬义,这里在格拉丹东展现得淋漓尽致。这
9、两个词表现了作者面对冰峰、冰河、冰谷等景色带给自己的震撼,以及基于人与自然的对比而产生的对自然的敬畏。拟人手法2.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删去加点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删去后,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的描写,缺少了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没有了想象,景物就没有了神韵。3.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作者是怎样描写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并不去详
10、细描写冰山裂纹和褶皱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关于冰川、冰山形成的变化的想象,把冰山的褶皱想象成树的年轮。这样写能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 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敬畏自然,豁达乐观请用一两个词来形容作者游览各拉丹东时的心态。如何理解“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格拉丹东的近旁”?格拉丹东环境很恶劣,而人也很伟大;这种“伟大”不是征服,而是“活在近旁”的敬畏。 主旨归纳 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时间顺序和旅行的进程记下了在长江之源各拉丹冬的见闻和感受,描写了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表达了敬畏大自然、热爱西藏的感情。联系上下文,赏析语言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富有雕塑感。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格拉丹东比作“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终年白雪覆盖的各拉丹冬巍峨高大,棱角分明。2,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用了拟人手法,将各拉丹冬置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查房
- 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游戏设计
-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微课
- 新生儿黄疸护理病例讨论
- 2025商场摊位经营承包合同
- 肿瘤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
- 护理管理学的计划职能
- 电子支付与安全
- 2025详述合同管理的要领
- 2025前期物业服务招标代理合同
- 《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期末复习笔记
- 高尔夫球场浇灌施工方案
- 出纳员工考核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质量预测地理试题2
- 项目启动会模板
- 2025-2030年可穿戴式睡眠监测仪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圆明园的介绍》课件
- (2025)入团考试题库及答案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介绍-原理-结构-应用
- 车厢定做合同范文大全
-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