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试验书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试验书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试验书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试验书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试验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0 o Current Document 实验装置介绍 1实验一 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 2 HYPERLINK l bookmark6 o Current Document 实验二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5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实验三系统频率特性分析 7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实验四线性系统串联校正 9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实验五MATLAB及

2、仿真实验 12实验装置介绍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是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一部分,它的任务是: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习和提高系统模拟电路的构成和测试技术。TAP-2型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系统的基本结构TAP-2 型控制理论模拟实验装置是一个控制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如上图所示,TAP-2型控制理论模拟实验由计算机、A/D/A接口板、模拟实验台和打印机组成。计算机负责实验的控制、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显示、储存和恢复功能,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产 生各种输出信号;模拟实验台是被控对象,台上共有运算放大器12个,与台上的

3、其他电阻电容等元器件配合, 可组成各种具有不同系统特性的实验对象,台上还有正弦、三角、 方波 等信号源作为备用信号发生器用;A/D/A板安装在模拟实验台下面的实验箱底板上,它起着模拟与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作用,是计算机与实验台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打印机可根据需要进行连接,对实验数据、图形作硬拷贝。实验台由12个运算放大器和一些电阻、电容元件组成,可完成自动控制原理的典型环节阶跃响应、二阶系统阶跃响应、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系统频率特性测量、连续系统串联校正、数字PID、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等相应实验。实验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一、实验目的.学习构成一、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了解电路参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4、;研究二阶系统 的两个重要参数:阻尼比讶口无阻尼自然频率的对动态性能的影响。.学习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的测量方法,并学会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一、二阶系统的 传递函数。二、实验仪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原理模拟实验的基本原理:控制系统模拟实验采用复合网络法来模拟一、二阶系统,即利用运算放大器不同 的输入网络和反馈网络模拟一、二阶系统,然后按照给定系统的结构图将这些模拟环 节连接起来,便得到了相应的模拟系统。再将输入信号加到模拟系统的输入端,并利 用计算机等测量仪器,测量系统的输出,便可得到系统的动态响应曲线及性能指标。 若改变系统的参数,还可进一步分析研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四、实验内容构成下述系统的模拟电路,并测量其阶跃响应:. 一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如图.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如图五、实验步骤一阶系统阶跃响应实验.连接一阶系统模拟电路及D/A、A/D连线,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在桌面双击图标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运行软件。.点击“实验选择”菜单选中“典型环节阶跃响应”栏,再打开“参数设置”菜单, 设定采样周期T和采样点数N的值(计算机默认亦可)。点击“开始”按钮,进行实 验。.观测计算机屏幕显示出的响应曲线及数据。.记录波形及数据(由实验报告确定)。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实验.

6、连接二阶系统模拟电路及 D/A、A/D连线,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9.在桌面双击图标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运行软件。设定采样周期 T和采样点数N的值 (计算机默认亦可)。点击“开始”按钮,进行实验。10,取 o =10rad/s,即令 R=100KQ, C=lNf ;分别取 盘0、0.5、1、2,即取 R=100KQ, R分别等于0、100KQ、200须、400KQ。输入阶跃信号,测量系统阶跃响应,并记录 最大超调量 旺和调节时间ts的值。11,取Q0.5,即取 R=R=100KQ; 0n =100r

7、ad/s,取 R=100K C=0.1Ro 注意:二电容 同时改变,测量系统阶跃响应,并记录最大超调量阵和调节时间ts数值。12.取R=100KQ, C=1Nf, R=100K Ra=50KQ,测量系统阶跃响应,记录响应曲线,特别要记录最大超调量 g和调节时间ts数值。六、实验报告.画出一阶系统(惯性环节)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图,用坐标纸画出所记录的理论曲线及实验响应曲线,加以比较,分析原因。.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出各环节的传递函数,并与电路计算的结果相比较。.观测计算机屏幕示出的响应曲线及数据。.记录波形及图形。对于二阶系统要求:把不同 讶口勤条件下测量的6和ts值列表,根据测量结果得出响应结论。

8、画出系统的理论响应曲线和实验响应曲线,再由5和ts计算出传递函数,并与由模拟电路计算的传递函数相比较。实验二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一、实验目的.观察系统的不稳定现象。.研究系统开环增益和时间常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内容系统模拟电路图如图 2-1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 =10K1/s(0.1s+1)(Ts+1)式中 K1=R3/R2 , R2=100K, R3=0500K; T=RQ R=100KJ, C=1Nf 或 C=0.1 Nf 两种情 况。四、实验步骤.连接被测量系统的模拟电路。电路的输入U1接A/D、D/A卡的DA1输出,电路的输出

9、U2接A/D、D/A卡的AD1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运行软件。.在实验项目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实验三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取R3的值为50KQ, 100KQ, 200心,此时相应的 K=10K1=5, 10, 20。观察不同 R3 值时显示区内的输出波形(既U2的波形),找到系统输出产生增幅振荡时相应的R3及K1值。再把电阻 R3由大至小变化,即 R3=200kQ, 100kQ, 50kQ,观察不同 R3 值时显示区内的输出波形,找出系统输出产生等幅振荡变化的R3及K1值,并观察U2的输出波形。五、实验报告.画出系统的模拟电路图。.画出系统增幅或

10、减幅振荡的波形图。.计算系统的临界放大系数,并与实验中测得的临界放大系数相比较。 六、预习要求.分析实验系统电路,掌握其工作原理。.理论计算系统产生等幅振荡、增幅振荡、减幅振荡的条件。实验三系统频率特性分析一、实验目的.加深了解系统及元件频率特性的物理概念。.掌握系统及元件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二、实验仪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内容1.模拟电路图及系统Z构图分别如图3-1。U2 (S)1000G(S)= U1 (S)S2+10S+1000若输入信号U1 (t) =U1m sin ot,则在稳态时,其输出信号为U (t) =U2m sin (时+中)改变输入信号角频率 0值,

11、便可测得二组 Um/Um和小随变化的数值,这个变化规律就是系 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五、实验步骤.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电路的输入 U1接A/D、D/A卡的DA1输出,电路 的输出U2接A/D、D/A卡的AD1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运行软件。.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屏幕提示测量多点输出与输入正弦波的振幅比及相位差,并记录相应数据。参 考频率为:(注意:实验时电阻 R可在0-1MG之间反复调整,直至合适值方能得到较理想 的实验曲线)F(Hz)=0.5,1,

12、2,4,6,8,最后画波特图。六、实验报告.画出被测系统的模拟电路图,计算其传递函数,根据传递函数绘制波特图。.把上述测量数据列表,根据此数据画波特图。.分析测量误差。实验四线性系统串联校正、实验目的.研究串联校正装置对系统动态性能的校正作用。.对给定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并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设计的正确性。、实验仪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计算机一台、实验内容已知系统结构如图 4-1图4-1实验系统结构图给定GO (S)和性能指标要求,设计串联校正GC (S)。观察PD PI、PID三种校正方式的作用。.不加任何校正,观察系统运动状态,如果接近等幅振荡,记下振荡频率。图4-2不加任何校正系统结

13、构图2.串联超前校正kiJ lb 2CK图4-3超前校正系统结构图3.串联滞后校正图4-4滞后校正系统结构图4 .串联超前一滞后校正图4-5超前一滞后校正系统结构图10四、实验步骤.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运行软件。.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 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超前校正:.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4-3)。电路的输入U1接A/D、D/A卡的DA1输出,电路的输出U2接A/D、D/A卡的AD1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系统加入阶跃信号,测量系统阶跃响应,记录超调量op和调节时间tso滞后校正:.连接被测量典型环

14、节的模拟电路(图4-4)。电路的输入U1接A/D、D/A卡的DA1输出,电路的输出U2接A/D、D/A卡的AD1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系统加入阶跃信号,测量系统阶跃响应,记录超调量op和调节时间tso超前-滞后校正.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4-5)。电路的输入U1接A/D、D/A卡的DA1输出,电路的输出U2接A/D、D/A卡的AD1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系统加入阶跃信号,测量系统阶跃响应,记录超调量op和调节时间tso五、实验报告.计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c (s)和校正网络参数。.画出校正后系统的对数坐标图,并求出校正后系统的 3 c及V 。.比较校正前后系统的阶跃

15、响应曲线及性能指标,说明校正装置的作用。六、预习要求.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校正前系统的coc及V。.计算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c (s)和校正网络参数,并求出校正后系统的 c及 Y。11实验五MATLAB及仿真实验学习利用MATLABS行以下实验,要求熟练掌握以下实验内容中所用到的指 令,并按内容要求完成实验。(一)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一、实验目的学习利用MATLABS行控制系统时域分析,包括典型响应、 判断系统稳定性和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二、预习要点1、系统的典型响应有哪些?2、如何判断系统稳定性?3、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些?三、实验方法(一) 四种典型响应1、阶跃响应:阶跃响应常用格

16、式:、step(sys);其中sys可以为连续系统,也可为离散系统。、step(sys,Tn);表示时间范围 0-Tn 。、step(sys,T);表示时间范围向量 T指定。4、Y =step(sys)T);可详细了解某段时间的输入、输出情况。2、脉冲响应:脉冲函数在数学上的精确定义:f (x)dx =10f (x) =0,t 0其拉氏变换为:f(s) =1Y(s) =G(s)f (s) =G(s)所以脉冲响应即为传函的反拉氏变换。脉冲响应函数常用格式:impulse(sys);令 impulse(sys,Tn);impulse(sys,T);Y Y = impulse(sys,T)(二)分析

17、系统稳定性有以下三种方法:1、利用pzmap绘制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图;2、利用tf2zp求出系统零极点;3、利用roots求分母多项式的根来确定系统的极点(三)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12Matlab提供了求取连续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step、单位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零输入响应函数initial以及任意输入下的仿真函数lsim.四、实验内容 (一)稳定性1.系统传函为G(s)= 63s4 :2:2 :4s + 6 ,试判断其稳定性s5 3s4 4s3 2s2 7s 222,用Matlab求出G(s);s.s 的极点。s4 7s3 3s2 5s 2(二)阶跃响应.二阶系统 G(s)=F0s 2

18、s 101)键入程序,观察并记录单位阶跃响应曲线2)计算系统的闭环根、阻尼比、无阻尼振荡频率,并记录3)记录实际测取的峰值大小、峰值时间及过渡过程时间,并填表:实际值理论值峰彳It C max峰值时间tp过渡时间ts5%土2%4)修改参数,分别实现 ,=1和1=2的响应曲线,并记录5)修改参数,分别写出程序实现wn1 =1 w0和wn2 =2w0的响应曲线,并记录2.作出以下系统的阶跃响应,并与原系统响应曲线进行比较,作出相应的实验分析结果(1) G1 (s ) = 22s ,10 ,有系统零点的情况s 2s 10s2 0 5s 10,(2)(3)G2 (s )=、,分子、分母多项式阶数相等s

19、2 2s 10s2 0.5sG2 (s )= ,分子多项式零次项为零s2 2s 10G 2 s - -2s2 2s 10,原响应的微分,微分系数为1/103.单位阶跃响应:求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在所得图形上加网格线和标题C(s) 25R(s) - s2 4s 2513(三)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用Matlab求二阶系统G(s) =120 和G(s) =0.01的峰值时间t上升时s2 12s 120s2 0.002s 0.01p间tr调整时间ts超调量仃。五.实验报告要求:a)完成上述各题b)分析阻尼比、无阻尼振荡频率对系统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的影响c)分析零初值、非零初值与系统模型的关系d)分析

20、响应曲线的稳态值与系统模型的关系e)分析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14(二)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实验目的.利用计算机完成控制系统的根轨迹作图. 了解控制系统根轨迹图的一般规律.利用根轨迹图进行系统分析预习要点1,预习什么是系统根轨迹?.闭环系统根轨迹绘制规则。实验方法(一) 方法:当系统中的开环增益k从0到变化时,闭环特征方程的根在复平面上的一组曲线为根轨迹。设系统的开环传函为:G0(s) =kN2 ,则系统的闭环特Q(s)征方程为:1Go (s) = 1 k (s) = 0 Q(s)根轨迹即是描述上面方程的根,随k变化在复平面的分布。(二)MATLAB画根轨迹的函数常用格式:利用 Matlab绘制控

21、制系统的根轨迹主要用 pzmap rlocus , rlocfind , sgrid 函数。1、零极点图绘制p,z=pzmap(a,b,c,d) :返回状态空间描述系统的极点矢量和零点矢量,而不在屏 幕上绘制出零极点图。p,z=pzmap(num,den):返回传递函数描述系统的极点矢量和零点矢量,而不在屏 幕上绘制出零极点图。pzmap(a,b,c,d) 或pzmap(num,den):不带输出参数项,则直接在s复平面上绘制出系统对应的零极点位置,极点用x表示,零点用 o表示。pzmap(p,z):根据系统已知的零极点列向量或行向量直接在s复平面上绘制出对应的零极点位置,极点用X表示,零点用

22、 o表示。2、根轨迹图绘制rlocus(a,b,c,d) 或者rlocus(num,den):根据SISO开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模型和传递函数模型,直接在屏幕上绘制出系统的根轨迹图。开环增益的值从零到无穷 大变化。rlocus(a,b,c,d,k) 或rlocus(num,den,k): 通过指定开环增益k的变化范围来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r=rlocus(num,den,k) 或者r,k=rlocus(num,den) :不在屏幕上直接绘出系统的根轨迹图,而根据开环增益变化矢量k ,返回闭环系统特征方程1 + k*num(s)/den(s)=0 的根 r,它有 length(k)行,lengt

23、h(den)-1歹U,每行对应某个k值时的所有闭环极点。或者同时返回k与r。若给出传递函数描述系统的分子项num为负,则利用rlocus函数绘制的是系统的零度根轨迹。(正反馈系统或非最小相位系统)3、rlocfind() 函数k,p=rlocfind(a,b,c,d) 或者k,p=rlocfind(num,den)它要求在屏幕上先已经绘制好有关的根轨迹图。然后,此命令将产生一个光标以用来选15择希望的闭环极点。命令执行结果:k为对应选择点处根轨迹开环增益;p为此点处的系统闭环特征根。不带输出参数项k,p时,同样可以执行,只是此时只将k的值返回到缺省变量 ans14、sgrid()函数sgrid

24、 :在现存的屏幕根轨迹或零极点图上绘制出自然振荡频率wn、阻尼比矢量 z对应的格线。sgrid( new):是先清屏,再画格线。sgrid(z,wn):则绘制由用户指定的阻尼比矢量z、自然振荡频率 wn的格线。四实验内容Gs =kgs s 1 s 2要求:记录根轨迹的起点、终点与根轨迹的条数;确定根轨迹的分离点与相应的根轨迹增益;确定临界稳定时的根轨迹增益 kaLg2. G(s)=Kg s 3要求:确定系统具有最大超调量时的根轨迹增益;.绘制下列各系统根轨迹图。.绘制下列各系统根轨迹图。开环传递函数(1)G(s)H(s)=k(s。2)s2(s 3.6)(2) G(s)H(s)=2s(s 0.5

25、)( s 0.6s 10).试绘制下面系统根轨迹图16五实验报告要求(a)记录与显示给定系统根轨迹图(b)完成上述各题17(三)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实验目的.利用计算机作出开环系统的波特图.观察记录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预习要点预习Bode图和Nyquist图的画法;映射定理的内容;Nyquist稳定性判据内容。实验方法1、奈奎斯特图(幅相频率特性图)对于频率特性函数G(jw),给出 w从负无穷到正无穷的一系列数值,分别求出Im(G(jw)和Re(G(jw)。以Re(G(jw) 为横坐标,Im(G(jw)为纵坐标绘制成为极坐标频率特性图。MATLA邈供了函数nyqui

26、st()来绘制系统的极坐标图,其用法如下:nyquist(a,b,c,d) :绘制出系统的一组 Nyquist曲线,每条曲线相应于连续状态空 间系统a,b,c,d的输入/输出组合对。其中频率范围由函数自动选取,而且在响应 快速变化的位置会自动采用更多取样点。nyquist(a,b,c,d,iu) :可得到从系统第iu个输入到所有输出的极坐标图。nyquist(num,den):可绘制出以连续时间多项式传递函数表示的系统的极坐标图。nyquist(a,b,c,d,iu,w) 或nyquist(num,den,w):可利用指定的角频率矢量绘制出 系统的极坐标图。当不带返回参数时,直接在屏幕上绘制出

27、系统的极坐标图(图上用箭头表示w的变化方向,负无穷到正无穷) 。当带输出变量re,im,w引用函数时,可得到系统频 率特性函数的实部re和虚部im及角频率点w矢量(为正的部分)。可以用plot(re,im) 绘制出对应w从负无穷到零变化的部分。2、对数频率特性图(波特图)对数频率特性图包括了对数幅频特性图和对数相频特性图。横坐标为频率w,采用对数分度,单位为弧度/秒;纵坐标均匀分度,分别为幅值函数201gA(w),以dB表示;相角,以度表不。MATLA邈供了函数bode()来绘制系统的波特图,其用法如下:bode(a,b,c,d,iu):可得到从系统第iu个输入到所有输出的波特图。bode(a,求取系统对数频率特性图(波特图) :bode()求取系统奈奎斯特图(幅相曲线图或极坐标图):nyquist() b,c,d) :自动绘制出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