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二)第1页,共34页。温故: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第2页,共34页。温故:【鉴赏人物形象思路点拨】1.观点:形象的总体特征2.摘句: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3.分析:结合诗句分析其特征及意义(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4.作用或效果: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第3页,共34页。第4页,共34页。 点绛唇
2、(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感情丰富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情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5页,共34页。 剑客 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注)霜刃: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这首诗着力刻画了什么形象? 这首诗刻画了一位手持利刃
3、却没有试过锋芒而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剑客形象。第6页,共34页。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知新: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第7页,共34页。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第8页,共34页。西 楼 曾 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
4、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第9页,共34页。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鉴赏景物形象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概括景象(意境)特点;描摹诗歌图景;剖析作者思想。第10页,共34页。(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品味意境就要借助意象。) 什么是意象?先看一首诗: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
5、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第11页,共34页。分析: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风雨:昨晚风雨交加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啼鸟:欢快的气氛风雨:无情的风雨落花:实让人惋惜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情,借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喜春、惜春之情表现得贴切自然。这就是意象!先看到再想到最后悟出第12页,共34页。从刚才的诗歌中,可以归纳两点:有些形象可引发我们的丰富联想。形象是意象的根。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意象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的。 要由“落花”产生 “让人惋惜” 的联想,首先,我
6、们要有一定生活体验,其次,作者有明显的语言暗示(“知多少”)。什么是意象?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第13页,共34页。常见意象的共性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类的情感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寓意的常见意象。熟记这些意象,应从其特性入手,揣摩这一特性与寓意之间的关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第14页,共34页。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寒霜 飞雪 苦雨梅花 菊花 翠竹 松柏 幽兰美人 神女 灵修 磁针 杜鹃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鸿雁 雁足 尺素 青鸟 玉壶 冰心 白雪 离
7、别、游子凄凉悲愁高洁隐逸国君坚贞思乡音信、书信高洁第15页,共34页。什么是意境?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象境情第16页,共34页。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 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
8、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第17页,共34页。(2)把握画面,描摹图景一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例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渭川田家 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第18页,共34页。答:核心字是“归”
9、字(也可说是“羡”)。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第19页,共34页。二看它描写的形象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第20页,共34页。(3)分析景物,概括作用。(1)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2)乐景衬哀情例: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写出诗人归
10、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第21页,共34页。1、设题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景物 画面 情怀 思想)2、解题模式描摹图景(依托意象)把握景物特点(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幽静、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安谧娴静、苍凉雄浑、旷远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归纳: 借景抒情类规范的答题模式这首诗通过意象的刻画,描绘出图画,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第22页,共34页。枫桥夜泊 张 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象
11、?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远离家乡,在月落、鸟啼、霜满天的秋夜,独自坐在渔船里面对江边的枫树、渔火、听到寒山寺飘来的钟声,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抒发了诗人只身漂泊异乡,孤独的羁旅之愁。意境描摹画面思想情感第23页,共34页。【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方法点拨】 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
12、义。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2、概括形象特点;3、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归纳:赏析意境类规范的答题模式第24页,共34页。【答题步骤】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绘景)。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 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析景):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部分, 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
13、想感情。(悟情)第25页,共34页。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香,泥融土湿,燕子筑巢,日丽沙暖,鸳鸯静睡,(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第26页,共34页。一般表达方式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的感情。总结一下:第27页,共34页。例: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漫成一首 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4、1)选取了哪些意象?(2)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1)明月、风灯、宿鹭、跳鱼四个意象(2)诗中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以动写静),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第28页,共34页。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本诗写到的意象:创造的意境:表现的主旨:(抒发的情感):缺月 、疏桐、孤鸿、寒枝沉寂(寥)、凄凉 孤寂处境和
15、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牛刀小试第29页,共34页。 双调清江引(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步骤一)_(步骤二)_(步骤三)_答案:这首诗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热烈,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第30页,共34页。常见意境特点举隅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第31页,共34页。江 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问: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意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第32页,共34页。 同意第一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看出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七校联合体2025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哈尔滨市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宣传和传播课件
- 2025版智能车库租赁与新能源物流车辆停放合同
- 2025版办公室装修合同(含艺术装饰品定制)
- 二零二五版智能校巴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消防设施安装工程合同书
- 2025版仓储物流场地租赁与配送服务合作协议
- 2025版朝阳区校园保安服务与消防设施检查合同
- 2025版高校附属企业博士专家聘用合同模板
- 18《我能行》教学设计(表格式)
- 意外险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洞察阐释
- 木质纤维素纳米纤丝基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融资租赁业务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研究
- 设备移交协议书模板
- 慢阻肺诊疗规范
- 2025年宪法知识竞赛全套题库及答案(共150题)
-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2024年1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数学试题(真题)
- 《互联网产品开发》教学教案
- 2025年焊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肝内胆汁淤积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