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生产技术项目三课件_第1页
花卉生产技术项目三课件_第2页
花卉生产技术项目三课件_第3页
花卉生产技术项目三课件_第4页
花卉生产技术项目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花卉生产技术第1页,共256页。项目三 温室花卉栽培任务一 温室花卉的栽培措施任务二温室观花草本花卉的栽培任务三温室观叶花卉的栽培任务四温室观花木本花卉的栽培任务五仙人掌类及多肉植物的栽培第2页,共256页。任务一 温室花卉的栽培措施第3页,共256页。一、培养土及其处理1.培养土的类型培养土主要有园土、腐叶土、泥炭土、草皮土、针叶土、珍珠岩、蛭石和煤渣及沙等。第4页,共256页。一、培养土及其处理2.培养土的配制盆栽花卉因盆容积有限,单一的培养土很难满足花卉多方面的要求,故多为几种培养土配制而成。在配制之前,应先将各种材料分别打碎、过筛。 依花卉种类及生育阶段的不同,培养土的配制比例各不相

2、同。第5页,共256页。一、培养土及其处理3.培养土消毒(1)氯化苦熏蒸。(2)蒸汽消毒。(3)干热消毒。(4)福尔马林熏蒸。(5)高锰酸钾液喷洒。此外,还可以用热水消毒法、熏硫法、醋酸消毒法及多菌灵、百菌清等多种药剂消毒法。第6页,共256页。一、培养土及其处理4.培养土的酸碱度温室花卉中几乎全部的种类都要求酸性或弱酸性土壤,花卉的种类不同,对酸性与碱性的适应能力有较大的差异。生产上常用“矾肥水”的方法,来解决植物在栽培中所发生的缺铁现象。第7页,共256页。一、培养土及其处理“矾肥水”是由黑矾(硫酸亚铁)与肥料配制而成的。其配制的比例是:黑研2.53 kg,油粕或豆饼56 kg,粪1015

3、 kg,水200250 kg。将4种材料在缸内混合,在日光下暴晒,约经20 d后,全部腐熟成黑色液体时,即可用来稀释浇花。每天取用上清液大半缸,添入清水施用,第二天仍取用同量清液,如此取用至肥液稀薄时,再添入黑矾和肥料沤制。追肥施用时间在傍晚,施用次数和用量随季节和花卉的种类不同而异。第8页,共256页。二、上盆第一次将花苗(实生苗、扦插苗、地栽大苗)栽到花盆中去的操作称为上盆。第9页,共256页。二、上盆1.上盆选盆 一定要选择大小适当的花盆,如用旧盆要洗刷干净晒干再用,如用新盆应浸泡12 d再用。播种苗或扦插苗用盆口径在710 cm,地栽大苗上盆盆径在1013 cm。第10页,共256页。

4、二、上盆2.垫排水孔,做排水层 先用碎瓦片垫在排水孔上,既防止盆土流失,又能使多余的水流出。再加粗砂粒或煤渣等做排水层,增加排水性,防止烂根。第11页,共256页。二、上盆3.填培养土,取苗栽植 在排水层上填入厚度为2 cm的培养土,放适当底肥,再放适当培养土(厚度大于2 cm);取苗放盆中,注意使根系舒展,植株位于花盆中央,保证植株的根茎处在沿口的位置;从四周填土,墩实盆土或用手从盆边压实,留出沿口2 cm。第12页,共256页。二、上盆4.上盆浇水 从盆边缘浇透水,置于荫蔽处缓苗数日后,逐渐见光,进行正常管理。第13页,共256页。三、换盆把盆栽植物换入另一花盆中去的操作称为换盆。 需要换

5、盆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小苗长大,根系充满盆;另一种是成株在一盆中生长多年,盆土物理性质变劣,换土不换盆。第14页,共256页。三、换盆1.扣盆 将一只手的手指分开,叉在植株的茎基部,按置于盆土表面,用另一只手配合,将花盆提起倒置,轻击轻扣盆边,或向他物(以木器为好)上轻扣,将植株连同土球一起扣出。第15页,共256页。三、换盆2.整理土球和根系 一、二年生花卉不必整理,以原土坨栽植;宿根花卉需整理,去掉部分旧土,修剪根系,同时可进行分株繁殖;木本花卉需根据种类而异,有的可修剪枝条和根系,有的不能修剪根系。换盆选盆;垫排水孔,做排水层;填培养土,取苗栽植 ;填培养土,取苗栽植 ;换盆浇水的操作同

6、上盆的相应操作。第16页,共256页。四、转盆和倒盆(1)转盆。转盆即转动花盆的方向。北方温室通常为单屋面,一面透光,常导致植株向光生长,造成偏冠,影响观赏效果,所以要经常转换花盆的方向。转盆还可防止根系自排水孔穿入土中。(2)倒盆。倒盆即调换花盆的位置。植株长大,造成拥挤,为使通风透光良好应加大盆距。另外,在温室的不同位置,环境条件有很大差异,经常调换花盆位置可以使所有植株生长均衡。第17页,共256页。五、松盆土和施肥(1)松盆土。用小竹签等物使上层盆土壤疏松、细碎,可防止土壤板结,增强透气,有利于对水肥的吸收。(2)施肥。盆花除施基肥外,还应经常追肥。盆花的基肥是指在上盆或换盆时施入盆中

7、的肥料;追肥是在盆花生长过程中追加的肥料。叶面喷肥也属于追肥。盆花追肥的原则是薄肥勤施,少量多次。第18页,共256页。六、浇水1.浇水的方法浇水的方法有用喷壶浇水、用喷壶喷水、浸水和浸泡。2.浇水的原则温室花卉的浇水原则是“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就浇透”,切忌“拦腰水” 。第19页,共256页。七、盆花整形修剪盆花的整形修剪包括支架与诱引、绑扎与捏形、短截、疏枝等。(1)支架与诱引。通过支架与诱引,可形成的主要形式有单柱式、几何图形式、筒形、螺旋形等。(2)绑扎与捏形。绑扎与捏形的原则是自然修枝,编成拍子,绳拉成弯,因树捏形。(3)短截。短截,即对枝条进行短剪,剪口下留壮芽,使萌发新枝,短截

8、时应注意留芽的方向。(4)疏枝。剪除密生枝、徒长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使通风透光,株形美观。第20页,共256页。任务二 温室观花草本花卉栽培一、瓜叶菊 六、四季秋海棠二、蒲包花 七、朱顶红三、四季报春 八、 马蹄莲 四、君子兰 九、蝴蝶兰五、花毛茛 十、天竺葵 第21页,共256页。一、瓜叶菊1.形态特征瓜叶菊:别名千日莲、黄瓜花,为菊科、千里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二年生栽培。瓜叶菊全株被毛,茎直立。叶较大,呈心脏状卵形,有掌状脉,叶缘具多角状齿或波状齿,似瓜类植物的叶片,故称为瓜叶菊。叶柄粗壮,有槽沟,叶柄基部成耳状,半抱茎。头状花序多数簇生成伞房状。第22页,共256页。一

9、、瓜叶菊2.生态习性瓜叶菊喜凉爽气候,惧严寒,忌高温高湿;生长适温为1015 ,要求光照充足,短日照促进花芽分化,长日照促进花蕾发育;喜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pH值为6.57.5为宜。第23页,共256页。一、瓜叶菊3.品种瓜叶菊品种类型很多,主要有:大花型、中间型、星型、多花型。第24页,共256页。一、瓜叶菊4.繁殖方法瓜叶菊的繁殖多用播种繁殖,也可采用扦插繁殖。(1)播种繁殖。播种的时间应根据所选用的品种类型和所需要的花期来确定。不同品种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差异较大。播种用土可用腐叶土、壤土、河沙以5:1:1的比例配置。(2)扦插繁殖。一些优良的重瓣品种不易结实,可用扦插法繁殖。第25页,共

10、256页。一、瓜叶菊5.栽培管理栽培过程中要经常转盆,以免植株因趋光性而产生偏斜,破坏株形。还要经常倒盆,以拉大盆距,使植株间保持合理生长空间;经常有目的的换位,还可保持不同位置上的植株生长整齐一致。栽培中,可以通过改变温度的办法控制花期。植株现蕾后立即送到温度205的温室中栽培,可促其提前开花;在植株含苞或初开时,将室温降至410,则可延缓开花,延长花期。第26页,共256页。一、瓜叶菊6.园林应用瓜叶菊花色艳丽,具有一般室内花卉少有的蓝色花。已成为元旦、春节和“五一”等节日布置的主要花卉。星型瓜叶菊品种适作切花,可用它制作花篮或花圈。第27页,共256页。二、蒲包花1.形态特征蒲包花:别名

11、荷包花。为玄参科、蒲包花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大而多皱摺,对生,呈卵形,具有绒毛,叶柄短。花茎由丛生叶片中抽出,花属于伞房花序。花冠为唇形,分成上下二唇,上唇小而成帽盖状,下唇膨大而成囊袋状,花蕊位于上唇内部,下唇只是个空气囊,外形十分稀奇珍贵。蒲包花因花形囊状像是姑娘用彩线绣织的钱包,故被称为荷包花。第28页,共256页。二、蒲包花2.生态习性蒲包花喜冷凉、怕高温。蒲包花属长日照花卉,对光照的反应比较敏感,幼苗期需明亮光照。盆栽蒲包花对水分比较敏感,盆土必须保持湿润。浇水切忌洒在叶片上,否则极易造成烂叶。抽出花枝后,盆士可稍干燥,但不能脱水,这有助于防止茎叶徒长。土壤以肥沃、疏松和

12、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第29页,共256页。二、蒲包花3.品种常见的蒲包花品种有:全天候系列、黄金热系列、矮丽系列、比基尼系列。第30页,共256页。二、蒲包花4.繁殖方法蒲包花一般采用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宜在气候稍凉爽时进行,不宜过早,因夏季高温,幼苗易腐烂。通常于8月立秋左右播种,播种太晚,发株不大。第31页,共256页。二、蒲包花5.栽培管理生长期应注意通风和遮荫,防止虫害发生和灼伤叶片。每半月施肥1次,氮肥不能过量,否则易引起茎叶徒长和严重皱缩。当抽出花枝时,增施12次磷、钾肥。同时,对叶腋间的侧芽应及时摘除,否则侧生花枝过多,不仅影响主花枝的发育,还会造成株形不正,缺乏商品价值。第3

13、2页,共256页。二、蒲包花盛花期,严格控制浇水,室温维持在810,并进行人工授粉,可提高结实率。结实期气温渐高,采取通风、遮荫等降温措施,使果实充分成熟,否则高温多湿,未等果实成熟,植株已枯萎死亡。高温多湿的条件下,易引起蒲包花根叶腐烂等生理性病害,生长期必须注意通风和遮荫。第33页,共256页。二、蒲包花6.园林应用可作室内装饰点缀,置于阳台或室内供人观赏。也可用于节日花坛摆设。蒲包花很少用于园林景点或公园花坛栽培,也极少作为切花瓶插,大多适宜在温室做小巧盆栽,供人们家居摆设。第34页,共256页。三、四季报春1.形态特征四季报春:别名四季樱草、仙鹤莲、仙荷莲,为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

14、宿根低矮草本,作一、二年生栽培。根状茎呈褐色,叶基生,呈椭圆形至长卵圆形。花葶自基部抽出,每株可抽生46枝;伞形花序顶生。第35页,共256页。三、四季报春2.生态习性四季报春喜排水良好、多腐殖质的土壤,较耐湿。苗期忌强烈日晒和高温,宜将其温暖通风的环境。花期为15月份。种子寿命极短,宜随采随播。第36页,共256页。三、四季报春3.品种四季报春的常见品种有报春花、鄂报春、藏报春和欧报春。第37页,共256页。三、四季报春4.繁殖方法 四季报春的繁殖以播种繁殖为主。种子寿命较短,采收后宜立即播种。播种期为69月。一般在6月下旬播种,生长好,但因夏季气温高,成苗率差,必须注意遮荫;在89月播种,

15、则管理方便,但植株生长矮小,需加强管理。第38页,共256页。三、四季报春5.栽培管理生长期间应注意加强养护,注意室内通风干燥,除冬季外,其他季节均须遮去日中强光。开花期,宜适当增施肥料,有利于结实,但在大部分花谢后即停止施肥。结实期间,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干燥,如湿度过大则结实不良。第39页,共256页。三、四季报春6.园林应用可将其用作花坛、花境、盆花、切花及岩石园布置;也可根据不同的花期,将其应用于城市各类型园林绿地。第40页,共256页。四、君子兰1.形态特征君子兰:别名剑叶石蒜、达木兰,为石蒜科、君子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基部具有由叶基形成的假鳞茎。根为肉质,粗长,不分枝,呈圆柱形

16、。叶呈2列迭生,宽带状,端圆钝,边全缘,质硬厚而有光泽。伞形花序顶生。第41页,共256页。四、君子兰2.生态习性君子兰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的环境;在10以下生长缓慢,5以下处于相对休眠状态,0以下受冻害;30以上徒长;环境相对湿度为70%80%;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壤土,土壤含水量以20%30% 为宜,切忌积水;不宜受强光照射,夏季需置于荫棚下栽培。3.品种君子兰分为垂笑君子兰和大花君子兰。第42页,共256页。四、君子兰4.繁殖方法君子兰可通过分株繁殖与播种繁殖两种方法进行繁殖。分株繁殖。分株于春季34月进行,结合换盆时进行分株。播种繁殖。播种用土以腐熟的杂木锯末为好,

17、也可用河沙与炉渣等量混合或河沙与腐叶土以6:4的比例混合后使用。因种子较大,可用点播法。第43页,共256页。四、君子兰5.栽培管理大花君子兰喜肥,因此要求土质疏松,通透性好,肥力足,以满足其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营养要求。春季换盆时施入基肥;生长季每月追施稀薄液肥一次,并视生长情况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尿素作根外追肥,浓度为0.1%0.3%,每半月一次。68月和10月以后停止施肥;如冬季温室温度较高,植株生长正常,也可适当施肥。第44页,共256页。四、君子兰大花君子兰叶子两列状,但有时因趋光生长,常发生叶片歪曲排列不规则的现象。为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可使叶片南北向放置,每隔一段时间,180转盆一次;

18、如已经发生不规则现象,可用两片竹片,弯成半圆形夹于叶丛两侧,以逐步校正。第45页,共256页。四、君子兰大花君子兰要求土壤和环境湿润,浇水应掌握“见湿见干,浇则浇透”的原则。在36月和910月,君子兰旺盛生长季节应充分供应水分;夏季气温高,君子兰生长缓慢,应适当控制浇水,但要多向地面和叶面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冬季也要减少浇水,温室内温度较高的应加大空气湿度,水温应与气温一致。第46页,共256页。四、君子兰6.园林应用君子兰属植物花、叶、果兼美,观赏期长,是布置会场、楼堂馆所和美化家庭环境的名贵花卉。第47页,共256页。五、花毛茛1.形态特征花毛茛:别名菜花等,为毛茛科、毛茛属,多年生

19、草本花卉。株姿玲珑秀美,花色丰富艳丽,株高为2040 cm,地下部分具有纺缍状小块根;茎单生,长而纤细且直立,或少数分枝,有毛;基生叶为阔卵形,具有长柄,茎生叶无柄,为二回三出羽状复叶;花单生或数朵顶生,花期为45月。第48页,共256页。五、花毛茛2.生态习性花毛茛对日照长度反应非常敏感,生长最低温度为5,大于20则生长发育不良,温度在30以上时地上部开始枯萎,但是干燥的块根可以忍受相当的高温。其生长过程对水分的需求很多,但过多的水分也有烂根的危险。花毛茛对土壤要求较高,以有机质丰富、团粒结构良好、能保持适量孔隙度的土壤为好,pH值在6.5左右。第49页,共256页。五、花毛茛3.品种花毛茛

20、有盆栽种和切花种之分。花瓣有重瓣、半重瓣,其花色丰富,有白色、黄色、红色、水红色、大红色、橙色、紫色和褐色等多种颜色。花毛茛分土耳其花毛茛系列、波斯花毛茛系列和牡丹花毛茛系列等。第50页,共256页。五、花毛茛4.繁殖方法花毛茛的繁殖方法主要包括分生繁殖及播种繁殖。(1)分生繁殖。盆栽花毛茛以分生繁殖为主,通常在910月进行。(2)播种繁殖。由于块根短小密聚,分生不易,且倍数太低,因此生产上常用种子繁殖。正常播种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第51页,共256页。五、花毛茛5.栽培管理棚内最高温度不高于20,最低不低于5。提高夜温有利缩短生育期,适当降低夜温有利株形紧凑。冬季尽量给予充分的光照

21、。花毛茛较喜水,因此浇水要充足、及时、均衡。现蕾初期花蕾长出叶丛,视情况喷一次120150 mg/kg的多效唑。第52页,共256页。五、花毛茛6.园林应用花毛茛花大,色彩丰富,可栽植于林缘、草坪四周等,是花境的良好材料。第53页,共256页。六、四季秋海棠1.形态特征四季秋海棠:别名蚬肉秋海棠、玻璃翠、瓜子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为卵圆形至广卵圆形;基部斜生,呈绿色或紫红色。聚伞花序腋生。第54页,共256页。六、四季秋海棠2.生态习性 四季秋海棠喜温暖,生长适温为1820。冬季温度不低于5,夏季温度不超过32。四季秋海棠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较高,但盆

22、内积水或空气过于干燥,同样对四季秋海棠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盆栽四季秋海棠宜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叶土或泥炭土,pH值为5.56.5的微酸性土壤。第55页,共256页。六、四季秋海棠3.品种四季秋海棠的栽培品种繁多,株型有高种和矮种,花有单瓣和重瓣,花色有红色、白色、粉红色,叶有绿色、紫红色和深褐色等。第56页,共256页。六、四季秋海棠4.繁殖方法(1)播种繁殖。四季秋海棠从播种到开花约需140 d,其播种期往往由供花期来确定,通常以12月至翌年2月最为合适。 (2)扦插繁殖。重瓣品种不结实,只能采用扦插繁殖。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以冬季扦插效果最好,春秋也可,夏季插穗容易腐烂。 (3)分株繁

23、殖。四季秋海棠的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换盆时进行。此法很少采用。第57页,共256页。六、四季秋海棠5.栽培管理 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每半月施肥1次。花芽形成期,增施12次磷钾肥或使用20-20-20通用肥,无土栽培时长期使用15-15-18无土栽培肥。四季秋海棠常用直径为10 cm的盆。苗高10 cm时应打顶摘心,压低株型,促使萌发新枝。同时,摘心后1015 d,喷0.050.1B9约23次,可控制植株高度在1015 cm。第58页,共256页。六、四季秋海棠6.园林应用 四季秋海棠常布置在室外,组成景点,花繁似锦,惹人触目。若加工成立体花柱、花伞及吊盆悬挂,七彩斑斓,异常新奇。第59页,共25

24、6页。七、朱顶红1.形态特征朱顶红:别名柱顶红、白子红、朱定兰、对角蓝等,为石蒜科、孤挺花或朱顶红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近似球形;叶鲜绿色,带形,在花后抽出。花茎中空,稍扁,具有白粉。第60页,共256页。七、朱顶红2.生态习性朱顶红喜温暖,生长适温为1825,冬季休眠时要求冷凉、干燥的环境。其喜光,但光线不宜过强,喜湿但畏涝,要求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3.品种朱顶红常见的栽培品种有红狮、智慧女神、荧光等,以白花、黑紫条纹,纯白与深红者为贵。第61页,共256页。七、朱顶红4.繁殖方法朱顶红的繁殖方法常用播种繁殖和分球繁殖。(1)播种繁殖。朱顶红的播种繁殖可即采即播,发芽率高。播种到

25、开花需要23年。 (2)分球繁殖。分球繁殖在34月份进行。(3)扦插繁殖。将母球纵切成若干份,再分切其鳞片,斜插在蛭石或沙中,长出2片真叶时定植,栽植深度以鳞茎的1/3露出土面为好。第62页,共256页。七、朱顶红5.栽培管理盆栽基质以富含腐殖质的肥沃砂质壤土为宜。在栽培过程中,若茎、叶及鳞茎上有赤红色的病害斑点,宜在鳞茎休眠期以4044温水浸泡1 h预防。第63页,共256页。七、朱顶红做促成或半促成栽培的种球,可用控水的方法控制种球的休眠期,常在89月停止浇水,910月将休眠种球再储藏在17条件下,风干储藏45周,然后升温至23再储藏4周,此时可将种球上盆、浇水、催花,在花茎抽出1520

26、cm后将花盆置于光线充足处,直至开花。浇水以雨水最适,化肥慎用,有机肥较佳,叶面喷肥,两周1次,一般两年换盆一次。朱顶红在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最好。第64页,共256页。七、朱顶红6.园林应用朱顶红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因其花茎挺拔,花朵硕大,通常有数株丛植便可成景,而与一般春花类植物搭配较难协调,适合点缀花境小品,或与高大阔叶的观叶或观花植物(如苏铁等)配置。第65页,共256页。八、马蹄莲1.形态特征马蹄莲:别名水芋、观音莲、慈姑花、为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马蹄莲具有肉质地下块茎。叶基生,具有长柄,上部有棱,下部呈鞘状折叠抱茎。叶片为卵状箭形,鲜绿色,有光泽。花

27、高出叶丛,肉穗花序包藏于佛焰苞内,佛焰苞为大型,边缘略向外弯,张开呈马蹄形;肉穗花序为圆柱状。第66页,共256页。八、马蹄莲2.生态习性马蹄莲性喜温暖、潮湿和稍有遮荫的环境,但花期宜有阳光,否则佛焰苞常带绿色。其不耐寒冷和干旱,通常在冬春季开花,高温的夏季休眠。第67页,共256页。八、马蹄莲3.品种马蹄莲常见栽培的品种有三种,分别是:白梗马蹄莲、红梗马蹄莲、青梗马蹄莲。4.繁殖方法马蹄莲的繁殖以分球繁殖为主,也可用播种繁殖。第68页,共256页。八、马蹄莲5.栽培管理马蹄莲为秋植球根花卉,盆栽需在9月初进行。盆土用泥炭土1份、壤土2份,再加一些骨粉和厩肥配制。每盆栽4个块茎,先放在阴凉处,

28、保持湿润,约20 d出苗。出苗后放在阳光下,并经常保持盆土潮湿。温室栽培冬季可不遮荫,春夏秋三季少量遮荫,可遮去30%50% 的阳光。冬季温度应保持510以上,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夏季高温25以上和冬季低温5以下都可能造成植株枯萎休眠。当温度降到0时,块茎会受冻而死亡。第69页,共256页。八、马蹄莲每隔12周施1次液体肥。注意肥水不要浇进叶柄内,以免腐烂。马蹄莲喜潮湿,但在栽种初期,新叶展开前土壤不宜太湿,以微潮为好。以后,生长期间应保持充足的水分。开花前,若叶片过多,可将外部老叶摘除几片,以利花茎抽出。元旦至春节期间开始抽花,35月开花繁茂。5月下旬以后天气变热,马蹄莲开始休眠,叶片

29、逐渐枯黄,可减少浇水,促其休眠。第70页,共256页。八、马蹄莲6.园林应用马蹄莲叶片翠绿,形状奇特,花朵苞片洁白硕大,宛如马蹄,是国内外重要的切花花卉。其常用于插花,制作花圈、花篮、花束等,也常做盆栽观赏。第71页,共256页。九、蝴蝶兰1.形态特征蝴蝶兰:别名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根丛生,呈扁平带状,表面具多数疣状小突起。茎短,叶片肥厚,呈长椭圆形,交互排列在短茎上。叶呈硬革质,有光泽,叶片正背两面颜色不同,根据叶色可判断花色深浅。蝴蝶兰为总状花序至圆锥花序;花莛为拱状,有时分枝,着花3 朵至多朵;花大,蝶形,犹如彩蝶飞舞,故而得名。第72页,共256页。九、蝴蝶兰2

30、.生态习性蝴蝶兰属热带高温兰,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低于15即进入休眠,低于10容易死亡;但高于35时,生长将受到影响并容易患病;开花需经历一个月的1518低温才能促成花芽分化,此后如果继续持续低温则花梗萌发迟缓。蝴蝶兰喜欢空气高湿且通风的环境,要求空气经常保持6080的湿度,并且保持空气流通,忌烈日直射。第73页,共256页。九、蝴蝶兰3.品种目前,蝴蝶兰流行的品种主要有红花系列、黄花系列和白花系列。4.繁殖方法蝴蝶兰可用无菌播种繁殖、组织培养和分株繁殖。第74页,共256页。九、蝴蝶兰5.栽培管理因蝴蝶兰是气生兰,栽培基质不能用土,而应以苔藓、碎砖粒、棕树皮、椰壳纤维等为宜。移栽的最佳时

31、期是在春末夏初之间。幼苗46个月换1次盆,可不去掉原盆栽基质,以免伤根,只将根的周围再包一层苔藓(或其他基质),栽种到大一号的新盆中即可。新换盆的小苗在2周内需放在荫蔽处,这期间不可施肥,只能喷水或适量浇水。成苗1年换1次盆或换栽培基质。幼苗移栽后,23 d内不能浇水。 生长期可施豆饼水等农家肥或复合肥料。小苗应施氮肥,以利枝叶生长;中大苗则宜施磷、钾肥含量较高的肥料,以利开花。第75页,共256页。九、蝴蝶兰6.园林应用蝴蝶兰是一种适合室内养殖的植物,花形似蝶,优雅,秀气,具有“兰中皇后”的美誉。花朵是蝴蝶兰最有观赏价值的一部分。蝴蝶兰主要做切花和盆花栽培。第76页,共256页。十、天竺葵1

32、.形态特征天竺葵:别名洋绣球、石蜡红 、入腊红、绣球花,为牻牛儿苗科、天竺葵属、亚灌木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特殊气味。茎粗壮多汁,基部稍呈木质化,被细柔毛。单叶互生,呈圆形至肾形,基部为心形,有掌状脉,边缘有波形钝锯齿,叶面常有暗色马蹄状斑纹。天竺葵为伞形花序。第77页,共256页。十、天竺葵2.生态习性天竺葵性喜阳光、喜凉爽,不耐高温、不耐寒;怕水湿而稍耐干燥,要求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3.品种常见的天竺葵品种有:真爱;幻想曲;口香糖;探戈紫;美洛多;贾纳;萨姆巴。第78页,共256页。十、天竺葵4.繁殖方法天竺葵可用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1)播种繁殖。种子采收后立即播种,也可秋播。

33、(2)扦插繁殖。通常在春、秋两季结合修剪,选取当年生的嫩枝进行扦插。第79页,共256页。十、天竺葵5.栽培管理天竺葵播种苗出苗后应及时分苗、上盆,扦插苗生根后也应及早上盆。 盆土可用壤土、腐叶土、沙按3:2:1的比例配制,定植时加少量基肥。旺盛生长的春秋两季,每隔12周施l次液体肥料;若冬季室温比较高,也应施肥。夏季高温时期,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应停止施肥。天竺葵在阳光下生长健壮,叶片浓绿,节间短,株形优美。但夏季阳光太强时,需遮荫30%50%。第80页,共256页。十、天竺葵春秋生长旺季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使盆土经常湿润,但不能积水。天竺葵需要每年翻盆,更换新土。翻盆多在花后进行,通常在

34、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行。翻盆之前要修剪,约留下基部10 cm左右。剪后1周内不浇水,不施肥,以免剪口处腐烂。第81页,共256页。十、天竺葵6.园林应用天竺葵花期长,花色丰富,管理简便,可布置花坛,也是重要的盆花。第82页,共256页。任务三 温室观叶花卉栽培一、龟背竹 六、橡皮树 二、绿萝 七、吊兰 三、竹芋 八、肾蕨四、散尾葵 九、文竹五、 一叶兰 十、 鹅掌柴 第83页,共256页。一、龟背竹1.形态特征龟背竹:别名蓬莱蕉、电线兰,为天南星科、龟背竹属,常绿大藤本植物。蔓长可达10 m以上。茎粗壮,气生根可长达12 m,横生,细柱形,褐色。叶嫩时为心形,无孔,长大后呈羽状深裂;各叶脉间有

35、穿孔,革质、下垂。花茎多瘤,佛焰苞为淡黄色,长可达30 cm;花穗长为2025 cm,乳白色。第84页,共256页。一、龟背竹2.生态习性龟背竹喜温暖、湿润、蔽荫环境,生长适温为2030;需要较强光照,但忌阳光直射;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中,稍耐盐碱。第85页,共256页。一、龟背竹3.品种龟背竹常见栽培的品种有:迷你龟背竹;石纹龟背竹;白斑龟背竹;蔓状龟背竹。常见的同属观赏种有:多孔龟背竹;洞眼龟背竹;翼叶龟背竹;斑纹翼叶龟背竹;斜叶龟背竹;窗孔龟背竹。另外,同属观赏种还有星点龟背竹和孔叶龟背竹。第86页,共256页。一、龟背竹4.繁殖方法龟背竹以扦插繁殖为主。切取茎部2

36、3节,气生与叶可保留或剪除,插入基质中并遮荫,在2127下,约经1个月即可生根。或将大枝切下,插入水中即可生根。第87页,共256页。一、龟背竹5.栽培管理盆土用腐叶土和壤土混合组成,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经常喷水,忌干旱。当株高为30 cm以上时,应设支架或绳索绑扶,并用苔藓包裹气生根,促使植株生长旺盛。每12年换盆1次。第88页,共256页。一、龟背竹6.园林应用美丽奇特多姿的龟背竹,是著名的室内盆栽观叶植物,惹人喜爱。另外,龟背竹有晚间吸收二氧化碳的功效,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含氧量有很大帮助。其还具有优先吸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的特点,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室内植物。第

37、89页,共256页。二、绿萝1.形态特征绿萝:别名黄金葛,为天南星科、绿萝属、多年生常绿草质藤本植物。茎粗在1 cm以上,具有气生根。叶呈卵状心形,长可达15 cm以上,绿色有光泽,并镶嵌若干黄色斑块。第90页,共256页。二、绿萝2.生态习性 绿萝喜高温、潮湿环境,耐阴;生长适温为2030,冬季在10左右可安全越冬,最低能耐5低温;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3.品种绿萝常见的栽培品种有金葛、银葛、三色葛等。第91页,共256页。二、绿萝4.繁殖方法绿萝以扦插繁殖为主。将茎蔓剪为35 cm长的茎段扦插,20 d后可生根,3040 d可上盆。春、夏均可进行扦插。对绿萝水插也易生根。第92

38、页,共256页。二、绿萝5.栽培管理绿萝宜吊盆栽培或桩柱式盆栽。(1)吊盆栽培。在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经常浇水,每天向叶面喷雾1次。冬季减少浇水并停止施肥。每年春天换盆1次。夏季避免阳光直射,冬季保持温度矮10以上,并置光线充足处。57月份可适当修剪。(2)桩柱式盆栽。采用桩柱式栽培时,可用保湿材料包扎桩柱,每盆46苗。紧贴桩柱定植,栽后经常淋湿桩柱。第93页,共256页。二、绿萝6.园林应用绿萝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人们常将其做成绿萝柱、壁挂、悬吊、水插和装饰石山等。绿萝因为能吸收空气中的苯、甲醛等,所以被广泛种植在室内,是非常优良的室内装饰植物之一。第94页,共256页。三、竹芋1.形态特

39、征竹芋:别名麦伦托,为竹芋科、竹芋属,常绿草本植物。竹芋为块状根,茎粗大,肉质、白色。地上茎细而多分枝,丛生。叶基生或茎生,具有长柄,基部呈鞘状。叶呈卵状矩圆形至卵状披针形,端部尖。总状花序顶生。第95页,共256页。三、竹芋2.生态习性竹芋喜温暖、湿润和半荫的环境,不耐寒,怕干燥;对水分的反应十分敏感,喜低光度,在强光下暴晒叶片容易灼伤。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腐叶土最宜。3.品种竹芋变种有斑叶竹芋,其他种类还有二色竹芋、白脉竹芋等。第96页,共256页。三、竹芋4.繁殖方法竹芋可通过分株或扦插繁殖。(1)分株繁殖。在春季气温为20左右时进行分株繁殖最理想,但只要气温、湿度适宜,也可全年

40、进行。(2)扦插繁殖。扦插繁殖一般用顶尖嫩梢,但扦插成活率不如分株繁殖高。第97页,共256页。三、竹芋5.栽培管理盆土以腐叶土、泥炭土和河沙的混合土壤为宜,生长期应经常追肥、喷水,冬季盆土宜适当干燥,过湿则基部叶片易变黄而枯焦。夏季宜将其置于半阴处,其他季节都应放于温室的光照较充分处。第98页,共256页。三、竹芋6.园林应用竹芋枝叶生长茂密,株形丰满;叶面浓绿亮泽,叶背为紫红,形成鲜明的对比,是优良的室内喜阴观叶植物。竹芋用来布置卧室、客厅、办公室等场所,显得安静、庄重,可供较长期欣赏。 在公共场所将竹芋列放在走廊两侧和室内花坛,翠绿光润,青葱宜人。第99页,共256页。四、散尾葵1.形态

41、特征 散尾葵:别名黄椰子、凤尾竹等,为棕榈科、散尾葵属,丛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干光滑,呈金黄色,环节明显,似竹竿,无毛刺;基部分蘖较多,呈丛状生长。散尾葵有羽状复叶,亮绿色;羽片有4050对,近对生,呈线形。叶柄为金黄色,细长,稍弯曲。穗状花序的小花为金黄色。第100页,共256页。四、散尾葵2.生态习性散尾葵性喜温暖的环境,不耐寒,越冬最低温要在10以上;喜半阴且通风良好的环境,畏烈日;性喜湿润,适宜生长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3.品种 散尾葵的同属变种及优良品种为卡巴达葵等。第101页,共256页。四、散尾葵4.繁殖方法散尾葵可采用播种繁殖和分株繁殖。(1)播种繁殖。散尾葵的

42、播种繁殖所用种子多是国外进口,国内很难采到成熟的种子。(2)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结合换盆进行分株繁殖。第102页,共256页。四、散尾葵5.栽培管理散尾葵喜半阴环境,春、夏、秋3季应遮去50% 左右的阳光。冬季温室栽培可不遮光。散尾葵喜高温、潮湿的环境,十分怕冷。冬季夜间温度应在10以上,白天温度在25左右较好。若长时间低于5,必受冻害。在生长季节,需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和植株周围较高的空气湿度。冬季应保持叶面清洁,可经常向叶面少量喷水或擦洗叶面。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第103页,共256页。四、散尾葵6.园林应用散尾葵株形秀美,在华南地区多作庭园栽植

43、,极耐荫,可栽于建筑物阴面。北方多用于盆栽,布置客厅、书房、卧室、会议室、阳台等,也可切叶作为插花素材。散尾葵在国际市场较为盛行,近几年来也深受国内花卉爱好者的喜爱,其已成为室内观赏的主要花卉之一。第104页,共256页。五、一叶兰1.形态特征一叶兰:别名蜘蛛抱蛋,为百合科、蜘蛛抱蛋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横生。叶单生,有长柄,坚硬,挺直,叶为披针形,;基部为楔形,边缘呈波状;叶片为深绿色而有光泽。花葶自根茎抽出,紧贴于地面。第105页,共256页。五、一叶兰2.生态习性喜阴湿温暖,忌干燥和阳光直射;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应性强,较耐荫、耐寒,在9温度下可安全越冬。3.品种一叶

44、兰的主要园艺品种有白纹、斑叶等。第106页,共256页。五、一叶兰4.繁殖方法一叶兰主要用分株繁殖,在四季都可。一般于春季换盆时分株,将老株分成数丛,每丛有56片叶,上盆即可。盆土可用壤土、腐叶土和沙等量混合。第107页,共256页。五、一叶兰5.栽培管理在一叶兰的生长期,必须充分浇水。夏季将其置于室外荫棚下,每2周追液肥1次,冬季移入低温温室,栽培管理简单。6.园林应用一叶兰是室内绿化装饰的优良喜阴观叶植物。其适于在家庭及办公室布置摆放。一叶兰可单独观赏,也可以和其他观花植物配合布置,还是现代插花的配叶材料。第108页,共256页。六、橡皮树1.形态特征橡皮树:别名印度榕、印度橡胶树,为桑科

45、,榕属,常绿木本观叶植物。主干粗壮,树皮平滑,树冠开展,分枝力强,茎干上生有许多气生根,皮层中有胶状乳汁。单叶互生,叶为长椭圆形,先端渐尖,肥厚、革质;叶面为深绿色,多光泽,也有红叶和金边的,全缘,披散下垂。橡皮树为隐头花序,花细小,集中生于球形中空的花托,似无花果,在北方较难开花。第109页,共256页。六、橡皮树2.生态习性橡皮树喜温暖,不耐寒,冬季温度低于58时易受冻害;适温为2025;喜光,能耐阴;喜湿润天气;要求土壤肥沃。 3.品种橡皮树的同属品种有1 000种以上,我国约有120种,主要有垂枝榕、斑叶橡皮树、金边橡皮树、比利时橡皮树、红叶橡皮树等。第110页,共256页。六、橡皮树

46、4.繁殖方法橡皮树常用扦插和空中压条进行繁殖。(1)扦插繁殖。此法操作简单,极易成活,且生长快。扦插时间在春末初夏,可结合修剪进行。(2)空中压条繁殖。选用二年生发育良好、组织充实的枝条。第111页,共256页。六、橡皮树5.栽培管理橡皮树多为温室盆栽。盆栽幼苗,应放在半阴处。小苗需每年春季换盆,成年植株可每23年换盆一次,生长期每2周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盛夏每天需浇水,还需喷水数次。秋、冬季应减少浇水。秋末要将盆栽搬入温室或室内,以防冻害。6.园林应用南方常将橡皮树配置于建筑物前或庭院、公园等,北方多盆栽装饰宾馆、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或家庭居室。其叶片常用作插花作品的配叶。第112页,共2

47、56页。七、吊兰1.形态特征吊兰:别名挂兰、吊竹兰等,为百合科、吊兰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有根茎,肉质而短,横走或斜生。叶细长,呈线状披针形,叶片边缘为金黄色,基部抱茎,为鲜绿色。叶腋抽生匍匐枝,伸出株丛,弯曲向外,顶端着生带气生根的小植株。吊兰为总状花序。第113页,共256页。七、吊兰2.生态习性吊兰喜温暖,畏寒, 宜在半阴处生长,喜湿润,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3.品种吊兰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有不同,也各有特点。常见的有紫吊兰、花吊兰、金叶吊兰、银边吊兰。第114页,共256页。七、吊兰4.繁殖方法吊兰可采用扦插、分株、播种等方法进行繁殖。(1)扦插繁殖。扦插可随时进行。(2)分株繁

48、殖。吊兰分株时,可将吊兰植株从盆内托出,除去陈土和朽根,将老根切开,使分割开的植株上均留有3个茎,然后分别移栽培养。(3)播种繁殖。 3月进行播种,因其种子颗粒较小,播后覆土不宜厚,一般厚度为0.5 cm即可。第115页,共256页。七、吊兰5.栽培管理吊兰在华东地区多作盆栽。培养土可用腐叶土和园土以2:3的比例混合后使用。春、秋季节可以放在有阳光的窗台、阳台上或室外疏荫的树下。吊兰要求适宜的水肥。夏天天气炎热,温度高,水分蒸发快,盆土易干,一般每天早、晚各浇1次透水;冬季在室内过冬,盆土宜偏干些,只要在2以上的室内就可安全过冬。春、秋生长季节每20 d左右施1次1525的腐熟有机肥。第116

49、页,共256页。七、吊兰6.园林应用吊兰可吸收室内家具释放出来的甲醛,复印机、打印机排放出来的苯,并可吞噬尼古丁、二氧化碳气体等。其还可以装饰阳台、茶几、书橱等,是良好的室内观赏植物。第117页,共256页。八、肾蕨1.形态特征肾蕨:别名蜈蚣草、箆子草等,为肾蕨科、肾蕨属,蕨类植物。根状茎短而直立,有簇生叶丛和铁丝状匍匐枝。肾蕨为一回羽状复叶,簇生;小叶边缘呈波状,浅顿齿,尖而扭曲;成熟叶片呈草质,较光滑。第118页,共256页。八、肾蕨2.生态习性肾蕨喜温暖,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 22,能耐2的低温。盛夏要避免肾蕨受阳光直射。肾蕨喜潮湿环境,但雨后积水容易使其烂根,导致叶片枯黄脱落。土壤要

50、求为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砂质壤土。第119页,共256页。八、肾蕨3.品种全世界蕨类植物约有1.2万种,常见栽培的有马歇尔肾蕨、苏格兰肾蕨、波斯顿肾蕨等。第120页,共256页。八、肾蕨4.繁殖方法肾蕨常用分株繁殖与播种繁殖。(1)分株繁殖。每年春季45月结合换盆进行。 (2)播种繁殖。人工播种孢子,以疏松、透水性好、清洁的泥炭和砖屑配制成的混合基质作为播种基质。第121页,共256页。八、肾蕨5.栽培管理栽培肾蕨不难,但需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夏季高温,每天早晚需喷雾数次,并适当注意通风。盛夏要避免阳光直射,但浇水不宜太多,否则叶片易枯黄脱落。生长期每旬施一次稀释腐熟饼肥水。盆栽作悬挂栽培时,

51、容易干燥,应增加喷雾次数,否则羽片会发生卷边,焦枯现象。第122页,共256页。八、肾蕨6.园林应用肾蕨对SO2的抗性和吸收能力较强,对Cl2、HCl等有毒气体及烟尘抗性较强,可用于工厂、矿区的绿化,还可植于庭院前、路旁及草坪边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盆栽可点缀书桌、茶几、窗台和阳台,也可将其做吊盆悬挂于客室和书房。其叶片可作切花、插瓶的陪衬材料。第123页,共256页。九、文竹1.形态特征文竹:别名蓬莱竹、云片竹,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常绿植物。茎直立光滑,初成丛生状,两年后茎成蔓生,呈攀援状;叶状枝纤细,呈三角形水平展开,每片613枚小枝,呈羽毛状排列,小枝长36。叶退化成抱茎的膜质鳞

52、片或刺,是观赏植物中叶子最小的植物。第124页,共256页。九、文竹2.生态习性文竹喜温暖,怕低温,冬季温度应保持在1215 ,不低于8;怕强光,夏日需遮阳;喜潮湿环境,切忌积水;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最为合适。第125页,共256页。九、文竹3.品种常见的同属优良品种及变种有矮文竹、细叶文竹、天门冬、石刁柏等。4.繁殖方法文竹可进行分株繁殖。分株选在春季换盆时进行。第126页,共256页。九、文竹5.栽培管理文竹管理的关键是浇水。浇水过勤过多,都容易引起枝叶发黄,生长不良,易引起烂根。浇水量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季节来调节。文竹的施肥,宜薄肥勤施,忌用浓肥。生长季节一般每1520 d施腐熟的

53、有机液肥一次。文竹喜微酸性土,因此可结合施肥,适当施一些矾肥水,以改善土壤酸碱度。文竹应在室内越冬,冬季室温应保持10左右为好,并给予充足的光照;第二年4月以后可移至室外养护。第127页,共256页。九、文竹6.园林应用文竹多做盆栽,布置书桌、茶几等,二年以上的也可作悬垂栽培。枝条是切花的优良陪衬材料。第128页,共256页。十、鹅掌柴1.形态特征鹅掌柴:别名招财树、鸭脚木等,为五加科、鹅掌柴属,常绿灌木。小枝粗壮,干时有皱纹,幼时密生星状短柔毛,不久毛渐脱稀。叶上有小叶69片,最多至11片;叶柄长为1530 cm,疏生星状短柔毛或无毛;小叶片为纸质至革质,幼时密生星状短柔毛,后毛渐脱落,;先

54、端急尖或短渐尖,稀圆形,基部渐狭,楔形或钝形,边缘全缘,但在幼树时常有锯齿或羽状分裂;圆锥花序顶生。第129页,共256页。十、鹅掌柴2.生态习性鹅掌柴的生长适温为1627。其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阴环境下均能生长。但光照的强弱与叶色有一定关系,光强时叶色趋浅,半阴时叶色浓绿,在明亮的光照下斑叶种的色彩更加鲜艳。其喜湿怕干,但鹅掌柴对临时干旱和干燥空气有一定适应能力。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盆栽土采用泥炭土、腐叶土和粗砂的混合土壤。第130页,共256页。十、鹅掌柴3.品种常见的鹅掌柴的同属变种及优良品种有辐叶鹅掌柴组、总序鹅掌柴组 、头序鹅掌柴组、伞序鹅掌

55、柴组等。第131页,共256页。十、鹅掌柴4.繁殖方法鹅掌柴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1)播种繁殖。45月采用室内盆播。(2)扦插繁殖。结合换盆、春季重剪或春初尚未发芽前,剪取长1015 cm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扦插材料;以珍珠岩为扦插基质。第132页,共256页。十、鹅掌柴5.栽培管理生长期每半个月施肥1次。夏季需用遮光率为70的遮阳网遮荫,冬季不需遮光。当萌发徒长枝时,应注意整形和修剪。幼株进行疏剪、轻剪,以造型为主。老株体形过大时,进行重剪调整。幼株在每年春季换盆,成年植株每2年换盆1次。第133页,共256页。十、鹅掌柴6.园林应用鹅掌柴多做室内观叶植物盆栽,可装饰客厅、书房和

56、窗台、案头,大中型植株适于摆设在大堂、门厅等第134页,共256页。任务四 温室观花木本花卉栽培一、山茶 四、栀子 七、含笑二、一品红 五、倒挂金钟 八、桂花 三、杜鹃 六、茉莉花 九、月季第135页,共256页。一、山茶1.形态特征山茶:别名山茶花、耐冬、曼陀罗树,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为黄褐色。单叶互生,革质,表面有光泽,椭圆形至卵圆形,边缘有锯齿。花为两性。 第136页,共256页。一、山茶2.生态习性山茶喜温暖湿润及半荫环境,忌烈日暴晒,要求空气湿润,过冷、过热、干燥、多风均不宜;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为5.56.5的微酸性土壤。山茶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良好

57、,长日照条件下会引起大量落花。第137页,共256页。一、山茶3.品种 山茶的主要品种有单瓣类、复瓣类、重瓣类等。第138页,共256页。一、山茶4.繁殖方法(1)扦插繁殖。山茶的扦插多在6月下旬到9月初进行,用当年生的半木质化或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2)嫁接繁殖。扦插生根困难的品种,可用嫁接法繁殖,常用靠接、切接或劈接,也可在夏季用绿枝接。(3)压条繁殖。压条繁殖常用空中压条法,在56月份选健壮的一年生枝条进行。(4)播种繁殖。播种法只在培养砧木或有计划选育新品种时才用,一般秋播。第139页,共256页。一、山茶5.栽培管理盆栽用土以肥沃的松针土为好。山茶喜肥,春季施氮肥,促进春梢生长;56

58、月份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和形成;12月份花开前和开花期间可再施少量稀薄肥水。夏秋时节,当能分辨出花芽时,要摘蕾、疏蕾,以防花蕾过密,过多地消耗养分,造成开花小而不鲜艳,降低观赏效果。山茶喜湿润,但不耐大水。北方大多数地区的土壤和水偏碱,为有利于山茶的生长,应施用矾肥水,长期施用矾肥水可使盆土保持酸性。第140页,共256页。一、山茶6.园林应用山茶四季常青,树形适中,地栽、盆栽、花坛种植均相宜,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植物造景材料之一;在城市绿地、公园、住宅小区和城市广场、花坛和绿带中,均可以组合在其他植物中应用,当山茶盛开、满树灿烂时,其有画龙点睛之功;在北方,以盆栽山茶为主。第141页,共256

59、页。二、一品红1.形态特征一品红:别名象牙红、圣诞树、猩猩木、老来娇,为大戟科、大戟属,直立灌木。茎光滑,含乳汁。叶互生,呈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钝锯齿缘至浅裂或全缘,背有软毛;茎顶部花序下的叶较狭,开花时呈朱红色。杯状花序顶生,呈聚伞状排列。第142页,共256页。二、一品红2.生态习性一品红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微酸性的肥沃砂质壤土最好。其耐寒性弱,冬季室温不得低于15,以1618为宜。一品红为短日性植物,在1820下,光照89 h,50 d左右可以开花。第143页,共256页。二、一品红3.品种一品红的常见品种有:一品白;一品黄;橙红利洛;一品粉;亨里埃塔埃克;深

60、红一品红;重瓣一品红;火焰球一品红;三倍体一品红;斑叶一品红;珍珠;甜蜜玫瑰;冰洞;柠檬滴;科尔特斯勃艮第;喜庆红。 第144页,共256页。二、一品红4.繁殖方法一品红以扦插为主,以嫩枝成活率高。温室内扦插可在3月下旬进行,室外扦插从4月到9月,以56月最好。第145页,共256页。二、一品红5.栽培管理清明将休眠老株换盆,同时修剪萌发新枝。夏季炎热多雨,应注意养护管理,生长期间进行12次摘心,促生侧枝。10月将其移入温室,保持室温20,夜温不低于15。12月中旬以后,进入开花阶段渐渐通风,花后减少浇水,促使其休眠。一品红不耐干燥,栽培中要适当控制水分。第146页,共256页。二、一品红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