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时期国际能源战略形势及我国能源形势分析 能源中心 2011-08-26 国际能源形势1、能源问题已经演变成全球性问题2、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变化3、国际能源市场化趋势将更加明显4、国际石油市场分析 一、能源问题已经演变成全球性问题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能源安全问题还不突出,只出现在少数国家,且多发生于战争时期。石油危机的爆发使能源安全问题范围扩大,但也主要局限于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随着能源消费和供应群体的扩大以及世界能源工业的日益国际化,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全球性特点。与之相伴随,能源安全保障也逐渐由国别保障、集团合作向全球性能源安全对话与合作方向转变。能源安全是非传统安全
2、中的一种。是指为保障一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安全,使能源特别是石油可靠而合理供应,规避对本国生存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军事、政治、外交和其他非传统安全事件所引起的能源供需风险状态。主要取决于: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能源价格,国际能源市场,以及应变能力(包括战略储备、备用产能、替代能源、能源效率、技术力量等)一、能源问题已经演变成全球性问题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长和国际油价的大幅攀升,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等,使能源安全问题进一步超越了消费国和输出国的界限,扩大至全球范围,也使全球能源安全与合作提上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能源安全对话与合作的范围将越来越宽,合作程度也将越来越深。二、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格
3、局发生变化从国际能源发展态势看,全球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不断攀高的油价将推动投资的增加和产量的增长,市场结构性短缺有望缓解,中长期内世界能源供应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但受资源限制,世界能源消费与供应地域失衡格局将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 (geopolitics),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二、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从消费格局看,增长中心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目前亚太地区已超过欧、美,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区和
4、第一大石油消费区。从消费国角度看,越来越依赖局势不稳的中东等地区,增加了能源供应风险和在政治外交上被要挟的可能性。二、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在供应层面上,尽管近期内多元化趋势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对欧佩克(OPEC)的依赖将趋于加重。目前对于未来20年世界石油产量的预测,欧佩克、国际能源机构和美国能源信息署等机构的预测存在较大差异,但它们对欧佩克地位的看法比较一致,均认为欧佩克产量份额将上升至50左右。中文名称:石油输出国组织 英文名称: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 其他名称:欧佩克 定义:成立于1960年
5、9月14日,1962年11月6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现有11个成员国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委内瑞拉。 二、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供需地域进一步失衡,使国际能源贸易大幅度增加,供应链变长,不仅使运输成本显著提高,也使运输线因恐怖袭击和运输事故等发生中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而对能源供需双方的利益都构成威胁。三、国际能源市场化趋势将更加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能源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和能源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6、使能源自立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生产国与消费国间相互渗透、互相依赖程度大幅增加,影响市场与油价的因素显著增多,任何一方都已不能单方面长期控制市场和油价。三、国际能源市场化趋势将更加明显推动能源相互依赖的主导力量是全球能源特别是石油市场一体化的发展,石油市场逐渐趋于多元化。石油供应与需求间的贸易方式逐渐市场化,石油的交易数量和价格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供需平衡和价值比较,世界石油市场趋于一体化。四、国际石油市场分析国际石油市场环境分析国际石油市场格局国际石油市场总体特点国际石油市场发展趋势1、国际石油市场环境分析 全球主要资源国 排名国 家剩余探明储量(亿吨)同比增长(%)占全球总储量份额(%)1沙特阿拉
7、伯361.93-0.0219.682加拿大243.96-0.2813.273伊朗186.51-1.6310.144伊拉克157.530.008.575科威特139.040.007.566委内瑞拉136.1314.187.407阿联酋133.970.007.298俄罗斯82.190.004.479利比亚59.815.303.2510尼日利亚49.620.002.701、国际石油市场环境分析 全球主要消费国 排名国 家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亿吨)同比增长(%)占全球份额(%)1美国884.5-6.422.52中国375.73.39.63日本221.8-3.55.64印度1354.83.45俄罗斯130
8、.43.13.36德国118.34.93.07巴西105.35.32.78沙特阿拉伯104.28.12.79韩国103.3-4.92.610加拿大102-1.02.61、国际石油市场环境分析 国际大型石油公司 石油公司所属国家石油产量石油储量天然气产量天然气储量炼油能力销售能力1沙特阿美沙特阿拉伯11741072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伊朗222114123埃克森美孚美国514313114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委内瑞拉75215585中国石油中国4129126146BP英国816516737壳牌荷兰1226417228康菲美佛龙美国1421122412510道达尔法国1825142
9、0942、国际石油市场格局石油需求多元化 石油供应多元化 石油资本多元化 市场对石油需求有三种形式:消费性需求、投机性需求和储备性需求。当前,这三种需求都在增加。 虽然欧佩克在世界石油市场仍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非欧佩克产油国发展势头强劲。 如俄罗斯、中亚国家等。近几年来,国际大规模石油投资开始涌入西非、中亚和俄罗斯。 3、国际石油市场总体特点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 国家石油公司资源优势明显世界石油市场供需依然保持基本平衡油价变化跌宕起伏石油交易方式多元化非经济因素对石油市场影响较大4、国际石油市场发展趋势跨国公司和国家公司加强合作,竞争主体趋于更加多元化 企业聚集倾向提高,市场垄
10、断趋势明显石油供求关系将趋于紧张未来世界石油价格将持续升高国际石油市场竞争将更加复杂多样石油金融化仍然是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特征 我国能源形势我国能源形势概况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中国能源安全对策一、我国能源形势概况1981-2000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大体上为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半,1981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895亿吨标准煤,200年上升到9.79亿吨标准煤,20年翻一番。2001以来能源消费总量高速增长,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9.9亿吨标准煤,短短8年时间能源消费总量又翻一番,能源消费的增量是1981-2000年消费总量的2.1倍。但是,中国能源消费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人均能耗大约为1.5
11、吨标准煤,不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1/3。一、我国能源形势概况从长期看,中国要实现2050年经济发展目标,即使是能源效率在发达国家水平上提高25%,那么能源消费总量也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大约150%)。千人汽车保有量不足世界平均的30%,人均住房面积只有发达国家的60%,人均电力消耗只有发达国家的30%。一、我国能源形势概况经济总量为30万亿元,占世界第三位,人均GDP3000美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不到发达国家的15%;城市化率不到44%,农村人口7.5亿。要实现2050年目标,如果继续走工业化道路,即使能源效率达到日本和德国水平,也要消耗60亿吨标准煤,从全球资源和气候变化方
12、面看根本不具备可能性。一、我国能源形势概况二、我国能源安全环境1、海外油源安全度低,稳定供应能力脆弱 中东地区非洲地区中亚俄罗斯地区拉美地区伊拉克战争后,局势的失控使人们对伊恢复其石油生产的信心降低;西方在中东推进“大中东计划”影响现存的国际局势,造成中东地区反美情绪的高涨;伊朗核问题僵持不下,严重影响中国与伊朗之间的石油合作。非洲存在部族、种族、宗教及地区矛盾争端,国家战乱,军队政治干预以及政府腐败等内部地缘政治危险。美国针对苏丹对中国的可持续石油供给,对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开采进行干扰和阻碍;美国欲借索马里战乱,将整个非洲统辖在其军事武装的掌控范围之内,对其他国家形成潜在威慑。中亚地区宗教极端
13、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造成的动荡直接威胁中国的油气开发。美国借阿富汗反恐之机驻军,并南移欧洲驻军,调整土耳其等国的驻军,将中亚作为重要军事战略区来部署。从北约东扩到颜色革命,再到巴杰管道的修建,美国针对俄罗斯形成了政治压迫、经济竞争的进攻线,加剧了该地区的油气竞争,也威胁到中国在中亚的石油利益。拉美地区是中国油气“走出去”战略的三大目标战略区之一。针对拉美地区的政局动荡多变以及国家能源工业改革大潮,未来中国在拉美地区面临的主要地缘政治风险是能源工业国有化运动带来的资产权益划分的不确定性,以及资源国家政权交替带来的政府政策走向不确定性。二、我国能源安全环境2、进口运输方式单一,通道控制能力较差 目前
14、中国进口油气90%以上依靠海路运输,主要三条海运航线都经过马六甲海峡和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处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控制范围之内,是中、日、美三国战略利益的交会之地。中国船队虽然总吨位居全球第四位,但是船型结构不合理,油轮普遍存在吨位小、船龄长的严重问题,不适合规模运输的进口原油运输,海洋运输能力受限;其次,中国目前海军实力有限,无法有效控制马六甲海峡,只能依靠外交来实现油气运输通道的安全保障。二、我国能源安全环境3、“走出去”战略受多方制约,压力重重 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美国视中国的石油需求不断加大为“不稳定因素”,舆论声称“中国能源威胁论”,并通过外交斡旋和跨国石油公司挤压我国石油公司海外业务的
15、拓展空间。 中俄能源合作不是单纯的双边经贸合作问题,而是一场政治、安全、利益、外交等错综复杂的双边博弈日本对中国能源“走出去”战略非常敏感,特别在俄罗斯远东输油管道问题上,不惜代价与我国争夺。印度能源战略与中国相同,因此暗中与中国角逐,多方渗透,争取从中东、非洲获得更多的石油份额二、我国能源安全环境4、邻里关系复杂多变,领海主权受到挑战 东亚地区朝鲜问题是当前最大的地缘政治风险,六方会谈的顺利将有助于朝鲜核问题和平解决。美朝关系一旦恶化,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周边环境将受到美国的直接威胁。俄修建“泰纳线” 后,中、日石油管道博弈告终,但中、日、针对俄油气资源的争夺却刚开始,中国在与日、俄博弈的同时,
16、还要提防中俄之间的天然气价格之争被韩国捷足先登。东南亚南海主权之争是最大的地缘政治风险,马来西亚、文莱、越南等无视中国主权,对南海资源单方开采,甚至卖给国外石油公司进行勘探开发,对东南亚各国针对南海问题达成合作机制也造成了障碍。三、中国能源安全对策制定能源安全的原则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制定有效的地缘政治突围战略1、制定能源安全的原则1、多元化原则多元化是能源安全的基础。多元化包括许多方面,比如能源供应结构多元化、能源科技结构多元化、能源基础设施多元化以及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和市场参与者多元化。2、对外开放原则对外开放是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进口国需要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全球的能源资源,来
17、满足它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需求。在一个全球化的能源市场,能源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其他各国来解决自己的能源安全问题。1、制定能源安全的原则3、国际合作原则在国家层面上,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全球性能源组织,可以通过拓展IEA的成员国范围来实现;在公司层面,中国能源行业需要和国际同行更多地进行合作分享经验、共同建设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开展技术研发,以及携手投资全球能源项目。国际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2、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1、要明确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2、要制定我国能源科技发展路线3、完善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基本框架4、促进我国能源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2025年春)
- 2025年压纹机合作协议书
- 北京课改版英语八年级上重点词组及句型
- 2025年二手车交易买卖合同参考范文(2篇)
- 2025年代理进口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人才服务代合同范文(2篇)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 2025年五年级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五篇)
- 2025年二手房转让买卖合同简单版(2篇)
- 2025年临时工劳动合同证明模板(三篇)
- 城市基础设施修缮工程的重点与应对措施
- 油气勘探风险控制-洞察分析
- GB 12710-2024焦化安全规范
- 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卷1(南京专用)
- 医疗机构质量管理指南
- 【牛客网】2024秋季校园招聘白皮书
- 2024-2025银行对公业务场景金融创新报告
- 2025届郑州市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下税收征管问题研究》
- 建筑工程三通一平技术方案
- 肿瘤中医治疗及调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