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语文基本常识及答题技巧_第1页
2022年初中语文基本常识及答题技巧_第2页
2022年初中语文基本常识及答题技巧_第3页
2022年初中语文基本常识及答题技巧_第4页
2022年初中语文基本常识及答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基本常识及答题技巧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说明文分类:1、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 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 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 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资料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 、准

2、确(科学性)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十二、描写的方法: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十四、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 解决“ 需要证明什么”2、论据: 解决“ 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 解决“ 怎样来证明”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 提出问题 2、本论: 分析问题 3

3、、结论: 解决问题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七、常见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常有“ 同样”“ 诸如此类” 等词语)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二十、语句在表

4、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突出主题(深化中心)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二十二、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答题方式:1、实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2、事理说明文: 关于 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3、程序说明文: 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 二十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 生动形象、 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 地说明(说

5、明内容) ,使读者;。二十四、词曲小知识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二十五、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 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 4、表强调。二十六、限字题的解答:1、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2、对照字数要求简缩: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用简称(尤其是地名)。3、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二十七、拟写标语题:1、语句必须简短、精炼; 2 、可采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

6、喻句、排比句、对偶句、对称句,也可巧妙地应用诗文名句、谚语、歇后语等稍作改动以切合语境。二十八、仿写句子:1、仔细分析例句格式。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用词特点(如叠词)等。2、如果是续写性仿句,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一致。二十九、口头表达题(如询问、交谈、电话交流等场景对话)1、称呼:准确,体现人物关系; 2、结合提示语境,表意必须明确;3、语气必须符合身份,切忌成人化、打官腔;三十、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4 、注意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三十一、

7、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以给“ 转基因作物” 下定义为例。1、格式 A:转基因作物是一种 的作物。格式B:一种 的作物叫做转基因作物。2、注意点: 下定义必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如“ 作物” 就是“ 转基因作物” 的本质属性;“ 数学方法”就是“ 统筹方法” 的本质属性。三十二、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三十三、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 是特定语境中的特

8、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 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 一文中 “ 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 标致”。三十四、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1、句中用了关联词 “ 虽然 但是 ”,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 “ 不但 而且 ”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就是为了强调“ 汝之不惠” 的程度是“ 甚矣”。又如“ 并不见佳,我以为” 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 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 并不见佳”。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

9、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 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 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 生动)。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 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上启下作用的

10、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三十五、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三十六、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 、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 :点明中心(散文) ;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

11、文章文、小说)三十七、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3;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 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 强调了 突出了 5、反复: 强调了 加强语气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三十八、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 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三十九、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 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

12、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 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 (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 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 间,表范围等) ,换了后就变成 ,与事实不符。四十、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 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四十一、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 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

13、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 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四十二、易混术语区分(一)“ 方式、手法” 的区分 艺术手法 ,又叫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四十三、“ 情” 、“ 景” 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

14、出来。“ 借景抒情” 表达感情比 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 情” 不见“ 景”;“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 景” 不见“ 情”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四十四、描写的角度,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 形” 、“ 色” 是视觉角度; “ 声” 是听觉角度; “ 态” 分为动态和静态;“ 味” 是触觉角度。四十五、修辞 1、比喻 : 将 (本)比作 (喻) ,使 (本)的 特点更加突出 2、拟人:把 拟人化(人格化),使 具有人的特征,更加生动、形象、亲切 3、排比:充分表现出 的

15、 ,气势磅礴,琅琅上口,增强语势 4、夸张:为了突出 的特点,(夸大,夸小)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5、反复: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 6、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7、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8、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四十六、结构1、承接上文; 2 、开启下文 3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四十七、表达方式: 4 、首尾呼应 5 、与 段呼应 6 、总结全文1、议论 :作用一般是点明中心,突出主题,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物的意义,突出中心,升 华主题,画龙点睛。位置: 一般出现在某一段落的结尾处2、抒情: 分直接和间

16、接两种,使作者的某种感情得以表达。读者共鸣,使文章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作用 是抒发作者真挚深情的情感,引发3、描写:(1)分正面与侧面两种;作用 : 从侧面烘托(正面)的特点(2)分环境、人物、细节描写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背景),作用: 烘托一种 的气氛,渲染一种 的心情人物: 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肖像。表达人物的 性格特点细节: 准确细致地把 表达的更为细致四十八、写作手法:1、开头设悬念 ,引起读者兴趣2、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使情节曲折动人3、欲扬先抑 ,使情节吸引人。先贬低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情效果4、象征 :间接表达

17、作者的思想感情,把特定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 ,增强文章表现力。 5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6 、对比: 通过 与 的对比,突出 的 特征7、衬托: 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8、讽刺: 运用比喻、夸张等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现代文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 一) 答题基本知识 : 阅读 1.: 注意整体阅读 , 注意抓三个方面 : 一是要有 文体特征意识 ( 散文和小说 , 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 ); 二是 要有思路分析意识 (

18、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 三是 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 每段的中心句 , 特别是文章的开头 , 结尾 , 过渡句以及标题 ) 2. 审题 : 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 暗示答题区域 ; 暗示答题思路 ; 暗示答题方法 ; 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 :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 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 问” 与“ 答” 要照应好 . 如问:“ 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则:(1) 题眼(答题重点)是:短暂而愉快;

19、(2) 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 短暂” 和“ 愉快” 两点;(3) 设问的角度:以“ 这” 作陈述对象,而不是“ 作者”;(4) 句式应为: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3. 答题 : “ 规范作答” 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 ( 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 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 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 (3)分点分条作答。 ( 二) 常用写作手法 ( 技巧 ) 第一类: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第二类:表现手法:对比、衬托 ( 反衬 ) ,变换人称,联想想象 , 象征,类比,虚实结合 渲染烘托第三类: 结构方式: 前后照应、 铺垫, 过渡 (

20、 承上启下 ) 、设置悬念、 卒章显志, 欲扬先抑、 制造波澜, 特定线索、记叙顺序 ( 顺叙、倒叙、插叙 ) ,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第四类:修辞手法:比喻、反复、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借代:第五类:描写手法: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 、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三) 基本题型题 ( 非探究型和评价型 ) 及解答思路题型 1: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A. 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

21、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B. 语句的作用题 : 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1、文首句: 照应标题(开篇点题) ; 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设置悬念;为下文(中心)作辅垫;总领下文; 埋下伏笔2、文中句: 前后照应,承上启下(过渡);总结上文;开启下文;为下文作辅垫3、文末句: 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卒章显志,揭示中心;总结全文,深化主题;题型 2: 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

22、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 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 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 空间顺序 , 时间顺序 ; 逻辑顺序 . 。: 题型 3: 分析手法及作用 ( 见前四大类 13 小类 ). 这里主要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作用 1. 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2. 拟人: 化物为人,拉近距离 , 亲

23、切自然 ; 便于对话 , 交流情感。3. 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4. 夸张: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 对偶: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抒情强烈。6. 排比: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 7. 反复: 突出思想 , 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题型 4: 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 解题思路: 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

24、 图是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现代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 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 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

25、,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 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 定的认识。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 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 路,结构层次。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 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 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第二步

26、,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 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 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 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 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 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

27、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 现了答题规律。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 要站在命题人所 “ 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牢记: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 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题干的结构,是

28、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 何组织好语言。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 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 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 的相关信息, 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

29、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 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 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 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 ,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 表达方式” ,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修辞手法 ,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

30、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语言特点 ,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 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感悟 ,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 ( 内容角度 ) ;平实、生动说明文 ( 语言表达角度 )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 ( 一 般是三个字 )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 程序顺序 ) 、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 ( 从 上到下,从里到外等 ) ,逻辑顺序 ( 先结果后原因,层

31、层递进等 ) 。说明对象 ,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 ( 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 ,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论证方式 ,立论和驳论。理论论据 ,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事实论据 ,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简明 ,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得体 ,文明礼貌,人性化。有何作用 ,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 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思想内容 ,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思想感情 ,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

32、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以上各“ 常用术语” ,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 治“ 答非所问” 的弊病。各类文体阅读知识与技巧(一)议论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具体如下: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 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 (概括事例)证明了 (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

33、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 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格式: 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 比作 ,证明了 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 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格式: 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 和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 的观点。、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

34、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格式: 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 证明 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 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 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 (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补充论据 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

35、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 勤奋” 、“ 处世” 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 展开论述。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应该了解一般 议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

36、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 首先”、“ 然后”、“ 接着”、“ 最后” 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开头的内容有:(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结尾的内容:(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 的结论;(3)发出 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2)重复或强化 的中心论点;(4)补充论证了 。(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

37、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 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 提出中心论点“ 人的高贵 在于灵魂” ,然后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 ,最后举 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发出“ 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的劝勉。5、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 (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 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38、。6、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1)修辞: 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 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2)论证方法: 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3)写作手法 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 论证方法为主。 同样, 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7、文段结构作用: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1)引出(全)下文; (2)、总结前(全)文; (3)承上启下。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

39、点(论题)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开头通过写 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 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8解题公式议论文: 、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

40、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 底等总结性的词语。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 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

41、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 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 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 观点,首先使用了 论据,然后对 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 而证明了 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 的有以下四种:1、举例论证:是列举

42、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 事实胜于雄辩” ,所以举出 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 性,论证有力。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 3、比喻论证:易被人接受。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 用,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答题思路:(

43、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A、语言准确表现为:概念使用准确,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D、语言概括简洁表

44、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 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 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答题思路:( 1)解释词语的含义;(序或层次性。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

45、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二、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的说明文。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 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 事理”、“ 科

46、学事理” 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三、说明的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 / 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 / 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 / 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将比作 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 事理。、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 / 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

47、语言对说明的对象 揭示事物的特征 / 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 /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

48、 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 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 生动形象 / 简明平实的特点,如“ ” 一句,就准确/ 生动形象 / 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 ” 的特征/ 事理,2、对具体篇 / 句/ 词的评析 篇/ 句的作用基本同上。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 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

49、加上 “ 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模式: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内容: 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 (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 (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 生动。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 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 (从“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 根据 / 充满感情。内容选择),如 (具体举例),

50、就是 (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 对象 / 说明事理的作用。(2)结合说明方法谈。/ 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通过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 (作用)。七、解题思路和技巧(一)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 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 ( 中国石拱桥 ) 。1、看题目 ,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

51、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二)抓住事物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 ( 内外 ) ,形态 ( 大小、长短等 ) ,性质 ( 硬、软、冷、热 等 ),变化 ( 动、静、快、慢 ) ,成因 ( 简单、复杂 ) ,功用 ( 广狭、正反 ) 等等方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 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 哪些角度介绍的。例如死海不死一文,围绕死海的特征,从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先说死海的“ 死”( 现 象特征 ) ,再说死海的“ 不死”( 本质特征 ) ,最后又说到死海的“ 不死” 与“ 死”( 现状与未来发展特征 ) 。

52、这样死海的全面特征便被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了。又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 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 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 苏州园林的特色。(三) 归纳说明方法: 阅读说明文时, 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

53、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 同类合并” 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 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 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 分” 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 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

54、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 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怎样的事理。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 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六)体会语言准确性: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 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中去掉“ 最” 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 自然”“ 敌人” 性质就不清楚;去掉“ 之一”就绝对化了。当然,文字的生动性也应充分注意。八

55、、解题公式(1)某个词语能否删去?(能否替换为另一词语?)答题技巧:先要答 “ ”词不能删(不可以替换),然后再说明这个词的本义,定性(如:“ 比较” “ 几乎” “ 相当” 等表程度;“ 大约” “ 可能” “ 左 右” 等表估计 ),在这个句子里起的作用,去掉后(换掉后)变成了什么,不符合实际(原意);所以不能删去(替换)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严密性。(2)规定的某个词语或让你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 准确” 特点的句子,并体会。答题技巧:“ ” 一词,指出了 / 限制了 ( 从词的本身意义角度考虑 ) 说明了 事物的 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符合实际情况

56、,具有科学性 ) 。(3)规定的某个词语或让你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 生动” 特点的句子,并体会。答题技巧:如:“ ” 一词,运用 (拟人等)修辞,(赋予 以人的动作、情态)形象生动地 说明了 事物的 特征。三、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1.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4文章内容(中心)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 , 表现了 (赞美了、揭示了 )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3)按事

57、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7记叙线索及作用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4)总分总(掐头去尾)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 核心事件( 4)时间( 5)地点( 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8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 核心事件( 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 作者、出版社等项 (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 (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

58、 (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 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 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 作用: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 作用: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 作用: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

59、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 作用: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 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 作用: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作用: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讽刺手法 作用: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 作用: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作用: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

60、0)设悬念 作用: 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13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2)拟人: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 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 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对偶: 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 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设问: 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 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