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卫生操作规范及案例分析课件_第1页
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卫生操作规范及案例分析课件_第2页
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卫生操作规范及案例分析课件_第3页
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卫生操作规范及案例分析课件_第4页
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卫生操作规范及案例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卫生操作规范及案例分析第1页,共47页。目录一、背景二、食品安全卫生基础知识与食品安全事件三、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卫生操作规范第2页,共47页。一、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1220 号)的工作目标,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更加科学完善,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第3页,共4

2、7页。餐饮业现状2011年中国餐饮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 ,同比增长率16.9% 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的流失 食品安全隐患第4页,共47页。二、食品安全案例及分析小肥羊的卫生黑幕事件:2011年11月第5页,共47页。第三章 场所与设施、设备第十六条 建筑结构、布局、场所设置、分隔、面积要求(三)食品处理区应设置专用的粗加工(全部使用半成品的可不设置)、烹饪(单纯经营火锅、烧烤的可不设置)、餐用具清洗消毒的场所,并应设置原料和(或)半成品贮存、切配及备餐(饮品店可不设置)的场所。 第6页,共47页。危害微生物的营养: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元素和水分。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延滞期、指数期、稳

3、定期和衰亡期。第7页,共47页。第8页,共47页。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第9页,共47页。如在适宜条件下,大肠杆菌 37时代时时间为 18 min,每 24 h可分裂 80 次,每 24 h的增殖数为 1.210 24 个。第10页,共47页。第四章 过程控制第二十一条 粗加工与切配 (二)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三)易腐烂变质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 第11页,共47页。第四章 过程控制第二十三条 备餐及供餐要求(六)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

4、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第12页,共47页。从业内来看,生物性污染(食源性疾病)才是当今食品安全的头号敌人,其次是化学性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农残药残、天然毒素,排到后面的才是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第13页,共47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是指病原物质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发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常见的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等。其中,食源性疾病中98.5%是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其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全世界公认的头号难题。第14页,共47页。蒸功夫“香精包子”事件 :2011年9月第15页,共47页。第四章 过程控制第

5、三十一条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一)食品添加剂应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二)食品添加剂的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标识“食品添加剂”字样,盛装容器上应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采用精确的计量工具称量,并有详细记录 第16页,共47页。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标签上需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和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不了解此类香精的成分,无法确定此类香精能否添加。若包装中大部分是英文标示,使用这种添加剂属于非法添加,如果将使用的添加剂标签撕毁使用,这也是违法行为。 第17页,共47页。二、食

6、品安全卫生基础知识与食品安全事件 引起食品安全的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第18页,共47页。从业内来看,生物性污染(食源性疾病)才是当今食品安全的头号敌人,其次是化学性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农残药残、天然毒素,排到后面的才是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第19页,共47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是指病原物质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发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常见的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等。其中,食源性疾病中98.5%是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其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全世界公认的头号难题。第20页,共47页。1生物性污染食

7、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的污染,主要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危害较大,主要为细菌和细菌毒素、霉菌和霉菌毒素。第21页,共47页。速冻水饺“细菌超标”事件2011年10月-11月媒体报道:思念、三全、湾仔码头三大品牌水饺被测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真相:在广州市工商局公布的抽检结果中,除了三全,包括海霸王、合口味等六七种品牌都检出金葡菌了,但由于其它的是二三线品牌,所以被无视了。第22页,共47页。肉制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60时加热6分钟被杀灭,牛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75时加热1.2秒被杀灭(ICMSF-国际微生物规格委员会数据),食品达到165华氏度(即73.89),即刻就可以杀灭食

8、品中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内的致病菌,确保食用安全(FDA数据)。第23页,共47页。微生物知识微生物的营养: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元素和水分。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第24页,共47页。第25页,共47页。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物理因素:温度、氧气、辐射、干燥、渗透压、超声波与微波化学因素:表面消毒剂 化学治疗剂(医学药物)第26页,共47页。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第27页,共47页。“双汇”Q趣儿孜然风味香肠被检出不合格,菌落总数超标。第28页,共47页。熟肉制品卫生标准第29页,共47页。淀粉制品卫生标准(GB2713-2003)第30页,共47页。如在适宜

9、条件下,大肠杆菌 37时代时时间为 18 min,每 24 h可分裂 80 次,每 24 h的增殖数为 1.210 24 个。第31页,共47页。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微生物的作用: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包括食品本身的成分、所含水分、pH值高低和渗透压的大小。第32页,共47页。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可供食用的期限,常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即食品保藏。通过食品保藏可以改善食品风味,便于携带运输,但其主要的食品卫生意义是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常用的方法包括低温冷藏、冷冻,高温杀菌,脱水干燥,腌渍和烟熏,食品辐射保藏等。第33页,共47页。

10、低温保藏与食品质量1低温保藏的方法:低温保藏包括两种方法包括冷藏和冷冻两种方法。2低温保藏的原理: 低温可以降低或停止食品中微生物的增殖速度。 低温还可以减弱食品中一切化学反应过程。第34页,共47页。灭菌方法巴氏消毒:是一种不完全灭菌的加热方法。只能杀死繁殖型(包括一切致病菌),而不能杀死有芽孢细菌。早期多用低温长时间消毒法,62.8保温30分钟的杀菌方式。现多采用瞬间高温巴氏消毒法71.7,15秒种,灭菌效果同上。第35页,共47页。煮沸消毒法:将水加热至100,煮沸15min30min,可杀死所有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达到消毒物的目的。第36页,共47页。小肥羊的卫生黑幕事件:2011年1

11、1月第37页,共47页。超高温消毒:137.8 2秒种,这种方法能杀灭大量的细菌,并且能使耐高温的嗜热芽孢梭菌的芽孢也被杀灭,而又不影响食品质量。第38页,共47页。商业灭菌:指罐头食品中所有的肉毒梭菌芽孢和其他致病菌、以及在正常的储藏和销售条件下能引起内容物变质的嗜热菌均已被杀灭而言。第39页,共47页。辐照消毒:以消除无芽孢致病菌。剂量为510kGy。辐照防腐:以杀死部分腐败菌,延长保存期。剂量在5kGy以下。辐照灭菌:即用高剂量来杀灭食品中的一切微生物,剂量为1050kGy。第40页,共47页。2化学性污染 来源复杂,种类繁多。主要有: 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有害金属、

12、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二恶英等。第41页,共47页。立顿“农药门”:茶叶中检出高毒农药灭多威:2012年3月水银刀鱼:2012年4月蒸功夫“香精包子”事件 :2011年9月第42页,共47页。从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工具、容器、包装材料及涂料等溶入食品中的原料材质、单体及助剂等物质。(第三章 场所与设施设备 第十七 设施要求 (十五) 设备、工具和容器要求)在食品加工储存中产生的物质,如酒类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第43页,共47页。滥用食品添加剂等。 造假葡萄酒不含葡萄汁 苏丹红染色脐橙双汇瘦肉精猪肉万能牛肉膏硫磺毒生姜是慢性毒药红薯粉条用墨汁做死猪泡农药腌腊肉黑工厂用猪肉加添加剂制作假牛肉(2012广州)第44页,共47页。3放射性污染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生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排放。特别是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核素污染,在食品卫生上更加重要。第45页,共47页。三、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卫生操作规范规范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8月制订印发,共5章46条。分别对餐馆、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的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具体规定;对餐饮服务单位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晨检制度、备案公示制度、餐厨废弃物处置制度和食品安全应急防范制度,以及重点环节的风险防范,食品加工处理流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