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教学大纲20100718_第1页
文献学教学大纲20100718_第2页
文献学教学大纲20100718_第3页
文献学教学大纲20100718_第4页
文献学教学大纲201007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国历史文献学2、课程性质:专业3、周学时/学分:2/2,实训部分,1学分4、授课对象:历史学专业5、使用教材:杨燕起、高国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修订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9.二、课程简介中国历史文献起源极早,而形成为专门之学则较迟。以“文献学”为专门学科者,晚近始有所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历史文献学”在部分高等院校历史系开设以来,逐渐列入了历史学科教学体系,目前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本课程以中国历史文献为对象,考察它的载体形式与文献类别,叙述其历史发展与成果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总结整理利用它的方法与理论。任务是探讨

2、和阐述历史文献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形成过程、表现形式、流传过程、结集编纂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总结整理历史文献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评介。教学分四部分进行:一、概论历史文献学的定义,历史科学与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诸多理论问题。二、介绍文献载体形式与文献类别。三、以重要文献学家、重要历史典籍和重大事项为线索,阐述从先秦两汉到20世纪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史。四、系统介绍历史文献学的基本方法与基本知识,了解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传注等若干方法的原理和内容。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学习“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目的是认识文献的演变过程,扩展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和利用中国历史文献的能力,为从事

3、历史学研究或古籍文献整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中国历史文献学”这门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批判继承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历史文献学是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历史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文献整理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进度表章次题目教学时数第一音概论2学时第二章F-文献形体与类别4学时第三章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与成就12学时第四章研究整理利用文献的方法18学时总计36学时(注:此计划,可视教学实际情况适当变动。)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笔试与其中作

4、业、实训成绩相结合2、成绩评定办法:实训成绩10%,期中作业20%,期末考试70%六、理论部分第一章概论(教学时数2)一、文献与历史文献二、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三、中国历史文献学的范围与任务四、历史文献学的地位与相关学科1、历史文献学与历史科学2、历史文献学与史料学3、历史文献学与史部目录学4、历史文献学与史学史5、历史文献学与历史编纂学6、“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历史文选”教学7、历史文献学与古籍整理教学目的:认识历史文献学的内容与任务,学科理论体系结构,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教学重点:文献、历史文献、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学与历史科学。教学方法:讲授1、为什么说历史文献学是历史学的基础学科。2

5、、学习历史文献学的意义。第二章文献形体与类别(4学时)第一节记录文献的载体类别(电脑示图)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胶片与磁带光盘第二节历史文献的传抄方式一、从口头传抄到书面传抄二、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三、现代技术载体文献1、缩微文献2、机读文献3、音像文献第三节文献类别一、四部典籍文献、丛书、类书二、史部文献类别1、编年体文献2、纪传体文献3、纪事本末体文献4、纲目体文献5、典志政书体文献6、别史、杂史文献7、地理、方志文献8、传记、学案、笔记文献9、史论、史评、史考文献10、金石文献11、档案文献12、谱牒文献教学目的:开拓学生的文献视野,略知文献的制作过程,了解各类历史文献的源流、体例、价值、主要

6、书目。教学重点:雕版印刷、各类历史文献的特点。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复习思考题:1、我国文献载体经历了哪几种形式。并指出它们各自的长处和短处。2、雕版印刷对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第三章历史篇(12学时)第一节先秦两汉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成立时期(2学时)一、概述二、孔子整理六经三、司马迁对历史文献学的贡献四、刘向、刘歆校理群书自创体例五、班固创立史志目录六、郑玄校注群经教学目的:了解先秦两汉时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产生形成的历史,孔子、司马迁、刘向、刘歆、班固、郑玄对中国历史文献学做出的贡献。教学重点:孔子整理流经的内容、方法,刘向别录,刘歆七略,班固汉书艺文志,郑

7、玄注经。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复习思考题:为什么说先秦两汉是历史文献学的形成时期。第二节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成长时期(2学时)一、概说二、图书四部分类发的确立三、南北朝时期的文献注释和校勘学成就四、唐朝官修的隋书经籍志五、刘知几对历史文献学的贡献教学目的:了解在魏晋六朝分裂动荡时期至隋唐社会安定这一历史时期中,历史文献学怎样发展变迁并迅速成长起来。教学重点:裴松之三国志注,隋书经籍志,刘知几。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成长时期。2、刘知几对历史文献学的贡献第三节两宋辽金元明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繁荣时期(4学时)一、概说二、北宋馆阁校勘三

8、、宋代类书的编纂四、郑樵的历史文献学理论成就五、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六、永乐大典的编撰及其价值七、胡应麟、祁承业对历史文献学的贡献教学目的:了解在魏晋六朝分裂动荡时期至隋唐社会安定这一历史时期中,历史文献学怎样发展变迁并迅速成长起来。教学重点:馆阁校勘、郑樵的文献学理论贡献、文献通考、永乐大典、胡应麟、祁承业。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两宋辽金元明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繁荣时期。2、郑樵、马端临、胡应麟、祁承业对历史文献学的贡献。3、永乐大典的编撰及其价值第四节清中国历史文献学的鼎盛时期(2学时)一、概说二、清代乾嘉考据学对历史文献学的贡献1、对古籍的校注、辨伪和辑佚2、对旧史的改

9、写、补作和考证3、方志与谱牒的编纂三、清代的编纂成果大型类书丛书政书四、文献学家章学诚五、清代其它著名文献学家介绍教学目的:了解政治高压下乾嘉学派考据学形成及其成就,其它著名文献学家的贡献。教学重点:乾嘉考据学派、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纪昀与四库全书总目、章学诚。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明清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高峰时期。2、章学诚对中国历史文献学的贡献。3、乾嘉考据学派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文献学的贡献。第五节近现代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变革时期一、概说二、整理古籍成果的出版三、出土珍本文献四、培养专业人才五、著名文献学家与历史文献学研究罗振玉、王国维、梁启超、胡适、洪业、张元济

10、、顾颉刚、陈垣、王重民郭沫若教学目的:了解“五四”以来的新时期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新成就和有突出贡献的文献学家。教学重点:近代转型特点,新时期文献理论和方法研究及古籍整理的成就。罗振玉、王国维、梁启超、胡适、洪业、张元济、顾颉刚、陈垣、王重民、郭沫若等对中国历史文献学的贡献。教学手段:课堂讲授1、为什么说近现代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变革发展时期。2、“五四”以来新时期的历史文献学有什么新特点。第四章研究整理利用文献的方法(18学时)第一节目录(6学时)一、目录与目录学二、目录学的功用三、解题、序四、目录的分类1、六分法(七略、汉书艺文志)2、四分法(三国魏郑默中经、西晋荀勖中经新簿、东晋李充晋元帝四部

11、书目、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3、其它分类法(九分法一王俭七志;十二分法一郑樵通志艺文略)4、现代图书馆目录五、图书目录的类型1、按图书内容分2、按编制体例分3、按修撰者身份分4、史志目录6、方志目录7、版本目录六、云南地方史目录教学目的:阐明目录学是治学之本,有指引读书门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用;怎样利用书目和现代图书馆目录查找资料;了解和掌握史部文献的分类源流、体例、价值、主要书目,为有志于史学的青年,深入研读中国历史文献奠定基础。教学重点:目录、目录学、目录分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复习思考题:1、中国古代目录学形成、发展的基本线索。2、古代目录在基本结构与分类体系方面有哪

12、些特点?3、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作用。作业:1、阅读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大小序,了解古代四部分类的具体内容及特点。2、抄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序、15个细目中选1个细目的序、一篇提要,以所抄内容为例,说明从中获得哪些信息,结合阐述目录学的功用3、查一查你家乡的新旧地方志,看一看能否发现一些有意义的资料线索。4、编制一份有关云南地方史或民族史或历史文献学中你感兴趣的课题目录(含史料目录、当代人研究论著目录)。著录项目:著作名称、论文名称、作者、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时间。(史料、当代人研究著作时间不限,尽量收全;期刊收1994年至今)。5、根据所选课题目录,选一部史料阅读,

13、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纂写方法,纂写该书提要。第二节版本(2学时)一、版本与版本学1、版本源流2、版本学的定义二、纸书的装帧与版式1、装帧2、版式三、版本学的功用四、版本的类型1、按刻书时代分宋本金本(又称平水本)元本明本清刻本2、以刻书单位分(见书282页)官刻本(监本、内府本、经厂本、殿本、王府本、藩府本、书院本、局本)家刻本坊刻本3、按刻印地区分浙本建本蜀本麻沙本眉山本平阳本高丽本东洋本越南4、根据墨色分朱印本蓝印本套印本5、根据开本和版式分袖珍本巾箱本大字本小字本插图本绣像本百衲本6、根据刻印方式和先后分祖本原刻本初刻本和后印本重刻本翻刻本和覆刻本影刻本影写本递修本排印本7、其它常用版本

14、名善本珍本孤本旧版旧抄本残本配本单刻本与丛书本邋遢本与花脸本写刻本8、二十四史的版本五、古籍版本鉴定的方法教学目的:了解版本的产生、发展和流变的历史,以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版本的基本特征;版本的基本形态与书籍制度;版本鉴定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如何利用版本学的知识进行古籍整理和学术研究等问题。教学重点:版本、版本学、版本学的功用、善本。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与仿制品、书影展示。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要掌握版本知识和对版本进行鉴别?2、鉴别版本有哪些常用的方法?他们各自有哪些局限?3、我国雕版印刷的历史及其各时期的特点。4、什么是善本?读书为什么要选择善本?作业:利用邵懿辰撰、邵章续

15、录赠订四库简明目录表注查出下列书籍的版本情况(抄出书名、卷次、作者名、注者名,数出版本数即可。版本数包括续录附录在内。按学号顺序,一人抄出一书的著录内容。)。1、史记2、汉书3、后汉书4、三国志5、晋书6、宋书7、南齐书8、梁书9、陈书10、北齐书11、周书12、隋书13、南史14、北史15、旧唐书16、新唐书17、旧五代史18、新五代史19、宋史20、辽史21、金史22、元史23、明史24、竹书纪年25、后汉纪26、资治通鉴27、资治通鉴考异28、资治通鉴目录29、通鉴地理通释30、通鉴纪事本末第三节校勘(2学时)一、校勘、校勘与校对、校勘与校雠二、校勘学与校勘源流三、校勘的功用四、校勘的内

16、容五、校勘的方法1、校勘的一般程序2、死校法与活校法3、陈垣的校勘四法六、校勘实践七、校勘原则八、校勘记的处理1、三种写法:异文校记改正校记存疑校记2、三种形式:附加法夹注法单独成书3、三个内容:列出已经校定的文字指出所修改字原作某字或原脱某字申述校改或校补的理由教学目的:了解历史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出现讹误的原因和校勘的内容,掌握校勘的方法和校勘记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校勘、校勘四法复习思考题:1、文献发生文字错误有哪些主要原因?2、为什么不应该轻改古书?3、校勘在阅读史书和古籍整理中的作用。4、陈垣的校勘四法及其辨证关系。作业:1、阅读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一卷(1990云南人民出版社版)中

17、的校勘记,找出四校法的例子,各举一例说明。第四节辨伪(2学时)一、辨伪及其意义二、伪书的数量种类原因三、版本作伪的手段四、辨伪的历史五、辨伪的方法。六、考辨伪书的注意点教学目的:了解辨伪的方法及其意义。教学重点:辨伪、辨伪的方法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复习思考题:1、伪书产生的主要原因。2、伪书的主要价值。3、辨伪的代表性著作及其各自的特征4、梁启超的辨伪理论第五节辑佚(1学时)一、辑佚的产生与发展二、辑佚的方法三、辑佚的取才范围四、辑佚书的鉴定标准教学目的:了解辑佚的方法及其意义。教学重点:辑佚、辑佚的方法、辑佚取材的范围教学手段:课堂讲授1、历代古籍散佚情况。2、辑本文献的整理有哪些类型?3、如

18、何认识辑佚的起源问题?4、辑佚的方法与取材范围第六节传注学(2学时)一、传注著名称二、传注学的源流演变三、注释的内涵教学目的:了解传注的方法及意义。教学重点:古注形式、内容。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复习思考题:1、注释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注释有哪些名称,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第七节史源学(1学时)一、史源学及其方法二、史源学的功用教学目的:了解史源学的方法与功用。教学重点:方法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与实践线结合作业:1、阅读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阐述方国瑜先生是针眼考证史记西南夷列传的史料来源的。2、对读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西南夷传、后汉书西南夷传,考证三书史料的渊源关系。第八节当代的古籍整理(2学

19、时)一、古籍整理的意义二、方法与成果形式1、影印与断句影印2、校点3、今注方法4、编制书目索引5、整理选本与全集6、资料汇编教学目的:了解古籍整理的方法及意义。教学重点:古籍整理的形式。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复习思考题1、古籍整理的意义。2、古籍整理的方法。3、我们在校点古籍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4、古籍今译的方法与要求。七、实训部分实训项目与内容提要序号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学时分配要求性质类别所用主要仪器所在实验室1参观云南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了解馆藏线装古籍,四部分类编目,古籍版本,历史文献发展历程8必做综合专业基础馆藏17余万册线装古籍云南大学图书馆古籍部2古籍整理具体事例考察了解古籍整理的具体方法及

20、其过程,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传注等内容8必做演示,综合专业基础已出版的古籍整理名著,如云南史料丛刊13卷本云南大学西南古籍研究所八、参考文献1、张舜徽著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1982年。2、吴枫著中国古典文献学,齐鲁书社,1982年。3、杨燕起高国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1版;修订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4、洪湛侯著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5、谢玉杰王继光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民族出版社,1999年。6、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刘国钧著、郑如斯订补中国书史简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汉书艺文志9、隋书经籍志10、三国志注,11、隋书经籍志12、郑樵:通志校雠略13、刘知几:史通中六家、二体、杂述、采撰、疑古、惑古等篇。14、余嘉锡著目录学发微,巴蜀书社,1991年。15、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商务印书馆初版,1938年;上海书店中国文化史丛书再版,1984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