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点拯救方案:诗歌比较鉴赏_第1页
高考语文考点拯救方案:诗歌比较鉴赏_第2页
高考语文考点拯救方案:诗歌比较鉴赏_第3页
高考语文考点拯救方案:诗歌比较鉴赏_第4页
高考语文考点拯救方案:诗歌比较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高考语文考点拯救方案:诗歌比较鉴赏(一)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6分)从军行 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从军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注:(1)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2)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1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2分) 2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试题。(8分)五古溪居唐柳宗元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衣榜响溪石。来往不

2、逢人,长歌楚天碧。【注释】: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榜(搒)png用棍子或竹板子打。鹧鸪天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释】:青旗:即酒招,也称青帘,是卖酒的标志。(1)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感于当时散文文风的浮躁和柔弱,他和 一起掀起了著名的 ,以期改革当时的文风。辛弃疾,字 ,号,是南宋著名抗金词人,他的词笔力雄厚,慷慨悲壮,与苏轼并称为“苏辛”。(2分)(2)从整体上看,这两篇作品都写的是农村的田园生活,但诗人的描摹角度和思想情感却不尽相同,请做简要的分析。(6分) 三阅读下

3、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 魏 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两首送别诗都写了猿声,请简要说明二者在对猿声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答:第一首诗中的“江风引雨入舟凉”与第二首诗中的“青山万里一孤舟”都写得景中有情。请对此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叹疆场隋代民歌闻道行人到,妆梳对镜台。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到家金刘汲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1

4、)这两首诗所写内容都是“喜归”,试分析两首诗在表现“喜”这一情感时的不同之处。(4分)(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4分)五、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 7分)山 雨宋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山 雨清何绍基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翁卷山雨一诗前两句再现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3分)答: 这两首诗题材相同,但在描写手法和思想情感上各有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 六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裴给事宅

5、白牡丹(唐)裴 潾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赏小园牡丹有感 (宋)陆 游洛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余。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辄谓无。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箠驱群胡!注:鄜畤:秦文公祭祀白帝处,在今陕西富平县,汉属左冯翊,为长安“三辅”所辖,诗中借指长安一带之地。唐宋时代,长安、洛阳牡丹极盛。箠:鞭子。(1)裴潾裴给事宅白牡丹诗中的白牡丹有何特点?是如何表现的?(2)裴诗与陆诗同为写牡丹,却抒发了不同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七、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渔家傲 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

6、旎,当庭际,玉人出浴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叫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鲜花比。清平乐 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上面两首词都是李清照的咏梅之作。渔家傲写于早期,其中的“绿蚁”是一种美酒。清平乐写于晚年,“挼”(ru),揉搓,是内心不宁静的一种下意识动作,其中的“风势”既指自然的“风势”,也寓国家的形势。李清照在她这两首观赏“雪里梅花”的词作中,虽然都写到了“醉”,但“醉”在两首词中所起的作用却不相同,请说说你的鉴赏见解。(5分)答:八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按要求答题。(8分)秋词(刘

7、禹锡) 行秋 (徐玑)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注释:嗾,“教唆”的意思。(1)这两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情感基调却略有不同,刘诗的情感基调是 ,徐诗的情感基调是 。(2分)(2)请简析刘诗后两句的艺术手法和徐诗整首诗的艺术手法。(6分)答:刘诗:手法:分析:徐诗:手法:分析:九、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2题。(8分)江上 江上王安石 董颖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注】董颖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

8、,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1试从动静角度对两首诗前两句的写景特点加以分析。(4分)答:2两首诗的第四句分别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4分)答:十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再宿武关李涉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2)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分)参考答案一、1陈诗中的将士

9、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积极乐观;王诗中的征人背井离乡,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2都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陈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用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意象烘托征人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王诗不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恨,而是通过琵琶曲声、凄清的“秋月”等景物来烘托感情,深沉感人。二、(1)韩愈 古文运动 幼安稼轩(每空0.5分)(2)柳诗着重从诗人自己的生活来表现乡居的闲适(1分),锄草劳作,击石唱歌,但字里行间(“谪”、“不逢人”)透出一些孤愤(2分)。辛诗则从乡村的环境景色着笔(1分),描绘了一幅田野初春

10、生机蓬勃、清新美丽的图画,更通过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的对比,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分)。(评分要点:刘诗重在写自己的生活,闲适中有孤愤;辛词重在写景,表达自己乐于田园生活。有观点、有解说方给满分。)三、两者对猿声的写法有虚实的不同。王诗是写别后“忆”友时的景象:潇湘之上,猿啼声声入友梦境,令友梦中亦愁绪不解。虚写猿声,深化惆怅别情。刘诗实写送别分手时黄昏江两岸的猿声,渲染了离别时的悲凉氛围。(4分)王诗写送友人上船,风雨入舟,凉意逼人的秋风秋雨凄凉景象之中寓有悲凉别绪。刘诗以“青山万里”与“一孤舟”的景象,既写友人被贬的遥远与途中孤寂的情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的同情和送别时恋恋不舍之深情

11、。情景结合,别有韵味。四、12. (1)叹疆场通过思妇听到远征的丈夫归来的消息时梳妆打扮与之前以泪洗面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喜不自禁的心情。到家通过对归家时的所见、所为、所感的描写,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4分,对每首诗内容的概括各2分)(2)“山色”“依然”,写出了喜悦之后的闲适。“潇洒”是拟人手法,“山色”“潇洒”地进入我的居室,写出来脱离世俗官场之后的欣慰。两句诗写的不仅是物境,而且是心境,写出了诗人尘劳尽除后,心情由喜悦而安适的转化。(4分。对具体词语的赏析1分,拟人手法1分,对两句诗总体的赏析2分) 五、第一问:雨前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

12、天气为后文写惊异之情作铺垫第二问:翁诗侧面描写 何诗既有侧面描写,又有正面描写(中间两联)翁诗表达雨后的惊异之情 何诗雨前的心旷神怡、雨中的喜、雨后的奇六、(1)幽雅高洁(超尘脱俗,冰清玉洁)(1分);运用对比、衬托(1分),豪贵争赏紫牡丹与无人欣赏白牡丹形成鲜明的对比,月夜和冷露更衬托出白牡丹的雅致高洁(1分)。(2)裴诗托物言志(以物喻人)(1分),同情白牡丹孤寂的处境,含蓄抒发了裴给事之高洁品行朝中竟无人赏识的感慨(1分)。陆诗运用联想与想象(1分),从赏小园牡丹联想到洛阳、长安牡丹的胜况,感叹这两处失地不能收复,抒发了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1分)。七、(1)作者在渔家傲中是以“醉”写

13、乐。一方面欣喜春信、赞美雪里寒梅。因美景而“陶醉”;另一方面,在与人共赏梅花、劝人饮醉中,表现了主人公的热情和喜悦。(2分)作者在清平乐中足以“醉”写哀。一方面通过触景生情,感伤世事动荡变化、物是人非;另一方面借醉消愁,排遣自己飘零沦落、衰老孤苦、饱经磨难的忧郁。(3分)八、(1)清雅(或者答“高雅”“欣赏”“赞美”“昂扬”也可)/闲适(或者答“悠闲”也可)(2)刘诗后两句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1分),用“春色嗾人狂”来与秋天作对比,反衬出秋天的清雅素净。(2分)徐诗用了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的手法(1分),用鸣蝉、飞叶来衬托环境的安谧恬静,从而表现人的闲适之情。(2分)九、1王诗:阴云中,含雨

14、的晚云似在低垂慢移,静中有动,悠远含蓄。(2分)董诗:万顷秋江之上,双鸥飞舞,忽高忽低,静中有动,空阔寂寥。(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王诗阐述了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的哲理。(2分)董诗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也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十(1)拟人(1分)前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2分)后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不幸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2分)(2)可以

15、有两种答案:不同意。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或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灵动轻妙;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去体悟作者的感情。(2分。加点字为评卷要点,大意对即可得分。)换成“却”字便觉过于强调、坐实。(1分。有比较即可得分。)同意。在“入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而将别之际,又一夜潺湲,依依惜别。“却”字肯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2分。加点字为评卷要点,大意对即可得分。)而“似”字无此意味。(1分。有比较即可得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不给分。2009高考语文考点拯救方案:诗歌比较鉴赏(二)一阅读下面两首元曲

16、,然后回答问题。(6分)双调清江引 咏梅贯云石其一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其二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1)从(其一)“南枝,泄露”和(其二)“溪桥,茅舍”这两句中任选一句,就手法和效果写一简明赏析文字。(2分)(2)两首小令都是咏梅,但在状物言志上各有侧重,请作简要分析。(4分)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答:两

17、首诗的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答: 三、阅读下列唐诗,完成()()题。从军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塞上听吹笛 (高适)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关山:系乐曲(关山月)。梅花:系乐曲(梅花落)(1)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 等等,这两首诗属于 。两首诗都写了 ,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2)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咏柳 咏柳贺知章 曾 巩碧玉妆成一

18、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五、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两题。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乌 江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

19、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六、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观书有感二首朱熹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注:鉴:镜子。 渠;代词,它,指方塘。 艨艟,古代的一种战船。1下面对两首诗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的一二句动与静巧妙相融,“鉴”字写出“半亩方塘”的澄澈明净,“徘徊”写出天光云影的闪耀浮动,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跃然纸上。B第一首诗的三四句颇蕴“理趣”是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送来“活水”,才使“方

20、塘”变得清澈如镜,才有了倒映天光云影的美丽。C第二首诗写一夜春水暴涨之后,原来因江水枯竭而行进艰难的“艨艟巨舰”就轻如羽毛,在江面上行驶自如了。D两首诗中寓含哲理,前一首强调只有不断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人的心智才能永远充盈澄澈;后一首强调读书只有讲究方法,才能不白费力气。2两首诗写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试分析采用这种写法的好处。答: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旅次朔方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注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桑乾河,在今河北、山西境内,诗人往来山西河北之间,则要取道桑乾流域。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21、却话巴山夜雨时。1任选一题作答阅读夜雨寄北,结合作品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所表现出的意境。阅读旅次朔方,结合作品分析“无端更渡桑乾水”一句在诗中所起的作用。答:2这两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近,但在写法上却有所不同,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作品谈谈二者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答:八、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22、。注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4_分)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2_分) 九、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渝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

23、食而死。 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谢诗“寻”和白诗“觅”的对象分别是:_,_。两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分别是:_,_。(4分)请从两首诗中选出一首,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要侧重一个角度,结合诗句。(2分) 十、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

24、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秋娘渡、泰娘桥:吴江的两个地名,均用唐代著名歌女的名字命名的。客袍:旅途穿的衣服。(1)这两首词都运用了情景相融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这两首词都写了“愁”,但其含义有所不同。试作具体说明。(4分) 参考答案一(1)“南枝,泄露。”句中“泄露”二字将梅花拟人化,(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梅花南枝早绽隐秘报春的势态。(1分)“溪桥,茅舍。”对仗工整(使用叠字,以景衬梅,从侧面)(1分)写出了梅的神秘朦胧之美和晶莹玉洁之秀。(1分)(2)(其一)赞美梅花迎雪竞先开放,报春而不争春,幽香而不媚众的凛然风格,表现了诗人贞洁自守,不逐流俗的高尚

25、品格。(2分)(其二)描写郊外野梅在姻笼月罩中矫美动人的无限风韵,抒发了诗人对野梅的倾心赞赏和无限爱怜之情。(2分)二诗歌鉴赏:.(1)贺诗表达了喜悦、赞美之情;曾诗表达了对柳的贬斥、嘲讽之意。(2)前者由柳条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条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三、(1)填空: “送别诗”、“咏史诗” 边塞诗 乐曲声和月色(2)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注:?借问梅花何处落?,用了拆字离合的手法,又称“离合体”)四、(1)喜悦、赞赏;贬斥、嘲讽。(2)前者由柳

26、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前者用了比喻”给1分,“后者用了拟人”给1分。分析“二月春风似剪刀”之妙不给分)五、(1)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2)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六、1D2相同点:都是用比喻的手法谈读书的益处(或作用)好处:两诗

27、意在说理,谈“观书”体会,但却不着一“书”字,而是巧用比喻,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把深奥的道理寓于生动形象的描写之中。既给人丰富的美感,又给人哲理的启迪。七1、“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写诗人客居巴山之畔,触景生情:长夜漫漫,秋雨连绵,秋池已涨,离家的人独自听雨,寂寞难眠。此句寓情于景,将游子漂泊异乡的惆怅和对故乡、家人的思念抒写得含蓄、感人。“无端更渡桑乾水”一句,写诗人再度上路一:a“桑乾水”见证着自己将要远走他乡,有引发乡愁的作用。b“无端”即没有来由的,流露出对漂泊生活无可奈何、无所适从的情绪,含蓄地表现了思乡怀旧的主题思想。 2(答案示例要点)时空组合的构思不同:李诗是由现在(巴山)想将来(长安),再由将来(长安)忆过去(今之巴山);刘诗是由现在(桑乾水)想过去(并州与咸阳),再由现在想将来(未知之所)。表现方式不同:李诗用景物点染传达感情,刘诗侧重直接抒情。抒情风格不同:李诗表达思乡之情较为含蓄、婉曲(寓有潜台词的书信问答、寓情于景、“何当”引发的耐人寻味的问话与遥想);刘诗表达思乡之情是直抒胸臆的(“忆咸阳”、“望故乡”)。九、答:桃源,即避元之所;春(春天、春光)。用典;对比(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