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析反拨教学—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3届高考备考_第1页
科学分析反拨教学—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3届高考备考_第2页
科学分析反拨教学—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3届高考备考_第3页
科学分析反拨教学—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3届高考备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分析,反拨教学一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3届高考备考2022年高考语文共7套卷(上海7月7日-9日高考),其中教育部教 育考试院命制4套高考,包括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 II卷;北京、天津、浙江自主命题3套。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评价:“试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引导青年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奋斗;试题依据课程标准,着意关联教材,深化基础考查,创新试题 形式,有效服务双减改革。”今天,我们主要结合全国乙卷来分析2022 年高考语文试题特点及变化给2023届高考复习带来的启示。一、特点及

2、变化(一)重视课内知识全国乙卷论述类阅读考查到林黛玉进贾府文本摘编自杨义的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在与西方叙 事的比照中探讨中国传统叙事中流动视角的使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 叙事文学的当代价值;,第3题D项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一节采 用流动视角,既写“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又写黛 玉眼中的凤姐、宝玉等人。文言文阅读第11题,由文化常识变为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考查到的篇 目有:短歌行屈原列传(新教材,陕西内蒙旧教材使用地区学生 未学)曹刿论战孔雀东南飞。古诗鉴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国甲卷文言文阅读选文战国策秦策二,内容为张仪游说楚国,假意割让商于之地, 令楚国齐国断交,

3、楚国攻打秦国大败。与教材六国论屈原列传中 内容有交叉,形成互补性群文阅读新高考I卷文言文阅读选文战国策魏策三,内容为孟尝君游说赵王、燕王出兵救魏, 大的历史背景和认知环境同部编版必修下烛之武退秦师一脉相承。第14题考查游 说策略,涉及教材中此类知识的考查有烛之武退秦师谏逐客书齐桓晋文之 事等。新高考II卷语言文字运用II材料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与语文小学教材课文 火烧云出处相同。学生对其语言风格较为熟悉。(二)试题文本的变化.实用类文本(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全国甲卷实用类阅读的文本近两年均为自然科学类,但形式由单文本变 为多文本。2021年实用类阅读为连续单文本的科普文水的密码,2022 年为非

4、连续性文本,选用袁隆平科技论文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 和对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方法进行总结的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与方 法。袁隆平通过观察、分析和研究,“对水稻无杂种优势的观念提出了 质疑”,探索“三系法”釉稻杂交路线,最终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第5 题选项的设置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习袁隆平不盲目迷信学术成说、勇于 质疑、锐意创新的优秀品质,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非连续性文本是 从2017年开始出现在高考试题中的,在实用类文本中地位较稳定。全国乙卷实用文类文本阅读题材料文本由新闻类变成了科普类阅读材 料。实用类文本从2007年考到2016年考查了 10年的人物传记;从2017 年考到2021年

5、,考查了 5年新闻;2022年换成了科普类文章。乙卷文本阅 读的三那么材料分别选自杨振宁的对称与物理、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 学实验和肯尼思利布雷希特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介绍 了科学家对雪花六瓣原因的探索和雪花形成的物理学知识。第6题要求分 析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带来的启示,引导学生开阔 思路,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养成良好的科学观察习惯,运用科学 思维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乙卷实用类文本在文本内容和文本组合的这种考查 趋势的变化,值得我们关注。新高考试题将论述类与实用类合二为一,从20年开始一直采用非连续 性文本的形式。.文学类文本全国乙卷文学类本阅

6、读题将延续了多年的小说阅读题变成了散文阅读 题。继2017年课标II卷考查过林徽因的散文窗子以外之后,有声 电影小步舞书匠秦琼卖马(21年全国乙卷)均为小说,2022 年全国乙卷考查书信体散文,难度增大。文本选取左翼作家萧红在抗战时 期写的书信“九一八”致弟弟书。在信中萧红并未沉溺于伤感的往事, 而是对弟弟这样的爱国青年满怀希冀。她坚信,“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 会亡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祖国深沉的爱。第9题充分挖掘萧红对青年 命运的观察和思考,要求学生分析萧红对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 活的不同感受,引导当代青年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毅和越是艰难越向 前的刚健,敢于负重,勇于实践。2022

7、年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将小说、纪实作品等不同文体组成复 合文本。引导学生站在更高视野高度上,感受不同的文体特征带来的不同 的阅读感受,领略不同的美。全国甲卷文学类阅读2021年为王小鹰的散文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2022年文学类阅读两那么材料,分别选自当代 作家王愿坚的小说支队政委与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纪实作 品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小说中的支队政委老胡和纪实作品中的陈 毅,腿部中弹、伤口化脓、病情严重,为了继续战斗,在缺医少药的情况 下忍受巨大痛苦使用土法疗伤。无论是根据生活原型虚构出来的典型人物 形象,还是纪实作品中经历者真实的回忆,都生动阐释了 “理想信念之火 一经点燃,就永

8、远不会熄灭”的道理。第8题引导学生从全文入手,通过 细节描写感受老胡这一英雄形象的铮铮铁骨和不屈意志,进而学习领会伟 大的长征精神,思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 自己的长征路”的深刻内涵。“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青年要 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职中成长,在国家 开展的美好愿景中绘就青春的彩色画卷。试题引导青年学生担当新时代赋 予的历史责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迸发青春能量。新高考I卷江上为冯至改写历史故事的小说伍子胥,采用故事 新编的形式,类似于2019年国卷I的理水,选材上强调加强对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引导学生汲取思想精华,浸

9、润优秀文化。第9 题设置上有创新,要求学生比拟“渔夫拒剑”改写前后在文学效果上的差 别,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进行个性化解读。凸显语 文应用,追求知识、能力与素养的贯通。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要求学生比 较“渔夫拒剑”改写前后文学效果的差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 和审美趣味,进行个性化解读。试题不设置唯一答案或标准答案,而是给 出多个要点供阅卷参考,学生答案只要与之局部相符即可得总分值;在已给 出的要点之外,学生可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可得分。.文言文文本文言文阅读以前以二十四史为主,考查人物传记,2019年到达顶峰,全 国三套卷均为史记,2021年变为纪事本末体,且

10、全国四套卷中除全国 甲卷选自宋史外,其余三套均选自资治通鉴,2022年全国甲卷和 新高考I卷选自战国策,全国乙卷选自说苑,以吴起告诫魏武侯 国之宝在德不在险、晏子劝说齐景公供养老弱孤寡等历史记载,引导学生 领悟儒家思想中“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和“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新 高考11卷选自东观汉记(人物传记)(三)题型变化.文言文阅读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题中的文化常识辨析题变成了实词解释题。对于这 一变化,有人认为是回归以前的考查路子,但其实考纲明确规定,文言文 阅读的考查,既要考实词,也要考文化常识,但由于受题量的限制,这两 个考点显然不能同时出现在文言文阅读题中。因此,对这种考法更恰当的 理解应

11、该是两个考点轮流考查。不过,今年的这种考法明显有降低文言文 考查难度的倾向,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一个情况。.古诗鉴赏比拟鉴赏的题型增多。2022年全国甲卷,一首是欧阳修的画眉鸟,一首是文同的画眉禽, 两首都是考生鲜有接触的诗,特别是第二首,考生从未接触过,所幸诗题对 象都是画眉,具有作答的可比性。全国乙卷,一首是考卷选入的陌生之诗白 下驿饯唐少府,一首是教材所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拟诗人排遣 离愁的方法有何不同。这两道题,都仿拟2015年全国课程标准卷乙卷之第 8题,当年就考题所选发临洪将赴北庭留别与教材所学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比拟其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一生一熟,不致两头发昏。 新

12、高考H卷,一首是考生鲜有接触的李白送别,一首是教材所选黄鹤 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比拟末两句“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与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方式是否一样。还有浙江卷,一首是王建的楼前,一首是杜牧的过勤政楼,这 两首诗也是考生鲜有接触的陌生之诗,比拟揭示这两首诗在情感与写法上 的不同。2020 浙江卷秋江送别送柴侍御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 秋江送别突出;而送柴侍御突出,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情怀类似。.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的选择题数量减少,题组一和题组二组合有变化。 2021年及之前的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文字运用题中有三道选择题,且都 在放在题组一中,今年全国卷乙卷新高考II卷5道题全部变为主观题,甲 卷2道选择题,新高考I卷1道选择题。题组一中的三道选择题变成了两 道,题组二中的两道题变成了三道。二、2023年备考策略(一)重视课本(二)加强积累(成语、文言实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