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第三章法兰克福学派概述汇总课件_第1页
文艺学第三章法兰克福学派概述汇总课件_第2页
文艺学第三章法兰克福学派概述汇总课件_第3页
文艺学第三章法兰克福学派概述汇总课件_第4页
文艺学第三章法兰克福学派概述汇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讲 法兰克福学派概述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创立二、法兰克福学派的三个发展阶段三、法兰克福学派对前期西马的新发展四、法兰克福学派文论的基本特色五、法兰克福学派文论的代表人物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创立1、“社会研究所”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创立2、 霍克海默与法兰克福学派3、“批判理论”的提出:霍克海默的学术史贡献1、“社会研究所”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创立法兰克福学派,又称“批判的社会理论”,是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法兰克福学派这个名称源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社会研究所”。该所成立于1923年,隶属于法兰克福大学,第一任所长是卡尔格林贝格,其宗旨是研究西欧工人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史。1930

2、年,霍克海默任第二任所长。他重新为研究所确立方向,提出从哲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综合研究,创办了社会研究杂志,提出了“社会批判理论”,吸收一批年轻学者参加该所工作。法兰克福学派正式创立。2、霍克海默与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担任研究所所长之后,社会研究所才开始了以批判理论而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霍克海默在题为社会哲学的现状和社会研究所的任务的就职演说中指出,社会研究所的任务是建立一种社会哲学,它不满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实证性分析,而是以“整个人类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对象来揭示和阐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的命运”,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的哲学批判和社会学

3、批判。这为法兰克福学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此后,随着本雅明、阿多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人的不断加入,法兰克福学派开始进入多产时期,并渐渐壮大、成熟起来。 霍克海默生平及著述霍克海默(Max Horkhaimer) 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著名哲学家。 1895年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一个犹太人家庭。1919-1922年在慕尼黑、法兰克福、弗莱堡上大学。1922年以康德判断力批判的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1930年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所长,1932年创办社会研究杂志。希特勒上台(1933)后,他先流亡瑞士,1934年流亡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社会研究所。1949年,返回德国

4、,重建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1951-1953年任法兰克福大学校长。1959年退休,次年移居瑞士,直至1973年去世。主要著作有资产阶级历史哲学的开端、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独裁国家、启蒙的辩证法(与阿多诺合著)、工具理性批判、社会哲学研究等。3、“批判理论”的提出:霍克海默的学术史贡献1937年,霍克海默在社会研究杂志上发表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一文,把他开创的理论正式称为“批判理论”,以区别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引申阅读霍克海默受青年黑格尔派“批判精神”的影响,把“批判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阐述了“社会批判理论”同“传统理论”的区别,特别是对实证主义社会学进行了批判。扩充阅读在目前这

5、样的历史时期中,真正的理论是批判性的,而不是实证性的,思考者自身的本性要求他为改变历史、在人与人之间确立正义而奋斗。【霍克海默: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见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8,第89页。)二、法兰克福学派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创立期与早期(从1930年到1949 )第二阶段:鼎盛期(从1950年至1960年代末)第三阶段:后期(从1970年代起)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第5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阶段,以霍克海默(1898-1973)、本雅明(1898-1940)为代表。在此期间,法兰

6、克福学派逐步发展和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开始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批判。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鼎盛时期,以阿多诺(1903-1969,1959年任社会研究所第三任所长)、马尔库塞(1898-1979)为代表。在这一时期,法兰克福学派进一步强调辩证的否定性和革命性,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和现代社会的物化结构,特别是意识形态、技术理性、文化工业等异化的力量对人的束缚和统治。尤其是在60年代末期,遍及西方的学生造反运动,把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著作(如单向度的人、否定的辩证法)奉为思想武器,把学派的一些成员(如马尔库塞)奉为精神导师。法兰克

7、福学派一时名声大噪,尽人皆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青年学潮的低落以及学派内部的分化,加之老一代的中坚(如阿多诺、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等人)的相继去世,年轻一代的成员大多转向,原先意义上的学派已成为历史。后期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强调法兰克福学派的传统批判理论同现代社会条件的不适应性,他开始致力于探讨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主张以交往行为理论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此时,他更多地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思想家而活跃于国际学术界。三、法兰克福学派对前期西马的新发展法兰克福学派是以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为代表的初期西马的进一步发展,不过又与初期西马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总体性概念

8、的变化。阶级意识的消失。物化理论的变化。(该部分参见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第343-344页)总体性概念的变化。在卢卡奇那里,总体性是历史的本质,是批判历史现实的根据。在批判理论中,总体性成为现实中资本主义制度的总体性,是同化矛盾、弥合对立、反对变革的总体。这样总体性就由革命性变成了反革命性,由批判的武器变成了被批判的对象。(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第343页)引申:总体性概念发生变化的原因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变化,又与西方文化的思想整体变化相关。在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思维范型的转折过程中,总体性思维受到质疑,而反总体性思维成为主潮。虽然对总体性的批判主要是在20世纪6

9、0年代以后由阿多诺和马尔库塞进行的,但本雅明在30-40年代的论著中,已经显出了反总体性思维的鲜明特点,因此有学者将本雅明作为后现代的先驱之一。(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第343页)阶级意识的消失。在初期西马里,无产阶级代表了历史的未来,是否定资本主义现实、实现历史变革的动力。批判理论不再提阶级及其意识,而是从社会条件和人本身理论,是社会本身需要改变,是人本身需要解放。因此,在批判理论中, 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有本雅明关于一种新型的都市人的描述,有马尔库塞关于本能革命和新感性的理论。(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第343页)物化理论的变化。在卢卡奇那里,物化是一种异化,主要体现在商品交换价值统治

10、一切和资本主义分工使人零散化上,这两方面都典型化为无产阶级的异化。批判理论则把物化概念转成对技术的分析,其重心,不是商品对人的影响,而是技术对整个社会的作用。本雅明对生产复制时代的分析,马尔库塞对高技术与单向度社会关系的论述,表明了批判理论所认识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初期西马所认识的资本主义社会,用批判理论的术语来说,这是一个“发达工业社会”。(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第343-344页)补充:“晚期资本主义”中的物化观后期西马代表人物詹姆逊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专门谈到“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消费意识形态是后期西马的批判重心。四、法兰克福学派文论的基本特征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与文论的基本

11、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鲜明的批判性。现代的人道主义。反对科学理性的浪漫主义倾向。审美乌托邦的建构。(可参见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第5-14页)鲜明的批判性。法兰克福学派将霍克海默开创的“批判理论”视为基本的方法论,将美学批判当作社会批判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美学、文论思想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对他们所处的时代文化危机的批判。与法兰克福理论称之为批判理论相应,其文论可称之为批判文论。引申阅读本雅明把他对发达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熔铸在其独创的审美范畴如“惊颤”、“光晕”、“神会”之中;阿多诺“否定性”美学的“非统一性原则”,更是直接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否定和拒绝之上;马

12、尔库塞吸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提出“新感性”的美学主张,也是以对资本主义现代统治压抑人的本性和心灵的深切体验和批判为前提的;哈贝马斯的美学观也是与他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深刻解剖密不可分。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法兰克福美学是一种社会批判的美学;或者换言之,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应用和发挥。(参见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第7页)现代的人道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从卢卡奇那里继承了人道主义传统,将关注的重心放在人性的异化与复归上,审美与艺术在他们那里成为扬弃人的异化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参见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第7页)反对科学理性霍克海默与

13、阿多诺认为,科技进步带来的人与自然界的分离和对自然界的支配,并不能推动人类的解放,作为启蒙精神核心的科学理性在现代技术文明条件下走向了反面。为了真正解放人类,就要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摆脱强制自然服从人的统治的“粗野”而“无望”的企图,摆脱逻辑、数学等科学理性的“专制主义”统治。(参见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参见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第12-13页)审美乌托邦的建构。 法兰克福学派把艺术与审美看成是消除人的异化,达到人性复归的重要的乃至最佳的途径,从而走上了建构现代审美乌托邦的道路。阿多诺的审美乌托邦阿多诺是以艺术和美学研究结束自己毕生的精神探索的。他在临去世前的三年时间内,发表了音乐社会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