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人教版高三历史课件:中国疫病防治_第1页
2021届人教版高三历史课件:中国疫病防治_第2页
2021届人教版高三历史课件:中国疫病防治_第3页
2021届人教版高三历史课件:中国疫病防治_第4页
2021届人教版高三历史课件:中国疫病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疫病防治杜蒙一中 王向伟历史热点复习之 传统史籍中通常将瘟疫称为“疫”“痢”“瘴疫”或“瘴疠”。现行对瘟疫的一般解释是“容易引起广泛流行的烈性传染病”。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对瘟疫的权威解释是“具有温热病性质的急性传染病”“属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病情危重凶险并具有大流行特征的一类疾病”。 自古以来,瘟疫袭来,人们几乎没有招架之力。瘟疫蔓延之处,人和牲畜大规模地死亡,尸体成堆,村落一个接一个的消失。惨状用万户萧疏、哀鸿遍野来形容,毫不为过。瘟疫的界定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背景:探究一:综合所学知识,结合下列材料,思考中国古代疫病爆发的背景。讲授新课一、背景:材料一 在所统计的发生大灾

2、的496年中,共发生各种气候灾害626年次,引发疾疫91次。诱发大疫的气候异常以大旱(23.6%)、久雨(16.1%)、夏寒(15.2%)、冬雷(14.7%)最为突出,其他异常相差无几。 整理自搜狐统计古代瘟疫发生的规律特点 成化二年福建邵武府饥疫。嘉靖三年春夏南直隶池州饥疫。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四川永宁)兵后疫病,死亡者多。 明太祖实录 云南兵火之后,继以旱虐,厉疫盛行。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 崇祯六年夏,山西高平“先是壬申岁,流寇蹂境几二年,四乡居民避寇入城,僦屋而寓,至有异姓同居者。越岁,疫死甚众。” 顺治高平县志(卷9)讲授新课一、背景:(一)气候异常、自然灾害;(二)饥荒的出现;(

3、三)战争频发;(四)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小结: 疫病的爆发有很多的偶然因素,但这些因素如果管控不及时也有可能演变成必然因素,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古代社会,如何将偶然因素中的人为因素降至最低,是防治疫病流行最好的方式。讲授新课二、政府采取的措施:(一)措施内容:探究二: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归纳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疫病救治的措施。材料二 成化十八年三月丁丑,时户部主事汪洪催征边储上言山西疫病流行,死亡无数 户部议从其言,勃巡抚山西都御史何乔新、大同都御史郭橙贩济饥民。 明宪宗实录 万历三十八年,山西阳曲大疫,抚院魏知府关各发积贮遣医施药救之。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正统八年秋,巡按福建监察御史张淑言:

4、“福州府古田县境内疫病,死者一千余口已令有司葬疼及设法拯救。上是之。 明英宗实录 永乐五年八月民多疫死,官民田四百八十余项俱荒,宜遣官核实除税。皇太子从之。 雍正山西通志 景泰六年正月,山西署都指挥使朱忠奏太原左等卫所守备雁门关官军原关马九十四匹,累因时疫倒死买补艰难,乞侯丰年追,补从之。 明英宗实录 嘉靖四年十月壬子,礼部类奏四方灾异,上曰:“灾异非常,肤心忧惧,事关治体者肤自图之,中外群臣,其同加修省,以回天变,毋为虚文。” 明世宗实录讲授新课二、政府采取的措施:1、赈济抚恤灾民;2、向灾区派遣医生,派送药品;3、埋葬死者;4、免除或缓征赋役;5、群臣修省与祈神攘灾。(一)措施内容:探究三

5、:结合下列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疫病救治的特点。材料二 成化十八年三月丁丑,时户部主事汪洪催征边储上言山西疫病流行,死亡无数 户部议从其言,勃巡抚山西都御史何乔新、大同都御史郭橙贩济饥民。 明宪宗实录 万历三十八年,山西阳曲大疫,抚院魏知府关各发积贮遣医施药救之。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正统八年秋,巡按福建监察御史张淑言:“福州府古田县境内疫病,死者一千余口已令有司葬疼及设法拯救。上是之。 明英宗实录 永乐五年八月民多疫死,官民田四百八十余项俱荒,宜遣官核实除税。皇太子从之。 雍正山西通志 景泰六年正月,山西署都指挥使朱忠奏太原左等卫所守备雁门关官军原关马九十四匹,累因时疫倒死买补艰难,乞侯丰

6、年追,补从之。 明英宗实录 嘉靖四年十月壬子,礼部类奏四方灾异,上曰:“灾异非常,肤心忧惧,事关治体者肤自图之,中外群臣,其同加修省,以回天变,毋为虚文。” 明世宗实录讲授新课二、政府采取的措施:(一)措施内容:(二)措施特点:1、中央政府由缺位到主导;2、由带有封建迷信色彩;3、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助;4、疫病的救治受道德影响明显。钉钉群内讨论:结合本部分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疫病救治的影响。讲授新课二、政府采取的措施:(一)措施内容:(二)措施特点:(1)一定程度上防控了疫情,缓和了社会矛盾;(2)扩大了儒家思想在民间的影响,增强了道德约束力;(3)一定程度上推动防疫

7、措施的普及;(4)推动了早期公益事业的产生。1、积极 :2、消极:(1)迷信使人们长期以来无法科学认识传染现象;(2)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三)措施影响:讲授新课三、疫病流行产生的影响:探究四:结合下列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疫病流行产生的影响。材料三 河南磁州武安等县民疫死者三千五十余户,荒芜田土千三十八顷有奇。 明宪宗实录 江西宜黄县县民连年遭疫,死亡者多,官田重租,艰于征纳。 明宣宗实录 嘉靖四十一年,福建瘟疫,人死十之七,市肆寺观尸相枕籍,有阖户无一人存,市门俱闭,至无敢出,春,兴化城中大疫。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如福建延平府疫病之余,盗复窃发。 明宪宗实录 嘉靖九年春

8、三月,北直隶岳城大饥疫,下村民周佐食妻及子。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礼部祭祀清吏司郎中周钠上言:“今天下太平,四夷宾服,民物享丰,请封禅泰山 ”。上谓曰“ 然水旱疾疫亦间有之 岂敢谓太平之世。唐太宗亦不为封禅 尔欲处朕于太宗之下? 大明太宗孝文皇帝实录讲授新课三、疫病流行产生的影响:(一)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二)商业萧条;(三)社会治安不断恶化;(四)社会伦理关系产生了变化;(五)影响了最高统治者政治上的决策;。课堂练习材料一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

9、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被推卸。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据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后就把霍乱、鼠疫、天花作为大力控制的重点疾病。鼠疫自实行以预防注射为主的防疫手段以后,在政府的管理下,东北、察哈尔、内蒙等鼠疫流行区广泛进行预防注射,减少了东北等地区鼠疫的发病率。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由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到1952年全国各地接种牛痘达亿多人次此后天花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烈性传染病防控所体现的成就充分体现了新政府对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视,显示了政府快捷有效的工作能力,彻底改变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